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节日,民间也称这一天“龙抬头”或“春耕节”,预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耕由此开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龙抬头”,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除了剃龙头外,很多人都会在这天吃“龙食”,以此来沾“龙气”,希望家人平安吉祥,新年有个好兆头。接下来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1、猪头肉(龙头)
在古代,猪头是二月二用来祭祀龙王必须准备是供品,猪头被称作“龙头”。供奉完之后,这个龙头自然是不能扔掉的,所以人们将猪头 *** 成各种美食,于是就有了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猪头肉的做法可以红烧、凉拌、小炒、焖制,在二月二当天吃猪头肉寓意来年盛世太平,风调雨顺,希望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2、饺子(龙耳)
饺子是北方人更爱吃的美味面食之一,在很多节日上都比较有代表性,二月二这天也会吃饺子庆祝,因为饺子形状如耳朵,所以这天吃饺子也称为“吃龙耳”。还有地区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认为吃饺子可以保佑身体健康,祛除百病。此外饺子馅讲究有菜还要有肉,也就是“肉菜饺子”,因为“肉菜”谐音“有财”,吃肉菜饺子寓意财源滚滚。
3、龙须面(龙须)
二月二这天有吃龙须面的习俗。“龙须面”是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面条又细又长、顺滑绵软,外形好像龙须一般。民间认为,吃龙须面也叫作食龙须。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希望吃了之后能像龙王爷一样长命百岁。再者面条顺滑爽口,有着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好寓意。
4、春饼(龙鳞)
在北方到了二月二这天会吃春饼,被唤为“咬龙鳞”。所谓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是一种烫面薄饼,面饼里面卷上自己喜欢吃的新鲜蔬菜或肉类,叠成三角状,就像龙王身上的鳞片一样。龙抬头这天吃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富裕美满,也是春天的象征。
5、炸油糕(龙胆)
二月二这天有吃炸油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黄米面做成的油糕色泽金黄,内里有各类馅料,总的来说甘甜味居多。外酥里嫩,甜而不腻,掰开后香甜的糖汁慢慢溢出,跟龙胆相似,民间认为吃油糕这种“龙胆”有壮胆的说法,保佑全家身体健康,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厚望。
6、馓子(龙骨)
民间不少地方这天有吃馓子的习俗,又被称为“啃龙骨”,撒子就是把面漏成条状下油锅炸的一种面食,也是麻花的一种,因为一根根的撒子金黄油亮,看上去就和骨头差不多,咬上一口酥酥脆脆的,完全不会觉得油腻,越嚼越香。
二月二龙抬头,无论贫富,3样“龙食”别忘了吃,沾龙气有好运“二月二龙抬头,鸿运当头好兆头”,龙素来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神话传说中能行云布雨、上天潜渊,为人间带来福分和好运,故而和凤凰、麒麟等同被视为祥瑞之兽。在古人眼中,二十八星宿中有七宿组成的正是龙形,名为“东方苍龙”。
每逢农历二月二,七宿中的“龙角星”便会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看起来像是苍龙初露头角,抬起了龙头,就将这天定为了“龙抬头”之日。
龙抬头代表着春回大地、万物生发,农民就可以开始春耕了,这对于古时的农耕社会来说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
因此人们都希望在这个大吉之日为新的一年祈福纳祥,通过“剃龙头”、“引田龙”、“放龙灯”等一些民俗来祈求风调雨顺、万事胜意。
另外还会吃一些“龙食”,希望能多沾一沾“龙气”,尤其是有3样“龙食”一定要记得端上桌,方可顺利抬起龙头,让福财好运都进门,全家幸福安康。
一、抬龙头:吃猪头肉
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很多地方都有吃猪头肉的说法,很多美味的卤肉店门前通常会大排长龙,人们专门买些猪头肉回家。若是大户人家甚至还会提前预定一整个猪头,回家卤制。
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猪为地龙,二月二举办祭祀时就会用猪头来祭龙头,之后再将卤好的猪头分食,代表着已经抬起了“龙头”,全家人都沾上了“龙气”、抬起了头,接下来的一年都会精神抖擞、财源广进。“食龙头,财不愁”,龙抬头到了别忘了买猪头肉回家吃,给大家分享一道猪头肉炒蒜苗,吃起来肥而不腻,香嫩又美味。
推荐食谱:【猪头肉炒蒜苗】
【主料】:猪头肉一块、蒜苗一把
【配料】:红椒一个、干辣椒、蒜、生抽、鸡精
1、猪头肉切成片,蒜苗择净清洗后切段,另准备蒜末、红椒块。
2、炒锅里倒油,放入蒜末和干辣椒煸香,倒入猪头肉。开小火煸炒猪头肉,将肉中的油脂炒出来。
3、锅中倒入两勺生抽,翻炒后先放入蒜苗茎和红椒块。
4、炒一分钟左右,再放入蒜苗叶,撒入少许鸡精,炒至蒜苗断生关火出锅。
二、扶龙须:吃龙须面
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龙须面,是从山东的抻面慢慢演变而来的,因又细又长的样子好似“龙须”,故而被起名为龙须面。如今北方地区很多家庭都会在家中备上一包龙须面,每到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更是会拿出来全家煮着吃。
一方面是面条有着“长命百岁”、“顺顺利利”的好寓意,另一方面,吃龙须面也意味着“扶龙须”,表达了人们对龙王的敬重,能顺利讨到龙王的欢心,希望龙王保佑接下来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也都能万事顺遂、平安健康。
推荐食谱:【阳春面】
【主料】:龙须面一把、猪油一块、酱油四勺
【配料】:鸡汁味浓汤宝一块、小葱、大葱、盐
1、小葱切葱花,大葱切段,铁锅里倒油,放入大葱段炸至焦黄。锅中倒入四勺味极鲜酱油,和炸好的葱油熬煮30秒,酱香味出来后夹出葱段。
2、把熬好的酱油汁盛两勺放面碗里,再放一小块猪油和一块浓汤宝。
3、煮锅里接水烧开,下入一把龙须面。再另拿一口锅专门烧水,水开后倒入面碗里,将猪油、浓汤宝搅拌至融化。
4、龙须面煮熟后,捞入面碗里,撒上切好的葱花即可。
三、咬龙耳:吃菜角
在河南等地每逢二月二龙抬头这天,除了吃猪头肉、龙须面等“龙食”外,还会炸一种名为“菜角”的传统特色美食。色泽金黄、酥脆的菜角,里面包着满满当当的馅料,一般多是韭菜鸡蛋粉条馅的,外形多呈一个圆润的三角形,人们便将它视作“龙耳”。龙抬头这天吃了菜角就代表着咬了“龙耳”,沾上了“龙气”,能收获满满的福气和好运气,这一年会财运亨通、生活富足。
推荐食谱:【炸菜角】
【主料】:韭菜一斤、油菜苔半斤、粉条一把、鸡蛋五颗、面粉两斤
【配料】:黑芝麻、花椒粉、蚝油、生抽、鸡精、盐
1、面粉加开水搅成面絮,再加些油揉成光滑面条,保鲜膜封住醒发半小时。
2、油菜苔放入开水中焯水煮软,捞出晾凉剁碎,韭菜洗净剁碎,粉条煮五分钟,在焖上十分钟,熟透变软捞出剁碎,鸡蛋炒熟后剁碎,全部放入盆中。
3、馅料中加三勺生抽、四勺蚝油、适量的盐、鸡精和五香粉、花椒粉,再放一把炒熟擀碎的黑芝麻,拌匀备用。
4、醒好的面,揉搓后成长条,切成每块为二两的面剂子,按压擀成圆饼,对半切块。半个面皮握成漏斗状,塞入馅料,包成三角形,再放篦子上醒发十分钟。
5、锅中倒入宽油,油温升至五六成热,下入菜角,炸至两面金黄焦酥即可捞出,晾至微凉后食用。
——老井说——
二月二龙抬头不仅要吃的“龙食”多,所要注意的忌讳也不少。在这天更好不要做针线活,据说是怕针或剪刀刺伤到龙眼,从而惹怒龙王。也不要睡懒觉,要早早的起床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代表着“采龙气”,如果赖床、晚起,一年都会没有精神头,万事不顺。另外,这天更好也不要洗衣服,按老一辈的说法是,洗衣服会伤到龙皮,也是不吉利的象征。
这些忌讳虽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还是值得去遵守的,毕竟也是充满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月二 龙抬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二月二龙抬头,无论穷富,8种美食别忘了吃,寓意一年鸿运当头导语:二月二龙抬头,无论穷富,8种美食别忘了吃,寓意一年鸿运当头
在北方,农历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还称“春龙节”。南方人叫“踏青节”,古时叫“挑菜节”。自古以来人们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避灾、五谷丰登、纳祥转运的日子。
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正月结束,大家最期盼的就是二月二的到来,每年这天家家理发店的生意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大人这天理发,寓意辞旧迎新,一年带来好运气。孩子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吉日,保佑孩子的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月二除了剃龙头外,家家户户还有吃龙食的习俗,二月二这天的民间美食多以“龙”为名,比如“吃龙耳”“吃龙子”“吃龙眼”“扶龙须”“龙鳞饼”。名字听起来真是美好又有趣,这些习俗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二月初二龙抬头,无论穷富,这8种“龙食”记得挑几样来吃,图来年有个好兆头。
1吃:猪头肉【抬龙头】
在古代人们都以猪头祭龙头,二月二食猪头为龙抬头。一年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迎来这一年的风调雨顺。猪头象征着龙头,吃猪头寓意日子过得富足顺心,新的一年能有个好兆头。
2吃:龙须面【扶龙须】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古时龙须面有山东抻面演变而来的,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开水锅中如银龙入海,所以得名。古传在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大厨,立春之日做了一种很细的面条,非常的像龙须,皇帝看到胃口大开,吃了之后赞不绝口。从此龙须面便成了一种小吃。二月二食龙须面的寓意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3吃:春饼【咬龙鳞】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很多地区都有吃春饼的习惯。二月二龙抬头日同样讲究吃春饼,这一天人们吃什么美食好像都要和龙联系起来,都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都有一个好兆头。二月初二吃春饼就被人们叫做咬“龙鳞”,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最早源于清代,春饼的口感任性柔软,可以卷入自己喜欢的各种食物,荤素搭配在一起吃营养健康还美味,是春天不可错过的一道美食。
4吃:炸油糕【食龙胆】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二月初二这天有油炸糕的习俗,称为“吃龙胆”。油炸糕色泽非常金黄,金黄喷香的油炸糕形似龙胆一样。吃的 *** 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口感甜软筋道。吃炸油糕都被人们认为是食龙胆,民间流传吃了龙胆,来年会更有胆量和见识,家人也会事事顺心,身体更加健康。
5吃:馄饨【吃龙眼】
二月二吃馄饨为吃龙眼,因为馄饨圆圆的,很像龙的眼睛,人们希望通过吃馄饨,能够双眼炯炯有神,日子过得越来越顺,不愁吃穿,开心度过每一天。
6吃饺子:【食龙耳】
饺子有的形状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二月二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龙抬头这天还讲究吃肉馅饺子,馅中有菜还要有肉,主要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在这一天吃了“有财饺子”新的一年财源就会滚滚而来。
7吃:蒸包子【吃龙蛋】
很多地区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都有蒸包子的习俗,包子蒸得又大又圆,象征着和和美美。吃包子也就相当于吃龙蛋,吃了龙蛋就不是平凡的人了,有梦想的人才能够迈开步子勇敢前进。
8吃:麻花【吃龙骨】
说到最后一个我们要吃的就是麻花了,二月初二这天吃麻花被称之为“啃龙骨”,寓意新的一年不会受各种虫蛇的干扰,家人都平安健康快乐!来年会有好的福气运气和财气。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风俗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剃头还是吃“龙食”,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后天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步步高升,财源广进,家庭美满和谐共处,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龙抬头吃懒龙,吃掉懒散幸运来,跟我做,酱香浓郁好吃不停口龙抬头,别称青龙节,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与农耕有关的传统节日。龙抬头节这天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被称为龙抬头节,是与古代的天象东方苍龙星象有关系。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的晚上,苍龙星宿从东方开始露头,一直到子夜时分,龙爪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人们在这天敬龙祈雨,祈祷丰收年景,祈祷一家衣食无忧。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和食俗。二月二这天,有的地方要吃猪头肉,有的地方要吃炒豆子,各种食俗,不一而足。而在京津冀一带,龙抬头这天要么吃春饼,俗称“吃龙鳞”,要么吃懒龙,意味着吃掉懒散,勤快起来,幸运自然来。春饼要吃,但似乎已节日化,节日之外的日子吃的并不多,但懒龙就不同了,它俨然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很多人就是吃着它长大的。
懒龙,又称肉龙,是以肉馅儿为主做成的发酵面食,是流行于京津冀一带的特色面食。懒龙和包子一样的材料,但它比包子好吃,很多人吃懒龙上瘾,百吃不腻,我就是其中一个。传统的懒龙酱香味撩人,风味十足,因为要用到北方传统的黄酱,但如今很多人在做懒龙时都用酱油代替了黄酱,所以,跟小时候的味道差了不少。我今天要分享的懒龙,调制肉馅儿的过程讲的极为仔细,大家跟菜谱做一回,就能吃到酱香浓郁,松软可口,汁水多多的懒龙了。
【传统面食懒龙的做法】
【食材】:猪肉馅儿400克、姜两三片、葱1段、洋葱半个、干黄酱1大勺、酱油两汤匙、白胡椒粉少许、熟油3汤匙、香油少许、面粉400克、酵母4克。
【具体做法】:
1、猪肉选择纯瘦肉或是带一点点肥的肉,我大多用前夹心肉,吃着活络。让卖家帮忙铰成肉馅儿。
2、葱姜改刀,放进碗中,用热水浸泡十来分钟,我们取葱姜水用。这个是用来给猪肉去腥提香打水的。
3、葱姜水泡好之后,捞出葱姜不要,把葱姜水分几次倒进肉馅儿中。
4、每倒一次葱姜水,就要用筷子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直到肉馅儿把水全部吃进去,再接着倒。400克的猪肉馅儿我用掉了这碗葱姜水,这是打好水的肉馅儿,一看就特别水润。
5、取一大勺干黄酱,放进碗中。干黄酱是用黄豆发酵后做成的调味酱,香气浓郁,但它比较干爽,所以要把它调一下。
6、往干黄酱中加两汤匙酱油,用小勺子把它澥开,如图。
7、接着把澥好的干黄酱加入到肉馅儿中,再加入少许白胡椒粉。
8、因为干黄酱和酱油都有咸味儿,所以,我另外又加了一点点盐,把它们搅拌均匀。
9、提前把油烧热,晾凉,然后倒进肉馅儿中拌匀,让油把肉中的水分包住。
10、洋葱切成小粒,放进肉馅儿中。也可以换成大葱,但不及洋葱来的口感好,因为洋葱比较脆嫩且多汁。
11、淋入少许香油,把洋葱与肉馅儿拌匀,懒龙的馅儿就调好了,闻着都香。
12、接下来我们来和面。酵母用温水化开,100克面粉1克酵母的比例。
13、把酵母水倒进面粉中,和成柔软光滑的面团。
14、把面团一分为二,擀开,擀成长方形的有一定厚度的面片状,把馅儿平铺上,边缘留一公分的边,如图所示。对,我们采用一次发酵法来做这个懒龙。
15、顺着长边把懒龙卷好,一般而言卷三四下就可以了,把两条懒龙全部依次做好。
16、蒸锅中添加热水,把懒龙放到箅子上放进蒸锅,盖上锅盖,不开火,让它自然发酵至体积变大。
17、懒龙发酵好之后,开火,上汽后20分钟,关火后再焖三五分钟后取出切块儿即可食用。
家中有孩子和老人的话,做这个懒龙特别的讨喜,面松软,肉馅儿可口,再搭配上一碗小米粥或是玉米面粥,就是很舒坦一餐。如若再拍个黄瓜,那营养就更齐全了。我家孩子对这个懒龙是爱不释口,每次最少要吃两块儿外加一碗粥,所以,为了她,我也经常做,而且每次都要加洋葱而不是大葱,加了洋葱,不仅口感更好同时让她多吃些蔬菜,还能杀菌防流感,一举多得。
我是静默成诗,美食领域原创作者,一直致力于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更好的味道,让大家的一日三餐更加美味。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同时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并留下您宝贵的评论,感谢!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打好囤,备好梯,丰衣足食无忧愁,”所以农历二月二也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而到了二月二“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所以人们为了一年农耕顺利,家人身体健康,就会在农历二月二的当天吃8种龙食,祈祷一年健康又顺利。而据记载,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过二月二了,所以二月二龙抬头也是中国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接下来胡师傅就把这8种食物的寓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今年的二月二,都能做给家人吃。
之一种:猪头肉(食龙头)
在二月二当天,家家户户都会摆猪头肉祭奠祖先,供奉上天,希望在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盛世太平。而猪头的形状很像龙头,所以供奉后的猪头肉被吃掉时,也被称为食龙头。
第二种:桂圆(食龙眼)
由于桂圆的形状很像龙的眼睛,所以吃桂圆,也被称为食龙眼。而龙眼的形状很圆,吃着也很,所以在二月二吃龙眼,寓意着在新的一年,家人团团圆圆,做什么事情也顺顺利利。
第三种:面条(食龙须面)
在二月二,一定要吃非常细的面条,越细越好,因为这种面条看着非常像龙的胡须,所以这天吃面条也被称为食龙须面。而龙须面又有长命百岁的寓意,所以吃龙须面时,要将一整条面一次过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夹断,亦不可以口咬断之。
第四种:饺子(食龙耳)
由于饺子的形状很像龙的耳朵,所以吃饺子,也被称为食龙耳。而在二月二龙抬头当天,拌饺子馅时,更好肉加菜调馅, 因为肉加菜调馅的谐音为“有财”,所以吃这种饺子,寓意一年都财源滚滚顺顺当当。
第五种:芥菜米饭(食龙子)
二月二,只是吃芥菜的时候,此时南北方都会煮芥菜米饭给家人吃,因为民间有句俗语是:“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而米饭的形状看着像龙的子,所以吃芥菜米饭,也被称为食龙子。
第六种:春卷(龙磷)
春卷是用一层薄薄的皮,然后包各种肉、蔬菜,接着放入到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即可食用。而春卷的皮很薄,看着很像龙的鱼鳞,所以吃春卷,也被称为食龙鳞。而在二月二摊煎饼时,家家户户还会燃烧熏香,希望能驱走毒虫。
第七种:鸡蛋(食龙胆)
鸡蛋的形状很像龙的胆,所以吃鸡蛋,也被称为食龙胆。而在二月二,地里面的荠菜花已经长满了,当天可以用荠菜花煮鸡蛋吃,可以驱寒暖胃,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八种:麻花或馓子(啃龙骨)
全国各地,在二月二当天,会有大量的麻花、撒子卖,因为麻花和撒子的形状很像龙的骨头,所以吃麻花和馓子,也被称为啃龙骨。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一定要记得给家人吃猪头肉、桂圆、面条、饺子、芥菜米饭、春卷、鸡蛋、麻花这8种“龙食”,寓意:一年健康又顺利。最后胡师傅想问大家,您当地在二月二,还会吃哪些传统美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起来向您学习,在此我衷心感谢大家的“每一个点赞,每一个评论”,后续我还会教大家特色美食。
龙抬头8种“龙食”健康又好运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了,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春耕节、农事节等等,不同地区的叫法也不大相同,因此也有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二月也是农事比较多的月份,这个时候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每年的这个时候,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习俗,人们在以不同的方式来祈祷一整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有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
除了剪头发,在二月二这天,人们会吃“龙食”的习惯,这里的“龙食”指的是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食物,不仅好吃,还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愿望。说到吃“龙食”,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不同的食物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在南方还有吃芥菜饭的习惯,人们管米饭叫“龙子”,吃芥菜饭也寓意着一整年健康平安。明天二月二龙抬头,这8种“龙食”记得给家人吃,一年健康又好运;二月二沾龙气,这8种“龙”食别忘了吃,一整年好兆头,健康顺遂。接下来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美食不可错过吧。
1、吃猪头——猪头肉称“挑龙头”
二月二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这个时候很多人家来都喜欢烧伤一盘猪头肉来吃,寓意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有条件的吃一整个猪头,一般人家买点猪头肉简单做一道菜,吃个好彩头就行了。
2、吃龙须面——称为“扶龙须”
吃面条也叫吃“龙须”。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有的地区也有吃龙拿珠,就是面条和饺子一起下锅煮,吃饺子就是龙耳朵的意思或面条就是龙须子意思,也可以分开煮。明天别忘了煮一碗给家人吃。
3、吃饺子——吃“龙耳”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的意思,北方很多人家都爱吃饺子,而且做法也并不难,正好赶上二月二龙抬头,不妨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吃。
4、吃炸油糕——叫“食龙胆”
因为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食龙胆”。油糕表面酥脆,里面香甜软糯,这个时候炸几块来给家人吃,解馋的同时,又有好兆头。
5、吃春饼——称“龙鳞饼”
现在是早春,很多地区都有吃春卷的习惯,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一个春饼像一片龙鳞,有韧性可以卷很多菜,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春饼的口感任性柔软,可以卷入自己喜欢的各种食材一起吃,营养健康又美味。是春天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
6、吃芥菜饭—米饭叫“龙子”
二月二在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吃芥菜饭的习惯,芥菜饭不仅好吃,意思是这天吃了芥菜饭,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芥菜里富含的维生素和叶绿素有益于皮肤。二月二还管米饭叫“龙子”,这天煮上一锅芥菜饭营养健康又美味。
8、吃龙眼—桂圆水果
龙眼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桂圆,是一种水果。性温味甘有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进入二月新鲜的龙眼果已经上市了,水分足又甜,二月二这天看到不妨买一些回来给家人吃,多吃水果也是很健康的。
8、驴打滚—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驴打滚是北京的特色小吃之一,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老北京的习俗,喜欢在二月二这天买上一些驴打滚来吃,即解馋寓意又好。
以上就是8种二月二会吃的美食,你们当地都有哪些习俗和特别美食呢?不同地区不太一样,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哦。有空的时候不妨提前备好,明天做给家人一起吃,解馋美味,寓意又好。
二月二龙抬头,必吃这6种“龙食”!沾龙气,行好运,再忙也要吃您好,每天为你分享美食做法,烹饪技巧,养生菜谱,饮食知识!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的龙头节,又称春耕节,青龙节等。
“龙抬头”反映的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来。这一天,民间有众多习俗,例如剃龙头,换个发型,鸿运当头。踏青节,春花烂漫,恰是赏春郊游好时节。
当然,这一天还要吃点节日网红食品,一般吃的东西都与“龙”相关,俗称“吃龙食”。比如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等等。
二月二龙抬头,必吃这6种“龙食”!沾龙气,行好运,再忙也要记得吃!
1【龙须面】扶龙须
龙须面是一种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龙须面是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
“龙须面”长又顺,所以人们认为吃了之后,会有顺顺利利,顺心如意的好运。
2【吃饺子】食龙耳
北方过节一定离不开饺子,二月二也不例外。饺子有的形状像元宝,有的看起来像耳朵。所以,龙抬头这天吃饺子,也被称之为“食龙耳”。寓意春意盎然,财运滚滚之意。
3【猪头肉】抬龙头
二月二有着“龙抬头,吃猪头”的习俗。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在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特别是北方人,几乎家家户户煮猪头。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了,腊月杀的猪基本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选择二月二吃。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4【炒米饭】食龙子
二月二要吃“荠菜炒饭”!荠菜是初春应季野菜,营养丰富,口感清爽。用荠菜炒米饭,别有一番风味。粒粒分明的米饭,类似“龙子”,所以吃荠菜炒饭,有“食龙子”的寓意。
5【馄饨】食龙眼
馄饨在四川叫抄手,在北方叫“馄饨”,在达州叫“包面”,广州讲叫云吞,所以,馄饨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是语言叫法不同。
馄饨的做法南北都一样,咸鲜为底,再根据不同的口味,细致调味。二月二快到了,吃龙食,一定少不了“龙眼”馄饨。馄饨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像龙的眼睛,所以被称为龙眼。
这一天吃馄饨,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
6【吃春饼】食龙鳞
春饼又被称为“龙鳞饼”,在这一天,吃饼意味着“揭龙皮,吃龙骨,合龙头”,而龙又是最尊贵的祥瑞,吃了这些跟龙相关的食材,可以为一年赢个好彩头。
亲爱的读者,你吃龙食了吗?
二月二龙抬头,无论穷富,6种“龙食”别忘了吃,寓意新年好兆头大家好,再有几天就是农历二月二了,也就是龙抬头的好日子,“龙抬头”又称为“春耕节”,“青龙节”等,在农耕文化里面,龙抬头象征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是对春耕节的完美诠释。
农历的二月二这天,也是理发剃头的好日子,寓意剃龙头,一年鸿运当头,理发店的生意都会很好,大家都愿意排着队等着理发,其实也是为了给新年讨个好彩头。
在龙抬头这天,家家户户都会选择吃龙食,表示对龙的一种敬仰,对民间风俗的一种重视,百姓们认为吃了龙食,家人就会平安吉祥,身体健康,当年会有一个好兆头,这一天要顺应老传统,二月二龙抬头,无论贫富,这6种龙食别忘了吃,寓意新年好兆头。
一,吃面条——寓意扶龙须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适合吃一些面条,因为面条顺滑绵软形似龙须,在民间认为,吃面条有扶龙须之意,既是对龙王的敬仰,也渴望新的一年能够顺心如意,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兆头。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肉丝炝锅面的家常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
1.准备生面条一斤左右备用,削皮的土豆一个,切成土豆丝,西红柿一个切成片,小葱一根切成葱花,一起放入盆中备用,猪瘦肉一块,切成肉丝装入盆中。
2.炒锅烧热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肉丝,加入少许食盐入底味,快速翻炒片刻,放入两个红干椒炒香,倒入西红柿,土豆和葱花,快速翻炒几下,加入老抽几滴调色,翻炒均匀,添入适量的清水,加入食盐3克,鸡粉2克,十三香1克,开大火煮两分钟。
3.下入面条,用筷子抄动几下,避免面条粘连,改中火煮3分钟,把面条煮透,淋入少许芝麻油,关火起锅,盛入大碗中,最后再浇上汤汁,美味即成。
二,吃猪头肉——寓意抬龙头
在民间百姓眼中,猪头也就象征着龙头,所以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很多人都会去集市上买一些猪头肉,吃了猪头肉就寓意着吃了龙头,全家都能万事顺利,吉祥如意。
三,炸糖糕——寓意吞龙胆
糖糕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美食,外皮酥脆,色泽金黄,吃起来软糯香甜,外形似龙胆,所以这天适合做一些炸糖糕,让家人都来品尝,寓意吞龙胆,人们做事情就会有胆量,有见识,办事情就会比较顺心。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炸糖糕的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在家试一下。
1.准备面粉一斤左右,加入白糖5克,用手搅拌均匀,锅中水烧开倒入面粉,用勺子不停地搅拌,把面粉烫熟拌匀关火备用。
2.在案板上面涂上一层食用油,把烫好的面团摊开放凉,然后把烫好的面揉成团,揉搓至光滑细腻,放在一边醒面10分钟。
3.取一个小盆,加入白糖一小把,黑芝麻5克,面粉5克,加入面粉可以避免糖糕在炸的过程中,白糖液化而漏馅,然后用勺子拌匀备用。
4.等面团醒好以后,先搓成长条,再拽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逐个按扁,放在掌心,团成圆形的面胚,然后捏成面窝,舀上少许馅料,团成包子的形状,再按压成圆饼备用,在案板上面涂上植物油,再把圆饼逐个拍扁。
5.起锅倒入食用油,等油温烧至五成热时,从锅边下入圆形的面胚,用筷子轻轻翻动,避免粘连,改中小火慢慢炸制,等糖糕完全漂浮起来,外皮金黄酥脆时,用筷子翻面,大约30秒后,即可捞出控油,装入小篮子里面,就可以上桌开吃了。
四,吃春饼——寓意咬龙鳞
二月二这天,百姓们会把所有吃的食物,和龙扯上一些关系,比如吃个春饼,也寓意咬龙鳞,话说回来了,从古到今,大家有见过龙的吗?其实都是一种心里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春饼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做好的春饼,可以卷着鸡蛋,豆芽,韭菜等春季的食材,味道更好。
五,吃馓子——寓意啃龙骨
二月二龙抬头,有些地方流行吃馓子,寓意啃龙骨,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金黄酥脆,一根根盘在一起,犹如龙腾四海,环环相扣,老百姓认为,啃了龙骨也等于是沾了龙气,当年就会有好运,有福气。
六,吃饺子——寓意食龙耳
因为饺子的外形和龙的耳朵比较相似,所以龙抬头这天,很多地方都流行吃饺子,也就是吃龙耳,饺子的做法多种多样,但是这天适合吃有菜有肉的饺子,饺子又和元宝比较相似,所以吃饺子也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平安吉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荠菜饺子的家常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在家里试一下。
1.盆中加入面粉300克,加入一勺食盐增加筋性,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醒面20分钟。
2.锅中把水烧开,下入洗净的荠菜,焯烫至荠菜变色返青,即可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挤干水分,放到菜板上切碎。
3.再准备韭菜一小把切碎,胡萝卜半根切成碎粒,和荠菜放在一个盆里面,加入一勺熟油拌匀,避免食材出水。
4.准备一块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入绞肉机里面,再放入葱段和姜片,搅成肉馅,放入盆中。
5.下面开始调馅,加入食盐,鸡精,胡椒粉,生抽,老抽,蚝油,包子饺子馅,芝麻香油,打入一个鸡蛋,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6.取出醒好的面团,先搓成长条,切成均等的面剂子,擀成面皮,把馅料放到中间,包成饺子备用。
7.锅中水烧开,下入包好的饺子,煮开后点入4次清水,用勺子顺锅边推动,等饺子全部漂浮起来,就可以关火开吃了。
其实二月二这天,各地的风俗还是会有所不同,毕竟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但是无论是吃龙食还是剃龙头,都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月二龙抬头快要到了,大磊在这里祝大家龙腾虎跃,步步高升,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二月二龙抬头,今天这8种龙食您别忘吃,带来一整年健康好运!慢熬风花,细炖雪月,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大家好,我是市井觅食记的老井,今天我介绍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的风俗。
民间有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剃毛头”。为什么叫龙抬头?因为农历二月二日这一天,黄昏的时候,天空中的“龙角星”,也就是现在的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会从地平线上出现,蛰龙升天,被称为龙抬头。
这一天有个很重要的风俗,就是理发,据说这一天理发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能给一年都带来好运气!加之有着“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头发也着实该打理一下了,当天理发店里几乎都是人满为患,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人们并不在意,因为都想图个好彩头,从头开始,给自己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如意。
龙抬头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很多讲究,有很多用龙当成名字的食物。比如吃春饼改为“吃龙鳞”,吃面条就是“扶龙须”,吃米饭又成了“吃龙子”,馄饨是龙眼,饺子是龙耳,猪头变成了龙头”,都是寄希望于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今天就介绍8种各地不同的“龙食”,二月二别忘记吃龙食,带来一年的健康好运气。
龙须面
龙须面可算是最正式的“龙食”,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广泛流传于北方,元代《析津志》中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龙须面口感软糯,绵滑,比一般的面条要细的多,容易消化,很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卤猪头
猪头在龙抬头这天就自动升级了,变成了“龙头”,这天除了理发的,卖卤猪头肉的也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正是:“二月二龙抬头,剃龙头,享猪头”
春饼
春饼是一种烙的很薄的面饼,在老北京地区颇为盛行,除了立春这天要吃,龙抬头这天也要吃,名曰“吃龙鳞”,全家围坐在一起,还要把已经出嫁的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才行。
饺子
饺子真是万能的美食,尤其是在北方,但凡重大节日,饺子都会闪亮登场,饺子在这一天变成了“龙耳”,这天的饺子多以春天鲜嫩的时令蔬菜为主,韭菜馅饺子是更受欢迎的。
混沌
二月二这天,很多地方会把混沌和饺子一起下锅煮,混沌代表“龙眼”和代表“龙耳”的饺子组合成“龙拿珠”,更是让人感觉到吉祥如意。
煎焖子
天津附近更流行吃煎闷子,用绿豆淀粉做成的焖子。放在平底锅中少加些油,慢火煎到双面微现焦黄,外表很像排在一起的“龙鳞”,所以也叫“煎龙鳞”
炒豆子
很多地方会在这天吃炒豆子,玉米花。龙抬头这天吃炒豆子还有个美丽的小传说,一条青龙看百姓受干旱之苦,没听天庭指令就降雨,被玉帝压在大山下,还立了一个石碑,上书: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们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炒黄豆、玉米的办法,让“金豆”开花,终于让玉帝放了这条青龙,让百姓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炸油糕
龙抬头这天的再普通的美食也都会来沾点“龙气”,炸油糕在这天变成了“龙胆”,油糕炸好以后,皮酥松香脆,内层绵密软糯,趁热吃更好吃,不过要小心烫嘴。
二月二,龙抬头。运高走,位高居,职高升,年高寿,气高扬,志高飞,财高聚,喜高致,心高远,烦高搁,福高照,情高深,人高兴。祝君:高高在上!
图文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青龙节”、“春龙节”,是中国的一个民间节日,龙来源于古代,是一种代表了吉祥的生物,中国人称为龙的后台,对龙有一定的崇拜,同时,“龙抬头”也意味着雨水增多,春意盎然,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理发洗澡,抬头看一看高处,这也是龙抬头的标准动作,同时还要祈福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初二这一天,别忘了“采龙气”,也就是早晨5-7点左右,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此为一吉。
同时别忘了剃头理发,这叫做“剃龙头”,辞旧迎新,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民间习俗,到了二月二这一天,还有吃龙食的传统习俗,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吃“龙须”,吃水饺叫吃“龙耳”,食物的命名,均与龙有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月二,龙抬头”,别忘了吃4样龙食,纳祥转运,祈福家人安康
一、吃春饼(龙鳞)
1、 *** 春饼很简单,不用揉面,不用和面,准备2块钱的饺子皮,每一张都刷一层植物油,十个摞到一起,轻轻擀压一下,捏合一下边角,把四周粘合在一起,因为油有润滑的作用,不用担心揭不开。
2、起锅烧水,水烧开以后,把擀好的饺子皮上锅,隔水蒸15分钟,等时间到了,再小心翼翼的撕开,每一张都很漂亮, 干爽透明,薄如蝉翼,摸起来特别柔软。
3、接下来就很简单了,烤一些肉串,再用韭菜、豆芽、鸡蛋炒一锅素菜,涂抹一层甜面酱,卷起来就能吃了,浓浓的春天气息,鲜香美味,色香味全,老少皆宜。
二、吃馄饨“龙眼”
1、准备300克猪肉,瘦肉多一些,剁成肉末,更好用前腿肉,三分肥七分瘦更好,调味倒入生抽、蚝油、鸡蛋、葱姜末和食盐,另外准备半碗葱姜水,少量多次的倒入,边倒边搅动,一直搅上劲。
2、另外准备一些馄饨皮,按照个人的手法,把馄饨包起来,美观不美观无所谓,一定要保证不露馅,避免影响最终的成品。
3、起锅烧水,水开倒入馄饨,碗中加入虾皮、生抽、香醋、葱花和芝麻香油,捞出煮好的馄饨,舀入2勺热汤,即可开吃,喜欢吃辣的,可以舀入一勺辣椒油。
三、吃面条“龙须”
1、起锅烧水,水开放入面条,粗细自行决定,煮熟后捞出,另外准备一个空碗,碗中加入生抽、食盐、鸡精、葱花、芝麻香油、紫菜和花生米,舀入一勺面汤。
2、把煮好的面条装入碗中,随便搅拌一下,汤面就 *** 好了,此菜可当作早餐,鲜香美味,营养丰富,清香可口。
四、吃水饺“龙耳”
1、准备一把鲜嫩的韭菜,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另外准备300克猪肉馅,加入花椒油、生抽、老抽、蚝油和料酒,倒入切碎的韭菜,搅拌均匀,腌制一会儿,就可以包饺子了。
2、饺子皮可以和面,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超市、菜市场都有,舀入适量馅料,包成饺子的模样,一定要捏紧,避免露馅。
3、起锅烧水,水开放入饺子,用大火一直煮,煮开点入凉水,重复三次,等饺子全部上浮,就可以出锅了,简单调一个料汁,边蘸边吃,鲜香美味,营养丰富,鲜嫩多汁。
除了吃“龙食4样”,部分地方还有吃“猪头肉”的习俗,有一道菜叫“扒猪头”,经过十几道手续制成,鲜香美味,酱香浓郁。
“二月二”这一天,别忘了抬头看看高处,可以看楼房、看云彩、看烟筒、看蓝天,遵循传统习俗,纳祥转运,祈福家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