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酸汤子,黑龙江新增确诊病例数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06 0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8人死亡 警惕!这些食物可能危及生命→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 *** 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居民王某某及亲属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食物中毒, *** “酸汤子”所用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冻一年。10月12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酸汤子”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数已上升至8人。

“酸汤子”是啥?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口感较为细腻爽滑,粗粮 *** 而成。

为啥吃了会中毒?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信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酵米面食物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感叹↓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

1.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

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

2.预防蘑菇食物中毒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3.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

要把扁豆煮熟焖透,破坏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

4.预防诺如病毒传播

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

5.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

应尽量选择饮用正规商场出售的葡萄酒;自酿葡萄酒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这些食物也要警惕!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房轶婷

主编丨刘博

策划丨陈璐

编辑 丨吴梦萱

视觉丨黄鲁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酸汤子中毒已致9死!十年间84人中毒,37人死亡,慎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蒙

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此前接受治疗的李女士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19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重要提醒,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提醒中说明: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

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图片来源:中新视频

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那么,米酵菌酸为何会这么“毒”,它通常会藏匿于何处?济南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所副所长刘铁诚表示,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这种病原菌主要在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中被发现,其产生的毒素中,有一种就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毒主要作用于肝脑肾实质性器官,中毒程度与进食量多少有关。”刘铁诚说,中毒以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一般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其实,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我国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但在云南、广东、辽宁等习惯食用发酵米面制品的地区偶有发生,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夏季食用泡发多日的木耳后中毒的情况屡有报道。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刘铁诚表示,由于此类毒素耐热性极强,高温高压也不能破坏毒性,人体摄入后进入血液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损害。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在细菌性食品中毒中,米酵菌酸中毒是致死率更高的细菌毒素之一。

刘铁诚提醒,细菌类食源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类型,除了米酵菌酸之外,其中尤以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几种致病菌最为常见。

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世卫组织“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在安全温度下保持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把可疑的食物告诉医生,这将有助于病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这些食物“门道”要厘清

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日前,黑龙江鸡西居民王某某及亲属九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关注。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何谓米酵菌酸?食客又该如何避免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细究之下,食品里的门道可真不少。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虽然名为“酸”,其实是一种脂肪类物质。20世纪30年代被首次提取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次从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会在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如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等。

米酵菌酸主要有以下特性:

1、毒性强,进食之后即可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2、病死率高,目前对于米酵菌酸中毒尚无特效戒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可达40%;

3、耐高温,即使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米酵菌酸中毒会有哪些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长达1至2天,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者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

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1、学会选购安全食物:

要选择购买正规渠道的食物;

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特别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留意木耳和银耳等容易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性状,发现受潮变质或一旦发现其泡发后有不成形、发黏、软、无弹性、甚至有异味时,坚决不食用。

2、家庭 *** 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

在自制食品时,一定要保证玉米、高粱、马铃薯及甘薯等原料安全无霉;

*** 完成后的食物及时进行后期的晒干或烘干处理;

贮存室要通风、防潮,切不可与土壤直接接触。

目前,对于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造成的中毒,没有针对性的解毒剂。所以,一旦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马上报告当地卫生部门,组织抢救。

凡是吃过同批食物的人员,无论发病与否,一律尽快催吐或洗胃清肠,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保护受损脏器,降低死亡率。

其他食物中毒也需引起注意:

1、霉变甘蔗中毒

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所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可从霉变甘蔗中分离出的产毒真菌为甘蔗节菱孢霉。它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不吃霉变甘蔗是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甘蔗必须于成熟后收割,收割后注意防冻,防真菌污染繁殖。贮存期不可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严禁变质的霉变甘蔗出售。

2、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含有龙葵素,可引起咽部瘙痒、发干、胃部烧灼、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伴头晕、耳鸣、瞳孔散大。

黑龙江 酸汤子,黑龙江新增确诊病例数-第1张图片-

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马铃薯贮存干燥阴凉处,食用前挖去芽眼、削皮,烹调时加醋。

3、四季豆中毒

食用加热不充分四季豆(扁豆)会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主要是由于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引起的。为防止中毒的发生,豆角烹调时应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生绿色。

4、鲜黄花菜中毒

由于鲜黄花菜含有类秋水仙碱,直接食用可以引起,呕吐、腹泻、头晕、头疼、口渴。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鲜黄花菜须先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煮后食用。

需要注意的隔夜菜

隔夜菜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虽然人们偶尔吃一次的量并不会超标,但是经常吃还是不利于健康。尤其以下几种隔夜菜更要注意:

1、隔夜的绿叶蔬菜:不仅营养价值已破坏,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储藏在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生成量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增多,即使加热也不能去除。

2、没有熟透的鸡蛋:鸡蛋如果没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当的情形下,容易受细菌污染,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

3、汤:剩汤如果长时间盛在铝锅、铁锅内,会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容易滋生细菌。更好的保存 *** 是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舀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应装在玻璃或陶瓷碗里盖上保鲜膜存放在冰箱里。

4、海鲜:海鲜是高蛋白食物,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小时内附着食物表面并开始繁殖,蛋白质和脂肪在细菌的作用下,大部分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酚等,损伤肝、肾功能。

食物相克是真的吗?

在国人的观念中,“食物相克”根深蒂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与其相信所谓的“食物相克”,在意食物搭配禁忌,还不如重视食品安全,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膳食平衡。

辟谣1:虾与水果同食会引起中毒?

曾有人说,虾和水果同食会引起中毒。原因是,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将虾中的五价砷还原成剧毒的三价砷(砒霜),从而引起中毒。

事实上,海产品所含有的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里面及其微量的无机砷在体内两天就可以代谢出去,并不会跟维生素C反应生成砒霜。而且还存在一个剂量的问题。根据计算,要产生有毒害作用的砒霜,需要一次吃下150公斤的虾。

辟谣2:螃蟹与柿子同食会上吐下泻?

有人认为,螃蟹和柿子同吃会引起上吐下泻。事实上,市民食用螃蟹后不舒服的可能原因是螃蟹不新鲜、烹煮前没有处理干净、没煮熟或者食用的螃蟹量过大。柿子中含有鞣酸,会和蛋白质生成鞣酸蛋白,并和果胶、纤维素形成结石。如果吃生柿子、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也会导致肚子疼。

因此,只要不过量吃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食客本身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二者可以同食。

综上所述,人们往往会把一些引起不适的饮食问题归咎于“食物相克”,把一些个案轻易上升到普遍性规律,这造成了大量错误的“食物相克”忠告的产生。

作者:韩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许琦敏

中国发布丨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致死9人 官方提醒慎吃酵米面类食品

中国网10月20日讯(记者 吴佳潼)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据报道,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47岁的李女士幸存。19日,唯一幸存者的李女士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据统计,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国家卫健委提醒,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8人死亡 警惕!这些食物可能危及生命→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房轶婷

主编丨刘博

策划丨陈璐

编辑 丨吴梦萱

视觉丨黄鲁峰

痛心!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郭晓光 彭海龙)

相关报道: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8人死亡 警惕!这些食物可能危及生命→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唯一幸存者儿子:希望母亲快点醒来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一场家庭聚会,改变了三家人的生活。因在聚餐时共同食用酸汤子,9人酵米面食物中毒,只有一人幸存,尚在昏迷中。10月14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该事件唯一幸存女子的儿子处获悉,其父母平时基本不食用酸汤子,是在受到亲戚邀请后,开车约3小时去一远亲家中吃饭做客。目前,唯一幸存女子的肝脏受损严重,通过药物治疗,仍未醒来。女子25岁的独生子日夜守候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期盼母亲早日醒来。为了治疗女子,家中已花去二十多万积蓄。女子家人在水滴筹发起筹款项目后,截至10月14日15时45分,女子已获得10000多次帮助。女子儿子称,哪怕有一点希望或者奇迹,他都要坚持下去,给母亲治病。

受邀参加亲戚聚餐的一对夫妇 儿子:一家三口平时基本不吃酸汤子

10月5日,张先生的父母受到亲戚邀请,参加9人家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张先生父母在返回家中约五六个小时后,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并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现象。随后,同在家中的亲戚拨打120将二人送医。

但张先生没想到,在接下来一两天时间里,三个家庭的平静生活被改变。

10月6日晚上,在上海工作的张先生接到表姐的紧急 *** ,随后急忙赶回东北。这个突发事件让25岁的他措手不及。在张先生的印象中,一家三口基本从来不吃酸汤子,张先生在家里也从来没见到过父母购买这种食物。“酸汤子是属于东北这边的特产,但是不是很了解,我父母也不太爱吃。但去人家家里做客,人家做了这个,你不吃也不太好意思。”张先生说。

在中毒的9人里,张先生的父母是里面最年轻的一对夫妇,不到50岁,还未退休。而 *** 酸汤子的那家亲戚属于远亲,张先生没跟他们见过面,并不熟悉。

10月4日,张先生曾与他父亲通话,父亲曾提起张先生的姑姑找他们陪她,去另一个亲戚家吃饭做客。“因为我姑姑、姑父是长辈,年纪比较大。他们两个也不经常在老家,在北京养老,近期回到东北待了一段时间。刚好过节,我父亲就开车送他们去,路上大概花了3个小时左右。去吃饭的那家离得非常远,(跟我们)不是一个市。”张先生说。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委宣传部及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黄曲霉素。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唯一幸存女子肝脏受损严重仍处昏迷状态 儿子在ICU外日夜守候:希望母亲快点醒来

事发后,张先生通过父亲手机联系上做酸汤子的远亲的女儿。“她说是她母亲因为冰箱里放不下,就拿出来了放在阴凉的地方,放了一段时间后再做的这个东西(酸汤子)。具体是存放在室内还是室外,我不清楚。”张先生说。

如今,张先生的父亲已经过世,其他参加聚餐的7位亲戚也已过世。而此事件的幸存者只留下张先生的母亲李女士。

对于这种突 *** 况,张先生也不知道该找谁负责,或赔偿。家人出事后,张先生顾不上产生其他情绪,一心想着治好母亲。“最近我一直也没想过这个(追责)问题。对方家庭也去世了三个人。而且是在他们家里面吃的饭,不是在饭店。”张先生说。

10月14日,事发8天后,张先生仍无法接受这一意外事件。张先生的母亲在哈尔滨医大二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无法进入重症监护室里的张先生日夜守候在病房外,希望早日等到母亲醒来。面对母亲的现状,张先生没有办法入睡,在医院的夜晚,他累了会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

“每天早上9点到10点,医生会找我说一下母亲的情况。我母亲现在肝脏受损非常严重,肾脏和肺稍微好一点,”张先生说,“前天我推着她去做CT,我在她耳边跟她说话、安抚她,我不敢大声,怕吵到她。我看到她眼角流泪了,腿动了动。我心里真的特别难受。”

家中已花费近二十多万无奈发起 *** 筹款 儿子:不放弃一线希望

“我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父亲的后事现在还没办,人放在殡仪馆里。我心里老难受了……我父母为人特别好,特别实在,他们很热心肠,爱帮助同事、亲戚和邻居。发生了这个事情,真的想不到。”张先生说。

10月14日下午,年仅25岁的张先生站在重症监护室外,称“自己感到迷茫,现实像梦一样”。有一丝安慰的事,他目前看到李女士的生命体征比之前要有所平稳。目前,张先生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为母亲筹集治疗的钱,不放弃一线希望。

据张先生介绍,他是独生子,父母在事业单位工作。出事后,治疗父亲花费了2万多,母亲花费了20多万,家里的所有积蓄大概只能维持母亲一周的治疗费用。而母亲后续的治疗费用对他来说,经济负担很大。

10月14日下午,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水滴筹处获悉,李女士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筹款项目,截至10月14日15时45分,已获得10000多次帮助,筹得超过25万元医疗救助金。同时,根据水滴筹平台“边筹边取”的优势服务政策,李女士可在材料审核通过后,根据 花费需求多次申请提现,更大程度解决急用钱的难题。10月12日,首批申请的11.5万元款项已打款至李女士所在医院用于治疗。

“如果母亲醒过来,我会慢慢安慰她,不能让她知道父亲去世。他们特别恩爱,我不敢说……我想照顾她,让她慢慢康复过来。我才25岁,哪怕有一点希望或者奇迹,我都要坚持下去。”张先生说。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夕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记者获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 郭晓光 彭海龙)

黑龙江聚餐致8死原因有变!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详情曝光 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

最近,东北“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沸沸扬扬,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

据通报,10月5日,鸡东县兴农镇居民王某某及亲属9人在其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食物中毒。

经公安机关对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

事后,不少人认为此次中毒事件由黄曲霉素引发。但就在昨晚,这个结论被推翻了!

黑龙江卫健委官方微信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变质

据介绍,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剧毒类)、有机磷类(农药类)、呋喃丹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安定类(催眠)、毒鼠强(鼠药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要命的酸汤子为啥这么毒?

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鸡西“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专家介绍,米酵菌酸十分耐高温,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100%。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中毒致死原因“反转”,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卫健委旗下微信公众号“龙江卫生健康”发布文章《秋冬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中表示,鸡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致多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并标明该信息来源是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

卫健委在文章中称,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文章还表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

据了解,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此次黑龙江卫健委发布文章提醒消费者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在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一旦发现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正常干银耳经水泡发后,菌片呈白色或微黄,朵形完整,弹性好,无异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其基底部。

那这个椰毒假单细胞菌有啥特殊的地方?它产生的毒素是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其毒性丝毫不亚于黄曲霉素。

米酵菌酸虽然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其实其每年都会造成很多恶性中毒事件,导致死亡甚至灭门的惨案!这次的事件不是之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是关于米酵菌酸的科普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它的知名度要远逊于黄曲霉素。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小米,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什么的,这些中毒事件往往发生在夏、秋季节。因为空气潮湿,椰毒假单细胞菌容易大量繁殖。

如何预防?

百度百科中介绍:不食用浸泡、霉变的玉米 *** 食品。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鲜银耳。学会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正常干银耳水泡发后,朵形完整、较大,菌片呈白色或微黄,弹性好,无异味;变质银耳不成形、发黏、无弹性,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有异臭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食用前要摘除银耳的基底部。

出现米酵菌酸中毒,如何急救?

米酵菌酸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中毒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另外还会出现头晕、全身无力等身体不适。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呕血、血尿、意识不清、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一旦怀疑米酵菌酸中毒,要立即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并及时送医救治。

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

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留意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条件下;在选购木耳、银耳时,要选取具备正规资质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购买,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选购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食品经营者在购进上述食品时,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冷藏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销售完毕。储存销售散装的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应当在储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

家庭 *** 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

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小康》·中国小康网

“酸汤子中毒事件”9人死亡,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这些东西别吃

来源:齐鲁晚报

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图据@中新视频(截图)

19日,公众号“健康中国” 发布国家卫健委提示: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

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

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来源:央视新闻,健康中国

标签: 黑龙江 汤子 确诊 病例 新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