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读错的字
寓言二则(zé) 钻进去(zuān) 从此(cǐ) 教室(shì)
审视(shěn) 半晌(shǎng) 教诲(huì) 马棚(péng)
磨坊(fáng) 挡住(dǎng) 窟(kū)窿(lóng) 叼(diāo)
而(ér)且 驮(tuó) 马蹄(tí) 既(jì)然
二、易写错的字
劝:“又”的第二笔变成一个长点。
钻:第五笔是竖提。
页: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抢:右边是“仓”,不是“仑”。
愿: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突:下部是“犬”,不要丢末笔点。
麦:下面是“夂”,不是 “攵”
疲:部首是“疒”,不要写成“广”。
丢:注意与“去”的区别。
摆:右部上是“罒”,不要写成“日”。
三、会写的词语
明白 劝告 禾苗 钻进 丢失 牢固
愿意 麦子 应该 伯伯 为难
四周 立刻 突然 吃惊 认真 嬉戏
脚步 难为情 掉头 图画 老师 座位 坐立不安
讲桌 座位 教室 五角星 然后 突然
画纸 神情 摆放 角度 哈哈大笑 筋疲力尽 亡羊补牢
四、多音字
圈quān(圆圈)(juàn(羊圈)) 倒dǎo(跌倒)(dào(倒不如))
坊 fáng 磨坊 钻 zuān 钻研、钻孔、钻木取火
Fāng 街坊 坊间 zuàn 钻 电钻、钻石(穿孔洞的用具 )
五、形近字
宋(宋朝)(牢(监牢)) 去(回去)(丢(丢失)) 咳(咳嗽)(该(应该)) 诲(教诲)
悔(后悔)
空(空间)(突(突然)) 棵(一棵)(课(上课)) 坐(坐下) (座(座位))
六、近义词
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 急忙—连忙
后悔—懊恼 愿意—乐意 挡住—拦住
认真—仔细 教诲—教导 准确—精确
严肃—严厉—严格
严厉:严肃而厉害(-打击、-态度)
严肃:1,使人感到敬畏的 2,严格认真(多指神情、气氛、作风、态度)
严格: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制度、纪律)
正确-准确
正确:谓符合事实、规律、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与"错误"相对。
准确: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谓与实际或预期完全符合。
七、反义词
枯—荣 焦急—平静 后悔—无悔
深—浅 认真—马虎 亲切—冷漠
严肃—和蔼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
八、词语搭配
(收住)脚步 (驮起)口袋
(甩甩)尾巴 (挡住)去路
(高兴)地说 (吃惊)地问
(哗哗)地流着 (自言自语)地说
(和颜悦色)地说 (认认真真)地看
九、词语理解
破涕为笑: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十、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老老实实 认认真真
类似的词语:大大方方 干干净净 急急忙忙 马马虎虎
②“×来×去”结构的词语:转来转去
类似的词语:飞来飞去 钻来钻去 走来走去
③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
类似的词语: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自卖自夸 谢天谢地
④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亡羊补牢
类似的成语: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笨鸟先飞 虎头蛇尾
⑤量词积累
几只羊 两个杨桃 一匹小马 一头老牛 一只松鼠 一条河
⑥出自寓言的成语
坐井观天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十一、佳句积累
1.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这句话同时运用了三种描写 *** ,“焦急”属于神态描写,“转来转去”属于动作描写,体现了他因为觉得禾苗长得慢而非常着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是对他的语言描写,说明了他想要用自己的办法帮助禾苗长得快些。
2.富有哲理的句子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是小马的妈妈对小马说的话,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想想,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3.心理描写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这是对小马的心理描写,小马因为不知道河水的深度而不敢过河,他内心期盼妈妈能在自己身边,得到妈妈的帮助。
4. 反问句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十一、考点提示
1.《寓言二则》常以按课文主要内容填空的形式考查这两则寓言讲述的道理。
2.《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小马过河》中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4.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要求会背诵默写,会运用到不同语境中。
5.带有“厂”的字与房屋有关系,带有“穴”的字与洞穴有关系,请各记住至少三个。
简记:大厦车厢里的厨房和厕所挨着。
洞穴是个大窟窿,窑洞里面很窄小。
6.会制定简单的图书借阅公约
常念错的植物名,语文老师暂时下线中,读对五个算我输名字,是一种标签,是一个了解事物的开始。对于植物也是这样,名字不仅可以省去一系列的描述形容,还可以在将名字与其形态特征等联想在一起时,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种植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很多的植物的名字,我们习以为常却经常念错;还有一些含有多音字的植物名字,我们到底困惑该读哪个音……
今天,我们就将目光放到这些不认识或常读错的植物名字上。
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错误示范:这个怪柳真好看!
薜荔
Ficus pumila
错误示范:你知道怎么用霹雳的果实做凉粉嘛!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错误示范:这炸酱草没有红花的好看啊!
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错误示范:可不能叫射< shè >干< gān >呀~~
豨莶
Sige *** eckia orientalis
错误示范:要不是有这种植物,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认识这两个字,长的确实不好看
苦蘵
Physalis angulata
错误示范:个人觉得再怎么看这个字也默写不下来,很多时候,都被写成了“苦职”
蓬虆
Rubus hirsutus
错误示范:经常看仙侠剧的人是不是之一眼看成蓬莱呢?实际上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蒟蒻薯
Tacca leontopetaloides
错误示范:整个蒟蒻薯属的花都像老虎须,蒟蒻又是魔芋属的别称,长得奇特,名字又难认又难写,无力吐槽...
掌叶橐吾
Ligularia przewalskii
错误示范:一直想菊科怎么这么多难认的植物名,后来想想,毕竟菊科的种属辣么多,概率学停止了这个思考
莎草科
Cyperaceae
错误示范:估计很少人会注意到“莎”这个字是个多音字,除了我们习以为常的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错误示范:白术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而其读音也是任性地不读shù
荸荠
Eleocharis dulcis
错误示范:因为食用的部分形似马蹄,又名马蹄
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错误示范:弱弱地说一句,应该有很多人都把连翘读成了连
兰考泡桐
Paulownia elongata
错误示范:泡桐属的植物树木鼓起而疏松,所以读 再正确不过了
荨麻
Urtica fissa
错误示范:荨麻科荨麻属的荨麻,都读
朴树
Celtis sinensis
错误示范:你的之一感觉是不是会想起一个歌手呢? 树,不对! 树,不是破树喔
< kǔ liàn >
苦楝
Melia azedarach
错误示范:大家好,请不要苦恋我,我的花很香!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荸荠,苏州话念起来很是可爱,叫做“荸荠”,发音要是不准很容易就成了“鼻涕”,而且要是让老苏州用普通话说“荸荠”可能十个里有九个都说不连牵。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谁叫这一枚小小的吃食身世非常曲折,光听听它的那些艺名就让人眼花缭乱,什么马蹄、蒲荠、荠子、 果子、乌芋、地栗等等……
作为名震江南的水八仙的一员,荸荠也是苏州人饭桌上的常客,据说因为外形长得很像人的肚脐所以才有了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
它的身份也让人疑惑,到底是蔬菜呢还是水果呢?
说蔬菜吧它完全可以像水果那样生吃,口感清脆甜津津的,说是水果吧苏州人常做的荸荠炒肉片也是家常菜里爽口嫩滑的一绝。甚至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作为正统的水生草本植物,荸荠主要是生长在浅水田中,每年初春等到荸荠种子发芽后人们会先把它们放到泥缸里,等到长了几个月后再移植到田里。
荸荠有一大特色,就是颜值堪忧,尤其是刚从泥里挖出来时,黑漆漆一片。洗干净后的长相也马马虎虎,一般呈枣红色或深栗色。
(“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汪曾祺《受戒》)
苏州地产的荸荠在全国都很有名(全国有四大荸荠产地,苏州、南昌、桂林、黄梅),主要出自葑门外的水田里,车坊、郭巷、唯亭等地的荸荠都是佳品。苏州的荸荠颜色更是黑的深沉,味道也更加甜美,渣滓也更少,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喜爱。
据说明清时期苏州的荸荠名声就传到了帝都,不少北京人都认准了“车坊荸荠”的招牌,但凡有身份的人家请客桌上都得有一道来自苏州的荸荠,那才能证明这家人有品位,也有实力。以至于北京民间都传闻“天津鸭儿梨不敌苏州大荸荠”,荸荠可真是打遍蔬菜水果领域的跨界高手。
对苏州人来说荸荠更好的吃法还是生吃,大作家周作人就曾专门为荸荠写了篇文章,这样说过:“荸荠自然更好是生吃……熟了只容易剥皮,吃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滋味了。”
鲁迅也很喜欢吃荸荠,许广平经常把荸荠风干了给鲁迅留着当零食吃,不过他似乎更青睐桂林产的荸荠,曾在和友人的书信里这么提过:“桂林荸荠,亦早闻其名,惜无福身临其境,一尝佳味,不得已,也只好以上海小马蹄代之耳。”
这就奇怪了,难道鲁迅先生没尝过苏州的荸荠嘛?
生吃荸荠的确好吃,就是它的皮实在很皮,很不好剥,身为一个懒惰的吃货,从来都是直接用嘴把皮啃完了再吃。
小时候菜场里还能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爷爷奶奶带着小孩一起逛,怕他们无聊就先买点荸荠,让小朋友自己抱着慢慢啃,可以安静好长一段时间。
荸荠除了生吃、风干做零食,单纯煮熟了也可以拿来当零食,家里煮上一锅,空气里都满是香甜气息的诱惑,终于等到出锅后,就迫不及待哈两口气往嘴里送,这时候剥皮要更容易些,不过对于心急的吃货来说哪管这么多,把荸荠脑袋上尖尖的的头咬掉就行了,剩下的直接连皮吃才是正道啊。
做菜的花样就要看家里大厨的心情了,除了炒肉片,荸荠炒虾仁、炒鸡丁也都是十足的美味,苏州人在吃年夜饭时还有把荸荠放在米饭里一起煮的习惯,据说这样吃了来年全家人依然可以“必齐”。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昆山人归有光除了写过人尽皆知的枇杷外,也曾提到过荸荠。
他夫人的陪嫁婢女寒花,刚随着夫人一起来到家里时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一天天气非常冷,家里就在煮荸荠。
这小丫头就乖巧的把荸荠一颗颗剥好放在瓦盆里,这时候归有光正好从外面回来,伸手就想吃荸荠,谁知那古灵精怪的丫头当时就把盆子拿走了,表示就不给你吃,归有光妻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忍不住笑出了声……
(“婢,魏孺人媵也……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归有光《寒花葬志》)
你看,一枚小小的荸荠,吃出来的却是满满的甜津津的生活味道。
拼音Hónɡ Mǎ Tí Wū
别名金边莲、马蹄草、红马蹄窝、酸猪草
来源蓼科山蓼属植物中华山蓼Oxyria sinensis Hemsl.,以根状茎和叶入药。秋采根,夏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腿痛。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马蹄乌拼音Hónɡ Mǎ Tí Wū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中华山蓼的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紫色。茎高约30厦米,粗大,紫色,被短毛或近于无毛。基生叶多数,具紫色长柄,长约8厘米,基部有长而呈截头状的托叶鞘;叶片阔心脏形,长约6厘米,宽约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略呈浅波状,并疏生短刺,上面平滑,绿色,叶脉及边缘均呈紫色,下面脉上有毛;茎生叶互生,托叶鞘阔大;叶柄愈向上愈短。总状花序顶生,排列成圆锥花序式;花梗长约3毫米;花被4,白色,边缘紫色;雄蕊6;子房压扁,花柱2。瘦果两面凸起,具2翅。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区草坡向阳处。分布我国西南部及东北部。
性味性平,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补五脏,通经络。治跌打损伤,五痨七伤及腰酸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收涩止痢。主跌打损伤;腰腿痛;痢疾;脱胆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15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拼音Mǎ Tí Xì Xīn
别名山牛蒡、水葫芦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心叶风毛菊的根。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根生叶有长柄,柄长4~7厘米,有翼;茎生叶互生,叶片心脏形,长7~10厘米,宽5~11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波状浅裂及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短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头状花序顶生,伞房状排列;总苞钟形,苞片4列,覆瓦状排列,外层最短,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紫黑色;花冠全为管状,红紫色,裂片与管部约等长.果有4棱,光滑,冠毛羽状。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阴湿处。分布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散寒,镇痛。
复方①治关节痛:马蹄细辛三钱,红牛膝四钱,骨碎补五钱。泡酒或煎水服。
②治恶寒头痛:马蹄细辛二钱。煎水服。
③治劳伤:马蹄细辛五钱。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词语表
之一课: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
第二课: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
第六课: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第七课: ***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 次序
第九课:威风凛凛 疙瘩 疲倦 呆头呆脑 冰棍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橡皮 跺脚 大步流星
颓然 暴露无遗 沮丧 抽屉 念念有词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第十课: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昼夜 磁场 抵御 因素 考察 培养
第十二课: 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员 *** 废话 吞没 猛然
第十三课:渔夫 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心惊肉跳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困难 阴冷
自作自受 湿淋淋 渔网 糟糕 忧虑 后脑勺
第十五课:活生生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软绵绵 谚语 农作物 尽量
第十六课: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楼梯
第十八课:晶莹 摇篮 壮观 和蔼 资源 有限 矿产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生态 设想 例如 基地 目睹 子孙
第二十二课:谱写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第二十四课:一望无际 家景 郑重 贡品 祭器 讲究 盼望 厨房 毡帽 项圈 刺猬 伶俐
经历 潮汛
第二十五课:预告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荡漾 解散 退缩 瘦削 浮动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中药材山荸荠
?
山荸荠
拼音Shān Bí Qí
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
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用于肝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膀胱炎,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鲜品0.5~1两,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最近撒贝宁和康辉联手上了一次热搜
事情的起因是康辉隔空为撒贝宁正音
咱们的sǎ老师也隔空回应了一下↓↓↓
这件事情一出,小编想起来前两天的另一个热搜
“蛋挞的正确读音”
小编这20多年一直都是读dàntǎ呀!
后来查字典,原来真读dàntà
有没有觉得很难改过来~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你的汉语拼音过关了吗?
一起来检测一下
● 姓氏篇
还记得《延禧攻略》中黑化的娴妃娘娘吗?
她的本名是佘(shé)诗曼
很多人会念成(shē)
更有小伙伴直接念成余(yú)
这个大大你认识吗↓↓↓
没错,他就是数学家华(huà)罗庚先生
念(huà)不念(huá)哦
同理华(huà)山论剑
缑,读(gōu)
这个姓因为少见所以常被认错
很多人会读成侯(hóu)
下次见到要记得哦~
句,读(gōu),不读(jù)
勾、句古代通用,后来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字形相似的“句”,不过却一直将它读为原来的“勾”音
例如国家一级演员句兆杰,艺名句号
朴字,有pō、pǔ、pò、piáo四种读音
读 pō时,为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读 pǔ 时,意为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实、朴素
读 pò时,意为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读 piáo 时,为朝鲜族大姓之一
因此在做姓的时候应念(piáo)不是(pǔ)哦
上图这位尉迟(yùchí)恭是咱的老熟人了
但是很多人会念错
尉迟做姓名时要念(yùchí)
不念(wèichí)哦
● 地名篇
浙江台(tāi)州
在浙江省内,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城市,比如杭州、宁波、温州等等,除了这些之外台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台州”的“台”字并不是像平时那样读作(tái),而应该读成一声的(tāi)
安徽六(lù)安
很多人把六(lù)安念成六(liù)安,还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叫“五安”“七安”呢?实际上“六”与数字无关。
相传远古时,淮河流域水灾泛滥,有个叫皋陶(gāoyáo)的人,他倾心帮助大禹治理水患,百姓安居乐业。皋陶死后,他被隆重地安葬在“六”,古代“六”与“陆”是通假字,指河边的高地,所以六安还有一个别称——皋城。六安这个地名是汉武帝起的,意为“六(lù)”地平安。
内蒙古巴彦淖(nào)尔
巴彦淖尔(nào)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常被误读成卓(zhuó)或是棹(zhào)
重庆涪(fú)陵
看到这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脑中甚至会浮现↓↓↓
榨菜大家都吃过,名字下次要念对哦
湖南郴(chēn)州
“你是彬州人啊,彬州在哪里呀?”
“不好意思,那个字念郴(chēn)”
● 食物篇
荸荠(bíqi)
“老板,这个bó jì 多少钱一斤?”
“你说这个么?荸(bí )荠(qi)?”
“.....”
还好这家伙还有个名字叫“马蹄”,
长得这么接地气,为啥名字这么复杂??
算了,先吃再说!
蒟蒻(jǔ ruò)
某次去吃芋圆,
在菜单上看到“蒟蒻”这俩字
后来才知道,这俩字念jǔ ruò
而且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魔芋!
就不能多点真诚???
长豇豆
What?竟然不是念长gāng豆?
我对不起这些年
消失在我肚子里的长豇(jiāng)豆……
请问 有黄河豆吗……
鸡枞
“老板,来一份,鸡cōng炒鸡蛋!”
“对不起,没有鸡cōng!”
“你手里的是什么?”
“这是鸡枞(zōng)”
“....”
苜蓿
“老板,这个苜sù肉怎么卖?”
“这个菜是苜蓿(mù xu)肉……“
“你卖不卖?”
“卖!”
我要去学习了
不然以后是会被怼(duì)的
文案:史雅萍
编辑:刘聪
《茜茜公主》里的“茜”到底该怎么读?今天接着讲《说文解字》,是“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之前说过,带“艸”部的汉字,分为三类:1、植物的名字;2、草木的性质与形状;3、跟草木有关的动作。也就是说,我们拿到一个带“艸”部首的汉字,可以在这三类里找到归属。“艸”部是《说文解字》的第十二个部首,汉字基本归属以上三类。今天要说的六个汉字如图:
(今天要说的六个汉字)
1、茈。有四个读音,中华书局版本的《说文解字》注音版只标注了一个读音zǐ,我们逐个说。《说文解字》中解释:“茈艸也”,就是一种草,叫茈草,就是现代汉语里说的紫草。也叫“藐”(下一个字讲它)。属紫草科,多年生草本, 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长相是这样的:
(茈草)
它的成草,外表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以作紫色的染料,所以叫紫草,也供药用,作用除了治结核病外,还有避孕和抑制发育的作用,外国人拿小白鼠试验,估计中国的祖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当然,生长在不同地区的茈草性质有细微的差别。
这个字还读cí,组词“凫茈”,就是荸荠,我们平常也叫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样子如图:
(荸荠)
第三个读音读作chái,组词“茈胡”,指的是一种药材,就是柴胡。《神农本草经》里作“茈胡”,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可以入药,地上部分如图:
(柴胡)
《武威医简》里说柴胡的用处是: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说,“茈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皆音紫,茈胡之茈音柴。”可见李时珍老先生的文字水平也不差。
这个字还有第四个读音,读作cǐ,意思已经不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而是表示“不整齐”猜想,最早应当说草不整齐,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的“茈虒”就是不齐的意思,这个意思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了解就可以了,不必强记。茈的小篆写法如图:
(茈的小篆写法)
2、藐。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注了之一个音mò,在读这个音时,指的就是茈草,《说文解字》给的解释就是“茈草也”。上一字的解释之一项就是这个字的解释,这个读音已不常用。
这个字现代汉语里大部分情况下读作第二个读音,就是miǎo,意思有四个:1、小,幼小。出自《广雅.释诂》:“藐,小也。”2、小看,轻视。出自《孟子.尽心上》:“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3、广阔;遥远。出自《方言》卷十三:“藐,广也。”;4、美好。出自张衡的《西京赋》“眳藐流眄,一顾倾城。”
有几个留学的外国朋友,他们留学中国学汉字,常常感叹中国的汉字难学,汉字为什么难学呢,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典籍足够多,在不同的典籍中同一个字的字义并不完全一样,这些细微的差别,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好在我们只是学《说文解字》,认识它,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了,实际应用中,我们大多只用这些字的常用意义。藐的小篆写法如图:
(藐的小篆写法)
3、萴。读作c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烏喙也”,注意这并不是指的乌鸦的尖嘴处,而是指的一种草,荝子,也叫“侧子”,是毛莨科多年生草本乌头侧根(附子)侧边生出的块根。是一味中药,药性大辛,大热,有毒,和附子相同。《广雅.释草》里说:“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一味中药在不同的年份,名字也不一样,药性当然也不一样。
(附子花)
附子的花开得很好看(如上图),但入药的部分却有毒性,而这份毒性又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据药理记载,它可以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大千世界,让人赞叹。萴的小篆写法如图:
(萴的小篆写法)
4、蒐。读作sōu。《说文解字》里给的解释有点神秘的色彩:“茅蒐,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絳。"它当然不是人血生出来的植物,它的本义其实就是茜草(下个字就是茜),出自《山海经.中山经》:”(釐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郭璞作注说:“茅蒐,今之蒨草也。”蒨草,就是茜草。它的样子如图:
(茜草)
但这个蒐字并不只有这一个意义,它至少还有以下几个意思:1、春天打猎。《尔雅.释天》说:”春猎为蒐“过去皇族一般有春猎的习惯,也不为获取猎物,而是习用武事,注重仪典,所以一般情况下,春猎所狩对象也都是没有怀孕的动物。2、检阅,军事演习。古代的军事演习叫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说:“齐社,蒐宾,使客观之”。3、聚集。出自《尔雅.释诂下》“蒐,聚也。”此外还有:4、搜求,寻求的意思;5、隐匿的意思,不再一一注明出处了。蒐的小篆写法如图:
(蒐的小篆写法)
5、茜。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中华书局《说文解字》只标注了其中一个读音qiàn,这是它的本义读音,就是指茜草,《说文解字》中解释:“茅蒐也。”详细说明见上一个字,这里只补充一点,茜草的根含有茜素,可作红色染料,也可入药,我们平常说的“中国红”,其实就是用茜草染出来的颜色。
(中国红色标的大门)
这个字还读作xī,读这个音时,多用于人名,特别是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比如电影《茜茜公主》,因为是译音,就不能读作qian音,现在中国人也用这个字做名字,两个音都使用,所以遇到别人叫这个名字时,要问一下对方,应当怎么读。茜的小篆写法如图:
(茜的小篆写法)
6、(这个字有的电脑不能正常显示,我们以“蕼”作备用)。读作s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赤蕼也。”其实就是蕼,堇草的古称。堇草的种类很多,找不到赤堇的图,只能放张紫堇的图:
(紫堇)
另外,蕼还用来形容草初生时柔细的样子,在这个意思上,同“芮”,出自《集韵.至韵》;它还通“肆”,用来形容宽舒的样子,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说:“士君子之容也……俨然、壮然、祺然、蕼然”君子的样子标准还是很高的。
蕼的小篆写法如图:
(蕼的小篆写法)
有朋友说,为什么不解释字形了,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艸”部汉字多是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我们这套课程里对于字形的解释,只基于独体的构字部件,对于合体字,请看能拆出来的相关汉字解读部分。
(【说文解字】之61,部分图片源自 *** )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中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并不是错字或别字,只是一种正常的文言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经典古代诗词里的通假字,你都发现了么?
01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国风?魏风?硕鼠》
【春秋】《诗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女:同“汝”,你,指统治者;逝:通“誓”。
以硕鼠比拟贪婪的剥削者,表现诗人对剥削阶级的愤恨之情。三章都以“硕鼠硕鼠”开头,语气强烈,痛斥奴隶主的贪婪寡恩,同时表明要寻到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土的决心。
02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国风?魏风?伐檀》
【春秋】《诗经》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寘:同“置”,放置;廛: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县:通“悬”,悬挂;亿:通“束”。
诗篇采用反复咏叹的方式,通过伐檀、伐辐、伐轮的三个连续动作,暗示伐木者的劳动是永无休止的。又用猎物名称的变换,表明猎取之物无论是兽是禽、是大是小,剥削者一概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尽显其贪婪。
03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观沧海》
【汉代】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沧:通“苍”,青绿色;竦 :通“耸”,高。
如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般,诗人运用单纯却饱满的笔调刻画大海的形象,同时将大海的性格赋予其中,表现出大海烟波浩渺、波涛起伏的品性,再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有苍凉慷慨之貌。
04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咏怀》
【魏晋】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注】被:同“披”,穿着。
诗人一字一句、细细地剖析自己:少时曾有鸿鹄壮志,如今却求仙问道,可见其苦闷无处发泄,因而故意为旷达、为狂放。“噭噭今自嗤”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05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见:同“现”,显露。
读罢全诗,草原美景忽现眼前:天高、地广,更有牛羊显出意趣,使全诗极富感染力。
06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阴:同“荫”,指树荫。
春水初涨,白云与湖水相连,早莺、新燕、乱花、嫩草,争相闯入眼中。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为之心旷神怡,颇具雅致闲情。
07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兵车行》
【唐代】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耶:同“爷”,父亲;陇:同“垄”。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诗人起笔便以重墨铺染,塑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而后诗人直白、客观地叙述出家人的痛哭、征兵的悲怆,甚至将矛头直指更高统治者,表达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最末几句,诗人更是愤恨到绝望,让人不忍再读。
08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注】蓁:同“榛”,榛子;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
采玉老夫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生命岌岌可危。一段惊心动魄的描述,一件真实存在的事实,实在骇人。
09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尊:通“樽”,酒杯。
词人置身于古战场中,忆起当时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与功业,再推及自己的怀才不遇、功业未就,且如今早生华发,其愤懑、无奈之情溢出纸面。但末句词人又自解 *** 、襟怀超旷,更是引人深思。
10
这些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通“无”。
以白描的手法表现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读之不觉乏味,反而觉得意趣盎然。末句更是将小儿的娇憨刻画得淋漓尽致,情味颇浓。
(来源:古典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