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最新消息,非洲猪瘟最新通报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4 0
非洲猪瘟席卷而来,养猪人的未来在哪里?

人类在攻克病毒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路还要走,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非洲猪瘟,人类科技是有限的,自然界的变化是无穷的,我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病毒的抵抗,即使遭遇了巨大的失败,我们依然可以振作起来,继续和病毒做斗争,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整个养猪行业的良性发展,只为全中国人可以吃上健康安全的猪肉,不受他国的控制,把粮食安全和猪肉安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21年的时候,我家有一个二百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因为地处平原地带,风险一直都存在,但是我家的生物安全防控做的非常好,人员消毒和隔离也严格执行,但是最后还是遭了,先死的母猪,然后是死的肥猪和小猪,之一时间卖掉了大部分的母猪和肥猪,小猪最后卖给了一个亲戚,谈好的是成活了就一头给50块,最终的结果是全军覆没了,这就是残酷的非洲猪瘟,它对生命的掠夺是毫不留情的,当时我们采样检测发现很多地方都没有病毒,也没有找到病毒是怎么来的,一直也没有找到原因。

直到多年以后,一个朋友才和我透露了信息,是我们的一个工人很早出去菜市场卖菜把病毒带回去的,那时候我们是严格不让出场的,休假回来也要隔离起码两天,采样检测没有问题再进生产区,所以最终还是人的问题,小猪场还是有死角,当时看了大门的监控也没看到异常,那一次对我们家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这次病毒又席卷而来,我在川渝地区做点生意,发现平原地带几乎一半以上的猪场都遭了非洲猪瘟,这一次传播范围之广,是始料不及的,从散户到家庭农场,从家庭农场到规模猪场,再到集团场,都逃不过这一次病毒的侵袭,散户和家庭农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漏洞的很多的,有的甚至没有防控,所以严重的镇几乎全军覆没,以前可以卖几百吨饲料的经销商现在只能卖几十吨了,大量的饲料要么发霉,要么卖给喂鸡的客户。

规模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是非常严的,但是都遭了,让人还是很疑惑病毒的来源,水的污染可能是一方面,去年重庆地区没有非洲猪瘟,可能更大的原因就是去年非常的干旱,没有雨水也就没有病毒的大传播,今年雨水非常多,所以造成了大传播,确实是找不到原因,所以大家只能瞎猜了,大量的得了非洲猪瘟的猪肉流向了市场,也带来了病毒的大传播,就像新冠疫情一样,在短短的两周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就传遍了男女老少,实在是让人闻风丧胆。

前段时间和一个大规模猪场的老板交流,他这次死亡的猪都是五千多头,每天都在死亡,每天都在处理死猪,拔牙也拔不成功,因为病毒到处都是,很多猪也是弱毒,这一次损失上千万,这一次他也吸取了教训,原来的生物安全还是有漏洞,这一次他重新去学习标准化的生物安全流程,对自己的猪场进行改造,所以未来养猪人只能走这条路,把生物安全做到极致,才能在未来的复杂环境中生存下来。

区农业农村局:开展灾后消毒灭源指导,织密动物防疫“安全网”

连日来,江城区持续普降暴雨,造成部分镇(街道)有养殖场(户)发生水浸,雨季是非洲猪瘟高发期,叠加正值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期,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发生疫情,江城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组织一批消毒药品,发放到各镇(街道)和部分养殖场(户),同时派出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服务队深入养殖场(户)指导做好消毒灭源,全力做好救灾复产工作。

9月12日至13日,江城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带队深入白沙、双捷等镇(街道)畜禽养殖场(户)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导。通过与养殖场管理人的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近段时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对养殖企业的影响,发放一批消毒药品及当季疫病防控技术宣传册子、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技术要点宣传单,指导养殖场做好灾后畜禽免疫工作,确保消杀工作落实到位。

本次行动为养殖场(户)灾后快速开展救灾复产提供坚强技术保障,让畜禽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全面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控制能力和控制效果。

瑞典发现7例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例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瑞典国家兽医研究所10日说,检疫人员从该国一个地区的7头野猪身上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正继续分析同一地区的其他野猪尸体样本。

自本月6日起,在距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约200公里的法格什塔镇附近,检疫人员先后从上述野猪身上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

目前,法格什塔镇周边1000平方公里区域已被封锁,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得在该地区的森林或田野内停留。

非洲猪瘟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相关病毒不会感染人类。这种病毒能在非高温条件下长期存活,目前没有相应的动物疫苗或特效药。(刘江)

注意,一地检测出非瘟,预计年损失或超3000万元

据新华社、央视财经报道,从9月6日起,在法格什塔镇附近,检疫人员先后从上述野猪身上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9月10日,据瑞典国家兽医研究所报道,检疫人员在瑞典一地,7头野猪中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并继续分析该地的其他野猪尸体样本。

瑞典每年约一半猪肉出口到欧盟国家,生猪行业年收入约为300亿瑞典克朗(约合197亿元人民币),9月11日,瑞典肉类工业协会表示,多个国家已经禁止进口瑞典猪肉,业内人士分析,该国的猪肉出口受禁,预计每年将损失收入5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290万元)。

今日生猪价格

今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平均价格为16.61元每公斤,较昨日上涨0.03,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 22.23元/公斤,日环比涨跌幅:-0.36%。排名前三的是浙江省17.6每公斤、福建省17.5元每公斤、广东省17.2元每公斤,前三名与昨日无变化。

今日玉米价格

今日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857元每吨,较昨日上涨9.59元,排名全国前三的是浙江省2948元每吨、贵州省2931元每吨、福建省2920元每吨,从近期的数据显示,排名前三的省份几乎无显著变化。

今日豆粕价格

今日全国豆粕(43%蛋白)平均价格为4956元每吨,较昨日下跌0.31元,排名全国前三的是福建省5112元每吨、四川省5084元每吨、广西省5038元每吨,排名前三的省份较前几日无显著变化。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

为指导中小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我中心联合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组织编写了《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2023年8月7日

附件

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

中小规模猪场由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管理方式不够科学、技术能力相对有限等问题,非洲猪瘟发生风险大。为指导中小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技术指南。

一、升级设施设备

中小规模猪场可综合考虑场区位置、场内布局、养殖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升级场内设施设备,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病毒传入风险。

(一)提升饲喂机械化水平。有条件的中小规模猪场可建小型料塔,并安装半自动化或自动化饲喂线。使用袋装料的场户,可建密闭的饲料静置库,库内加地仓和绞龙,舍内加接料管。

(二)改善饮水条件。使用深井水或自来水,避免使用地表水和浅井水。可建储水池或者水塔,方便对水体消毒。有条件的可使用无水塔自动供水器。

(三)优化通风装置。可结合实际条件,安装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一侧进风,另一侧排风。猪场降温可配合使用水帘。

(四)增设隔断措施。猪场外宜修建实体围墙,场内不同功能区域可用围栏等隔断。

(五)实行地面硬化。宜对场内道路进行硬化。猪场门口设硬化路面,便于对到场车辆消毒。

二、强化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提升猪只健康水平、维护适宜的养殖环境是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提高猪群抗病力的重要措施。

(一)划分净区和污区。中小规模猪场应建立净区和污区观念,将生产区列为净区,其他区域,如无害化处理、粪便堆积、出猪等区域列为污区,可以将这些功能区相对集中,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以便实现生产管理由净区到污区的方向单向流动。生产区要将育肥猪舍放在产房和保育舍下风向,日常管理时,按照由产房、保育舍再向育肥舍的方向流动。如果要从污区到净区,应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二)严格人员出入管理。实行场区封闭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尤其是生猪贩运或承运人员、保险理赔人员、技术顾问、兽药饲料销售人员等进入养殖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前3天不得去其他养殖场、农贸市场、屠宰厂(场)、无害化处理厂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场所。进入生产区进行洗澡换衣换鞋,可充分利用生活区淋浴室,满足三段式洗浴(一次更衣、淋浴、二次更衣)要求。进入生产区需做好鞋消毒。

(三)物资入场静置或消毒。在猪场门口或者生活区内设置物资消毒静置间,对物资进行消毒液浸泡或者静置。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烘干设备。冬季、雨季可根据养殖量储备一定数量的饲料、兽药(含疫苗)、易耗品等必要物资,减少物资进场频次。不采购和食用非本场猪肉及与猪肉相关的熟食、火腿、风干肉、水饺、方便面等猪肉产品。

(四)限制外部车辆进场。避免运猪车、饲料运输车、病死猪收集车、粪污收集车、私人车辆等外来车辆进场。养殖场宜配备拉猪、拉料、运输粪污、运输病死猪的内部专用小型车辆。结束作业后,应及时对车辆及所经道路进行清洗消毒。

(五)做好引种和出猪管理。自繁自养是中小养殖户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确需引种的应选择信誉好的集团猪场集中引进猪只。非全进全出的养殖场户,在生猪进场后,应饲养21天确定健康后,再混群饲养。隔离饲养期间,防止人员、工具、物品等在健康舍和隔离舍之间交叉。销售猪只时,禁止场外销售人员进入猪舍选猪。可在养殖场围墙边上选择适当位置(距大门一定距离)建立出猪台,出猪台连接外部车辆的一侧,应向下具有一定坡度,防止粪尿、雨水向场内方向回流。出猪台及附近区域、赶猪通道应硬化,便于冲洗、消毒。出猪台应安装挡鼠板,坡底部应设置排水沟等。出猪后,立即对出猪通道和出猪台的地面进行消毒。

(六)确保猪只营养。要定期查看料槽、料斗,确保不缺料,保证猪只自由采食,仔猪料槽添加更大量不超过料槽容量的1/3,少喂勤添。不饲喂霉变饲料。每天定时清理料槽,避免饲料残留。在季节交替、温度骤变、高温高湿、环境变化等猪只容易应激时,可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抗菌肽等,提高猪群抵抗力。

(七)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要定期检查储水桶水量是否充足,水管是否有损坏、漏水等现象,水嘴是否能正常使用,水压流速是否满足猪只需求。定期清洗储水桶、消毒饮水设备,消毒时要卸下饮水嘴、饮水器、接头等,进行充分清洗后浸泡消毒。

(八)防止冷热应激。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减少猪只应激反应。进入猪舍时通过感受舍内氨气味,判断通风状况。自然通风猪舍,冬季开窗时要注意打开所有窗户,打开的大小以人站在舍内窗户前感受不到风速为标准,防止贼风、穿堂风。机械通风猪舍,采用排风扇定时抽风,抽风时段应保证对温度影响控制在2℃以内。气温低时,可加装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暖风炉等,确保产房和保育舍温度。定期维护保养供电和保暖等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九)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要每日清扫猪粪,防止粪便堆积。定期清扫猪舍,防止猪栏、围墙、水管和料槽等积存尘土。要采取驱蚊蝇措施,可定期喷洒杀虫剂,使用蚊香或在舍内悬挂捕蝇灯和粘蝇贴。及时清除场内积水,防止蚊蝇幼虫孳生。在实体围墙安装挡鼠板、场内定期投放鼠药,防止鼠害。

三、提升技术能力

要了解非洲猪瘟强弱毒株的传播特点,能够识别病毒传播的高风险点,科学实施消毒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一)了解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点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主要流行毒株为基因Ⅱ型强毒株,也存在自然变异弱毒株流行。要根据病毒特性、传播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强毒株感染:感染猪表现高热,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发红至发绀,可视黏膜潮红发绀等症状。强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弱毒株感染:感染猪临床症状不典型,可出现采食量下降、体表发红、皮肤坏死、肺炎等症状,妊娠母猪表现群体性流产和死胎比例升高。弱毒株感染病死率低,但病猪隐性带毒并间歇性排毒,猪场精准清除困难。

2.病毒传播特点。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和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猪,也可通过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中污染饲料、饮水、泔水、栏舍、车辆、器具、鞋靴、衣物等,间接感染健康猪。

3.主要感染途径。健康猪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感染,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污染的针头、使用污染的 *** 配种感染。健康猪吸入附着病毒的粉尘和气溶胶也可发生感染。

(二)科学进行消毒灭源

猪场可每周开展2~3次预防性消毒,消除病原污染。

1.消毒剂选择。非洲猪瘟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含氯类、含溴类、过氧化物类、卤素类、碱类、醛类、醇类、胍类、季铵盐类等常用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应根据消毒对象、污染程度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人员洗手可使用碘制剂、过 *** 氢钾、二氧化氯等;脚踏盆、消毒池可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车身消毒可使用戊二醛、复合酚、过 *** 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环境消毒可使用醛类、烧碱、复合酚等;空栏消毒可选择过氧化物、烧碱等;带猪消毒可选择碘制剂、过 *** 氢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饮水消毒可选择二氧化氯、过 *** 氢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饮水管道消毒可使用二氧化氯、过氧化物、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生产用具可使用醛类、复合酚、烧碱等。猪场应定期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

2.消毒方式。圈舍、地面、墙面常用喷洒、喷雾消毒,地面、墙面若无易燃物,可使用火焰消毒;室内空气常用喷雾消毒;器具、衣物等物品常用浸泡消毒,耐高温物品、金属围栏可使用火焰消毒,耐高温、高湿的器具、纺织品可煮沸消毒;密闭环境常用熏蒸消毒。

3.消毒 *** 。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正确实施消毒操作。注意将墙壁、地面、器具等表面的污物彻底清除后再进行消毒。消毒顺序应按照从里到外,即由猪舍内到猪舍外、生活区再到场区外的顺序依次消毒,防止交叉污染。低温环境下,可适当加入氯化钠、甘油或其他防冻剂以防结冰。部分区域的消毒 *** 参考如下:

环境消毒:场区道路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脚踏盆、消毒池: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400浓戊二醛等消毒。烧碱和复合酚类2~3天换1次,浓戊二醛1~2天换1次。

猪舍消毒:猪舍走道、出猪台等可用2%烧碱、1:400复合酚、1:200浓戊二醛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空栏消毒可用2%烧碱等。带猪消毒可用1:200过 *** 氢钾溶液。猪舍熏蒸可按说明书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

车辆消毒:空车可用1:200浓戊二醛、1:400复合酚等冲洗车辆。高风险时期用20%二氯异氰尿酸钠1:500稀释溶液冲洗。车辆内部可用臭氧熏蒸消毒。

饮水消毒:可用二氧化氯消毒,作用1小时,二氧化氯浓度根据说明书添加;或每吨水添加5克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小时。

物资消毒:烘干消毒在60℃~70℃保持30分钟,消毒物品之间要留有空隙,避免堆叠,确保热空气流通。浸泡消毒可用1:500过 *** 氢钾溶液,15℃条件下浸泡1小时以上。物品表面擦拭可用1:200过 *** 氢钾溶液消毒。疫苗等有储存温度要求的兽药,拆掉外层纸质包装,使用消毒剂擦拭后置于冰箱储存。衣服、拖鞋等清洗干净后用沸水蒸煮10分钟以上;或1:500过 *** 氢钾浸泡1小时以上。

人员洗手:可用1:200过 *** 氢钾溶液或1:10000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病死猪排泄物:可往病死猪及分泌物污染区域撒漂白粉作用2小时。

四、做好其他疫病防控

(一)做好疫苗免疫。对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可采取疫苗免疫预防。猪场要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制品,可在国家兽药基础数据查询平台APP,查询疫苗合法的批准信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免疫注射应一猪一针头,防止人为传播疫病。要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要求储存疫苗,保证免疫切实有效。免疫时尽可能采取联合免疫方式,减少免疫次数。

(二)用好保健措施。对格拉瑟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副伤寒等常发细菌病,在特定阶段预防性用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三)日常勤巡查。做好日常巡视排查,注意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发病猪只,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并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消毒。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非洲猪瘟病毒首次被证实可自然重组进化,疫苗问世后市场规模或将超百亿

5月30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的最新研究,首次证实了非洲猪瘟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可以通过自然重组进化。

哈兽研官网显示,近期,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从不同地方送检疑似阳性样品中分离出三株遗传上高度同源的非洲猪瘟基因I型和II型自然重组病毒株。这些重组病毒根据B646L基因鉴定为基因I型,但其基因组包含来自Georgia07样基因II型强毒株的10个不连续片段,占比56%。

实验研究显示,该重组病毒对家猪具有高度致死性和传播力。

此外,哈兽研还指出,当前我国尚无批准应用的非洲猪瘟疫苗,通过严密的病原检测及时发现清除传染源,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仍然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可行办法。

此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仇华吉就曾表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难点在于病原本身的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生物安全条件的限制。非洲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复杂,其诱导的免疫保护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十分有限;其基因组庞大,有超过一半的基因功能未知,保护性抗原基因研究不足,已知基因的功能研究也十分薄弱。

哈兽研在官网指出,此项研究证实的自然重组病毒株,给疫苗研发带来新的挑战。

非洲猪瘟一直被生猪养殖界称为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批准应用的非洲猪瘟疫苗,但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加入了研发非洲猪瘟疫苗的竞赛之中。

哈兽研率先研发非洲猪瘟双基因缺失活疫苗。2020年,农业农村部官网显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曾介绍,哈兽研分别在黑龙江、河南和新疆等三个基地开展了疫苗临床试验,试验规模共计近3000头商品育肥猪,不同剂量接种组免疫保护率均在80%以上。

今年以来,相关企业密集披露了其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进展。

3月20日,中牧股份、生物股份发布公告,两家公司各自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广东蓝玉签署技术开发合同,共同研究开发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中牧股份公告透露,非洲猪瘟亚单位(纳米颗粒)疫苗创制项目已在病毒结构解析、抗原结构解析、免疫抗原设计和纳米颗粒疫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并在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具备较为充分的基础数据。

生物股份此前也曾在互动平台上公布,公司非洲猪瘟疫苗已开展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多条技术路线的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制已正式向农业农村部提交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应急评审材料。下一步公司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进行科研与实验活动。

4月中旬,普莱柯回复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公司和合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已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兽药应急评价申请,相关评审工作正在进行。

5月24日,金河生物发布公告称,拟以股权 *** 及增资方式取得吉林百思万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百思万可)60%股权。金河生物还在公告中透露,吉林百思万可与相关方合作研发、联合申报了非洲猪瘟冻干灭活疫苗,目前处于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评审中。同时,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辉南县在建非洲猪瘟疫苗生产线,预计2024年可投入使用,

科前生物也于6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及开发”项目联合开发协议书,双方自行承担在合作研发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费用,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公司及华中农业大学共同所有。

为什么上述企业都加入了疫苗研发的竞争之中?他们看中的或许是非洲猪瘟疫苗能带来的庞大市场。普莱柯曾预计,获批上市后出厂价约25元/头份,假设生猪年均出栏为6亿头,一头用量为两针,保守估计上市初期渗透率为20%,则市场空间可达60亿元。

东北证券也曾测算,我国非洲猪瘟疫苗市场规模在上市之年将达145.7亿元,到2027年达到287.8亿元,非瘟疫苗有望成为推动动物疫苗市场快速扩容的行业之一大单品。

非洲猪瘟疫情细节曝光!吃猪肉还有安全保障吗?

自2020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猪肉生产业带来重大影响。该疫情起源于非洲,并迅速传播至其他大洲,给养猪农场和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和食物等途径传播。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往往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皮肤发红、内脏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 *** 和疫苗可供使用。

针对非洲猪瘟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禁止从疫情地区进口猪及猪产品、加强边境检疫等。然而,尽管有这些措施,非洲猪瘟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

鉴于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许多消费者开始担心吃猪肉是否安全。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权威机构的声明,非洲猪瘟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因为它只会感染猪类动物。

此外,为了确保猪肉的安全,各国 *** 和养殖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限制猪肉销售和运输等。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可以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的来源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虽然非洲猪瘟的疫情继续蔓延,但吃猪肉仍然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正规渠道的猪肉,并确保煮熟食用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同时, *** 和养殖企业也将继续采取措施来确保猪肉的安全供应。

瑞典发现7例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例

瑞典国家兽医研究所10日说,检疫人员从该国一个地区的7头野猪身上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正继续分析同一地区的其他野猪尸体样本。

自本月6日起,在距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约200公里的法格什塔镇附近,检疫人员先后从上述野猪身上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

目前,法格什塔镇周边1000平方公里区域已被封锁,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得在该地区的森林或田野内停留。

非洲猪瘟是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相关病毒不会感染人类。这种病毒能在非高温条件下长期存活,目前没有相应的动物疫苗或特效药。(刘江)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食品恐慌!非洲猪瘟疫情调查报告揭秘惊人事实,肉食安全成疑?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些惊人的事实,使肉食安全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调查报告,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疫情首次在非洲爆发后,迅速蔓延到亚洲及其他大陆,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和猪肉供应的紧缺。报告指出,疫情的扩散主要是由于全球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加,以及对防控措施的不足引起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报告揭示了疫情对肉类产品的安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非洲猪瘟病毒极具传染性,虽然只影响猪类,但病毒可通过肉类及其制品的销售和传播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病毒能够在冻肉和加工食品中存活数月之久,这使得肉食产品的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报告还指出,当前的肉类检验和监管系统在控制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疫情的爆发和蔓延更加凸显了监管和防控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国家在食品检验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边境关口和交易市场上,监管不力导致疫情得以传播。

此外,调查报告还揭示了非洲猪瘟疫情对全球肉类市场的影响。随着猪肉供应的紧缺和价格飞涨,人们开始寻找替代肉类,如禽肉和牛肉。这使得禽肉和牛肉的供应也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导致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

基于以上的发现,食品安全专家呼吁各国 *** 加强对肉类产品的检验和监管。同时,人们也应该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选择来源可靠的产品,并适度减少对受疫情影响的肉类消费。只有通过合作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维护食品安全。


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的重组,其表达狂犬病病毒,对小鼠安全有效

文/编辑丨溪谈朱雀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增加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必须对外报告的疾病。

非洲猪瘟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随后逐渐蔓延至周边国家,2007-2017年蔓延至格鲁吉亚、俄罗斯、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2018年蔓延至中国、蒙古、越南、柬埔寨、老挝、朝鲜、韩国等亚洲国家。

该疾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这是一种具有大基因组(170-193 kb)的双链DNA病毒。

据了解,ASFV有151-167个开放阅读框 (ORF),编码54种结构蛋白和100多种非结构蛋白。

并且,ASFV是唯一已知的DNA虫媒病毒,有24种基因型和8种血清型,是Asfarviridae家族的唯一成员。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软蜱(Ornithodoros moubata)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宿主。ASFV 毒株可引起急性出血热,并导致家猪和野猪 ( Sus scrofa ) 死亡率高达 100%。目前,尚无预防非洲猪瘟的商业疫苗,疫情仍在蔓延。

而在预防阶段,非洲猪瘟的各类疫苗正在研发中,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

研究表明,无论是传统灭活疫苗单独使用还是与新型佐剂配合,都可以产生特异性的效果,抗体但没有保护作用。

ASFV CD2v、P30、P54等亚单位疫苗单独或联合使用显示出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携带EP402R Δ PRR、p54、p72等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鸡尾酒”免疫,以及重组B646l(p72)、EP153R和EP402R(CD2v)痘苗病毒疫苗均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研究表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免疫反应,在保护ASFV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DNA疫苗,例如表达泛素(Ub)/CD2v/P54/P30融合蛋白的DNA疫苗,可以有效激活CTL免疫反应,并在猪免疫后提供部分保护。

而含有与泛素融合的ASFV(Ba71V)80个ORF的疫苗在免疫后可提供60%的保护,并且在病毒攻击后可诱导特异性CTL免疫反应。

天然减毒株或改良活病毒表现出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减毒活疫苗仅对同源株有保护作用。此外,大多数减毒活疫苗缺乏高产细胞系。

ASF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巨噬细胞作用和吞噬作用感染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原代单核/巨噬细胞中产量较低。并且,减毒ASFV可产生不良副作用,如淋巴结肿大、反复发烧、慢性病毒血症、持续性慢性感染和毒力恢复的可能性。

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它们作为可用疫苗的开发,相比之下,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在安全性和生产力方面显示出优势,可能是预防非洲猪瘟的更好选择。

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的α疱疹病毒亚科,是猪奥耶斯基氏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45 kb。

家猪和野猪是PRV的天然宿主,PRV可感染所有年龄段的猪,但症状有所不同,成年猪感染PRV会导致流产和呼吸道症状,仔猪感染则导致致命性脑炎,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其他哺乳动物,如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PRV,宿主全身炎症反应,尤其是神经炎症,可引起感染小鼠的严重瘙痒和急性死亡。

PRV Bartha-K61疫苗已用于保护猪免受PRV感染,然而,近年来,在用Bartha-K61(属于I型)免疫的猪中发现了一个新的PRV分支,属于II型基因。

因此,Bartha-K61 疫苗对 II 型PRV 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需要对抗病毒和新疫苗来防止新流行病的出现。

现如今,PRV有70多个ORF,编码70-100种蛋白质,但成熟病毒颗粒中只含有约50种蛋白质。许多基因对于PRV复制来说是不必要的,例如TK、gE和gI,它们可以被外源基因取代。因此,PRV常被用作病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来开发重组疫苗。

而许多PRV重组毒株,如 *** -2012-ΔgE/gI-E2(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PRV SA215/VP2(表达细小病毒VP12蛋白)、PRV-P12A3C(表达口蹄疫病毒P12A和3C蛋白),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实验当中,研究人员发现ASFV的外膜蛋白CD2v由EP402R基因编码,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宿主CD2蛋白高度相似,是介导ASFV与红细胞结合并引起其吸附的关键蛋白。

非洲猪瘟最新消息,非洲猪瘟最新通报-第1张图片-

ASFV感染在体外可以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可以通过EP402R基因缺失来挽救这种增殖。CD2v的缺失可以强烈抑制ASFV在淋巴组织和骨髓中的增殖100-1000倍,并改善病毒血症。

因此,CD2v很可能参与ASFV的免疫逃逸、组织吞噬和免疫抑 *** 用。阻断CD2v可能会解除宿主的免疫抑 *** 用,从而增强宿主的抗病毒能力。

同样,在其他毒株样本中,CD2v已被开发为亚单位、DNA 和病毒载体疫苗,以提供部分保护。目前,尚无以PRV为载体重组表达ASFV基因的重组多价疫苗的报道。

所以,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表达ASFV CD2v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ΔgE/ΔgI/ΔTK-(CD2v),并对其安全性以及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评估,为未来预防非洲猪瘟和伪狂犬病的疫苗开发提供证据。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研究人员全程进行封闭性实验,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细胞培养试剂均购自Life Technologies(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实验一开始,研究人员就将人胚肾(HEK 293 T)细胞和Vero细胞在含有10% FBS (GIBCO)、100 U/ml青霉素、100 mg/ml链霉素和5% CO 2的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在37°下培养。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则在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EXPi293细胞购自Thermofisher,并在恒温摇床中用OPM-293 CD03培养基在8% CO 2、37℃、220rpm/min下培养。


通过卡伯法测定病毒滴度如下:2×10 4将 90 μl DMEM 中的 Vero 细胞与 10 μl 病毒溶液混合,铺板于 96 孔板中进行 10 倍梯度稀释,每个稀释梯度设置 8 个多孔。

然后每24小时观察一次细胞病变效应,直至所有孔中均无变化出现。效价计算公式为lgTCID 50 ?= LD(S-0.5),其中L为更高稀释度的对数,D为稀释度对数之差,S为阳性孔比例之和。

为了产生重组 PRV (PRV-ΔgE/ΔgI/ΔTK-(CD2v)),他们还将5 μg质粒和1μg同源重组片段共转染至HEK 293T细胞中。

转染后六小时,添加5×10 5 TCID 50的PRV-ΔgE/ΔgI,当确定 90% 的细胞具有细胞病变效应时,收获病毒培养物。最后,通过四轮吞噬作用在Vero细胞中扩增并纯化表达ASFV CD2v的重组PRV-ΔgE/ΔgI/ΔTK-(CD2v)株。


随后,HEK 293 T细胞(2×10 5 )培养24小时,并用pcDNA3.1-EGFP-Flag-CD2v-Flag转染或用5×10 4 TCID 50病毒感染36小时。细胞用1 ml 4%多聚甲醛固定,用1 ml 0.1% Triton X-100渗透,用小鼠抗Flag单克隆抗体孵育,然后用山羊抗小鼠孵育IgG H & L (Alexa flor 488) 预吸附 (ab150117),用 ZEISS L *** 700 显微镜扫描获得图像。

通过观察没有异样之后,再将小鼠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12小时。将样品分别用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0%乙醇、95%乙醇和无水乙醇处理30 min,然后用乙醇和二甲苯(1:1)混合液透明处理,二甲苯替代组织中的乙醇。将组织用石蜡和二甲苯(1:1)的混合物处理过夜,然后包埋到石蜡中。将组织切成7μm切片,然后用苏木精和曙红染色,并通过Zeiss Axio Imager A2/D2/m2/Z2检查形态变化。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的数据表明PRV-ΔgE/ΔgI/ΔTK-(CD2v)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抗体。此外,纯化的CD2v蛋白还可诱导IFNγ表达,IFNγ是T细胞活化的主要标志物。因此,PRV-ΔgE/ΔgI/ΔTK-(CD2v)株可以有效激活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表达ASFV CD2v蛋白的PRV减毒株(PRV-ΔgE/ΔgI/ΔTK-(CD2v))。该重组菌株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当面临剧毒病毒挑战时,它具有100%的保护能力,并能诱导小鼠产生CD2v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因此,它可以作为重组疫苗候选来预防非洲猪瘟和伪狂犬病,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种减毒株在猪中的有效性。

标签: 猪瘟 非洲 最新消息 通报 最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