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鸡杂是重庆的一道地方特色菜,主要以四川泡菜酸萝卜和酸辣子作为主要辅助材料,主要食材以鸡心、鸡肝、鸡肠、鸡菌为主。我们在做黔江鸡杂时,由于鸡杂的腥味重,因此姜、蒜、辣子、泡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去除腥味;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述它的详细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黔江鸡杂所需食材如下:
鸡菌:4个
鸡肝:1个
鸡肠:1根
鸡心:1个
菜油:适量
酸萝卜:1个
酸辣子:适量
干辣子:适量
土豆:1个
苕粉:适量
魔芋:适量
洋葱:1个
姜:1个
蒜:4颗
花椒:适量
芹菜:1根
香菜:1根
啤酒:适量
胡椒粉:适量
生粉:适量
盐:适量
之一步:将鸡心、鸡肝、鸡肠、鸡菌切成小块,然后用容器装上,用盐、胡椒粉、生粉、啤酒腌制。
第二步:将土豆、洋葱姜、蒜去皮,姜、蒜、酸萝卜、酸辣子、魔芋、洋葱、土豆改刀,切成小块长条形状。将苕粉用开水提前浸泡,直到熟透为止。
第三步:锅中放入适当的菜油,先将土豆和洋葱,用油炸一下,然后捞出;这样就可利用这个菜油炒鸡杂。
第四步:锅中菜油加热至8成热,然后放入姜、蒜,等姜、蒜出香味后,在倒入鸡杂(鸡心、鸡肝、鸡肠、鸡菌)。
第五步:等鸡杂爆炒后,在加入干辣子、花椒,等过3分钟后,在加入酸萝卜、酸辣子、魔芋爆炒入味,然后在加入啤酒焖;最后在加入芹菜、盐、胡椒粉调味,最后在放入葱子翻炒。
第六步:将土豆、洋葱、苕粉放入另外一个小锅中,然后将爆炒好的鸡杂倒在土豆、洋葱、苕粉上,再用小火慢慢煮,会越煮越有味。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5e0000bvviupodm0au1p2fa540","duration":455.065,"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44216925,"thumb":{"web_uri":"tos-cn-p-0000/1dd2bd1caeca439eb7aa7eb788cdfb8c","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455.065,"file_size":35447261,"w":854,"h":480},"normal":{"duration":455.065,"file_size":26404309,"w":640,"h":360},"ultra":{"duration":455.065,"file_size":35446897,"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85bfcbd7c5677571b038a91c18852509","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这家藏在火车站旁的黔江鸡杂,鸡杂随便加!客人晒着大太阳也要吃昆明的天气就像是十八岁少女的心,阴晴不定,说变就变。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就是个大阴天还伴随着阵阵寒风。
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昆明也出现了“跳崖式”的降温,这么冷的天当然要吃点 *** 的东西啦!
中国人喜欢吃鸡杂,而巴蜀地区的人更甚。这不,重庆黔江地区把鸡杂做成全国驰名商标。这家开在火车站旁边的黔江鸡杂也是一样,地道的重庆菜。
虽是来自于重庆,但是却占据了这条街多年的人气之王的位置。
这家黔江鸡杂更大的特点,一个字:辣。辣的那是一个汗如雨下,口舌发麻。可是即便如此,每天前来吃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有二次三次四次的回头客。
永丰路上的人气王,店里店外都是人
由于黔江鸡杂这个商标十分出名,导致全国各地有不少冒名顶替的店。但是火车站的这家,用实力和人气证明了它自己的地位。
走到永丰路上,看到哪家人气火爆,直接去那里准没错。因为永丰路这里就一家黔江鸡杂,也就它家能不分时段的坐满客人。
此时正值中午11点,头上还顶着巨大的太阳。虽然已经进入到深秋,可是昆明的太阳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极为热烈。
而在这家店门口的人行道上,已经摆满了桌子坐满了人。
人们一边一筷子一筷子的夹着鸡杂往嘴里送,一边又不断地大口吸气呼气,同时拿着饮料使劲往嘴里灌,只为了缓解鸡杂带来的酸辣口感。
不仅如此,店对面的人行道上也准备了很多桌子和凳子,据说到了高峰时期,连对面的人行道都会被挤满,这就是这家黔江鸡杂的魅力。
再看店内,店内环境一般,桌子椅子都很旧了。由于是老建筑,这一带的商店都这样。
右手边有楼梯能上二楼,想必楼上还有一层餐厅。看到这再次惊叹于这家店的人气,两层店面,居然还要占道经营!
店内店外只有一点不同——店内的顾客首先上菜 ,这可就馋坏了坐在外边的人了。
一桌一个干锅,鸡杂小菜随便加
进入店内,跟老板说明几人用餐。一会儿就端上来一个干锅,架在炉子上就开火。在猛烈的火力下,不多时锅内就开始滋溜滋溜的响起来了,香味也随之飘逸而出。
锅内的量不是很多,但是吃完可以随时加。因为老板怕你吃不完浪费,所以采用勤拿少取的原则。
一锅里的食材十分丰富,除了鸡杂为主,还有莴笋、酸萝卜丝、木耳、花菜等配菜。荤素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一眼望去,红红绿绿的,竟还有几分美感。
待到鸡杂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口送入嘴里。(当心不要烫到舌头……)鸡杂正是滚烫,夹杂着泡菜、泡辣椒的酸辣以及花生芝麻的香,在舌头尖打滚。
之一口下去却是有种飘飘然的感觉:鸡杂的酸辣香麻正在肆意的轰炸着每一位吃货的味蕾!
鸡杂更大的特点就是它本身的爽脆,那种咬在齿间富有弹性而又干脆利落的 *** ,想必是所有爱吃鸡杂朋友们的“不可言说”的 *** 。而这一口黔江鸡杂完全能满足每一个鸡杂爱好者的要求!
待到锅煮开后一会儿就可以开吃了,煮久了会丧失鸡杂的那种脆。鸡杂十分入味,酸辣脆爽,只是吃一口下去就不得不大口哈气,用空气来缓解其猛烈的辣!
看到这满满的小米辣和花椒面儿,就知道了这锅鸡杂绝不简单。作为一个资深麻辣吃货,这点小困难自然是无法阻止我享用这美味鸡杂。
一锅之大,不能局限于那一口鸡杂,其它的配菜也十分可口,甚至会更加销魂。
土豆金黄酥软,上锅之前就已经被轻微油炸处理,再经过鸡杂和众多酸菜辣椒的加工,这一口土豆依然超越了其本身的口味。
莴笋还是要脆脆的才好吃,被锅底汤汁充分浸泡的酸辣莴笋,每一口都让人感到快乐,着应该就是食物的本质吧!
由于花菜本身结构的特点,让花菜能轻易融合各种味道,也是配菜的首选。这锅里的花菜也是如此,一边加着火,一边咬着花菜,多汁多味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酸辣藕丁想必大家都吃过,只是这鸡杂锅里的藕丁会更加重口!一口一个嘎嘣脆,藕丁的丝甜和锅内的酸辣形成强烈对比。没什么多的形容词,好吃爽口就对了!
没有白米饭下口的鸡杂是不完美的,酸辣鸡杂作为开胃神器,当然要与米饭一起吃才过瘾。配合着鸡杂的重口和众多入味可口的小菜,这样的米饭你能吃几大碗?
吃多少加多少,不怕被你吃破产
黔江鸡杂更大的亮点不是鸡杂有多好吃,而是他家的鸡杂可以随意吃。只要你能吃完不浪费,一锅吃完再来一锅。
店内的鸡杂和配菜全都在前台准备着,只要有食客要求加菜,二话不说立马端上,让你一次把鸡杂吃个过瘾!
配菜齐全,在桌子上准备好了
鸡杂十分好吃,却是也足够重口。尤其是那酸辣会在你的肚子里停留一天,所以朋友还是要量力而行啊。
鸡杂虽是可以无限续锅,但是听老板说,这店里还从来没有人能加到第五锅……
寒冷的天儿去吃上一锅酸辣鸡杂,一锅还没吃完,身体就热乎了。怕冷的去试试,重口的也去试试,相信足以满足你的期待。
风味重庆的扛把子!黔江鸡杂,可以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是如何去认识一座城市?或许是几处景,或许因一段情。你又是如何爱上一座城市?可能就因当地的一道美食,爱上了它独特的味道,爱上了它诱人的外表,更或许你真正爱上的是它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渝东南的武陵山区腹地,有个地方名为黔江,离重庆市区有数百公里,旧时来往十分不便。然而,这个藏在深山中的地方,却因为一道菜而远近闻名。
追寻美食的记忆
“外地人从鸡杂认识黔江,黔江人从鸡杂追寻回忆。”在重庆主城区开了五六家黔江鸡杂店的老吴对笔者说,“鸡杂既是黔江的一道美食,更是黔江人的一份情怀。”老吴并不老,今年才45岁,十多年前他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从黔江来到重庆。他当过白领,卖过电器,后来在叔父的指点下,开起了黔江鸡杂店,如今收入已不可同日而语。
谈到十多年前,老吴感慨万分:“刚到重庆时生活拮据,妻子没有工作,孩子又刚上初中,我每个月的工资付完房租和生活费后所剩无几。”有一年过年,老吴回到黔江老家,遇到许久未见的叔父,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上个世纪90年代,老吴的叔父就在黔江开了一家鸡杂店,不到100平米的地方,每天食客爆满。叔父听闻老吴生活如此捉襟见肘,就建议:“重庆人好美食,市场潜力大,你不妨开一家黔江鸡杂店试试,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我来帮你!”
在叔父的支持下,老吴在重庆一居民区附近租了间破旧的门面,但因为卖的鸡杂味美价廉,店里很快就有了人气。“那时重庆的黔江鸡杂店还不像现在这样多,只要味道好,就不怕没有客源。我赶上了好时机,就从一家类似棚户的小店开始,做到现在。”
笔者很好奇,一份黔江鸡杂,为何能成为代表黔江的地方性美食呢?老吴认为若要讲黔江鸡杂的故事,虽没有“东坡肉”、“佛跳墙”那般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但更接地气。
黔江鸡杂到底是谁发明的?老吴说在他们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传,清咸丰年间,黔江小南海地区有个罗姓大地主,家里年轻的大厨和罗家千金悄悄相爱了,可罗老爷要将女儿许配给邻县的富家公子,罗 *** 不从就被罗老爷关在绣花房里饿饭。
年轻人万分心疼,但又不敢偷送厨房饭菜。无奈之下,他悄悄捡起罗家杀鸡时扔掉的内脏,来到溪边用溪水清洗干净,支起石板当锅,佐以泡菜烧熟,没想到味道非常鲜美。可是不久还是被管家发现了,年轻人被罗老爷绑在大跨岩的石崖里。时逢咸丰六年,小南海地震爆发,大跨岩山崩,年轻人和石头一块滚下山坡,后来罗 *** 伤心欲绝,也纵身跳崖殉情……
100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当地发现了一本用防水油皮纸包裹的菜谱,里面记载了黔江鸡杂的配方和工艺,从此,黔江鸡杂这道名菜便广泛流传开来。
老吴笑道:“故事终究是故事,黔江鸡杂其实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民间出现的一种以鸡内脏为原料的美食,它起源于生活、发源于民间,在民间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的黔江出现了私营餐馆,黔江鸡杂也在那个时候以土家小菜的形式走上了餐桌。”
据说当时黔江流行吃辣子鸡,人们在杀鸡待客以后,剩下大量内脏没人吃,但他们又舍不得丢弃鸡胗、鸡菌、鸡心等内脏,就辅以泡菜、萝卜丝等混在一起炒。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 *** 嫩的泡萝卜丝,不足5分钟,热腾腾的一盆美味端上桌,让人垂涎欲滴。
在黔江,鸡杂是一道独一无二的美食,将中国人的饮食智慧和对食材的广泛运用再一次表现得淋漓尽致。据了解,黔江鸡杂店不仅覆盖重庆主城以及各区县,还在北京、上海、成都、张家界等地开起了分店,成为黔江享誉重庆乃至全国的一张美食名片。
遇见深藏的美景
因为一道菜,世人认识了黔江,但黔江的美,不只有美食。
笔者采访老吴时,恰逢老吴的一位朋友来约他去黔江度周末,老吴邀请笔者一同前往。笔者早有耳闻,黔江的小南海、阿蓬江、芭拉胡等地风景美不胜收,但笔者此时却有几分犹豫,心里盘算着,几百公里的路程,自驾和乘车都需三四个小时,对于晕车的笔者而言心里是拒绝的。可没想到老吴告诉笔者,可以坐飞机前往,票价不过百多元,40多分钟就到了。
当飞机抵达黔江武陵山机场,踏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笔者眼前的山色清丽秀美,颇似湘西凤凰的山峦,又有几分湖北恩施的颜色。笔者急不可待地掏出手机,记录下连绵美景,恨不得马上告诉全世界,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黔江风景名胜众多,只有两天时间不可能一一前往。老吴带我们去充满土家风情的濯水古镇,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周末。在濯水古镇停停走走,最叫人欣然的,是初晨的濯水古镇:云雾缠绕着连绵的山,有水声有鸟鸣,踏着石板路探寻千年的故事,再买一个团揉着青草汁的农家糍粑,很是惬意。
笔者总感觉濯水这千年古镇和这美丽的阿蓬江与孔夫子有关。不然,何来孔子曰:“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地。”促狭的青石板街上,流传着许多神秘悠远的故事。无论是土司武装曾在这里发动过两次战争、红三军在这里强渡阿蓬江,还是那龚家“抱厅”是我国遥感事业的先行者、物理学家龚沛光先生的旧居,濯河坝讲堂是全国唯一的凉厅式义学讲堂,古镇人都能娓娓道来。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古镇并不孤独,有动也有静,有水也有山。雄奇秀美的阿蓬江临近古镇时突然放慢了脚步,全无高山深谷间一路奔腾汹涌一泻千里之势,展现着温柔恬静的一面。老吴说,离古镇不远有一处极美之地——浦花暗河,古镇是通往那里的门户。
跨过风雨廊桥,再穿越大片葱绿的田园,约莫两三公里路程就到了蒲花暗河景区。沿途所见涓涓溪流,就将遥相呼应的古镇与景区连接成一个整体。
靠近景区,先见一潭暗绿似玉的江水。登上一叶仅容十数人的小木船,往前三五十米,木船右折,眼前又见开阔高大的洞天。探入进去,抬望便见高处相互平行、等高排列、宽窄各异的三道石桥。三桥浑然一体,桥底平整光滑,愈叹其鬼斧神工妙景天成。桥间各相距约十数米,阳光从洞顶倾洒下来,照得潭水青翠欲滴。
据说蒲花暗河里的三桥两洞代表了土家族的五个姓氏,他们分别是:巴、樊、晖、相、郑。廪君始祖是土家族神文化里的始祖,五姓之首巴氏之务相。相传,从前有座山崩塌后,出现了两个石坑,一坑红如朱砂,一坑黑如生漆。有一个人从红色坑中出来,名叫务相,姓巴;其他四人从黑色坑中出来,便为其余四姓。
从蒲花暗河回到濯水古镇后,我们找了间客栈住下,老板是个30来岁的男子,和他闲聊时,才得知他是重庆主城人,前年辞掉了重庆的工作,到古镇里开起了客栈。问起他到这里的缘由时,他笑称一切都是源于美食。原来,他以前是某美食栏目的编辑,为完成一次“发掘黔江美食”的任务而到黔江,意外遇见了濯水古镇,被这里浓浓的土家族风情和悠闲自在的生活吸引,回去后就此辞掉工作,来到这里过起了“清闲”日子。
短短两日,笔者发现在濯水古镇里有不少重庆主城人在这儿做买卖,有开客栈的、开旅行社的、开饭馆的……不仅濯水古镇,黔江其他地方亦如此。一味美食,加速了重庆和黔江两地人的融合;一条航线,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武陵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美食不胜枚举,而走进这些最为便捷的出入口,自然就成了武陵山机场。如今,重庆至黔江近300公里的距离,已经阻挡不了两地人的频繁往来。一道美食,早已让黔江名声在外,让代表黔江名片的餐饮店遍及重庆各地;人们慕名而来,又意外发现了黔江深藏的美景,同时也发现了种种商机。
你可能没去过黔江,但你不可能没吃过黔江鸡杂,一张代表着黔江的美食名片,酸辣兼备、色鲜味美,毫不夸张的说还具有开胃、驱寒,消食导滞等功效。然而,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正宗黔江鸡杂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好。
首先,需要将新鲜的鸡杂(肝、肠、心、胗等)反复冲洗干净,有经验的店家一定要加生粉和盐进行揉搓,以去其腥膻。然后再将鸡肠切成段,鸡肝、鸡冠、鸡胗切成片,然后一并纳碗加入姜片、葱段、精盐和料酒码味。
接下来准备配料,正宗黔江鸡杂一定只有几种简单的配菜,一是酸萝卜,二是泡生姜与泡椒,三是花椒,最后是出锅后再搭配一点香菜。这些配料也是相当讲究的,青椒不必说,肯定不行,那种鲜绿过于青春,衬不出鸡杂的质朴和接地气,只有泡过的灯笼红椒,才能与鸡杂碰撞出绝妙的火花;另外一样就是这酸萝卜了,鸡杂的酸一定得是酸萝卜的酸,酸萝卜一定要在密封在泡菜坛子里长达一定时间,这样的酸萝卜切成条,再和热油煎炒,便把酸爽充分激发出来,霎时酸香四溢,引人垂涎。
然后,取净锅上火。油热后下入鸡杂翻炒至变色,在烹制过程中锅里一定是只见油,没有水的,只有油煎才能保证口感,水煮只能增加韧性。再依次下入配菜,根据个人口味放入盐、鸡精、味精等作料进行调味。乘出锅后,端上桌用小火煨着,一边煮一边吃,味道慢慢渗透入菜色里面,酸辣可口,越吃越下饭。
一道代表着黔江美食名片的黔江鸡杂,虽然看似做法简单,但是要想做出最正宗最地道的味道却十分不容易,小编个人是比较懒的,自己去尝试做一道黔江鸡杂,不如到重庆解放碑中华巷这里品尝最正宗的黔江鸡杂,现在新店开业活动,在起飞线平台扫码注册,立享28元的特价,分量十足,完全适合2-3人用餐。
这家黔江古镇鸡杂秉承着正宗传统的烹制 *** 。通过菜品的美味与起飞线的宣传,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用餐,小小的店内座无虚席。?在店内点完菜后,服务员上菜速度很快,大概十分钟的时间,28元的特价鸡杂已经上桌。
一锅分量十足、热气腾腾的鸡杂上桌,不断的飘逸出香味。火红的灯笼辣椒混合着鸡杂,翠绿的香菜衬托着这锅美食,色泽艳丽、飘香四溢。
整锅鸡杂处理得很干净,吃起来完全没有其他的味道,鸡胗、鸡肠和鸡肝,吃起来麻辣脆爽,留在唇齿之间的只有满满的美味。老板自己泡制的酸萝卜甜酸下饭,混合着鸡杂一起入口,清脆入味。用桌上的小火边煮边吃,既能保证菜品不会逐渐冷掉,影响口感,又能使香味变得更加的浓郁起来,让每一样食材都吸附着汤汁的精华。
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以最传统的方式持续传承着,黔江鸡杂代表着一方地理标识的美食名片,现在重庆解放碑中华巷的正宗黔江古镇鸡杂新店开业,作为起飞线联盟商家的一员,通过起飞线的平台,以最实惠的价格带给广大的食客最正宗的黔江美味。
到黔江,不来一桌“鸡杂宴”,就算是白来了,一桌子黔江特色佳肴,满足你的蠢蠢欲动的味蕾。
鸡杂也有鸳鸯锅?NO NO NO 跟着小编来,这“太极锅”的两边,一面是黔江名片“鸡杂”,另一面则是黔江另一大特色“青菜牛肉”。
黔江鸡杂的“美味秘诀”1、必须是菜籽油,才香气满盈;2、必须是土鸡杂,才有嚼劲;3、必须是15度恒温、浸泡3天的酸萝卜+酸姜+酸海椒,才酸爽入味;
蜂蜜荞粑 它采用三塘、向阳等气候冷凉的高寒山区荞麦,磨成面,加上适量的清水,拌匀后煎成饼,即为荞粑粑。粑粑有苦荞和甜荞两种口味,甜荞味淡不苦,苦荞粑粑味道微苦,但清凉可口,更有凉血降火,清凉润肠的功效。
酸酢肉 将猪五花肉切片,加盐腌制后加酢粉拌匀,装入坛内,塞满稻草或竹叶,密封倒扣,腌制15天~30天,使肉与调料充分发生反应,微微发酸。食用时取出,蒸、炸、煎均可,还可在蒸、炸、煎之后再加各式配料炒食,是土家苗乡特有的开胃美食。
黔江不只有鸡杂,这些美食照样挑动你的味蕾。
黔江不只有鸡杂,这些美食照样挑动你的味蕾。
黔江不只有鸡杂,这些美食照样挑动你的味蕾。
黔江不只有鸡杂,这些美食照样挑动你的味蕾。
黔江不只有鸡杂,这些美食照样挑动你的味蕾。
重庆黔江鸡杂,香辣可口!黔江鸡杂是黔江煨锅系列的代表菜,运用土家烹饪方式,用鸡肠、鸡肝、鸡心等鸡内脏器官为原料,并把鸡肉切成薄片,辅以土豆块、尖头泡椒、鲜葱等烹制而成,口味麻辣兼备,色鲜味美,醇香可口。
黔江鸡杂,泛指鸡的内脏,即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之类。
爆椒鸡杂是地道的川渝风味菜,鸡杂的腥膻味重,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 *** 嫩的泡萝卜丝,既可以去除鸡杂的异味,还使成菜脆嫩鲜香、辣得人食欲大增。
夏天吃什么最头疼,特别是天气闷热的时候。这两天下雨降温,没什么好胃口,正好离得不远有一家小店,耙牛肉和黔江鸡杂都挺好吃的,就去吃一吃,开开胃口。
疫情开始之后还没来过,今天突然发现锅都变了,以前就是铁锅一个,现在改砂锅了。
味道还是一样,要了一份中锅,特别加了一份午餐肉煮在一起,特别下饭。
黔江鸡杂一般指将鸡内脏,基本上就是鸡心、鸡胗、鸡肠和鸡肝等作为原料。与辣椒、泡椒、泡姜,以及葱姜蒜、加入泡萝卜炖烧而成一锅,脆嫩鲜香、香辣可口,让人食欲大开。
这次这锅,鸡肠很多,鸡心和鸡肝比原来吃的时候要少了一些,不过总体分量没什么改变。
打底的辅菜有很多,什么豆芽啊、魔芋啊、黑木耳啊等等......
其实我一向不太喜欢魔芋,总觉得吃着有股说不清楚的味道,你喜欢吃吗?
黔江鸡杂上桌的时候就可以吃了,但一般铺底的菜那时候还有一点生,所以会点上小火,慢慢煨一煨。
等浓汤渗透进主菜辅菜之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一夹下去要带上来一些汤汁,浸一些汤汁在饭粒里,然后连菜带饭带汤汁一起刨,相当的舒坦。
黑木耳这类菜非常容易吸收汤汁浓郁的味道,所以下饭最爽,午餐肉也是同理,只是容易被翻碎掉,所以,午餐肉没吃完前,小心点翻。
就是这间小店,差不多也吃了七八年了,五六张桌子,两个人,他家的耙牛肉味道也很浓郁香辣。
黔江鸡杂怎么做好吃宜宾是一个对饮食文化研究很透彻的地区,很多地方都不吃鸡肠、鸡肝、鸡心等内脏,而宜宾,将这些鸡内脏烹饪成了一道风味美食——鸡杂。而宜宾比较有名的,当属黔江鸡杂。爆椒鸡杂是地道的宜宾江湖菜,将其与辣椒、泡椒和葱姜蒜同炒,既可以去除鸡杂的异味,还使成菜脆嫩鲜香、辣得人食欲大增。
黔江鸡杂材料:鸡(200克)、鸡心(100克)、蒜苗(10根)、青椒(5只)、干辣椒(10只)、指天椒(10只)、蒜(3瓣)、姜(3片)、葱(2根)
黔江鸡杂调料:油(3汤匙)、泡野山椒(2汤匙)、生粉(1汤匙)、盐(1汤匙)、生抽王(1汤匙)、鸡粉(1/3汤匙) 作工艺
1、 鸡珍和鸡心去杂质,加入1汤匙生粉和1汤匙盐揉搓数遍,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成片状。
2、 指天椒切成圈,干辣椒斜切成丝;青椒切成块,蒜苗切成段;蒜剁末,姜切丝,葱切段。
3、 烧热3汤匙油,炒香蒜末、姜丝和干辣椒丝,倒入鸡珍和鸡心快炒2~3分钟,炒至鸡杂稍变色。
4、 加入2汤匙泡野山椒、1汤匙生抽王、1/5汤匙盐和1/3汤匙鸡粉拌炒入味。
5、 倒入指天椒和青椒块,与锅内食材一同拌炒30秒。
6 、倒入蒜苗翻炒均匀,即可上碟。
黔江鸡杂做法简单,但是需要注意鸡杂的膻味,而且要清洗干净,不然会影响菜品的味道。鸡杂下锅后要快速爆炒,炒至变色便可起锅,否则鸡杂容易炒老,口感和风味会变差。泡椒的咸味较重,给鸡杂调味时应先试味再下调料,否则成菜容易过咸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