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品种,鲶鱼品种大全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40 0
鲶鱼的“谜团”:在印度胖得像“猪”,在中国为什么活不过童年?

鲶鱼是一种广泛生活于我国的鱼类,也是钓鱼人经常能钓到的鱼,尤其是30年前,那时候的鲶鱼是非常常见的。地区的不同,种类和个体大小也有区别,而我们主要是通过钓底的方式去作钓。由于鲶鱼的外表比较丑陋,所以对于这种“神秘”的鱼类,我们可能还是有一些误会,真实的鲶鱼是什么样的?它在各地区的生活还好吗?国外的鲶鱼又是什么样的?今天就来详细聊一聊有关鲶鱼的谜团。


鲶鱼是何方“神圣”?

鲶鱼,同鲇鱼,鲇形目的一种鱼类,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幼鱼期有3对须,当身体长到60毫米左右时,就会消失1对颏须。成鱼上下颌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由于鲶鱼的眼睛小,视力非常弱,所以这些胡须就是代替眼睛的作用,并能辨别出食物的味道。

鲶鱼有三大特征:嘴大、头大、肚子大。可以说嘴巴是全身最宽的地方,而嘴巴里拥有众多绒毛状的细齿,这些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头部平扁且大,肚子大就说明鲶鱼比较能吃贪吃,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天气越热,食量也越大。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全身无鳞,但身体表面分布着很多黏液。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库以及大小野外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隐藏于草丛、水花生、石块、水葫芦下面,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为底层凶猛肉食性鱼类,以吞食为主。

鲶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适宜生活在水温为20~25℃的水域,寿命可达70余年。一般一年鱼龄就能达到性成熟,主要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越早,长江一带产卵期为4~6月。鲶鱼的卵有毒,雄鲶鱼会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

我国常见的鲶鱼主要有: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从世界范围来看,除南极洲之外其它地方都有鲶鱼,大约有2855种,相当淡水鱼的1/4。2015年,瑞昌码头镇村民在长江水域钓到了一条长约70公分,重2.4公斤,通体金黄色的鲶鱼,在当地引起了轰动。由于颜色很容易被天敌发现,所以生存率很低,每100万条鱼中才会有一条。

在印度胖如猪的巨魾

1988年4月,一名17岁的尼泊尔男孩在大卡利河洗澡时,被一个神秘水怪突然拖入水中,死于非命。3个月后,另一名小男孩也同样遭到袭击,他的父亲却只能在一旁无助地看着他消失在水中。2007年,一名18岁的尼泊尔男孩同样遭遇不测,据目击者称,这个神秘的水怪就像一个"细长的猪"。

这个多年来传闻潜藏有神秘水怪的河流叫做大卡利河,位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而根据当地居民所述,这个水怪已经开始迷恋上吃人肉了,它们会把猎物锁定为在河中游泳洗澡的人。而人们口中的水怪已经被科学家证实是一种巨型鲶鱼,叫做巨魾,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

巨魾是世界上更大的一种热带淡水鱼类,体型巨大,体长为体高的5.1--5.9倍。外貌奇特,和其它鲶鱼的更大区别就是,其口须基部扁平,向外扩出一个半弧,好似嘴唇边上延伸出的两把镰刀。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是真正的大型鱼类,生物学家杰瑞米.韦德曾经就逮到一条,它重73公斤,长度将近1.83米,有传言它能长到2.5米。

因为和人类有交集所以非常出名,如今却被指控一系列的攻击人类罪行,可能就是因为它们喜欢吃人肉而胖如猪了吧!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嗜吃人肉的呢?


原来印度流行水葬,尤其是众多的教徒们,相信这样安葬死后就会打破轮回,而生活在印度的巨魾,在品尝过河堤葬礼上的尸体残骸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以人类为食的喜好。

它们的食量大,口中长有巨大而密集的倒齿,吃一具尸体对它来说不是难事,由于长期吃人肉,已经发生变异了,产生了依赖性,难怪会有频繁地袭击人类的事件发生。


国内鲶鱼为什么活不过童年?

反观国内,尤其是近些年的本土鲶鱼,数量是越来越少了,同样是鲶鱼,为什么印度的就能胖成猪,而国内的鲶鱼就不能活过童年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品种决定

鲶鱼品种,鲶鱼品种大全图片-第1张图片-

我国的土鲶鱼,在长江中更大可以达到5~6斤,常见的也就1~2斤。2011年广州市番禺区的村民捉到4条长约一米,体重差不多有40~50斤重的巨型塘鲺。2014年沈阳钓友王先生钓到一条92斤重的大鲶鱼,身长1.3米。2019年成都发现一条重86斤,长1.7米的鲶鱼。而这些体型相对较大的鲶鱼也没有达到巨魾那个级别,所以再怎么长也突破不了基因的限制。

环境问题

话说30年前鲶鱼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那时候的人们还不怎么注意它,也很少去吃它,而且鲶鱼的个体都偏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很多河流旁边工厂林立,有发展就会有排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全部一股脑排进河流当中。

即便鲶鱼生命力再顽强,也是损失惨重,很多鲶鱼逐渐死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也就很少有个体较大的鲶鱼了。而在农村,大量农药的使用也使得鲶鱼的数量减少,个头也偏小。



过度的捕捞

国人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以前过惯了穷日子,如今虽然物质水平提高了,但还是想着物尽其用,而且对野生鱼类的追求,导致野生鲶鱼供不应求。

有买卖就有杀害,再加上电鱼,网鱼设备的不断更新,很多原来到不了或者捕不到的鲶鱼都被捉住了,所以野生鲶鱼呈现锐减的趋势,根本活不过童年就被抓起来卖掉了。

一条成精的“北极鲶鱼”,究竟是管不了还是不敢管

鲶鱼很贪食。“我只知道家里存款9位数,我家那么多钱都是韭菜供的”。

鲶鱼对环境适应力超强。“我想在哪个平台就在哪个平台,想在哪个国家就在哪个国家,就喜欢你们汁性难改的样子,小蜘蛛”。

没看到我也能猜到,这是一条大的鲶鱼。

深圳前交通局局长孙女的一系列爆炸言论很快吸引了大家注意,这事远比我爸是李刚还要直白,这事情3月份爆出后距今已经5个多月了,公众苦等的调查结果反而是深圳交通运输局的“不予公开”。

这本来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坦坦荡荡、实事求是的的公布结果不就行了,你却遮遮掩掩,成功吊起大众的兴趣,我们越发对这人、这世界好奇了起来。

去年聪明的张核子我们搞不定,如今这一条鲶鱼也成了精。

我只能告诉大家,鲶鱼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鲶鱼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不少钓友都喜欢钓鲶鱼,那么用什么饵料钓鲶鱼,效果更好呢?

说到常见的淡水鱼,鲶鱼应该算是一种了,在我国鲶鱼的分布算是非常广阔,可以说大江南北都有鲶鱼的身影。我们比较常见的鲶鱼有两种,一种是大口鲶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鲶鱼;黄河鲶鱼,比较珍贵的一个鲶鱼品种;埃及胡子鲶,估计大多数钓鱼更喜欢称之为埃及塘鲺。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要是钓前面两种鲶鱼的技巧和饵料,虽然对于埃及胡子鲶也是适用的,但是想必没有钓友喜欢钓。

鲶鱼本身是一种肉食性的底栖鱼类,另外鲶鱼也是一种食腐动物。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不光是埃及胡子鲶会吃腐肉,土鲶鱼也会,只不过土鲶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而且不吃垃圾!野生水域的土鲶鱼,通常都是有着一定捕食能力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食物还是活鱼、活虾!

所以我们钓鲶鱼的话,还是选择一些新鲜的肉类饵料比较好。这里推荐几款比较常见,而且效果还不错的饵料:新鲜的猪肝、黑蚯蚓、鸡肠。这三种饵料的效果都不错,另外用小鲫鱼或是泥鳅挂钩,也能够钓到鲶鱼。总结一下就是,用来钓鲶鱼的饵料,首先要是肉类才行,其次是要新鲜,相信鲶鱼也更喜欢吃新鲜的食物。最后就是要有足够的腥味,这样才能够把鲶鱼吸引过来。和别的淡水有所不同的就是,鲶鱼的视力几乎已经退化完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瞎了,所以鲶鱼寻找食物,都是靠嗅觉的!

如果感觉单纯的靠饵料引诱不来鲶鱼,其实我们也可以打窝的,新鲜的猪肝切成小块,拌着沙子一起打窝。拌沙子主要是为了让猪肝沉底,毕竟漂在水上的话,可就吸引不了鲶鱼了。一次可以打上三、四个窝子,这样可以避免选位的失误。然后就是具体的钓法了,钓鲶鱼更多的是选择海竿,我们可以稍稍加重一些铅坠,这样串钩就完全能够躺在水底了。挂上准备好的饵料,等鱼上钩就行了。鲶鱼不咬钩则以,咬钩基本上都是死口。

当然用手竿也能钓鲶鱼,只不过面对一些大水域的话,可能用手竿钓鲶鱼局限比较多。而且钓鲶鱼的话,我们大多都会选择多带几个竿子,感觉这样的话,用手竿就不太方便了!所以还是建议,选择用海竿来钓鲶鱼!

本文由四海钓鱼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恒河鲶鱼泛滥比猪还大,印度不吃欲低价出口,为何我国无人买账?

两年前印度人在恒河捕捉到了一条长达4米的鲶鱼,这对于当地人来说可是闻所未闻的,鲶鱼竟然能长这么大。随后人们解剖了这条鲶鱼,令人浑身扎刺的是在这条鲶鱼的腹中竟然有人的头骨!随即鲶鱼能吃人的说法立即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人骨应该是人死后才被鲶鱼吃掉的,即使是这样,也搞得人心惶惶。

要知道这种生活在恒河里的鲶鱼数量可是异常的多,但是印度人似乎对于它们并没有什么兴趣,反而是要出口给我国,说起吃我国的吃货就没怕过谁,不管你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河里游的,都能吃出新花样来,不过这次他们倒是望而却步,说到底还是因为鲶鱼的发源地在恒河!

恒河怎么了?

对于印度来说,恒河的地位可是至高无上的,他们认为恒河养育了自己,所以也把其称为母亲河,而印度又有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人生在哪里,死后就要归于哪里,这与基督教的来自尘土,终归于尘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在印度,有钱人火葬之后就会把骨灰投入到恒河当中,没钱火葬的就直接将尸体投入河中,任其漂流。而沉入水中的尸体,就成为了水中生物的盘中之餐,恒河中食肉的鱼类为数不多,但鲶鱼占了较大一部分,久而久之,鲶鱼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摒弃了之前的食物。

从人们开始将骨灰、尸体倒入恒河当中以后,这条河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开发利用,仿佛成为了一个可以吞噬万物的机器,人们不顾河水的污浊,在里面洗澡,洗衣服,甚至把河水当作饮用水,每三年就有1.5亿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美名其曰在河里洗涤灵魂。

随着游客增加,产生的垃圾也被人们随手丢在这条神圣的河里。附近的居民更是把恒河当作了垃圾回收站和免费的公共厕所,排泄物和生活垃圾被肆无忌惮地倾倒其中,附近的工厂发现了这个现象也坐不住了,别人能扔我也要扔,随即多家化工厂向河中排放未经处理的化工废水,一时间恒河就从清澈神圣的河变成了臭水沟子。所以印度人为什么不吃鲶鱼就可想而知了吧。

对于鲶鱼这种生物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一定知道,它们就喜欢在这种环境下生存,越是脏越是臭的地方鲶鱼越喜欢,所以这也就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鲶鱼其实是一个入侵物种

早先印度恒河中是没有鲶鱼的,那它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非洲的鲶鱼说起。印度人口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所需的食物量越来越多,本地的食物种类太少,所以印度就打起了引进物种的主意,非洲鲶鱼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但是印度的养殖方式太极端了!

印度的养鱼业作为全球之一也是有原因的,相比于其他国家的规模化养殖,印度的养殖方式可以说是以产量为根本,产量又是靠着鱼苗数量决定的,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养殖密度,就是一股脑将鱼苗全部投放到池塘中,十几米大的池子里,鱼苗竟能达到10万尾,要说密度是世界之一那是当之无愧。所以当鱼长到一定大小时,你就会看到池中黑压压的全都是鱼,根本不是水养鱼,而是鱼养水了。

这种养殖方式极大地节约了养殖成本,但是就怕发生洪涝,上万尾鲶鱼就会随波逐流,对于生存环境要求极低的鲶鱼,只要有水有吃的就能活下去,所以即使在浑浊发臭的恒河水里,鲶鱼依然能生龙活虎,水里的虫子可以吃,垃圾可以吃,甚至是粪便、人类的尸体它们都可以吃,从这个角度来看,恒河中出现4米多长的鲶鱼也不足为奇,毕竟这样的环境导致其他鱼类根本没办法生存,顽强的鲶鱼有了更大的生长空间,充足的食物,可以卯足了劲生长和繁殖。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人在印度看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象,无数的鲶鱼在水面上张开大口呼吸空气,此时密密麻麻的鲶鱼在水面上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泛滥成灾。甚至一位外国驴友向水中投放了一点点食物,这些鲶鱼就发了疯似的向岸边游来,它们相互挤压,甚至还冲上了岸边。或许印度人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的引进举动会造成现在无法控制的局面。

鲶鱼或许还会变异

一些科学家们还表示,在工厂排放污水的同时,还会将一些重金属带到恒河当中,生活在其中的鲶鱼就可能会因为重金属产生基因突变,比如体型变得更大,长出锋利的牙齿,估计到那个时候鲶鱼可能吃的就不仅仅是人的尸体了吧!

因为鱼的泛滥,也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在美国的五大湖地区,也存在着一种鱼疯狂生长繁殖,不过这次并不是鲶鱼,而是来自亚洲的鲤鱼。五大湖的水体富营养化再加上鲤鱼在那里没有天敌,所以在几年的时间里亚洲鲤成为了五大湖中数量最多的鱼,但是美国人非常注重健康,并不吃这种被重金属污染的鱼类,只能任其发展。

受到入侵的不仅仅是美国,澳大利亚也深受其害,所以澳洲经常会举办一些钓鱼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亚洲鲤,比赛赏金高达500万之多,可见物种入侵对于有些国家来说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消灭它们真是一本难念的经。

尽管印度鲶鱼数量又多,体型又大,但这种生活在又脏又臭地方的鱼体内早已积累了无数的细菌,深入骨髓。就连万物皆可吃的印度面对他们都无从下嘴,更别说国人了,所以几乎知道真相的中国人面对这件事都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我们还真帮不了你们。”

沂河钓起大鲶鱼,长1.2米!重约40斤 市民千元买回欲放生

李先生向记者展示大鲶鱼。

6日,有市民发朋友圈称,从沂河里钓出了一条长1.2米、宽0.3米、重约40斤的大鲶鱼,随后被过路的一位饭店老板花费千元买走。

记者闻讯赶到位于永恒华府西南角的木头锅饭店,见到了这条罕见的大鲶鱼。近1立方米的水箱都不能让这条鱼舒展开来,尾巴只能憋屈地打着弯。鲶鱼整个脊背呈现墨绿色,宽大的身体下面是堆满赘肉的白肚皮,嘴巴大口吐着水。

回忆得到这条鱼的经历,店主李先生说:“上午我骑行路过金雀山路沂河低桥附近,看到一群人在围观钓鱼,垂钓的人正使劲遛鱼,据一旁围观者说已足足遛了两小时,鱼肯定小不了。我自己天天与鱼打交道,很是好奇就没离开,又过了近半小时,鱼被耗累了,人们这才用网兜把鱼兜上岸。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是一条罕见的大鲶鱼,垂钓者竟然只用了一颗玉米粒就让它上钩了。”李先生表示,长这么大,自己还是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鲶鱼,恻隐之心驱使他花费了千元将鱼买下,“本想放生,可周围的人却说这是生态杀手,放生会吃掉沂河里的许多鱼,无奈之下,只好先将它带回店里养起来。”

经现场测量,大鲶鱼体长1.2米,最宽处0.3米,重约40斤,大嘴可轻松吞下成年人的两个拳头。一些市民闻讯赶到店里围观,一位年长的市民惊讶地表示:“我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鲶鱼,这得活了十几年了吧,说明咱临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随后,记者联系到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曹善东教授,曹教授看过现场图片与视频后表示:鲶鱼长到如此大,至少要十年以上,根据鱼须长短看,这条大鲶鱼不像是本地品种,“应该是养殖的,出现在沂河里或许与前段时间汛期发大水有关。目前看来,仅此一条,放生不会对沂河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曹教授说,鲶鱼是肉食类鱼,但活动量较小,食量却大,所以脂肪含量大,这也就是该鱼为何有大肚腩的原因。(临报融媒记者吴慧 实习生张金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之一次钓上来长有八根胡须的鲶鱼,那么这是土鲶还是埃及鲶呢?

人生中有许多之一次,之一次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钓鱼属于钓鱼们人生的一部分,钓鱼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之一次,甚至可以说每次钓鱼都能产生一种之一次,这次你的之一次是钓上来15斤的鲤鱼,说不定下次你的之一次就成了钓上来30斤的大鲤鱼,想必这就是为何那么多人一旦接触钓鱼,就彻底喜欢上钓鱼的原因吧!而这其中,新钓上来一种不认识的鱼种,是最为惊喜的之一次,经常有钓友在网上发布图片询问钓友自己钓上来的是什么鱼,今天我也不例外,想问大家这是土鲶还是埃及鲶呢?


这是我之一次钓上来这种鲶鱼,从体型上可以大致的判断为这是鲶鱼,但是是什么鲶鱼就不太清楚了。我对埃及鲶不是很熟悉,但是土鲶我却非常熟悉,土鲶只有两根胡须,但是这种鲶鱼有八根胡须,两边非常对称。不过也有可能是变异的土鲶,或者说品种不同的土鲶,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是不是埃及鲶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对埃及鲶真的一无所知,没有办法去判断,大家看这是埃及鲶还是土鲶呢?


不知道这种鲶鱼更大能长到多大,我是之一次钓上来这种鲶鱼,而且钓上来的三条基本上都是这么大小的,据朋友说前不久有位钓友钓上来一条两斤多的这种鲶鱼,因为没有亲眼目睹,所以没有办法确定这件事的真假,如果这种鲶鱼能长到两斤多甚至更大,那简直太好了!我就可以把我钓上来的这三条小鲶鱼养起来,养到一斤以上就可以美美的享用啦!真想尝尝这种鲶鱼的味道,还没有吃过呢。


这种鱼很少见,估计价格不很高吧!实在不行养大以后,拿出去买点钱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是不知道将它们养在鱼缸里面能不能活,鲶鱼一般生命力很顽强吧?所以应该很好养吧!不过还是需要上网查一查养殖鲶鱼的一些注意事项,好不容易钓到的,纵使不能成功养到下锅的那一刻,也不能让它们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死去。

本文由本号小编收集整理,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鱼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淡水鱼中的“香妃”,长满麻子卖百元1斤,如今成保护动物禁食了

导读:鲶鱼的“孪生兄弟”,自带芝麻香味,炒到百元1斤,如今被禁食了

鲶鱼,这是很多人认识,也超讨厌的一种鱼类。

因为有不少人一直把它当成了“垃圾鱼”,认为它爱吃垃圾,在粪坑里面也能长大。而有些养殖户,也会用动物的粪便来喂养鲶鱼。

其实这个是对鲶鱼的误解,吃粪便是并不是鲶鱼,而是一种来自埃及的入侵物种——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埃及塘鲺。

它如今在多个国家泛滥成灾了,其中印度的母亲河恒河里面就泛滥成灾了,也没人吃。

今天笔者给大家再来介绍一种鲶鱼的“亲戚”,可以说是鲶鱼的“栾亲兄弟”,但是它身上长满了麻子,并且还有芝麻的香味,近些年更是被炒到了上百元一斤。可是现在它却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已经禁止被食用了。

斑鱯的科普

大家可认识这种鱼?估计有很多人也和小编一样,对它最后一个不认识。

斑鱯是我国的一种非常珍贵的淡水鱼,它长得很像鲶鱼,有着很大的嘴巴,并且也还有胡须。有些人甚至会把它错认成鲶鱼,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斑鱯被认成是鲶鱼的“栾亲兄弟”了。

斑鱯其实和鲶鱼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其中两点最为明显,之一点就是它的体表有很多的麻子。虽然斑鱯也是一种无鳞鱼,摸在手里很滑腻,但是它的体表却有很多像芝麻一样的麻子。

第二点就是斑鱯没有腥味,并且还有一种芝麻的香味。也是因为斑鱯有芝麻一样的斑点,身上还有芝麻的香味,再加上它的形似剑鳍很锋利,民间也叫它芝麻剑。

多数的鱼类都有腥味,可是斑鱯不仅没有,反而还有香味,简直就是淡水鱼中的“香妃”。可也是因为它的这个特性,给它带来了杀身之祸。

斑鱯的价值参考

作为我国一种极其珍贵的淡水鱼,自古以来斑鱯就很受欢迎,是宴请宾客的美味佳肴。而这种鱼在我国的分布并不广,主要是集中在广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区。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土生的鲶鱼很滋补,而斑鱯则比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鱼吃起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但凡吃过的人,都对其是难以忘怀。

可是斑鱯对 的环境要求很高,它只在水质清澈,没有受到污染的环境中生长。但是这些年因为好些地方水质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它的价值很高,一些商家的炒作,让它的价格不断上涨,有些地方已经卖到上百元一斤了。

这就 *** 了更多人去捕捞,进一步导致了斑鱯数量的减少。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斑鱯的生命力很强,但是它却是能人工养殖,却无法人工繁殖的,所以种群数量依然还是严重不足。

而为了保护斑鱯这种鱼,避免它被进一步捕捞。在2021年的2月份,斑鱯也列入了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也就是说从这以后斑鱯禁止被捕捞、食用了。不过,这里需要注意,是仅指野生的种群,养殖的还是能食用的。

结束语

这些年,其实不光是斑鱯,好些鱼类都在减少。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受到了利益的驱使,人类过度的捕捞,导致它们种群数量的平衡破坏力,从而数量快速减少了。

而现在提出了长江十年禁渔期,还有把一些野生动物加入保护动物等一系列的措施,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很积极的作用。而对于这些举措,很多的网友也一致赞同。



越来越多人不吃鲶鱼,很简单,无非就这2个原因

鲶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鲶鱼料理的做法也是很多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以前很多人都喜欢吃鲶鱼,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吃鲶鱼的人少了很多,不少小餐馆也不再说鲶鱼的料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吃鲶鱼?

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以下两点:

1、鲶鱼体内容易堆积有毒物质。鲶鱼生存的环境比较脏,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在很肮脏的环境都能生存,比如城市臭水沟。鲶鱼脏是因为它的内脏,既然它能在人的排泄物里生存,有的鱼农为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故意用人或猪的排泄物喂它们。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鲶鱼的体内容易堆积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等,无论经过怎样的高温烹饪都无法消除。

2、鲶鱼的腥味难以除去。除此之外,鲇鱼身上难以去除的腥味也是人们不想吃的原因。鲇鱼长期生活中在淤泥中,腥味非常浓,吃起来口感没有海鱼鲜美,于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会去选择健康上档次的海鱼。

值得注意的是,鲶鱼本身属于发物。因此,风湿骨痛关节炎、痼疾、疮疡皮肤出现化脓感染等患者,食用以后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一定要注意。

鲶鱼有多种品种,上面提到生活在比较脏的环境的鲶鱼是其中一些品种,而有的品种除了鱼子有味道不宜食用之外,全身都非常具有营养价值。经常食用鲶鱼除了可以强筋骨,还可以延年益寿,古时候常与野生甲鱼及鱼翅相提并论,食鱼中的珍贵品种。其次,鲶鱼肉质细嫩,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肪,是营养不良和体弱多病的人非常好的食疗食物。此外,鲶鱼更加有催乳功效,能够补中益气,是产妇产后康复滋补的良品,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

鲶鱼是有很多品种的,我们所说的那种在肮脏的环境当中生活的鲶鱼其实是胡子鲶,并不是说所有的鲶鱼都是这样的,大家在吃鲶鱼的时候注意选择它的品种即可。有的鲶鱼不仅能够食用,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食用。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山东捕获1.7米近百斤黄金鲶!罕见的美味又被当成“垃圾鱼”?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之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钓友们在作钓淡水肉食性掠食鱼类时,鲶鱼是我们的主要目标鱼之一。

不过钓了这么多年的鲶鱼,你更大钓过多大呢?十斤、二十斤,或者三五十斤?感觉上这么重的鲶鱼已经不小了,但是实际上巨型鲶鱼的体重超乎想像!

山东现巨型黄金鲶

1.7米长的鲶鱼见过吗?

1.7米近百斤的鲶鱼见过吗?

1.7米近百斤还是金黄色的“黄金鲶鱼”见过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山东一渔民在一内陆湖进行捕捞作业时,意外捕获了一尾巨型鲶鱼。

据称该鲶鱼体长1.7米左右,重量接近100斤,一个成年男子很难将其举起。

1.7米长,100斤左右的鲶鱼并不是没有,但是这条鲶鱼罕见之处在于它全身金黄色,被人称为黄金鲶,是一尾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大口鲶

我国鲶鱼的常见种类

说到鲶鱼,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并不好!“食人鲶”、“垃圾鱼”这些锅都让它们背了。

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对鲶鱼有太多误解。

鲶鱼的种类有很多,全球约2400种。比较著名,被我们常提到的有本土大口鲶、埃及塘鲺、湄公河巨鲶等。

虽然这些不同品种的鲶鱼,都是可食用的,并且刺少肉多,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但是由于它们的食性不同,生存环境的水质、食物不同,它们的食用品质也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鲶鱼有大口鲶、本土塘鲺(塘角鱼)、埃及塘鲺三种。

大口鲶和本土塘鲺,为我国原生物种,埃及塘鲺为引进鱼类。

大口鲶——钓鱼人眼中的宝

大口鲶在我国分布最广,可以说几乎覆盖全国的淡水水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原生鱼类,也是作钓中最常钓获的肉食性掠食鱼。

大口鲶从颜色上区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常见的,一种是牙黄色带花斑,相对数量少些。

很多人认为青灰色、牙黄色,两种颜色的不同,是和它们生活的水域水质有关。其实,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毕竟它们本来就有两种。

大口鲶上颌须长,下颌须短。幼鱼期须3对6根,长到6厘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最终成鱼须是2对4根

本土大口鲶寿命可长达70年,属肉食性掠食鱼类。幼鱼主要以水域中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虾类为食,成鱼主要以水域中的小鱼虾、泥鳅、青蛙等为食,大个体成鱼也会捕食鲤鱼、鲢鳙、水鸟等大型食物。

它们属夜行动物,眼睛小,视力退化,觅食时主要靠嗅觉和触须。白多很少活动,多躲藏于水底的沟凹处、石块下、草洞中,或一些其它障碍物的旁边。到了夜晚,它们才会趁夜色开始觅食。

在钓大口鲶时,一般多选择夜钓或阴雨天,其效果明显好于白天作钓

为什说大口鲶是钓鱼人眼中的宝呢

首先:大口鲶虽然分布广,适应能力强,但是大多数自然水域中存在的数量并不多,钓鱼时钓获它的机率要小一些。

其次:大口鲶在自然水域中,常生存于江河湖泊等一些面积较大的水域,而不是被误认为的臭水沟、下水道!这些大水域水质大都很好,大口鲶的品质要好得多。

再次:大口鲶的成鱼个体较大,吃钓猛,中鱼后逃窜力度大,能满足钓鱼人对大鱼的手感要求。

最后:大口鲶肉质细嫩,多肉少刺、香味浓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更有“催乳”、补中益阳、利小便、疗水肿等功效,即可食补又能食疗!

“垃圾鱼”多数指埃及塘鲺

既然本土大口鲶不是垃圾鱼,并且有很好的食补、食疗作用,那为什么很多人把它们误解呢?这主要就和埃及塘鲺有关了!

塘鲺在我国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本土塘鲺,一种是埃及塘鲺。

本土塘鲺:人们更喜欢称塘角鱼,属热带和亚热带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北方地区无分布。个体较小,生长速度慢,更大可长到一斤左右,属小型肉食性偏杂食鱼类。

本土塘鲺较大口鲶味道更美,在三种鲶鱼中的评价居之一,更不是被人误认的“垃圾鱼”!

埃及塘鲺:真正被很多人认为成“垃圾鱼”的鲶鱼,其实是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后在1981年被我国从埃及引进的埃及塘鲺,又多八大须子、胡子鲶。

埃及塘鲺食性广、生长快,属杂食性偏肉食鱼类。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很优质的淡水鱼类。

埃及塘鲺也为热带和亚热带淡水鱼类,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域,长江中数量不多,北方自然水域中无法过冬,只能人工加温饲养。

埃及塘鲺体型略扁于本土大口鲶,背鳍较长,嘴有触须8根,故称八大须子!

埃及塘鲺本身并不“垃圾”,只是它耐低氧、适应能力强,被人工高密度养殖,导致价格便宜,口感变差,肉质远不及大口鲶和本土塘鲺。

而让它们真正背上“垃圾鱼”的原因,则是南方野生埃及塘鲺!

因耐低温、适应能力强、繁殖迅速,在南方很多水质较差的水域,当其它鱼无法生存时,它们却能泛滥成灾!甚至臭水沟、下水道中,它们依然能生存繁殖,最终被定性成为“垃圾鱼”。

所谓“垃圾鱼”更多的是针对它们的环境

何为“垃圾鱼”?是埃及塘鲺本身吗?

其实并不是,埃及塘鲺本身并不垃圾,相反它们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鱼种。

之所以沦为“垃圾鱼”,不过是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关罢了,生存环境垃圾了,鱼自然也就被人看成“垃圾鱼”!

不只是埃及塘鲺,任何鱼类到了哪种环境,最终也将沦为“垃圾鱼”。

为了更少的鱼沦为“垃圾鱼”,对于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该做些什么呢?

关于鲶鱼是钓鱼人的宝,还是别人眼中的“垃圾鱼”就聊到这儿,欢迎留下您的评论看法!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同样是吃人的鲶鱼:为何印度巨魾濒临灭绝,欧鲶却因被遗忘而泛滥

巨物是每个钓鱼人共同的梦想,但是对于国内的钓友而言,想钓到大鱼实在是难事,一年也未必见到一回,这主要是和整体的环境有关。也没办法,谁叫咱们没资源呢!但国外的资源也是良莠不齐,话说作为经常出巨物的鲶鱼家族,其在印度和欧洲,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命运,前者濒临灭绝,后者泛滥成灾,巨物之间的较量就是这么戏剧性。


有关鲶鱼的一些常识

鲶鱼又叫做鲇鱼,其它的名字有: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鲇形目的一种鱼类。鲶鱼给人的之一感觉是比较吓人,因为它们长得长长的,有点像蛇,周身无鳞片,体表还分布着众多的黏液,看着又比较恶心。

鲶鱼的头部扁平且大,嘴巴也大,进食的时候通常是吞食的,满嘴的细牙主要是防止猎物逃脱用的。背部呈黑灰色,肚子白白的且大,非常能吃贪吃。一般的体型主要以小鱼和小虾为主食,大点的时候就吃蛙类或者贝类。


鲶鱼的眼睛比较小,基本上失去了视觉的能力,也正是如此,它们通常在白天的时候躲起来,只有在晚上和阴天的时候出来觅食。而觅食也是采取伏击的方式,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而它的胡须就是用来感知猎物和味道的,完全代替了眼睛,也帮鼻子分担了任务。

它们通常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过冬。鲶鱼的生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很脏的水里也能生存下去,在食物充足,温度适宜的时候长得很快。


除了南极等极端寒冷的地区,全世界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有鲶鱼的分布,而且海里面也是有鲶鱼的。虽然同样是鲶鱼,但是每个鱼种之间的个体大小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小的鲶鱼叫做寄生鲶鱼,成鱼小于1厘米,也是最小的脊椎动物。而更大的鲶鱼要属印度的巨魾和欧洲的巨鲶了,但是同样是巨物,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濒临灭绝,一个泛滥成灾。


印度巨魾濒临灭绝

说到印度,大家之一想到的就是恒河,当然里面也是有很多鲶鱼的,但是和巨魾不是一个品种,巨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其中以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的大卡利河最为著名。

巨魾的出名一方面是由于巨大的体型,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名声太坏,因为巨魾已经喜欢上吃人肉了,很多袭击人类的事件接连发生,也都被报道了出来,而且历史还比较久远,它已经被指控一系列的攻击人类的罪行。


时间可以追溯到1988年,一名17岁的尼泊尔男孩在大卡利河洗澡时,被一个神秘水怪突然拖入水中,死于非命。3个月后,另外一名小男孩也同样遭到袭击,他的父亲却只能在一旁无助地看着他在水中消失。2007年,一名18岁的尼泊尔男孩同样遭遇不测,据目击者称,这个神秘的水怪就像一个"加长版的猪"。

其实目击者口中的水怪,就是巨魾,属于一种巨型的鲶鱼,也被叫做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它们体型巨大,外貌奇特,是世界上更大的一种热带淡水鱼类,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口须基部扁平,向外扩出一个半弧,好似嘴唇边上延伸出的两把镰刀。


巨魾吃人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的习惯也是印度人培养出来的,原来印度教徒众多,并流行水葬,而这些尸体沉入河中就成了巨魾的食物。长此以往就产生变异,对人肉形成了依赖性,对于水中游泳洗澡的人类发起攻击也是常事。

正因为巨魾犯下了众多的罪行,使得它们的名声越来越坏,也招致了人类的捕杀,越来越多的巨魾被发现并被杀死。著名生物学家杰瑞米.韦德曾经就钓到一条巨魾,重73公斤,长度将近1.83米,有传言它能长到2.5米。现如今巨魾已经非常稀少了,尤其是体型较大的巨型巨魾已经濒临灭绝。

欧洲巨鲶泛滥成灾

欧洲巨鲶,学名叫做六须鲶鱼,外表和正常的鲶鱼没什么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放大版的鲶鱼,嘴里的牙齿也多达几百颗。而头部的6根胡须是捕猎的更大利器,它们就像雷达一样能够探测到水中任何的信息,因此遍布欧洲的大湖以及水流不急的河流。

欧洲巨鲶也属于底层鱼类,平时不动声色地潜伏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当水面有动静的时候就迅速上浮捕猎,它们会先划动胸鳍,制造出漩涡让猎物失去方向,然后张开巨嘴,像吸尘器一样把猎物全部吸进嘴里,有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


但是欧洲巨鲶和印度巨魾一样,也有着吃人的传说,甚至可以追溯到15世纪前。2008年柏林的一处湖中发生了巨鲶攻击浅水处游泳者的事件,而俄罗斯抓到了一些巨鲶,并在它们的胃里发现人类的残骸。

但很多专家认为鲶鱼吃的只是人类的尸体,而这些尸体在被吞下前就已经被淹死了,但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巨鲶有护卵、护巢的生活习性,如果有人在其周边游泳,那么肯定会被攻击到,这也为巨鲶吃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14年9月,两名钓鱼爱好者在西班牙埃布罗河,钓获两条巨大的鲶鱼,经过测量,体长分别为2.15米和2.14米。

2015年4月20日,两名波兰渔民在奥得河,捕获一条巨型鲶鱼,长约4米,重达200多公斤。 剖开鱼腹后却发现一具尸体,以及德国纳粹时期的金属材质的军章。经过研究,这名军官死于75年前德军侵略波兰时期,而巨鲶的寿命可以长达80年之久。

欧洲人不习惯吃淡水鱼,而鲶鱼的肉水分太多,土腥味太重,寿命长身体就会有重金属的残留,因此也没有吃鲶鱼的习惯。

但是鲶鱼一点也不挑食,生长速度也很快,在河道里基本上处于无法无天的状态,所以在没有任何天敌的欧洲,巨型鲶鱼泛滥成灾,再加上有吃人的传说,一度令当地人非常头疼。

而优异的环境使得鲶鱼处于被半遗忘的状态,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有的欧洲巨鲶鱼还发生了基因突变,甚至长出金黄色的皮肤。

标签: 鲶鱼 品种 大全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