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花,黄莺花花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09 0
“恶魔之花”入侵四川,发现需立即上报,为什么它应被“围剿”?

“恶魔之花”入侵四川,发现需立即上报,为什么它应被“围剿”?

近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新闻,在四川乃至我国多个地方,比如湖北、河南、西安、安徽等地均出现了一种叫作“恶魔之花”的植物,它就是来自加拿大的“一枝黄花”,为什么看似普通的一种植物,它的出现会让人如临大敌, *** 和专家均发文说发现就需要立即上报呢?

为什么它被称为“恶魔之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又称黄莺花,一般高度能达2-3米,每年约在10月中下旬开花,花黄色亮,耐旱、耐瘠薄、生命力强悍,但可千万别被它的外表迷惑了!

此植物生长非常迅速,能依靠根系不断繁殖,而且在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天敌,只要任何地方让它有入侵的机会,它会迅速发展一片又一片,与周围的植物抢营养、抢阳光、抢水分,所过之处可以说是寸草不生,入侵以后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恶魔之花”怎样繁殖?

恶魔之花除了可以通过根茎,还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它根茎生命力强大,种子的传播力超强,范围也是相当的广,每当种子成熟传播之际,约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时,随便微风一起,所到之处又会旺盛一片,除之不易,斩之不尽。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南方的花友有没有看它有一种熟悉感,是的,它和我国南方地区,比如四川凉山很有名的本土一枝黄花很相似,我国的一枝黄花是我国乡土植物,是传统中药材之一,除了用药,也可以种植起来装饰花境、花坛之用。但和“恶魔之花”相比,它们完全是不同的植物,看见应该仔细分辨。

以防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扩散,目前是通过锄头、割草机、除草剂等工具,用除根喷药焚烧的方式清理它的茎、根、叶、花、籽等,不过它的根茎细小,人工很难一次把它除干净,可能几个月后它又会重新生长出来,所以说它生命力强悍真不是假的。

据新闻报道,四川多地,包括成都、南充、绵阳等地均已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目前已经及时铲除,并制定了后续的除治方案,报道呼吁大家如果有看到此“恶魔之花”、“生态杀手”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定要及时上报位置!如果花市上发现有此种植物,也不要购买种植哦!

专家:黄莺花不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武汉海关等8部门联合召开“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引起了网友围观,并一度冲上热搜榜之一名。这项会议要求在11月20日前完成包括农田、道路、风景区等全市地面上的“一枝黄花”防除任务,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和危害影响。

全城围剿一种入侵植物,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不少上海市民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其在上海的花鸟市场也见过“一枝黄花”。为此,上海市辰山植物园工程师严靖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公众科普——花鸟市场里的黄莺花不是“一枝黄花”。

逛过鲜切花市场的花友们肯定见过一种具细小黄色花苞的植物,它的名字叫“黄莺花”(Solidago ‘Golden Wings’)。它黄色的小花苞歪头歪脑地开向一侧,组成一串向外伸展的花枝,这些花枝再组成一个大型的圆锥状花序,称之为“蝎尾状圆锥花序”。“黄莺花”在21世纪初取代了“满天星”,一跃成为鲜切花市场的配花新宠。

严靖说,“黄莺花”的外貌特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几乎一模一样。但后者是在2010年时就被列入了“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据悉,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力极强,每株独立植株一年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可借风传播扩散,它通过强大的竞争力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同时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它不仅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还能入侵农田、菜地、果园,造成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甚至导致耕地荒废。

“2003年就有研究表明,在上海已有多种本地物种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而消失不见。”严靖说,加拿大一枝黄花又被称为“霸王草”“毒草”,正所谓“黄花开处百花杀”。

她介绍,从2018年至今,已有超过5个发明专利是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的,如采用艾草和/或芦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生物替代、利用动植物协同作用防治(白条银纹夜蛾幼虫)、利用有机湿垃圾覆盖、利用生物堆肥制剂处理、研制新型割除切碎机具、利用狗尾草水提物 *** 的生物制剂。

据悉,“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名始见于陈封怀先生的《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1958)之中,1936年庐山植物园就已有引种栽培,徐炳声先生《上海植物名录》(1959)首次报道该种在上海归化,直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扩散蔓延成恶性杂草,直到如今爆发成灾。

它与黄莺华都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本属约有100多个种,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美洲,少数种类产欧亚大陆。原产于北美洲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具有至少6个染色体数目的亚种或变种组成的多倍体复合体,它由多个种或变种组成。根据分子标记结果,市场上的“黄莺花”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粗糙一枝黄花(Solidago altissima),另一个就是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但无论哪种分类,它们都属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复合群。

至于网上流传的“黄莺花是一个不育的杂交园艺品种,不会造成任何危害”的说法并不准确。严靖说,虽然由鲜切花而造成入侵危害的概率较小,但是由于鲜切花的市场需求而造成该种大量种植所带来的风险是存在的,因此,对于“黄莺花”的大量出售应引起重视,“至少不能随意丢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超10省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全网通缉?能随手摘除吗?专家辟谣

查证专家:@南京农大周曙东教授 |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1月以来,“加拿大一枝黄花”频频引发关注。目前,我国已超10个省份陆续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武汉、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已经部署和开展治理行动,并呼吁市民见到“一枝黄花”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为什么一株小小的植物会引得全国围剿、全网通缉?被叫做“恶魔之花”是因为它有剧毒?路上遇到“一枝黄花”应不应该随手摘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辟谣君邀请到了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南京农大周曙东教授 来为大家揭开“加拿大一枝黄花”之谜。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什么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虽然名字里有花,但实际上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地在北美洲,多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在1935年的时候,我国引入“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后来,“加拿大一枝黄花”逃逸到野外成为杂草。经过适生定植,“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成了自然种群,并逐步适应了中国的气候环境,在很多地区大面积扩散开来。

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欢阳光,为了和本土植物争夺阳光,它会长得比周围植物都要高。大家在公路、铁道、河边看到成片的黄色“花”,那可能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1、“加拿大一枝黄花”有剧毒,所以要铲除?

有人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各地被围剿,是因为其有剧毒,会对人体有害。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人体无害,因此大家看到后不用惊慌。那是什么原因要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什么它会被叫做“恶魔之花”、“生态杀手”?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体现在生态环境上。

首先,“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能力与繁殖能力很强。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棵植株上能产生上万颗种子,这些种子体积小、重量轻且带有冠毛,它会随风飘浮或黏附到移动物体上(动物、交通工具),从而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除了有性繁殖外,“加拿大一枝黄花”还可以通过地下根状茎无性繁殖自我克隆,时间能够长达70年之久。

如果一块空地上之一年生长了几棵“加拿大一枝黄花”,第二年就是一片,等到第三年,这块土地会被一枝黄花完全覆盖,其他杂草都无法生长,从而形成优势种群。

其次,“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其他物种的破坏力极大。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很强的侧向根,即它的根系不是像一般植物一样向下扎根,而是向两边,这就使得它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表层营养。

除了将土壤养分“占为己有”,“加拿大一枝黄花”还会通过发达的根系向土壤不断释放一种有毒的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

“加拿大一枝黄花”严重侵占了本土植物的生长空间,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花店用“加拿大一枝黄花”作配花?

很多市民都在积极向有关部门提供“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线索,但也有市民“好心”闹了个乌龙。今日,上海有市民举报有花店在用“加拿大一枝黄花”作配花。

经记者走访调查,证实花店用的不是“加拿大一枝黄花”,而是“黄莺花”。

“黄莺花”多被商家称为“幸福草”,花色黄绿,花朵小而密,是鲜切花束中重要的配花。目前我国各地花店中的“黄莺花”主要供应源是云南。

热心市民弄混“黄莺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它们同是菊科一枝黄花属。“黄莺花”的品种来源比较混乱且尚未找到母本,因此关于它也是众说纷纭。

目前认可度更高的说法是,“黄莺花”属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复合种,具有潜在的入侵性。2009年,农业农村部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还专门组织召开“黄莺问题”专家论证会,经多方专家论证后认为,“黄莺花”不等同于“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具有杂草化特性,尚未出现逸为野生的现象。

不过,“黄莺花”仍有入侵风险,因此在种植、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辟谣君也提醒大家,有“黄莺花”的花束不要随意丢弃在野外。

左图为“黄莺花”,右图为“加拿大一枝黄花”



碰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应该如何处理?

多地都在号召群众“看到‘加拿大一枝黄花’立即上报”。网上也有人出招,鼓励大家遇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就随手摘除,减轻 *** 负担。

辟谣君在这里一定要提醒大家,配合 *** 工作是对的,但也不能随手就摘除“加拿大一枝黄花”。

首先,简单地拔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没有用的,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只要地下根茎还在土壤中,它就还会继续生长。

其次,随手摘除的行为很容易导致种子漂浮扩散,或附着到衣物上而被带到其他地方,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看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后最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直接去摘除,而是应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交由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处理。

另外,大家不要把"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性植物栽种在自家院子里,如果发现,一定要通知专业人员来处理。也不要采摘“加拿大一枝黄花”插入花瓶里养,因为它在花瓶中仍然可以生长、结实,等到枯萎后将它丢弃,成熟的种子仍能在野外繁殖。

总之,为了保护本土植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大家应该行动起来,配合 *** 的号召,积极举报“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点,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所有外来物种都会导致生物入侵吗?

作为一种引入的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我国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拒绝所有的外来物种呢?

当然不是。

像葡萄、胡萝卜、土豆这些,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外来物种,如今也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正确引入物种,不仅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

但当引入的外来物种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时,就构成了生物入侵。这是我们要防范的。

目前,我国已成为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物种已达600多种,如常见的福寿螺、巴西龟等,对我国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也规定了“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辟谣君呼吁:不携带未经检验检疫的动植物入境;不 *** 未经国家批准的“海外宠物”;看到外来入侵物种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消灭。保护我国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黄莺花,黄莺花花语-第1张图片-

参考文献:

<1> 《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场胜负已定的角力?》.新华网.http://www.news.cn/local/2021-11/24/c_1128093368.htm

<2> 《武汉阻击“加拿大一枝黄花”》.人民网.http://hb.people.com.cn/n2/2021/1124/c194.html

<3> 《物种入侵威胁加剧,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增长快、牵涉面广》.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8/05/c_1126326459.htm

“一枝黄花”究竟是啥?江苏也有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家住南京市羊山湖附近的周先生发现,在仙林大道最东段的环湖小路附近有不少“一枝黄花”,且正开着花。周先生表示,他知道这种黄花属于入侵物种,这样的情况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这类黄花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危害?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多地进行走访。

学名叫“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外来入侵物种

11月7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周先生,他告诉记者,很多市民经常在羊山湖附近跑步或散步。“我就是平时散步的时候转悠到一条小路上,在一片荒地处看到了这种黄花。因为之前对这种花的危害有所了解,因此就想提醒相关部门注意。

除了在仙林地区外,记者在多地也发现了类似黄花的存在。那么,这类黄花究竟是什么?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所谓的“一枝黄花”其实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又称“黄莺花”,原产于北美,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2米左右,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常见于城镇庭院、郊野、河岸及高速公路等处。

入侵农田,破坏生物多样性,这种花危害不小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去,从名字看,这类黄花显得“人畜无害”,但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其实极具危害性,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入侵物种。主要主要危害表现在:一是抑制入侵地其他植物的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是入侵农田,竞争养分、水分,减少作物产量。三是危害城市绿化,影响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的建设。四是产生大量花粉,导致人畜花粉过敏。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也被我国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在江苏只算“普通杂草”?专家回应,目前危害农田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意味不需要重视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市民王女士曾在上班路上发现了几枝加拿大一枝黄花。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回复表示,2020年前,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江苏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从2020年开始江苏省已取消,无需统一采取检疫措施集中铲除,可用草铵磷化除或人工挖除,自行处理。

加拿大一枝黄花明明已被列入《中国外来物种入侵名单》,为何在江苏只能算是“普通杂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田草害防控创新团队负责人王红春博士解释说,过去,江苏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列入一般检疫对象,是担心其进入农田后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但经过多年监测、评估,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江苏进入农田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将其从上述名单中剔除。“就全省而言,江苏主要以平原为主,如果只是在路边零星看到,并且没有形成大的危害,就不需要上报;但是对于南京、镇江等丘陵地区,如发现有大面积、大规模的情况,还是需要积极上报处理的。”王红春博士说。

科学防治,早发现早根除

那么,对于这种“外来入侵物种”,有什么防治办法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防治办法是有的,最重要还是早发现早根除。据了解,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正进入开花盛期,一些地区出现新发点,部分已防治区域又长出新植株。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在前几年调查、防除的基础上,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农田区域进行全面普查,为针对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的发生区域,各地要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地制宜,抢在一枝黄花种籽成熟前及时采取人工铲除、复耕复种及药剂防除等措施。对零星发生的区域,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成熟前,人工拔除或割除其地上部分并集中销毁,减少传播扩散源,有条件的挖除其地下根茎,防止宿根再生。另外在耕地时,可选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单剂或混配剂进行喷雾防除;非耕地可选用氧氟?草甘膦、麦草畏、氯吡嘧磺隆等药剂单剂或混配剂进行喷雾防除。

黄花也分本地和外来之分

本土黄花是性情温顺的“乖宝宝”,二者长得类似性情却截然相反

为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各地也纷纷安排部署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但如何区分本土无害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呢?

相关人士表示,本土一枝黄花相对较矮,且植株瘦弱、零散。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高度可达2米,生长壮士,繁密。

本土一枝黄花的果实表面有少部分的绒毛,或者是没有绒毛,相对来说比较光滑。而加拿大一枝黄花果实上的柔毛比较明显。

另外,本土一枝黄花的根茎较不发达,不会侵占其他植物生长环境。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茎是十分发达,且侵占性很强,会侵占其它草本植物的地下部分,会通过根系向土壤不断释放有毒的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草木人间*霜降来临,黄莺花盛开

霜降来临,黄莺花盛开

文/雨中木槿

我上班的路边有一块田地,初夏时看到绿浪翻天的田田大豆苗。到了夏末初秋,猛然一望,哪里有大豆的影子,满野淡粉的青葙花,无边无际,不知道的人以为田里种的是青葙呢。青葙放肆出尽了风头,占有了大豆的立足之地以及营养。而青葙不仅样子俊俏,叶好食,籽是出名药材,又是诗经里出来的野菜,人们对青葙的态度和善又包容。青葙任性撒野撒欢,随意在哪里繁衍生息,都不讨人厌。

相比之下,那些长在大豆田边沟渠、阡陌上的加拿大一支黄花,我总觉得它比青葙委屈遭冤。它没有长在田里与庄稼争肥抢地,确安了个“恶草”的罪名。它原以黄莺之名,观赏花卉的美衔请来中国,如今列进入侵植物名单,人类想尽一切办法“剿灭”它。

摄影/萦

我为这植物的遭遇鸣不平。

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也是个错。

一味地怪这种植物,说什么“黄花过后寸草不生”,是十足的“生态杀手”。我们的人类靠着高级动物拥有的智商和权威,来认识上帝创造的自然万物,以有用无用来划分植物的好坏,真霸道。从不审视自己是否耐心地观察了解这种植物,或者人类无形中给它创造了生存机会和条件。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块良田,几年前,油菜正灌浆时,农人们眼巴巴地看着正要收获的油菜,被推土机卷土掩埋。肥美沃田,到了嘴边的收成,瞬间毁于一旦。无理言说呀,响应城市化乡村的建设,是每个公民的职责所在。这儿要建设最为亲民又文明的步行街,是好事。

前几日,与先生散步到此地,原来热火朝天的施工重地,变成草莽乱生的荒野。加拿大一支黄花群立而舞,挺立于所有野草之上,细长的茎努力地举起浓黄的花穗。在深秋凉意的风中摇头晃脑,像抱着酒葫芦又拿着画笔,一边灌酒说胡话,一边用画笔乱涂乱抹的醉汉。多像不修边幅的画家,把深秋的荒野,涂抹地绚丽多姿,浓情蜜意。几台推土机锈迹斑斑,死寂沉沉地隐没在野草丛中,像深牢里绝望的罪犯,听天由命。

这么一大片的烈黄花海,着实让我兴奋。我缠着先生走进去拍照,先生看着野蛮绚丽的花,目光肃穆,摇头叹息,喃喃自语,国家真造孽,多好的一块沃野好田,弄什么步行街,现在成了拾不起来的烂摊子了,做这工程的头头坐牢了。

我从先生的言语中明白,加拿大一支黄花为啥能够在这片土地繁荣昌盛了。目前为止,我看见加拿大一支黄花只自觉地生长在庄稼地之外。有的庄稼地撂下来,无人播种庄稼,给了加拿大一支黄花霸占的机遇。分明是人投机倒把,虚荣浮躁,却要怪得植物心怀鬼胎,泛滥成灾。

原先,我并不知道加拿大一支黄花叫黄莺。我本来没有跟着风讨厌排斥此植物,听到黄莺名字后,越喜欢它了。多美的名字呀,有声有色,亲切又画感,像村庄里那个嫂子的名字,她从很远的云南远嫁到我们村,她模样俊落,说话声音好听,心灵手巧,却嫁错了人,常挨赌鬼丈夫打。村里人都说她鲜花插牛粪上了,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而加拿大一支黄花有时会遇见对的人对的地方。

那天在家门口的花店,看到卖花女子在插花,正在修剪一茎黄色花穗。星星点点的黄,如烟似雾,娴静柔美,又透着浪漫的野味,极好看。我左看右看,摸在手里看,怎么看都像加拿大一支黄花刚刚吐黄的花苞。卖花的女子说是黄莺,在插花中当配花寓意“幸福草”。我揪了一片叶子,揉碎,一股蒿香缓缓弥漫来。对,就是加拿大一支黄花。有一次我在野地,弄它的叶子闻过,就是这种蒿的清香,很好闻的。看着黄莺在插花中细碎隐约的明黄,我笑了,总算能有个给它 *** 的地方了,是在浪漫多情的花店。它从荒野的流浪儿,变成了有家的美丽淑女。

回去的路边,黄莺亭亭玉立,摇曳着穗穗泛黄的花苞,风情万种。我掐了几枝,轻轻地念着黄莺,黄莺,兴高采烈地抱回家。我并不当一回事,随便插在饮料瓶摆在窗口,没有注意美不美,似乎只是为了心疼它扣上恶草的罪名吧。

屋里头漂亮的花瓶中,鲜花枯萎了一茬又一茬。更先是非洲菊,花朵还是鲜艳的,花茎腐烂,臭烘烘的;接下来是马兰菊,落了到处都是细碎的花瓣,很不清洁感;然后是菊芋花,只三天,花瓣蔫了,死不死活不活;最后是石竹,花开的时间比较长,现在也谢了,样子极丑;窗口的黄莺呢,胜利地开满瓶青春的浓黄。这一束不经意的艳黄,泼辣、野味,把荒野的诗意秋色开在了我的窗口。

明日霜降了,人类憎恶的加拿大一支黄花,我喜欢叫的黄莺,还在盛开。它染黄了整个荒野,分不清是冬还是春。它就是这样泼皮,谁拿它有什么办法呀。咬牙切齿地恨它,不如心平气和地走进野草中,细心察看。好多娇小的花朵,安静地排列成丰盈壮观的花穗,黄灿灿,毛绒绒,看着,看着,不讨厌了,粗鲁的杂草绰约成美丽的花儿。

我们可以这样温柔地看待泛滥成灾的黄莺,同样可以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任何人。那么,我们收获的不是一束秋野的黄花了,而是怀揣整个俗世的爱。

浙江羊咩咩,立大功了

最近,加拿大一枝黄花引发关注

这个曾经被各大媒体报道和

科普的“植物杀手”

又一次出现在了浙江部分地方

↓↓

为什么“这枝花”如此臭名昭著?“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花形色泽亮丽,其实是一种恶性杂草。作为外来物种,它有着“恶魔之花”的绰号,由于在国内没有天敌,繁殖能力特别强,种子随风飘散,一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可繁殖2万余株。

在生长的过程中,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2010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不过,最近在浙江湖州

它终于遇到了“对手”!

↓↓

一枝黄花变成湖羊口中的美味

项继忠从事湖羊养殖多年

在吴兴经营一家清境羊家庭农场

他七八年前关注到了一枝黄花

去年(2021年)

他跟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

蒋永清专家团队取得联系

开始试验将一枝黄花作为湖羊饲料

经研究,一枝黄花是非常好的湖羊饲料

有清凉解毒的作用

项继忠介绍,

“适时收割的一枝黄花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生长早期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类植物,

作为饲料给羊吃,

就相当于让羊吃上了‘红烧肉’。”

用一枝黄花代替饲料

不仅营养价值高,还省钱

农场的成本能下降四、五成

一枝黄花依靠种子繁殖

湖羊能消化这些种子吗?

项继忠说

一枝黄花被湖羊吃进肚子

再经过消化系统的分解

排出的羊粪中就不再含它的种子了

今年,他的羊场以5毛钱一斤的价格

大量收购一枝黄花

平均每天收购一枝黄花5吨左右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消化7吨

这也带动附近低收入农户进行收割

一天下来能有100多元的收入

新闻+

在鲜切花市场

有一种特别受欢迎的花卉

名字叫做“黄莺花”或者“幸福草”

蝎尾状的圆锥花序上

能够开出明黄亮丽小黄花

许多人喜欢用来插瓶装点居室

上海辰山植物园工程师严靖介绍

二者都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

黄莺花本质上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一旦被大量种植、野化逸生后

潜在的风险始终存在

提醒大家如果在户外

看到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

千万不要自行拔除或是栽种该植物

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林业部门反映

一般是由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牵头加拿大一枝黄花处置工作。市民在发现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关情况后要立即上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可就近向发现区域所在的行政区进行 *** 咨询、积极建言献策、提供线索,一起为全面彻底治理好加拿大一枝黄花贡献力量。

转自:浙江新闻

来源: 杭州交通918

酷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它南宁热销!专家建议:处理要谨慎

近日,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引起关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本地市场发现,这一植物的同属绿植黄莺花目前是鲜花市场热销品种,基本上来自云南省。专家表示,黄莺花只开花不结果,虽然它没有繁殖能力,但也不排除枝条萌芽,建议市民在丢弃时选择烧毁的方式进行处理。

11月15日,记者来到南宁市七星路一巷发现,根据新鲜程度,黄莺花价格在6-15元/束之间。“每天的销量大概有10多束吧。”巷子深处的一个花店店主表示,黄莺花的批发地主要来自云南省,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已经成为花束的必备点缀之一。

鲜花市场里的黄莺花,与“加拿大一枝黄花”极为相似。 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摄

记者还发现,黄莺花的花和叶与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极为相似。刚 *** 的黄莺花还未完全开花,呈黄绿色;插在水里养几天后,每一根穗条上开满了细小的黄花,一般代替满天星作为点缀。

黄莺花目前在鲜切花市场中需求量大。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摄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专家经过辨认后认为,黄莺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都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但黄莺花是一种园艺品种,只开花不结果,花束基本上没有繁殖的可能。但是,目前鲜切花市场需求量大,若大面积种植推广,难免会有变异和杂交的风险隐患,毕竟黄莺花也属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复合群里的组成种类。

此外,虽然黄莺花的种子无法繁殖,但是枝条有萌芽的可能性(相当于扦插繁殖)。因此,市民买回黄莺花,花谢后如果要丢弃,更好能够将其烧毁。

风险极大!冲上热搜的这种黄花,上海也有?

“看见这种黄花别采别种

请上报!”

这两天,一种“黄花”冲上了热搜之一

这种花为什么

会引发这么多网友的关注?

原来,近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联合召开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11月20日前完成包括农田、道路、风景区等全市地面上的防除任务,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和危害影响。

会议还要求,若市民外出发现类似品相的杂草,可拨打 *** “举报”(65683248,65683287)。

看!就是下面开嫩黄色小花朵

像稻穗一样的一串串黄花

图:上海辰山植物园公众号

据悉,“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别看它花形色泽亮丽,实际上它是一种恶性杂草。作为外来物种,它有着“恶魔之花”的绰号,繁殖力极强。

每株独立植株一年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可借风传播扩散,通过强大的竞争力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同时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它不仅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还能入侵农田、菜地、果园,造成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甚至导致耕地荒废。有鉴于此,加拿大一枝黄花又被称为“霸王草”、“毒草”,正所谓“黄花开处百花杀”!

据了解,在2010年

“加拿大一枝黄花”就被列入了

“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不过,不少网友表示:

这样的花,我在上海也见过!

确实,有研究表明

上海已有多种本地物种

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而消失不见!

可要彻底“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

并不容易!

这年头专家们没少花心思...

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至今,就有超过5个发明专利是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的,如采用艾草和或芦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生物替代、利用有机湿垃圾覆盖、利用生物堆肥制剂处理等等……只可惜效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每年到了秋天,满眼可见的仍然是片片黄花。

与此同时,还有市民称:

在鲜切花市场上有一种“黄莺花”

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长相类似

黄莺花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市场上的“黄莺花”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粗糙一枝黄花”(Solidago altissima),另一个就是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但无论哪种分类,它们都属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复合群”。

专家提醒,虽然由鲜切花而造成入侵危害的概率较小,但是由于鲜切花的市场需求而造成该种大量种植所带来的风险是存在的,因此,对于“黄莺花”的大量出售,应该引起重视,至少不能随意丢弃。

你看到过这种黄花吗?

坐标是哪里?

欢迎留言!

资料:澎湃新闻、上海辰山植物园公众号、上观新闻等

编辑:高 琴

警惕花卉“逃逸”带来的“生物入侵”

凤眼莲

湖北日报讯(记者方琳)11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报道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为热点后,网友反映在不少网店看到“一枝黄花”售卖信息,专家进行“此花非彼花”的解释。稿件转发后引发关注,又有网友提出,在鲜花市场上看到过和“一枝黄花”很相似的花,叫做“黄莺花”,这种花能否购买,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友王女士是一名花友,她提到,以前在鲜切花市场上看到过这种花,是插花的极好选择,当时店家介绍说这叫“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叫“黄莺花”。如今看到新闻说这种花是“生态杀手”,那还能不能购买呢?

鲜切花就是我们常说的鲜花,是各种剪切下来以观花为主的花朵、花序或花枝。针对网友疑惑,同为花友的武汉大学教授张箭飞介绍说,从花卉“逃逸”变成“生物入侵”的例子比较多,虽然由鲜切花而造成入侵危害的概率较小,但也要引起重视,提醒插花爱好者和园艺家,对这些花卉不能随意丢弃。

据上海辰山植物园微信科普称,“黄莺花”是花市上的热卖品种,又被称为“幸福草”、“麒麟草”。它的外貌特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几乎一模一样。与“黄莺花”的受宠相反,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臭名远扬的外来入侵植物,在2010年被列入了“第二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水葫芦

它们俩都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本属约有100多个种,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美洲,少数种类产欧亚大陆。属内分类学地位和命名一直就是相当复杂的,原因就是存在种内变异和地理渐变群。原产于北美洲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更是一种具有至少6个染色体数目的亚种或变种组成的多倍体复合体,也就是说所谓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只是我们认为的一个种,而是由多个种或变种组成,它们之间差异太小,而且有过渡的形态特征,所以被视为一个复合群。

“对种植“黄莺花”作为鲜切花出售是否应该加强管理,国内有一些争议。许多专家普遍认为,应该高度重视花卉‘逃逸’造成的入侵现象。”张箭飞举例说,当初湖北的大叶醉鱼草引进英国后,也是从花园里“逃逸”出去后在当地扎下了根。水葫芦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地区作花卉,别名凤眼莲、浮水莲花,7-10月开花,花很美丽,但其大量逸生后,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徐景先在其2015年出版的《物种战争之化学武器》中,之一篇就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逃逸”——

黄莺花

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庭院观赏花卉被引人我国上海和江苏等地。人们把它种在花园庭院里,串串黄花,在秋日的骄阳下盛开,与各色其他花卉相映成趣,人们欣赏它,赞美它。有时人们还会把它剪下来,扎成一束,放在自己的家里,独享其美……受尽了宠爱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整日生活在“幸福”的氛围里,它很乖巧,一直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活动,不越雷池一步。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十年后,终于有一天,它不再甘于这种整日里在花园内的寂寞生活,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它迈出了让它“身败名裂”的一步……

加拿大一枝黄花

眼下,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围剿正在进行。其实这些年来,人们与它的“激战”一直都没停止。专家认为,一方面 *** 主导、部门合力、加大宣传,一方面个人也要提高认识,多了解相关信息,少种植外来作物。虽然由鲜切花而造成入侵危害的概率较小,但是由于鲜切花的市场需求而造成该种大量种植所带来的风险是存在的,因此,对于“黄莺花”之类的大量出售,应该引起重视,至少不能随意丢弃。

1棵变20000棵?这种花“有毒”,上海也有!千万别摘!别种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虽然我们一直这样说

但有人还是忍不住想去伸手

这一次再次严肃地提醒大家

如果你在路上看到这种黄花

千万别摘!别种!

因为这种小小的黄色花朵

日前冲上微博热搜之一

原来近日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

联合召开了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

要求限期完成防除任务

如果市民发现类似品相的杂草

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不就是黄色的小花吗?还需要专门去对付?

是的,情况就是这么严重。据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已成功入侵武汉多个区域,在黄陂区六指街的318国道附近就有一片面积达3000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要消灭它们需要25名专业防治人员及4台车连续工作数周才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卷土重来。

加拿大一枝黄花?

有人觉得这名字听着就有点怪

但它就是这个名字

原产于北美,花形色泽亮丽

实是一种恶性杂草

是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

从北美引进的观赏植物

后逸生野外

它有“恶魔之花”的绰号

繁殖能力惊人

每株植株可以产生超过20000粒种子

理想状况下萌发率可高达80%!

在生长过程中

会和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

直至其它植物死亡

简而言之

它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也有人打比方说

“黄花过处寸草不生”

“我花开处百花杀”

早在2010年

我国已将加拿大一枝黄花

纳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与大名鼎鼎的水葫芦、紫茎泽兰、飞机草同列

事实上,不只是武汉

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蔓延多个省份

与席卷我国12省,435个县市区的

红火蚁不分伯仲

各地网友纷纷现身说法

在上海也有不少

还有研究表明

上海已有多种本地物种

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

消失不见!

还有网友发现

在鲜切花市场上有一种“黄莺花”

与加拿大一枝黄花长相类似

黄莺花

植物专家说,市场上的“黄莺花”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粗糙一枝黄花”,另一个就是入侵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但无论哪种分类,它们都属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复合群”。

专家提醒,虽然由鲜切花而造成入侵危害的概率较小,但是由于鲜切花的市场需求而造成该种大量种植所带来的风险是存在的,因此,对于“黄莺花”的大量出售,应该引起重视,至少不能随意丢弃。

不出所料

面对金黄的诱惑

吃货网友“挺身而出”

询问能不能吃

还想裹面油炸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如果有发现类似的品种

请积极向当地园林部门反馈、上报

为了大家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请大家务必注意!

标签: 黄莺 花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