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拿铁近日霸屏。之一天就创下了542万杯的销量,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
在韩国也触发了一阵轰动。
茅台在韩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茅台白酒被誉为“中国国酒”,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韩国人越来越爱喝咖啡,韩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达到了359杯,位居世界第四。韩国的咖啡店数量已经破了10万,人均年喝1146元人民币的咖啡。
当茅台白酒和咖啡相遇,他们也想尝试一下这种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咖啡,看看是否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酱香拿铁的出现,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和碰撞。它是一杯咖啡,也是一桥文化。
而这场营销,至今还没有停下。
从9月4日,酱香拿铁推出开始,相关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在韩国,瑞幸咖啡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其中瑞幸酱香拿铁在韩国也备受追捧。它独特的味道和香气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在韩国,瑞幸咖啡将这种饮品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以适应韩国人的口味和需求。
瑞幸酱香拿铁在韩国的流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宣传,以及与韩国明星的合作,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瑞幸咖啡还针对韩国市场推出了专门的优惠活动和促销政策,吸引更多的韩国消费者前来品尝瑞幸酱香拿铁。
在未来,随着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咖啡文化元素在韩国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也会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平民酒不平民,韩国出现“远离烧酒”现象一提到韩国人喜欢的酒时,印象中不是啤酒或威士忌,而是韩国烧酒。 在大部分韩剧中,喝酒的场景中都会出现绿瓶烧酒。
韩国人非常喜欢烧酒,近年这种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3月6日发布的《2021年酒类市场趋势报告》,去年7月20-30日,对19-59岁每月至少饮酒一次的2000男性和女性进行的酒类消费调查显示,他们每月平均饮酒8.5天,低于上年的9.0天。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烧酒的消费量显著下降
从一个月内饮酒的平均比例来看,“啤酒”的比例更高,为42.2%,上升了0.8个百分点。相反,喝“烧酒”的人比例下降了7.3个百分点至25.4%。其次是“传统酒”(20.0%)、“利口酒”(5.1%)、“进口葡萄酒”(3.4%)和“进口蒸馏酒”(3.1%)。
饮酒满意度方面,在5分制评分中,“啤酒”更高,为77.0%,“传统酒”(70.8%)和“进口酒”(69.2%)评分为4分%)) 和“利口酒”(62.1%),“烧酒”相对较低,为 58.0%。
在热爱烧酒的韩国,烧酒评价变差的原因之一是价格上涨
过去发出“小酌一杯烧酒”的邀约是家常便饭。事实上,在 20 年前的食堂,一杯烧酒要 2000 韩元(约 12元),可以轻松享用。
不过,烧酒的价格逐渐上涨,几年前涨到了4000韩元(约24元)。而现在要冲到6000韩元(约36元)。甚至出现了一瓶烧酒售价 9000 韩元(约 54元)的餐厅。
针对这种现象韩国的网上出现了以下这些评价:“虽说是承载平民喜怒哀乐的酒,但涨价只会让它从平民的手中消失”“习惯了在家和家人一起喝烧酒,在吵闹的饭店喝昂贵的烧酒简直是浪费”,“问题是他们从来都只涨价,并不会降价。”对于价格过高的问题,更多的是消极的看法。
虽说对于烧酒行业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调查结果,但同时韩国饮酒日的平均饮酒量为“7.0杯”,这是比2017年“6.9杯”以来的更高数字。如果能够将定位回归“平民的酒”,或许就能结束韩国烧酒的困境了。
韩国人会喝酒吗?为什么你如此渴望中国白酒?酒有什么不同吗?相信大家都知道,白酒起源于我国,我国的酒文化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酒是一种独特的元素,它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酒文化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喝酒也有很多规矩。
前不久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来自韩国的商人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接待。朋友为他准备了一瓶中国白酒,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对方以为这白酒和他们的饮料是一样的,就接过来喝了。
没想到,三分钟后,韩国商人直接倒在酒桌上,醒来后哭着说着错话。这商人说自己可以连喝三杯烧酒,为什么还要喝一杯酒呢?这起案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事实上,中国白酒和韩国烧酒的区别是很大的。
1酒精含量有显着差异
韩国烧酒在欧美很受欢迎,他们都认为它是更好喝的白酒。但事实上,酒精的程度与烧酒的程度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煮酒的度数为19至21度,而我国的更低酒精度数为30度以上。所以韩国人喝一杯酒是很正常的事情。
2酒的味道很不一样
韩国烧酒的味道很清淡,即使从瓶子里喝也不会有任何气味。入口相当清新柔和,带有一丝甜味。但中国白酒酒精味较重,入口强劲,口感温和。吞咽后会有苦味。
3适合不同类别的人群
因为韩国烧酒的酒精度很低,所以完全没有刺鼻的味道。适合多种人群,男女老少都可以喝一点。然而我们的饮料不一样,因为它们含有很多酒精,而且很辣。所以一般都是男性饮用,不习惯喝的人又没有办法喝,所以很少有人适应。
而且我国酒的品种非常丰富,口味种类也很多。让人们能够充分体验到好酒的美妙。但喝白酒时,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酒。如果实在选不出来,可以试试这两款,都是有良心的好酒。
郭康1935
它是甜酱酒之王,是老百姓最喜爱的酒之一。此酒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出自当年范英华之手。他专门从事茅台原酒的生产,拥有近40年的经验。这款酒是他的杰作,融入了数十年的精致。
选用的原料是与茅台酒类似的红缨小米,品质优良,能经受住传统高难度工艺12987的考验,与赤水河的水混合而成,所以这款酒具有更好的酱味。其突出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酱香、优雅柔滑的口感和醇厚的酒体。
酱汁口感柔滑,奶油味十足,层次丰富。品尝者可以感受到种子的香气,有苦中有甜的感觉。而且倒入玻璃杯后,啤酒花的味道非常浓郁诱人。它还将保存5年,并与10年的葡萄酒混合。
经过多年的风雨,这款酒已经变得美味且成熟。开瓶后立刻闻起来清凉芬芳,抱起来软软的甜甜的,没有 *** 感。外包装也是华丽典雅的黄酒盒,更能彰显人们的品味。
黄窗
这是山西的名酒。它走的是老百姓的路,所以价格很高,是老百姓家里的常吃食品。而且,它还是一种优质的纯粮食酒。由于品质更高,又被称为百元以内的精神天花板。
总之,中国白酒和韩国烧酒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写惯了喝无酒精饮料的韩国人,在我国很容易被一杯酒淹没。他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烈的酒,也不知道中国的酒度数是多少。
他盲目的自信,喝了一大杯酒,立刻就昏了过去。我国的酒精饮料必须经过适当的腌制才能感受到它们的美。所以,中国人喝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但韩国人只是把它当作饮料来喝,所以无法体会到白酒的美妙之处。
哎一古!我在韩剧塑料棚棚里酱猪蹄下烧酒五一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找大榜er们组了个下班干饭局,还直接就单方面决定了要吃“韩剧同款”。
这次安排的是韩剧同款是路边摊小食店风格的,塑料棚棚是关键,越塑料越带感,辣炒年糕配烧酒,甜辣炸鸡下啤酒,分分钟就自动带入令人上头的韩剧剧情。
比如暴脾气女主坐在路边大口喝着烧酒,不停吐槽死对头男主,好巧不巧男生坐在了隔壁桌,转过头发现原来这个女孩子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越看越喜欢。
《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剧照
再比如受了气的男主在路边摊喝多了,老板正苦恼的时候,认识的女主刚好经过,还听到平时嘴毒脸臭的男主掏心掏肺的真心话。
《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剧照
延伸剧情也有,女生喝醉的话一般会被男生背回家,走半路上刚好还下起雪,趴在肩头说的醉话让男生藏不住笑意。
《一起用餐吧》剧照
当我哔哔完各种韩剧路边摊情节后,收获了同事们的一脸冷漠和“你开心就好,我们将就陪你疯”的勉强支持,只有资格韩饭米真尖叫着应和,是一样被韩剧荼毒过的人没错了。
无论如何,这场韩剧同款局还是组成了。
韩剧同款局的目的地名叫路边酒鲸K-PUB,是王建国看了都想喝一杯的谐音梗水平,好一个路边酒精,光店名就和走到哪喝到哪的大榜匹配上了。
开在川大学生们爱了很多年的沸城SOHO,店铺只有滴点儿大,实际用途是厨房。
用餐的地方在对到铺子的红色顶蓬的塑料棚里,也是我鼓捣要来这家店的初心。
现场看到实物是可以惊叹“哦莫”的水平,米真真给出的评价更高:“真的很韩,确实有把首尔的路边摊照搬到成都来。”
下午五点半不到,掀开塑料帘子放眼看去,不大的地方已经快坐满了。室内容量只有七、八张小方桌,一般只能坐2-4人。
棚棚里贴满了各种烧酒小广告,BGM是听了忍不住就跟着哼起来摇起来的KPOP名曲,店里忙碌着的几个老板都是会说中文的韩国欧巴。
米真说他们努力讲着不标准普通话和客人沟通的时候,跟她说韩语的时候耶模耶样。
除了一眼可以看出的学生娃儿,里面还坐了两桌韩国“阿加西”,一口接一口地猛灌烧酒,摆着龙门阵,依稀可以听到些语气词,路边摊氛围感顶满。
qio了眼酒柜,路边摊从不追求稀奇品种,米酒、烧酒、啤酒都有,就足够了。
路边酒鲸K-PUB只在晚上营业,最近太阳下班晚,只有等到天色全暗的时候才更有韩剧里面的氛围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意太好临时做的调整,除了红色棚棚,边上的咖啡色棚棚也是路边酒鲸K-PUB的地盘。
只不过,除了缠了灯之外,几乎没有装饰,对于追求氛围的人来说有点打折扣,希望老板可以早点把两边的风格统一。
当然,晚上九点还有人在排队这件事也是我们来之前没有想到的,甚至还有人推了行李箱来吃,也是很拼了。
有一说一,路边摊必备的酒跟好喝没啥太大关系,喝的是个热闹,也是性价比,实惠比较重要。
菜还没点,我们先把酒招呼上了,自己去冰箱里dia了两瓶,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自然。
碰杯之后必须一口闷了,微辣呛喉的口感,伴随嘴里发出的一声拉长的气声“科~”,喝烧酒的仪式感就位了。
别问为啥有这种奇怪的嗜好,问就是韩剧教得好。
我也有机会在伙伴们面前展示了专门跟韩国友人学习的烧啤勾兑技术。
店里有CASS的酒杯,专门标注出了烧啤的比例刻度线,按着指示分别倒入啤酒和烧酒。
把干饭的筷子插在杯子里一敲,靠着金属震荡出绵密的气泡,再用最快速度喝掉,口感最轻盈,也容易不知不觉就喝多。
店里最硬的菜就是酱猪蹄了,端上桌,迎面一股酱香。
猪蹄足够软糯,酱汁也入味,拈起来的时候就预感到会好吃。韩式的辣很妙,初入口没啥感觉,还带点甜,但越回口越辣,忍不住端起酒杯压一压。
酱猪蹄才吞下去,米真真的情绪就已经上头了,这道能唤起韩饭回忆的招牌菜,让她放下豪言壮语,主动提出要给写吃后感,还摆起了追韩团的故事。
米真:猪蹄好吃也很下酒,一杯烧啤下肚,8年前追星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一阵唏嘘。毕竟那个时候精力无限能不远万里跑去韩国追韩团,而现在只能在屏幕前搞创。
冷面在最近的天气吃正合适,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刚好开胃。运运说这个跟她TB买来自己做的冷面差不多,普普通通的快餐食物。
拉面炒年糕算是小吃店标配,个人吃下来觉得是辣度更高的,可能舀了半盒辣酱煮在里面。被辣到吸气还忍不住要吃下一口,拉面的吸引力没办法抵挡。
但实在搞不懂,后面第二轮加菜为啥有人又点了盘辣炒年糕?最窒息的是,炒年糕配菜是煎饺,主食配主食,一边撑到想哭一边还是努力吃了。
烤明太鱼干属于意外收获,又干又难嚼,一小块能吃上半天。而且之一口腥味有点打脑壳,但后来越吃越有味,根本停不下来。
算是比较成功的下酒菜,因为吃起来太耗时间,还不用担心一不小心吃太多,最后全员嚼到腮帮子痛都没吃完一份。
鸡蛋羹是我强行要点的,拌了青豆玉米在里面,别纯鸡蛋羹吃起来口感要复杂些,要是再嫩一点会更好,但现在这样也还不错。
火腿泡菜汤和鱼饼汤都属于正常发挥。
泡菜汤一来,胃口自然开,恨不得点两碗白米饭来下;至于清汤寡水鱼饼汤又是一个让四川人看不懂的坚持,但被辣昏的时候,它瞬间就被喝完了。
芝士玉米给的量很足,拉丝的时候无比快乐,吃了三口之后就开始腻,如果不是人很多可以分着吃的话还是可以慎重点。
全场吃下来猪蹄有惊艳到我们,烤明太鱼干是新欢,其他菜品的发挥属于正常,和其他韩料店的差异不大。
唯一的雷点——他家的炸鸡,值得点名批评,太拉跨了,跟七楽的炸鸡比起来差了100个肯德基!
最后,女孩子们喝酒还是要适量哦~
毕竟这里只是有韩剧氛围,但不会有一个韩剧同款欧巴贴心把你背回家,能够安全且清醒地各回各家才是当代女孩应该具备的喝酒基本素质。
温馨提示,他们家排队久,翻台慢,能吃上需要点耐心~
路边酒鲸·K-PUB
地址:科华北路SOHO沸城1F-038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7:00-24:00
韩国酒文化之酒桌礼仪篇|鸿博外语教育韩国人很喜欢喝酒,常喝的酒有米酒,烧酒,啤酒等等。一般韩国人在一起聚餐喝酒时,都会有“三次”。
“一次”是吃晚饭时喝酒,“二次”是晚饭后,去KTV唱歌,继续喝酒,“三次”则是去喝醒酒汤,但很多人还是会点下酒菜,继续喝酒。经常看韩剧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韩国人喝酒有许多的礼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倒酒
①首先要给长辈酒杯里倒满酒。
②倒酒时,一只手要握住酒瓶,另一只手拖住瓶身,要小心酒会溅出或者溢出。向长辈递接物品时需要双手递接,倒酒也是。古时候是担心韩服袖子沾到酒菜,如今是表示礼貌的做法。
③ 他人杯子空了时,必须马上为其倒酒,杯子空了是招待不周的表现。
④倒酒时用手拿在瓶子标签的位置,像是在遮住标签,表示“用这样的酒招待您,真是不好意思”。
2.接酒
①接长辈的酒:用双手表示尊敬;接同龄人的酒:用右手接,左手放胸前。
②酒杯喝空之前不续杯,有人倒酒时,需要保证杯中无酒,若杯子里有剩酒是不礼貌的,且接酒之后需要立马喝,不能放在一旁。
3.喝酒
喝酒时要按照长辈的提议碰杯后引用,喝酒时要背离长辈方向扭过去喝。如果长辈坐对面,转向旁边喝;长辈坐左边,就转向右边。
这些只是韩国酒桌礼仪的一部分,韩国职场中酒桌文化会更多。但是在这里提醒一下小伙伴们,聚会时不会喝酒可以提前说明哦,就不会出现硬劝酒的情况。
中日韩烧酒大比拼!“国民酒”真露垫底,“世界之一烧酒”是谁?最近老黄跟酒友们聊天真的笑了,有个多年的好兄弟居然觉得:“如今很多人特喜欢喝真露烧酒,因为它对健康有利。”后半句的话老黄勉强赞同,前半句真的是特别有趣。
不得不说,现在超市里的真露酒一抓一大把,随便到一个超市的饮料冰柜前,都能看到真露酒的身影。老黄觉得,可能是韩国的真露烧酒在中国太火,导致我那位糊涂的老兄突然有大家都爱喝真露酒的错觉。
实际上,老黄个人认为啊,如果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烧酒来个美味榜排名的话,以真露酒为代表的韩国烧酒是垫底的。具体如何排名的呢?待老黄给大家讲讲。
第三名:韩国烧酒——真露酒
关于韩国“国民酒”真露酒,老黄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评价,就是说真露酒不是拿来喝的,是拿来“冲厕所”的。为何真露酒会被这么看待呢?这与真露酒的奇特口感有很大关系。
真露烧酒由于是用酒精勾兑的,没有气味,入喉也没有刺痛感,不像中国白酒一样喝起来又辣又爽,喝多了还会头疼。
老一辈的酒鬼喝惯了中国白酒,而年轻一代喜欢有甜味之类的果酒,因此多数国人觉得这喝起来并不带感,喝了之后似乎跟喝了白开水一样,实在没劲。这第三名,就拿给真露了,好歹是个季军!
第二名:日本烧酒——iichiko烧酒
说到日本酒的话,日本清酒在世界比较有名,至于烧酒的名气,都被隔壁的韩国争去了。其实日本的烧酒也很不错,销量甚至比清酒更高,因为烧酒便宜,比较具有平民性。
其中卖相很不错的当属iichiko烧酒,属于麦烧酒,杂味不多,口感清冽。从1984年发展至今,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走自己的文艺之路,十分适合当代年轻人。
除此之外,还有百年の孤独、麦一献和黑雾岛等口感不错的烧酒品牌,感兴趣的酒友可以试一试。
之一名:中国烧酒——驴溪烧酒
最后公布我们此次大比拼的之一名,就是中国烧酒的代表“驴溪烧酒”。
驴溪烧酒来自重庆市白沙县,是中华老字号,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时期。驴溪烧酒喝起来不像真露酒那样平淡无味,也不像iichiko烧酒那样清冽可口,而是相对纯甜柔和,入喉很顺畅,十分舒服。
综合发展历史、整体口感等多个方面,中国烧酒获得之一是实至名归,可以说是“世界之一烧酒”。各位酒友,你们觉得呢?
3 分钟读懂日本清酒很久以前,酒百科写过一篇关于韩国烧酒文化的文章,酒粉们纷纷在后台留言问烧酒和清酒(Sake)的区别。应亲爱的酒粉们的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日本的清酒。
01
清酒:日本当之无愧的国酒
清酒是日本国酒,在日本人眼里清酒就是上帝的恩赐,因此最早是用来供奉神明。慢慢地,清酒发展成为有身份的人喝的酒,后来才逐渐普及大众化,总之清酒可以说是日本历史最长的酒,且一直都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酒精饮料。无论是在大型宴会或婚庆典礼中,还是酒吧或寻常百姓餐桌上,你都可以看到清酒的身影,称之为国粹毫不为过。
虽然日本清酒借鉴了我国的酿酒工艺,不过经日本风土精炼后,发展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特色酒。因此,日本清酒文化也成了日本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据说,每年成人节时期,日本年满 20 周岁的年轻男女都要穿上华丽庄重的衣服共赴神社祭拜,然后再喝上人生中的之一杯清酒,并在神社前拍下喝清酒这个重要时刻,足见清酒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02
清酒: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议的液体
和我们常说的韩国烧酒或日本烧酒不同,清酒属于酿造酒,不经过蒸馏过程,因此酒精度也不会很高,一般在 15 度左右。由于清酒的原料只用到米和水,就可以产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好滋味,因此有人毫不犹豫地将其形容为“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议的液体”。
(1)好米才能酿出好酒
清酒的原料是米,而米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酒的好坏。因此,生产商一般会精选当地优质大米来酿酒,这些大米一般米粒大而坚硬,所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量比普通大米要少,因此一般不作为食用大米。其中,山田锦、五百万石、熊町和美山锦等是日本最有名的一类大米的名称。
优质大米大多中心白、周边半透明,通常米粒的淀粉都集中在中心部分,外层则主要是蛋白质和油脂,因此在制成清酒前,米粒一般需要经过磨皮。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专业术语:精米步合。精米步合代表的是大米被磨掉的程度,一般指磨过之后的白米占原来糙米的比重。例如将一批糙米磨去四成后,剩下的白米占原米的六成,即精米步合 60%。通常,百分号前的数字越小大米越少,酿成的清酒也可以说是越高级(不排除有例外)。
(2)好水才能酿出好酒
完成磨皮过程后,大米要置于天然矿泉水中浸泡,可以说几乎每一个重要步骤都离不开水,因而在清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这样一来,水质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着清酒的口感,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水都会给清酒带来不同的影响,例如新泻市的清酒就口感纯净,而广岛市的清酒往往更加浓郁。通常而言,矿物质含量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大多数时候酿酒厂会选用软水,当然也有使用硬水出产的清酒。因此生产商既可以选择井水,有时候也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河水或湖水。
(3)如何酿造清酒?
新磨好皮的大米会置于空气中“晾”一段时间,待其达到一定的湿度后再置于酒厂精选的天然矿泉水中浸渍,以免米粒因过于干燥而裂开。在这个过程中,大米会快速吸收水分,这样可以很容易蒸熟。蒸煮的过程需格外留意,过熟的话发酵时无法很好地发展出风味来,未熟的米粒则不能发酵完全。煮熟后米饭一般会先冷却下来,同时分成不同的分量以供酿造之用。之后,米饭上会撒上一层米曲霉,让其进行 5-7 天的发酵。初步发酵完成后,水和酵母会加入到酒曲中。在经过制曲、制酒母、发酵等工序后,酿造出的清酒酒精度大都为 18%-20% 左右。清酒原酒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清澈透明,因此一般会再加入石灰使其沉淀。是否加入酒 *** 体、是否进行杀菌操作以及是否加水稀释都根据具体需求而定。
03
清酒的口感风味有何特殊之处?
“稍稍凑近杯口,可以闻到青苹果、梨等果香味;轻酌一口,感受那清凉的酒液,和如丝绸般顺滑的口感,夹杂着空气的酒液在舌尖略作翻滚后送入喉咙,华丽丽地爆发出类似甜瓜、哈密瓜、苹果的香气……”
你一定会感到奇怪,这时候干吗描述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然而你错了,以上描述的是清酒的口感特征。正如之前的酒粉留言:顶级清酒有着不逊色于顶级白葡萄酒的香气和结构,因此不要以为清酒是米酒就认为它在香气和口感上没有什么特色。和葡萄酒一样,清酒的香气也非常复杂,除了果味外,还有各种绿色植物、花朵、香草和香料的香气。
清酒一般无色,有时呈淡黄色,大体上都清凉透明,带有宜人的芳香和纯正的口感,绵柔而又爽口。其中,15% 是清酒的标准酒精度,当酒精度达到 17%-18% 时一般就会辣口,13%-14% 时又会显得口感清淡,这一般是兑水稀释了的缘故,因而风味特征也相应稀释了。
此外,清酒中还有一个代表辣度的术语叫做日本酒度,一般来说这个数字越大尝起来越辣口。酸度也是一个用来描述清酒口感的术语,常见清酒的酸度范围大多在 0.2-2.8 之间,酸度越高口味越浓醇;酸度越低口感越淡丽。
日本人将清酒的口感描述为“辛口”和“甘口”,辛口就是辣口的意思,与之相对的甘口则指的是口感略甜。日本酒度和酸度以及辛口、甘口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04
清酒的分级
(1)根据精米步合
纯米大吟酿: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低于 50%,属更高级别,是清酒中的极品;
大吟酿:精米步合低于 50%;
纯米吟酿: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更高为 60%;
吟酿:精米步合更高为 60%;
纯米酒:单用大米、米曲和水制成,精米步合 70% 以下即可;
本酿造:可加入少量酿造酒精来调节香气和味道,精米步合 70% 以下即可;
普通清酒:对精米步合没有特殊要求,不过一般约为 70%。这种酒的香味不太突出,口味因产地而异,在产量上则类似于葡萄酒中的餐酒,大多非常高。
(2)根据生产工艺
生酒:一般没有经过加热杀菌,因而相对不稳定,保存时间较短;
标准清酒:澄清透明,经过了加热杀菌,没有白色沉淀物,口感很稳定;
浊酒:这是一种特殊的清酒,由于只经过粗过滤,因而有白色大米沉淀物存在于酒液中,口感较甜;
气泡清酒:有天然气和后天气之分,可以理解为清酒里的起泡酒,通常打开之后不能保存,必须一次性全部喝掉。
05
不识日语如何读懂清酒酒标?
下图单看酒标不看注释,你可能只能读懂一些与汉字类似的文字,然而酒标上难免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日语表达,怎么办呢?其实,只要读懂以下这些点,不识日语也可以读懂清酒酒标。
06
清酒只能温着喝?
很多人对于清酒的之一印象就是清酒要温着喝,的确,无论是在日本还是我国的日式料理馆中,你总能看到温饮清酒的人。然而,清酒在饮用温度上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弹性空间,无论你是喜欢冷饮(5℃)还是热饮(55℃),你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清酒。
通常,热饮更能降低清酒的酸感,凸显其甜味,因而更适合大米味道较浓的清酒;而冷饮则能更好地展示清酒的香气,因此适合带果香的清酒。例如纯米酒、本酿造和普通酒等在加热后,原先的酸感逐渐转化为了圆润的甜味,酒质也更加浓郁香醇,因此这类酒一般适合温饮,当然在常温下饮用也可。吟酿系列往往需要冷饮,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其纤细的香气和清爽口感,否则酒中香气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快速散发损失。此外,一些口感清淡的清酒也适宜冷饮或常温饮用。
07
如何像日本人一样喝清酒
(1)喝清酒用什么酒杯?
温饮清酒时一般会使用浅平碗或小陶瓷杯,冷饮时则大多选用褐色或青紫色的玻璃杯,锡质酒杯一般属于通用型。白葡萄酒杯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更方便闻香,同时感受清酒口感的变化,尤其是好的清酒更应该用白葡萄酒杯。
(2)如何温酒/冰镇?
温酒:将即饮的清酒倒入清酒壶中,再置于 80℃-90℃ 的热水中加热 3-4 分钟即可,这种隔水加热法最能保持酒质原始风味。
冰镇:最直接方便的 *** 就是将整樽清酒置于冰箱中,待达到适饮温度后再取出;当然,像冰镇葡萄酒一样置于冰桶中也可以;此外,也有人选择只冷藏喝酒用的杯子,这样倒酒后酒杯的温度就能均匀缓慢的传导给清酒,以保持其纤细的口感;日本还有一种专门的酒杯可以隔开酒液和冰块,因此将碎冰块置于酒杯的冰槽后,直接倒酒即可。
(3)饭前喝?佐餐喝?还是饭后喝?
通常来说,清酒既可以作为佐餐酒,也可以作为餐后酒,也就是说清酒既可以就着日料一起喝,也可以在餐后饮用。
(4)如何倒酒?
在喝清酒时,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自己给自己倒酒(这一点倒是和韩国烧酒一致),而且当别人给你倒完酒后,记得要接过酒瓶给对方倒酒。
(5)如何碰杯?
敬酒和碰杯在喝清酒时也很常见,不过并不一定要在喝每一口酒前都碰一次杯,此外碰杯后也并不一定就要一饮而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6)如何配餐?
通常,日本人在吃鱼类菜肴如生鱼片、烤鱼或其它海鲜时,一般喜欢喝点清酒,既提味又去腥。由于清酒醇香爽口,适宜搭配的食物非常多,几乎与日式料理中的任何一种食物都能搭配。而且,清酒在提升食材风味的同时,还能使口腔产生一种圆润之感。
08
如何保存清酒?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清酒一般讲究鲜味,因此饮用最新生产的清酒更好。当然,即便如此,清酒还是会需要进行短暂地保存。那么,清酒的保存有什么需要讲究的地方呢?
光照是清酒的天敌,如果清酒被日光灯持续照射数小时,仅肉眼就可以看出颜色上的变化,有时还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因此储存清酒时务必避开任何光线,这也是清酒酒瓶大多设计为深褐色和青绿色等避光效果较好的颜色的重要原因。
清酒对温度的变化也非常敏感,所以储存时更好置于低温避光处,尤其是需要冷饮的清酒更好不要常温保存,冰箱一般是清酒较好的储存地。当然,为了避免开关冰箱时带来的温度变化和冰箱自带灯对清酒的影响,在保存时更好给清酒包上一层报纸,然后置于直立储物格即可。
09
清酒知名品牌
虽然清酒更重等级而不是品牌,不过稍微了解一下知名品牌也未为不可。日本清酒厂商有上千家,常见的有梵系列清酒、菊正宗、大关、日本盛、月桂冠、白雪、白鹿、白鹤清酒、富贵清酒和御代荣等。
10
清酒和烧酒有何区别?
回到前面酒粉的问题:其实清酒和烧酒更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发酵酒,后者是蒸馏酒。读完本文相信你对清酒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烧酒!
(1)日本烧酒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日本产的淡色酒类都叫清酒,有的也可能是烧酒。和清酒类似,日本烧酒(Shochu)也可以以稻米为原料;不同的是,大麦、荞麦、红糖和甜土豆都可以作为烧酒的原料。由于烧酒是一种蒸馏酒,因此其酒精度一般比清酒要高,多为 25%(不得高于 45%)左右,不过其香气却远不如清酒。在日本,烧酒的历史不如清酒悠久,直到 21 世纪早期,烧酒消费才开始急速繁荣。
(2)韩国烧酒
韩国烧酒(Soju)是该国国酒,一般以稻米、小麦和大麦为原料,现在一些生产商也会选用土豆和树薯粉来代替。整体而言,韩国烧酒外观清澈无色,酒精度处于 16.7%-45% 之间,不过绝大多数的烧酒仅有 20% 左右,是一种看起来很烈口实际上却很小清新的烈酒。有人认为大多数的烧酒就只有伏特加兑水的味儿,再以烧酒的苦味收尾;有人甚至表示尝起来就像稀释了的医用酒精,更别提香气和口感了。不过,韩国烧酒由于其余味略甜,因而极易入口,加上往往价格实惠,因此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
都是蒸馏酒,中国白酒和韩国烧酒谁更好喝?行家:不是一个层次中国跟韩国这些年来的关系有点微妙,尤其是前段时间的“戴牌事件”,让不少国人的某些情绪达到了顶峰。
但是经过两国的硬核处理结束之后,倒是在韩国掀起一股旅游潮。而他们冲的竟然不是我们国内的大好河山、美丽景色,而是我们的白酒!
这不禁让人好奇,要知道韩国本土的烧酒跟国内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为何要冲着我们的白酒来呢?难道是白酒比烧酒好喝?
如果单纯的从个人方面讲谁比谁好喝,确实是有点片面的,毕竟每个人味觉都有不同,所以肯定意见很难统一。
但是如果纠结这个问题,确实是有点没必要的,毕竟如果深入挖掘的话,从以下3个方面来说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没有可比性。
一、度数不同
在上世纪中叶之前,韩国烧酒的酒精度数还在30度以上,但在中叶以后,韩国烧酒的提炼方式有了改变,所以现在韩国烧酒的度数一般是在18-22度之间,跟黄酒的度数是差不多的。
而中国早期的白酒是酿造酒,度数低,一般在20度以下,而现在的白酒是蒸馏酒,大多都是40-60度这个区间的。
所以白酒跟烧酒两者之间度数不同,品哪款酒好喝,确实是有点不在一个层次。
二、适用人群不同
因为酒体的度数不同,所以两者的适用人群也有很大的差距。
现在在国内,因为白酒度数较高,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很难一下子上手。
而在韩国,烧酒因为度数较低,口感也偏甜,所以男女老都能喝点。
三、口感不同
韩国烧酒根据加入水果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果香味。再加上主体原料是大米,其他的什么味的加入什么样的水果,得到的酒体口感也是有各有千秋。
而国内的白酒,口感因为工艺的不同,原料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香型。
①:浓香型白酒根据口感的区别分为川派(原窖分层堆糟法)、江淮派(混烧老五甑法)以及北方派浓香酒。
②:酱香型白酒根据口感的区别南方酱香以贵州红糯高粱的茅台,和北方酱香以大蛇眼高粱的北大仓。工艺从上到下分为坤沙,碎沙,翻沙,串沙等等。
③:清香型白酒根据酒曲的分类可以分为:小曲跟麸曲。酒曲的不同,口感也有明显的区分,醇厚度也有明显不同。
综上所述,韩国烧酒跟中国白酒两者确实是不在一个层次,也确实不能评论出谁更好喝。
但是话说回来,对于国人来讲,因为习惯的不同,所以白酒的销量要比烧酒多得多,再加上现在白酒市场的成熟,即使是价格不高也能买到平价纯粮好酒,就像下面这2款白酒一样,大厂酿造,价格不贵,而且也是主流香型,是不少人选择的口粮酒。
风云酱父
执行标准为国标GB/T26760-2011的酱香型白酒,由李长寿先生酿造,其父李兴发是酱香之父也是茅台老厂长。
之所以称号那么多,跟其研究出的“3大典型体”解决了茅台60年代火烧眉毛的酒质不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解决了酒质,产量自然会成正比提高。
所以李兴发除了称号之外,还获得了货真价实的“特殊津贴”。
承父业的嫡子李长寿,原料选择单宁含量高且出酒率不高的红糯高粱,数次的高温蒸煮去除杂味,再进行数次的发酵,让酒体中微生物增多,后续的香味也就更多,喝起来也就更醇厚。
之后再进行7次取酒,得到的新酒还得5年时间老窖池的窖藏+12年陈酒勾调,入口茅系风味十足,酱香醇厚,焦糊香跟果香的味道充斥口腔,下咽无杂味,空杯留香持久。
鸭溪窖酒
没去过贵州的朋友都以为当地满是酱香弥漫,殊不知,这款浓香酒在当地也是有着“酒中美人”的胜誉。
此酒是以当地优质高粱纯固态发酵,所出酒质“优级”,开瓶时便有浓郁的窖香、粮香,入口间浓香自然,酒感透露出一定的酸味,酒质十分细腻。
饮后还有酱酒回味悠长的特点,是款独特的“浓头酱尾”白酒。
韩国手工烧酒的未来在哪儿?2000 年代初,Kyungmoon Kim 曾在韩国军舰上讲授葡萄酒鉴赏课程。少年时代,Kim 便从韩国移居到美国,并进入美国烹饪学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学习。在学校里,尽管先前有过餐厅从业经验的同学在厨房表现得比他更自如,但他的葡萄酒课成绩尤其出色。受到激励的 Kim 先是取得了葡萄酒与烈酒教育信托基金(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三个级别的资格认证,而后又通过了高级侍酒师理事会(Court of Master Sommeliers)的入门和认证考试。在那之后,他开始在韩国海军服役。
Kim 说:「我在一个基地待了两年,而后决定继续学习。」课上提到的葡萄酒在基地里根本买不到,所以他只能在无法品尝酒的情况下钻研。后来,他在首尔的一场侍酒师比赛中获胜,逐渐开始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并在舰队开设了课程。期间,他为美国烹饪学院的同学 Jungsik Yim 开在首尔的餐厅设计了酒单。等到退伍之后,Kim正式来到这家餐厅工作。2011 年,Yim 的 Jungsik 餐厅在纽约开业,餐厅酒单同样由 Kim 设计完成。
Kyungmoon Kim 在吧台调酒。
Kim 很喜欢用葡萄酒来搭配韩国料理,「我们有着近千种品牌的葡萄酒。」但他没想到的是,纽约人对韩国酒品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纽约韩国城的其他很多酒吧里,人们经常选择「绿瓶」烧酒 —— 一种用淀粉和添加剂制成的、大规模生产的烈酒。Kim 表示:「我从其中找不出一种能让我引以为豪的酒,但是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2016 年,当时就职于 The Modern 餐厅的 Kim 通过了高级侍酒师考试 —— 葡萄酒界更具含金量的考试。「我当时在想,现在世界将为我敞开大门了。」他回忆道。
除了直接配餐饮用,烧酒也被用来 *** 各种鸡尾酒饮品。? eatbook.sg
可惜事与愿违。他在为阿根廷的会员制酒厂 Dragonback Estate 提供了长达一年的咨询服务后,打算开一家自己的餐厅。「然后我脑子里的那盏灯泡就亮起来了。」他说道。他认识的许多餐馆老板都很需要手工 *** 的韩国酒。很快,Kim 就登上了飞往韩国的飞机,深入了解小型烧酒厂的产品。
韩国人有着超过 2000 年的米酒酿造历史,从 13 世纪起就一直通过蒸馏米酒 *** 名为烧酒的烈酒。然而,20 世纪的日本侵略战争和朝鲜战争让这个国家陷入了贫困。当时,大米仅供食用,酿造和蒸馏米酒被取缔。小型的酿酒厂都关闭了,大型酒厂转而使用其他谷物、木薯或红薯作为酿酒的原料。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Kim 回到韩国时了解到,「烧酒复兴」正在进行中。韩国 *** 于 1990 年代取消了米酒酿造禁令,甚至授予部分烧酒生产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手工烧酒再度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Kim 说:「尝到烧酒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撼,它让我大开眼界。」
无论是小规模生产的手工烧酒还是已实现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烧酒,都有着丰富的口味选择。? erinjin.cafe24.com
不同于纽约常见的工业化烧酒,Kim 尝试的手工烧酒都是通过「Nuruk」天然酒曲发酵,在烧酒锅中小批量 *** 而成的。无论酒精含量是 20% 或是 40%,都有不同的酒体质地和丰富的口味(如草药、水果和樱花等)可供选择。即便是在韩国,尝过这种烧酒的人也很少。大容量、价格便宜的烧酒仍然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Kim 决定以进口商的身份来帮助小规模烧酒厂打开美国市场。而如今,Kim 已经成功将韩国烧酒带到了美国 —— 它们可以完美地搭配各种美食,更可以成为伏特加和金酒的高级替代品。慢慢地,韩国手工烧酒收获了一批粉丝。
「烧酒是一个鲜为人知却很有吸引力的话题。」Kim 很看好韩国烧酒的未来,「15 年前也很少有人知道梅斯卡尔酒,而现在几乎每家餐厅都有几种产自某个墨西哥村庄的梅斯卡尔酒。在推广韩国烧酒方面,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
White Gold 鸡尾酒酸甜可口,使人联想到杜松子酒的奶油香气。
调制用时:5 分钟
成品量:1 人份
调制用料:
? 杯(2 盎司,约 57 克)Golden Barley 40 烧酒
1? 汤匙新鲜柠檬汁(约 ? 盎司,即 21 克)
1? 汤匙(? 盎司)君度酒
1 个大鸡蛋的蛋白
柠檬皮
食用金箔(选用)
调制方式:
将 Golden Barley 40 烧酒、柠檬汁、君度酒和蛋白放入鸡尾酒调酒器中,盖上盖子摇匀,直至蛋白起泡,这个过程需要约 20 秒。往调酒器中填满冰块;盖上盖子摇晃至饮品完全冷却,这个过程需要约 15 秒。将冷却后的饮品过滤并倒入蝶形香槟杯中,用柠檬皮装饰;如有需要,可饰以食用金箔。
Forever Young 的灵感来自阿多尼斯鸡尾酒,很好地平衡了带泥土气息和发酵香气的阳村忠州烧酒和阿玛罗利口酒。
调制用时:5 分钟
成品量:1 人份
调制用料:
3 汤匙(1? 盎司,约 43 克)阳村忠州烧酒
2 汤匙(1 盎司,约 28 克)Cocchi 都灵甜型味美思酒
1 汤匙(? 盎司,约 14 克)诺妮酒庄美丽花语利口酒
2 滴橙味苦精
1 根(3×1 英寸,约 7.6×2.5 厘米)橙皮条
调制方式:
将阳村忠州烧酒、Cocchi 都灵甜型味美思酒、诺妮酒庄美丽花语利口酒和橙味苦精倒入一个装满冰块的混合杯中,搅拌至饮品冷却,这个过程需要约30 ~ 45秒。将搅拌均匀的鸡尾酒倒入尼克诺拉鸡尾酒杯中,用橙皮条进行装饰。
? 阳村忠州烧酒
(YANGCHON CHUNGJU)
这款糯米酿造的泥土香金色米酒质地浓稠,伴有蘑菇、杏仁糖和梨干的香气,余味接近坚果皮的苦甘,适合与韩国烧烤一起享用。
? 酒泉 Mir 烧酒
(SULSEAM MIR SOJU)
这款双蒸馏酒的原料只有水、Nuruk 酒曲和京畿道大米,有着烤玉米的香气和乳酸的清甜,以及菠萝和啤酒花明快的味道,佐以冰块饮用效果更佳。
? Solsonju Damsoul 松木烧酒
(SOLSONGJU DAMSOUL PINE SOJU)
这款烧酒有着浓烈的云杉和松树香气,这种草药味的烧酒是替代杜松子酒的更佳选择。Kim喜欢把松木烧酒与金巴利酒和阳村忠州烧酒搅拌在一起,调配出韩国风格的内格罗尼酒。
? The Han 首尔之夜烧酒
(THE HAN SEOUL NIGHT SOJU)
这款烧酒是通过将金李子酿造的利口酒蒸馏后稀释制成的,入口时散发着水果的香气,余味却带有一种类似茶的干涩,可以用来搭配鱼肉塔可饼或牡蛎薯条,或者与甜点一起享用。
近几年,受到韩流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关注韩国烧酒和日本清酒,即便是在中国白酒圈里,也有不少酒友偶尔买点烧酒和清酒尝一尝。经常购买韩国烧酒和日本清酒的酒友,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在酒精浓度差不多的情况下,日本清酒的价格几乎是韩国烧酒的十几倍,有些甚至达到了二十倍。
为什么韩国烧酒卖得十分便宜,而日本清酒却可以卖这么贵?面对这个问题,一位酒友在知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是因为真露、初饮初乐、好天好饮等韩国烧酒,口感像酒精兑水,又呛又难喝,从这条回答的点赞数来看,讨厌韩国烧酒的酒友在酒友圈中占比挺大的。
虽然韩国烧酒因口感等问题,在国内的口碑呈现两极化,但实际上,韩国烧酒卖得比日本清酒便宜,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酿造工艺不同,简单来说,韩国烧酒和日本清酒不是同一类酒,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比韩国烧酒复杂,且用料更精细。
在酿造工艺方面,韩国烧酒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用食用酒精勾调而成。烧酒在韩国的定位,就是一般平民能喝得起的酒。1965年,为了缓解粮食短缺,韩国开始实施禁酒令(禁止酿造烧酒),但烧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刚需”,韩国人每年都会喝掉包括超水烧酒、溪婉烧酒、真露、枫叶烧酒等在内,超过30亿瓶的烧酒。
为了满足民众的饮酒欲,韩国酒商们便在只能放弃纯粮食酿酒 *** 的情况下,改用木薯、红薯、地瓜、土豆等一切含有淀粉的农作物来酿造烧酒,用今天的说法来说就是,往食用酒精里兑水稀释,再加入调味香料等。
现在除了极个别韩国高端烧酒品牌外,今天大量的廉价韩国烧酒,还是用这种“食用酒精兑水” *** 制造出来的,也正因如此,韩国烧酒的成本非常低廉,再怎么卖都不会太贵,毕竟这本就是一款平民“口粮酒”。反观日本清酒,它定位是非常高级的酿造酒,即日本国酒。日本有句俗语叫“清酒是神的恩赐”,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清酒在日本地位十分崇高。
定位不一样, *** 流程和用料当然也就不一样。相传,日本清酒的酿造工艺,是借鉴中国黄酒的酿造法而发展起来,其从原料选择,到 *** 工艺整合都颇有讲究,并有严格的等级分类。一瓶日本清酒需要经过精米、蒸米、制曲和发酵等精细化过程,才能酿制而成,其中,更高端的纯米大吟酿清酒,精米率可以达到20%多,其过程不知浪费多少米,因此,日本清酒酿造成本十分高。
整体来说,韩国清酒在酿造工艺、酿酒成本以及酒的定位上,均比不上日本清酒,再加上酒类关税问题,日本清酒自然卖得比韩国清酒价高。毕竟一个是用来为了买醉而醉的酒,一个是用来品鉴享受的酒,价格差异巨大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