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大小的黄金鲍鲜嫩肥美,“放心美味”;黑褐色的海参参体饱满、肉质Q弹,“高端的海参,不需要解释”。这是大连一家海产品公司在其 *** 店铺中对所售商品介绍,图片里的黄金鲍看起来鲜嫩金黄,海参个大体肥。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高端”海产品背后,却涉嫌非法添加有毒药剂。
“3·15”前夕,接到举报的新京报记者,应聘进入该公司成为车间里的一名操作工。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鲍片”“黄金鲍”大多使用产于塞内加尔的宽口涡螺作为原料,但这些“鲍片”“鲍贝”“黄金鲍” *** 过程中,都会使用药剂泡制,而这些药剂经记者取样第三方送检,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具有毒性的硼砂成分。此外,该企业生产的“高端海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经过了染色泡发。
“药粉”泡发:保质保鲜,色泽更好
这家公司是一家集海珍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企业。官网显示:企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全年生产加工各种各类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产值达10亿元。
2月25日,新京报记者应聘进入该公司的黄金鲍、海参生产线,该生产线位于园区内一栋建筑的一、二层,分别设置有蒸煮间、分选间、速冻间、制冰间等区域。
在工厂一楼的车间内,摆放着十余个长约1米、高约80厘米的蓝色塑料水槽,槽内数百斤的“鲍片”正在被工作人员加水浸泡。每个槽内的水面都聚满了白色泡沫。
“里面加药了,保鲜、漂白,螺肉会更好看。”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些海产品切片实为螺肉,他们对外都叫“鲍片”。记者对比发现,经过2个小时的浸泡后,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鲍片”较之前都更加嫩滑,色泽更白亮。
被“药液”泡发的“鲍片”更加滑嫩,散发出类似洗衣粉的味道。 暗访视频截图
被使用“药水”浸泡的,并非只有“鲍片”。黄金鲍,是该公司的畅销产品,公司 *** 店铺信息显示,多个黄金鲍产品销量超过10万单,为店铺热销榜之一名。另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黄金鲍的销售,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在前列。
黄金鲍盛产于北非,实际是一种海螺,因为形似鲍鱼,所以在国内被称为黄金鲍。进货包装显示,这是一种名为“宽口涡螺”的海产品,产地为塞内加尔。
记者观察发现,黄金鲍在进入车间后,首先需要放入水槽内加清水解冻。大小不等的黄金鲍解冻后呈黄褐色,槽内水质清澈,且无异味。而当工作人员将白色“药粉”投放到水槽内加水稀释后,会再把解冻好的黄金鲍放入水槽,随着不断的人工搅拌,清水逐渐变成了红色,而黄金鲍也真的变得金黄起来。
“黄金鲍”被药液泡发后,药液呈现出红色。 暗访视频截图
2月27日,记者按照车间安排,将解冻后的两三千斤黄金鲍,分别捞入混合了固定量“药粉”的水槽里浸泡。负责“下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金鲍需要在药水中浸泡2天,才会进入后面的流程。
对比可见,被浸泡后的黄金鲍相对之前,不仅个头大了,色泽也更加黄、亮,摸起来滑嫩又有弹性。
这种神奇“药粉”到底是什么?面对记者询问,多位工作人员对此三缄其口。即使是每日称重分配下药的工作人员,也称“不知道”。
违禁添加剂:药粉含有毒硼砂
记者看到,在该公司的一、二楼两层加工区域内,多数车间和走廊内都装设有监控设备。然而,配置“药粉”的制冰间里,并没有安装摄像头,且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配。
工人会在没有摄像头的制冰间里“配药”。 暗访视频截图
每当一批黄金鲍解冻完毕后,配置“药粉”的工人就会进入制冰间,从靠墙摆放、编织袋大小的牛皮纸袋里,如挖面粉一般,一瓢瓢地倒在电子秤上的塑料盒里称量、调配,之后再送到操作间倒入水槽冲水溶解。“黄金鲍、鲍片都要用这药水泡,主要是防腐、去腥、防腐败。”配药的工作人员称。
究竟是什么药?记者看到,这些装着“药粉”的外层牛皮纸袋和内层的塑料袋上,均未标注任何关于该产品的信息,唯一能够区分的就是纸袋上有手写的字母“G”和“B”。
为了弄清楚“药粉”的成分,新京报记者在车间对两种药粉取样后,送到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化学实验室进行XRD物相分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G”样本中主要成分均为硼砂,“B”样本也含有硼砂。
《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早在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将硼砂和苏丹红等添加剂列入之一批禁止添加、使用的名单。
用药液泡发的“黄金鲍”产品配料表中未提及使用硼砂等添加剂。 暗访视频截图
然而就是这个对人体会造成损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仅在2月27日就被使用了四五袋,粗略估计有200斤。而这些被硼砂浸泡了2天的黄金鲍,出现在该企业的网店里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
“企业的动机还是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分析称,企业在加工食品时使用硼砂属于违法添加的行为,硼砂除了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外,还可以改变食品的蛋白质结构,增加蛋白质的吃水能力,让食品吸收更多的水分,达到增重的目的。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根据《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海参上色:边煮边染变“高端”
卧底调查期间,记者曾被抽调到海参生产线。在海参蒸煮间内,一筐筐原本泛青色的海参通过煮制后,最终变成了黑褐色。在该公司的网店里,这些黑褐色的海参,被称为“野生”“高端的海参”。
染色后的海参通体发黑。 暗访视频截图
蒸煮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参煮过之后颜色变深,并不是因为被煮熟的原因,而是锅内添加有可以染色的物质,煮其实就是染色的过程。经过蒸煮、泡发等工序,再冷冻包装。
记者询问了多位蒸煮间的工人,他们均表示不确定给海参上色使用的是什么物质,只表示称“类似于茶叶的黑色东西”。
一位海产品从业人员表示,给海参染色一般是用茶叶、 *** 亚铁和海参一起煮,颜色加深后海参的品相看起来更好。
除了使用违禁添加剂浸泡海产品外,该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制度也并不严格。
记者在应聘该公司时,提出没有健康证是否可以上岗的问题。 *** 人员称,可以先行上岗,后续会安排相关体检,但从记者入职到离开的5天时间内,始终无人安排记者前去体检,也无人询问记者是否办理了健康证。入职的第3天,记者签订了劳务合同。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 ***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新京报记者 白德彰 袁静伟 王昆鹏 程亚龙
编辑 甘浩
校对 刘越
大门楼·鲍参肚|“软黄金”鲍鱼,浑身上下都是宝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中国都有鲍鱼的踪迹。全世界已命名的两百多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市面上我们常见的也就十几种。拥有【海珍之冠】地位的鲍鱼,从壳到肉,浑身上下都是宝。
千金难买的双头鲍
鲍鱼壳 = 石决明
鲍鱼壳
鲍鱼有九孔,因此又名“九孔螺”,壳内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这样“花里胡哨”的鲍壳还具有药用价值,《药典》中记载,鲍壳又称石决明,是著名的中药材,可平肝潜阳、除热明目。
鲍鱼肉 = “软黄金”
鲍汁捞饭
鲍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鲜鲍中营养物质含量为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此外,鲍鱼中含有一种名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从而达到防癌的效果。
鲍鱼产“珍珠”
鲍鱼产的“珍珠”
鲍鱼不仅能吃,还能产“珍珠”,严格来讲是海螺珠。通常情况下鲍鱼并不会产珍珠,因此鲍鱼珍珠算是个稀有物品,其形状不一,多为喇叭状或鲨鱼牙齿形状。颜色更为艳丽,绿、蓝、粉红、黄的组合都有。
关注大门楼,了解更多鲍参肚精彩
一年一度的315来了,315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成立于1983年。
315的宗旨,主要在于揭露商家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还记得去年315曝光的插旗菜业公司吗?这家公司为很多知名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
315曝光之后,康师傅,统一纷纷出来道歉。
海豚妹看到记者曝光腌制酸菜的工厂,环境简陋肮脏。
工人一边叼着烟,一边对老坛酸菜进行“足时发酵”,看完视频,瞬间觉得反胃。
很多人像海豚妹一样,平时会买康师傅,或者统一的老坛酸菜,配上2根火腿肠进行品食。
自从315曝光老坛酸菜之后,海豚妹已经1年没有吃过统一和康师傅泡面了。
毕竟曝光出来的老坛酸菜,不仅卫生质量堪忧,而且防腐剂超标,对人体健康不利。
2023年的“315”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记者又曝光了哪些消费内幕。
大家买东西一定要擦亮双眼,毕竟不法商家为了钱,连脸都不要了。
1、汕头玉蕾橄榄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每一年的315,很多老百姓都很关心食品安全。
还记得以前315曝光的“地沟油”,“三聚氰胺”等“毒食品”吗?各个让人触目惊心。
海豚妹在网上参与了一个调查,发现63%的人关心食品安全,14%的人关心直播带货。
还有一些网友关心买房装修和虚假交易。
海豚妹作为广东人,广东人的饮食普遍比较清淡,早餐喝个粥,配点咸菜,橄榄菜,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刚刚看了一下新闻,整个人都不好了,去年被曝光的老坛酸菜吃过,今年曝光的橄榄菜,我也吃过。
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习惯买大品牌,觉得大品牌值得信赖。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品牌能做大做强,我们相信他们不会为了一点钱,泯灭良心。
但是有些大品牌,为了挣钱,却做着铤而走险的事情,毁坏自己建立已久的口碑。
315记者曝光汕头市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制造橄榄菜的知名公司。
橄榄菜的 *** 环境苍蝇乱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工人还对记者说:全天下的橄榄菜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些看起来像“垃圾”,又泛着阵阵恶臭的橄榄菜,居然可以流入市场。
不知道这些橄榄菜是怎么加工的,玉雷橄榄菜流入市场那么久。
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何没有检测出来,最终还是记者暗访查出来的。
有网友表示:我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用橄榄菜沾馒头,怪不得肚子经常拉稀?
还有网友说:“食品安全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建议对违法人员判刑”
如果不是记者曝光,这些昧着良心的企业,就继续用劣质的橄榄菜。
让员工进行“足时发酵”,然后流入市场,让老百姓练就“百毒不侵”的体质。
还记得去年的插旗菜业公司吗?工人穿着拖鞋,在橄榄菜上踩来踩去,一边干活一边抽烟。
在315被曝光之后,也仅仅是影响到康师傅,统一的销量。
但是插旗菜业公司并没有出来道歉,后续也是不了了之。
有些企业就是砖法律的空子,湖南插旗菜叶的彭经理,为何底气那么足?
彭经理表示:顶多罚款1000~2000元,如果在国外,最少要罚款10万。
终于明白这些人,为何那么不要脸了,毕竟罚款不多,大不了就道歉,然后换个牌子东山再起。
感觉我们国家,对于食品阿全这一块,还是过于包容,希望能严惩这些不法商家,而不是让315成为一种仪式。
2、硼砂泡出黄金鲍
何为硼砂?硼砂是一种白色粉末,用途很广,但是因为毒性比较高,被世界各国禁止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
人体如果食入过多的硼砂,会导致多器官衰竭。
黄金鲍作为一种营养价格很高的食品,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预防癌症。
对于有钱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养生食品。
但是硼砂加上黄金鲍,那不是变成有毒有害食品?
315期间,记者暗访入职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
我们知道入职食品公司,一般都是需要健康证和体检证明。
但是大连这家公司,没有健康证也能上岗,感觉是个人就行。
黄金鲍并非鲍鱼,而是一种进口的涡螺。
该企业在官网宣称:全年加工海鲜黄金鲍产量高达1000万斤。
其中有员工自曝:他们公司的黄金鲍,在国内销量数一数二。
这家公司让黄金鲍在硼砂中泡上2天,让黄金充分吸收之后,在进行加工。
黄金鲍那么贵,作为海鲜加工的龙头企业,为何要铤而走险?
我们都知道,有些商家,为了让猪肉看起来卖相更好,所以往猪肉里面注水。
这家公司其实也一样,为了让黄金鲍的卖相看起来更好,因为硼砂具有防腐性,可以让黄金鲍看起来更美观。
让硼砂注入黄金鲍,也如猪肉注水一样,让分量更足,可以卖的更贵,他们也挣的更多。
有网友调侃,终于明白整天吃鲍鱼,海参的国足,为何那么不争气,原来是吃了上色的补品。
有网友说:黄金鲍不是我能吃的起的补品,是给足球队加工用的“毒品”。
还是希望国家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的企业和个人,加大惩罚力度。
这些年,我们或多或少都吃进了不良企业生产的“毒食品”,但是他们依旧过的风生水起。
主要还是违法成品太低,才让我们肆无忌惮,继续做违法的事情。
3、出售女性 ***
一些不法商家,居然在电商平台,出售女性 *** ,很多不法分子通过 *** 进行犯罪。
这些 *** 到底有多厉害?健康的人服用之后,会产生头晕,嗜睡,神经错乱等现象。
这些“女性 *** ”求购的人还不少,卖家还教你怎么去脱罪,简直是罪大恶极。
什么“听话水”,“C药”都有,不少女性服用之后处于昏迷状态,商家告诉卖家:
你就帮那个女生穿好衣服,然后告诉她什么事情都没有,你只是睡了一觉。
对于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律师表示:对于实施 *** 下 *** 等行为,按 *** 罪处理。
有些商家,就是知法犯法,有的人还利用女性喜欢小动物的心里,对女性下 *** 。
女性哪里知道,自己要的是一只小兽,居然吸引到禽兽。
这些不法份子,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想尽各种办法。
对此网友呼吁,建议买卖同罪,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还是不要随便接陌生人递过来的饮料,汽水等各种物品。
要是喝完整个人昏迷,陌生人对你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那就惨了。
有一些不法份子,就喜欢买这种 *** ,然后到一些酒吧门口。
对酒吧门口喝醉酒昏迷不醒的女性,进行“捡尸”,然后下“ *** ”,想想就觉得可怕。
4、脚尖上的腌菜
老坛酸菜用脚踩,橄榄菜用脚踩,腌菜也用脚踩,现在的企业,是流行“脚尖上的美味”?
315记者曝光了汕头一家腌菜,工人也是一边抽烟,一边光着脚丫子踩腌菜和南姜。
记者问工人:会不会辣脚?
工人回答:习惯了就不辣了。
为什么这种现象,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说到底还是企业不重视,毕竟惩罚的力度太轻。
脚尖上的腌菜,让人想到去年的老坛酸菜,这些企业,为了挣钱,良心都不要了。
突然觉得,能自己做饭还是自己做饭,能自己腌制小菜,还是自己腌制,不然很容易吃到商家脚尖上的美味。
终于明白:做什么的不吃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在怎么做出来的,不知道的话,还可以眼不见为净。
5、女子疑吃凤凌食品自嗨锅中毒
比起脚尖上的美味,更令人害怕的是,是直接送你上西天的食品。
2022年8月底,四川38岁的陈婷,在网上买了4盒自嗨锅,和岳母,女儿3人一起食用。
没有想到吃完之后,3人都出现了呕吐,发烧,腹泻等情况。
陈婷经过抢救之后死亡,司法中心根据尸检报告查出:不排除因食用“自嗨锅蒜香花蛤粉”导致急性中毒死亡的可能。
陈婷的丈夫,要求企业追究责任,赔偿他们176万元,双方未达成一致,目前已经移交法院立案。
如果只是一个人吃了有问题,那么说明这个人本身身体就有问题,但是如果3个人吃完,都住院治疗,那么自嗨锅,本身就有问题。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家自嗨锅在海报上打出:“176万致富款花蛤粉”,疑对对陈婷一家进行侮辱,毫无悔过之意。
如今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上班来不及做饭,会购买一些方便面,自嗨锅等方便快捷的速食,用来填补肚子。
很多食品问题,只是没有被人曝光出来,但是你见到一只蟑螂的时候,其实底下已经有无数只蟑螂。
不得不说,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希望能够加大监督检查制度,而不是每年315做个样子,后续食品问题,又不了了之。
总结
突然觉得自己能活到现在不容易,去年老坛酸菜吃过,今年315被曝光的橄榄菜,腌菜我也吃过。
硼砂泡过的黄金鲍,海豚妹吃不起,只有在吃亲朋好友婚席的时候,偶尔尝过。
自嗨锅没有吃过,刚刚看了一下新闻,沃尔玛超市被曝出盒饭上蟑螂乱爬,食品安全真的是堪忧啊!!!
有一些不法商家,卖水果的时候,贴着好看的标签,标签撕下来,里面都是伤疤,果子是烂掉的。
不知道为何,平时看不到曝光食品问题,都是等到315的时候才曝光,然后一批企业进行集道歉。
脚尖上的食品,为何屡禁不止,或许就像老坛酸菜的彭经理说的一样,罚款1000,2000,他不怕。
毕竟惩罚力度那么低,但是他靠老坛酸菜,挣得不止几千块钱吧,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放心吃任何食品?
一年一度的315来了,315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成立于1983年。315的宗旨,主要在于揭露商家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每年的315都会曝光一些黑心商家,去年湖南土酸菜 *** 过程被曝光后,让网友们直呼“看完想吐”,吓得连酸菜牛肉泡面也不敢吃了。
今年315曝光的五个“瓜”更加离谱:脚尖上的腌菜、女性 *** 、硼砂泡黄金鲍等,每一个都极其离谱!#315全民季#
之一瓜:脚尖上的腌菜
去年315的时候,曝光了湖南脚踩酸菜的工厂,我都对那种脚踩酸菜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呢,导致我一年都不敢再吃酸菜,没想到居然短短一年内,又有工厂顶风作案了!
广东电视台播出一期节目,曝光了汕头市一些腌菜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汕头一腌菜厂工人边抽烟边切酸菜,掉在地上的咸菜也直接被扔进箱子。
在南社村的汕头沐彤园食品有限公司,工人直接赤脚踩在南姜上。被问到会不会辣脚时,工人称“习惯了就不辣了”。
此外,视频还曝光腌制坑里的工人穿着未经清洗和消毒的水鞋来回踩踏,有工人甚至直接朝着里面吐口水。
大家都知道,这腌菜在汕头那可是誉为“汕头三宝”,基本上当地人家家户户都会腌菜,所以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因为怀念家乡的味道,都会购买腌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汕头兴起了很多腌菜工厂。
这次曝光的就是汕头腌菜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锦桂果蔬腌制厂,长期以来生产的腌菜销售到全国各地,大家赶紧回家翻翻厨房,看看有没有买这家的腌菜吧!
第二瓜:“吉野家”的蟑螂窝
作为日式快餐行业的领头羊,因为其在日本好评不断,所以“吉野家”一进入中国市场后,就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可是3月14日有新闻曝光吉野家一餐厅一份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混入了1只蟑螂,并且在工作人员执法检查时又发现了43只蟑螂!
这我不禁要问:“这食物是用来填饱人的胃,还是填饱蟑螂的肚子?”
最终吉野家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警告、罚款6.5万元。
其实吉野家也不是之一次出现安全食品问题了,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据统计,以前曾经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关停的“吉野家”门店数量就已经高达80家之多。
第三瓜:网店偷售女性 ***
某短视频平台留言区秒变 *** 交易现场,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女记者随即进行了暗访调查。
据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消息,记者卧底调查“ *** ”产业链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不少药贩子在隐蔽出售各类“ *** ”,有些“ *** ”被伪装成香烟糖果饮料,一家IP显示为吉林长春的药贩子还把“ *** ”伪装成壁画顺利出售。
据店铺 *** 称,“一次2片下去的话秒倒”,还指导买家如何洗白脱罪,“不要拍照片拍视频留证据,也不要到外面去吹牛跟别人说”。
记者顺利拿到 *** 并送到专业机构鉴定,据介绍,里面含有让人麻醉、昏睡的成分,是一种处方药,不能非法使用。
然而这种严格管制的处方类精神药物,记者却轻松地以“精神分裂”为由从正规网站下单成功。
真的是防不胜防,说到这里,也得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们,和别人交往尤其是异性,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尤其是不能喝他们给的饮料、水、酒等等,保护好自己。
第四瓜:把养殖虾当野生虾卖
去年要说最火爆的直播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东方甄选了,相信不少人都在这直播间买过东西,不过好评如潮的东方甄选也翻车了。
最近江苏的消费者王先生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购买了董宇辉所宣称的“100%野生海捕虾“,可他发现这些虾其实是养殖。
对此,东方甄选回应称:确实是说的100%野生,但是我们也是被供应商给欺骗了。
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督局已经介入了,而王先生和东方甄选也没有和解,最后剧情会往哪块发展,大家拭目以待吧。
第五瓜:硼砂泡出黄金鲍
最近更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科技与狠活,今天咱们又再一次感受到了!
“黄金鲍”是一种鲜美可口的海鲜,非常受人们的喜欢,但最近却曝光了有商家使用硼砂来泡制黄金鲍的问题。
3月14日,新京报以《海产品加工厂的“狠活”:硼砂泡出黄金鲍,海参边煮边上色》为题,报道了大连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使用违禁添加剂硼砂,浸泡黄金鲍、鲍片等海产品一事。
此外,记者还发现,为了卖相更高端,海参在加工过程中会边煮边上色。
在其销售产品的网店中,黄金鲍看起来鲜嫩金黄,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谁会想到它们都经历过“科技与狠活儿”呢?
硼砂不仅是一种有毒物质,而且还会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它在食品中添加是严格禁止的。
看到这些令人揪心的情况,我不禁要问:“这些商家到底还有没有一点点良心?”
为了赚钱如此不择手段,完全不顾无数的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也不怕哪天遭报应吗?
315年年都打假,可无良的商家却像雨后春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这恰恰说明市场需要更多的监管,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而我们消费者,也要警醒自己,擦亮眼睛,不让这些“黑心”商家有机可乘。
这五个“瓜”,你吃过几个呢?
在澳洲和新西兰,顶级鲍鱼免费让人捡,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观念?一次和在新西兰留学回来的朋友谈起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地鲍鱼是可以让普通人到海边捕捞的,而且捕捞过程非常简单,就是等海边潮水退了,直接捡就可以了,这些在我国不是普通人能吃到的价格高昂鲍鱼,在当地竟然是随便捡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据介绍,澳洲和新西兰的鲍鱼主要有三种:青边鲍、黑边鲍、和前两种鲍鱼的杂交鲍鱼,黑金鲍是新西兰独有的著名物产,是纯野生、零污染的原生态高端海珍品。黑金鲍表面形成黑膜富有独特的鲍灵素,被认定为具有防肿瘤的独特功效,极富营养,对于烟酒应酬多的群体具有极高的调理滋补效果。澳洲青边鲍鱼,更是有“一口鲍鱼一口金”之称。青边鲍,以澳洲西南部出产的更佳,属于澳洲鲍鱼中的顶级之品。比起味道浓厚的黑边鲍,青边鲍的口感最为爽脆,味道鲜美而不腥。
黑边鲍又名黑金鲍,黑金鲍誉为是“黑色的金子”,这个称呼真的是毫不夸张的,它虽然看起来很丑,但是它所呆的海域却是非常漂亮的,黑金鲍通常生活在新西兰沿海的冷海水中。黑金鲍鱼个头非常大,重量0.5公斤以上,普通的个头市面价格500元左右,个头大的可达上千元,它是新西兰独有的著名海产,也是新西兰国家形象的代表物质。这种黑金鲍是零污染,纯野生的高端原生态海鲜,在中国的高档饭店也有出品,价格平均一个500到1000元。
虽然可以捕捞,但为了维护自然资源的稳定和鲍鱼物种的长期生存发展,也是有捕捞规定的,规定每人每天只可以最多捕捞10只鲍鱼。每个鲍鱼必须在水中用量尺测量,不可直接用肉眼估算。捕捉到的黑边鲍尺寸不能小于125毫米,否则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您不遵守捕鱼条例,将面临250到500纽币的罚款,甚至被起诉至法院;在新西兰,非法捕捞和贩卖鲍鱼者,会面临更高5年监禁和高达25万纽币的罚款。
捡鲍鱼的 *** 也是非常简单的,每年鲍鱼捕捞季节,只要在海边傍晚大退潮,在低潮位0.4米以下,很多海里的生物都漏了出来。鲍鱼喜欢附在石头上,通常一窝一窝的,当退潮后鲍鱼就显露出来了。
当地人烹饪黑金鲍鱼的 *** 通常是做刺身或者香煎。做刺身时,把黑边鲍切成薄薄的细片,平铺在冰片上,吃的时候蘸少许酱油和芥末,切片刺身的黑边鲍口感偏硬,爽口清甜;香煎做法通常用黄油煎,黄油煎的鲍鱼片又是另一番滋味,入口柔软,嚼之有弹性,有吃松茸的错觉,但又比之松茸更加弹牙。可以说是口感层次相当丰富了。用黄油来生煎时,不放其它任何调料,这样做非常原生态。当烹饪好的鲍鱼片入口时,会感觉到肉质紧致弹爽,清甜醇香,回味无穷。
不知有没有读者捡过或吃过这类鲍鱼?如果有,欢迎在下方留言或分享!
如有兴趣,请关注我,每天为您提供最新健康资讯!
120元买了2只黄金鲍鱼,肥美多汁,揭开锅盖那一刻,看饿了{"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6b0000bu674q50qc76svjgher0","duration":145.265,"width":876,"height":480,"file_size":16011637,"thumb":{"web_uri":"tos-cn-p-0000/9d8f583f1d004c5cade15e6e6fde5be5","width":65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45.265,"file_size":14135075,"w":876,"h":480},"normal":{"duration":145.265,"file_size":10567089,"w":656,"h":360},"ultra":{"duration":145.265,"file_size":14135075,"w":876,"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f607d037d373b038a190bf8cecc43df9","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小伙子买了一个非洲黄金鲍,个头大味道又鲜美,一个就能吃饱了鲍鱼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因为它的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是海洋“软黄金”,也被誉为是“餐桌黄金,海珍之冠”。
鲍鱼虽然名字中带有“鱼”,但是它并不是一种鱼类,而是一种原始海洋贝类,它的形状和人的耳朵又特别的相似,因此又被人称为是海耳”。鲍鱼一般生活在水温比较低的海底,鲍鱼是一种很娇惯的动物,而且养殖非常的难,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被养死了。鲍鱼生活的水质要必须的好,一般直接引进的海水所无法养殖的,还要将海水进行净化,最常使用的 *** 就是采用沙滤技术净化海水。
还有紫外线光照海水净化技术,这种 *** 不仅可以消除海水中对鲍鱼不利的细菌恶化微生物,也能保留一些有利于鲍鱼生长的微生物,让鲍鱼的产量大大的提高。
鲍鱼的营养价值极高,新鲜的鲍鱼含有24%的蛋白质,而干制品的鲍鱼则含有40%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鲍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而且还含有谷氨酸,味道很是鲜美。
鲍鱼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食材之一,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最常看到的即使燕窝鲍鱼了,小时候看到这些,就特别的想吃。经常食用鲍鱼,可以为人体补充所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在冬季,鲍鱼中的胶原蛋白是总蛋白含量的 30%~50%,远高于很多的鱼贝类呢。而在夏季,鲍鱼的质地要比冬季的鲍鱼柔软些,所以夏季鲍鱼中的胶原蛋白含量比较低,鲍鱼的硬度随着胶原蛋白的流失而逐渐下降。
但是你们见过这种鲍鱼吗?它就是非洲黄金鲍,个头非常的大,而且价格也很实惠。非洲黄金鲍又叫鲍螺,口感和营养价值和鲍鱼很相似,营养价值也很高。小伙子买了一个非洲黄金鲍,个头大味道又鲜美,一个就能吃饱了
一个小伙子花了99块买一个2斤的鲍鱼,个头很大,但是味道特别的腥,特备的臭,小伙子差点被熏晕了。为了去除鲍螺的腥味,小伙子准备了一些大蒜,然后将大蒜切碎,再切几段葱花。未来让鲍螺更入味,小伙子还在鲍螺的表面划几刀。将准备好的蒜末和大葱放在鲍螺上,然后放在锅上蒸熟。
小伙子将蒸好的鲍螺取出来,没想到这么大,感觉一个人都吃不完。倒入一点海鲜酱油在鲍螺上面,然后就可以开始品尝了,小伙子咬了一口鲍螺,味道不是特别的腥,但是还是有点腥味,然后就没有味道了,仿佛失去了味觉。就像是在咀嚼口香糖,很软,一直在咀嚼,味道很淡。小伙子又倒了一点酱油,这次吃起来有味道了,就是传统的海鲜味了,很有嚼劲,很Q弹,就像是在吃旺仔 *** 糖。
对于鲍螺感兴趣的朋友也是可以试试的,价格不贵,口感也会可以。
马上就到“3.15”了,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爆出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使用硼砂泡出“黄金鲍”,实在是太过分了,必须严惩。
硼砂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有毒,人体若过量摄入硼时,会导致多脏器中毒。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禁止使用硼砂作为食品添加物。
黄金鲍也不是鲍鱼,它是一种海螺,因形状像鲍鱼,故而得名。海鲜加工厂的工作人员反映说,经过药物浸泡以后,螺肉变得更加细嫩,色泽更白亮,而且可以保鲜。这个药物就是今天的主角硼砂。
朋友们,这样的黄金鲍,大家敢吃吗?
显然,硼砂在这里起到了漂白、保鲜的作用。可是,硼砂是有毒的,少量的硼对人体无害,但是它从人体排出非常的缓慢,容易在人体内积累,当达到一定的含量时,会引起人体多脏器受损。
因为是慢性中毒,不知不觉的,让人觉察不到身体的变化,这也是海鲜加工厂为什么敢于使用硼砂的原因,就是要大家神不知鬼不觉的中毒,而且责任还找不到它的身上,实在是可恶至极!
这个加工厂的来头不小,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一些小型海鲜加工厂是不是有类似的行为呢?
为了配制这些所谓的药粉,厂家实在是煞费苦心,在没有摄像头的车间里进行,为什么厂家要如此小心呢?
制造“药粉”的车间
厂家是明知故犯,在利益的驱使下,竟然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来。
硼砂除了具有保鲜防腐的功效以外,还能让黄金鲍增重,它是如何实现的呢?硼砂可以改变黄金鲍的蛋白质特性,增加蛋白质的吃水能力,从而达到增重的目的。用有毒的硼砂做防腐剂,还能达到给黄金鲍增重的目的,厂家的算盘打得真好!
这件事被曝光的后果:
我们花钱就图个吃得开心,吃得放心,现在这两个“心”算是彻底没有了。
这些黑心厂家的良心哪里去了?为了所谓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毒害同胞,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儿,马虎不得,奉劝那些不良商家,早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不要一错再错,到头来弄个主事人被判刑,工厂倒闭,被人唾骂的下场。
海中“软黄金”,“鲍”发新活力在平潭流水码头,养殖户正在分拣鲍鱼,准备整理装箱。本报通讯员 林君斌 摄
东南网7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 程枝文)盛夏时节,平潭各个渔港码头、水产市场车来车往,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站在流水码头眺望,连片铺展的渔排随着风浪起伏,鲍鱼养殖户穿梭其间劳作,一幅风光旖旎的“海上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渔排之下是平潭渔民以“筐—串—箱”的方式所饲养的鲍鱼。通过大规模生态养殖和品牌营销,鲍鱼为平潭创造了30亿元的年产值,日益成为实验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
由来已久,盛名高价
鲍,俗称“鲍鱼”,是海洋中的一种单壳软体动物,有着“海味珍品之冠”的美誉,其肉质脆嫩、营养丰富,自古便是飨客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鲍鱼的描述:主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轻身。
在平潭,鲍鱼养殖由来已久。据《平潭县水产志》记载,早在1986年,平潭就从日本长崎市引入1000粒黑鲍苗种,并于大嵩岛试养成功。1994年,平潭创办鲍鱼养殖示范场,还从台湾引进14.3万粒九孔鲍苗种,经过15个月的试养,这批鲍鱼成活率高达82%,最终产量2.1吨,产值达66.5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很快,尝到了甜头的平潭渔民开始大规模养殖鲍鱼,引进黄金鲍、绿杂鲍、皱纹盘鲍等品种进行培育,鲍鱼养殖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事实上,鲍鱼是一种极为“娇气”的水产品,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是什么令平潭在一众鲍鱼养殖区中脱颖而出?
据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小文介绍,平潭四面环海,周边海域水质良好,潮流流速高,水质清澈透明,水温、海水盐度等条件适宜。不仅如此,这片海域海藻资源同样丰富,包括紫菜、海带等,为鲍鱼提供新鲜、充足的“口粮”。“这使得平潭鲍鱼长得又快又好,大约12个月至18个月就可以收成。”
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产地环境,赋予了平潭鲍鱼出肉率高的特性,不但味道鲜而不腻,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各种氨基酸,因此成为沿海一带的高端食材,深受市场青睐。
受时令限制,平潭鲍鱼价格亦不菲,旺季时每斤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平潭鲍鱼按‘头数’来划分、以1斤为标准计算,比如2头鲍鱼加起来有1斤,则统称为‘2头鲍’,另外还有‘3头’‘5头’‘10头’鲍等之分,‘头数’越少说明个头越大,价钱也就越贵。”平潭鲍鱼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培养产业,养鲍增收
近日,记者来到平潭君山片区小庠岛砂美村,一口口养殖网箱铺满海面,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眼下正值鲍鱼销售旺季,收购商络绎不绝,每日都有近200辆鲍鱼运输车进出村子,销往省内各地的食品加工厂、海鲜批发市场,根本不愁销路。”砂美村党支部书记李遵顺乐呵呵地说。
砂美村是一座海岛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由于海洋资源逐年衰退,村民的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为此,村干部大胆试水鲍鱼养殖,引进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型杂交鲍,取得成功后一发不可收。
如今,砂美村已是远近闻名的“鲍鱼村”,全村共有260户渔民养殖鲍鱼,鲍鱼网箱达6万箱,每年产量超1.8万吨,年产值近14亿元。“村里八成以上的群众靠着养鲍鱼走上致富路,还在城关买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对此,李遵顺颇为自豪。
在平潭,类似砂美村的故事并非个例。
步入新世纪后,鲍鱼养殖渐渐成为平潭沿海渔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小庠岛、大沙岛、姜山岛等近海海域,不少渔民改变了以往出海捕捞的生产方式,当起了“养鲍人”。
乘着开发开放的东风,平潭积极推动海上养殖转型升级,出台《水域滩涂养殖发证实施方案》《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鲍鱼养殖从室内走向浅海、从浅海走向深海,还推行“旅游+渔业”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鲍鱼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着眼于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实验区渔业部门还加快落地离岸型智能化网箱养殖、生态立体化养殖等项目,向养殖户提供基础技术、用药指导,提高防台风、防赤潮等灾害预警能力,让养殖户逐步告别“靠天吃饭”的困局,鲍鱼养殖面积及产量逐年递增。
数据显示,平潭鲍鱼育苗场从零起步,截至目前已发展至40多个,已形成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等完整的产业链,年育苗量10亿粒以上。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后,平潭还加快培育水产加工企业,依托养殖大户,进一步延伸鲍鱼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促进渔民增收。
比如,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水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建有加工车间、冷冻库等配套设施,主要产品包括“潭南湾冻煮鲍鱼”等。“通过液氨制冷技术,我们将新鲜鲍鱼进行速冻包装,最快当天就可运达台湾地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长期和周边养殖户合作,向他们收购鲍鱼原料,带动养殖户持续增收。
打造品牌
孕育集群
过硬的品质,令平潭鲍鱼久负盛名。但因缺乏品牌建设,平潭鲍鱼市场占有率仍不够高、品牌影响力仍不够大。反观平潭周边其他城市的海鲜产品,却依靠品牌赋能,产业越做越大。
不能再让“平潭鲍鱼”的美名继续“沉睡”!这些年,平潭立足于水产资源优势,通过统一品牌等方式,大力发展“线上营销、线下成交”的模式,积极推动鲍鱼、坛紫菜等舌尖上的美味“走出去”,加快树立平潭特色水产品“金字招牌”。
得益于此,平潭鲍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殊荣,还被编入福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录,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为实验区水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日,在福建平潭鲍尚品贸易有限公司,货架上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鲍鱼礼盒整齐摆放,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
该公司集养殖、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于一体,还推出“鲍天下尚品”系列产品,包括鲜冻鲍鱼、红烧鲍鱼罐头等,颇受消费者欢迎。“这些产品的原料均产自平潭姜山岛,再运送至位于福清的加工厂。经过选品、加工、分装等工序后,就变成了精致的礼盒,目前旗下共有10余款礼盒套装。”公司执行董事王波介绍道。
王波告诉记者,“国字号”标签对提升产品知名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虽 然这两年鲍鱼市场行情有所波动,但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加持下,公司产品价格回升,销量显著增长,仅今年之一季度销售额上涨约20%。”
品牌强势崛起,也为“平潭鲍鱼”打开了更为宽广的销售渠道。近年来,实验区紧抓直播带货的风口,邀请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集体变身“主播”,为平潭鲍鱼等特产吆喝,并从电商、直播、搜索三向发力,持续扩大平潭特色农渔产品的“铺货率”“上架率”。
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副处长高瞻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平潭万吨冷链产业园、平潭国际海洋产业物流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增水产品加工生产线,打造一流产业链条,深挖鲍鱼养殖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加大力度推进海上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平潭鲍鱼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平潭海坛片区磹角底村渔港,养殖户正将鲍鱼搬至运输车上。本报通讯员 江信恒 摄
养殖户手捧鲍鱼。本报通讯员 林君斌 摄
“餐桌黄金,海珍之冠”的鲍鱼被誉为海洋“软黄金”?说起鲍鱼这两个字,相信或多或少都听过,可是,吃过它的人却不多。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更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举世公认的三大名鲍分别是:网鲍、吉品鲍和禾麻鲍。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种名贵品的做法,大伙儿记得关注+转发+评论哦!
鲍鱼炖土豆
【食材】
土豆,鸡精,料酒 ,盐,糖,大料,花椒,辣椒,葱,姜。
【步骤】
1、鲍鱼用刀沿着外壳划开,取出鲍鱼肉,去内脏,洗净切丁。
2、土豆去皮切丁。
3、热油葱姜爆锅,放辣椒,鸡精,料酒,盐,糖,大料,花椒。
4、土豆翻炒,加清水炖。
5、放入鲍鱼丁炖熟,即可。
红烧鲍鱼
【食材】
鲍鱼8只,老母鸡0.5只,瑶柱适量,火腿适量,糖,葱,姜,生粉。
【步骤】
1、干鲍八只泡清水48小时,中途要不停的换水,泡好后洗净(有个像沙嘴的地方要掀掉) 。
2、倒入开水盖上焖一晚,然后取一沙锅放入鲍鱼老母鸡半只或一只飞水,可以先煲出鸡汤再做。
3、瑶柱一把,火腿片几片,适量糖姜片葱段加入足量的水煲开后转小火熬,上五个小时后关火。一次放足量水,中途不能加水,否则鲍汁就不浓了。也不用加盐,瑶柱本身带咸味,越煮咸味自然就出来了。
4、关火后把除鲍鱼后的材料渣捞出,鲍鱼就留在沙锅中放一晚(沙锅保温,所以一定要用 沙锅来做)。
5、第二天加入蚝油再煮两小时(如果觉得咸味不够可以加点盐),如果不急着吃关火再焖。
6、等第三天再开火煮开十几分钟后关火。反复几天这鲍鱼想不好吃都难,吃时把汁用生粉勾芡淋在上面。
清蒸鲍鱼
【食材】
鲍鱼,姜,葱,酱油。
【步骤】
1、其实也就跟蒸鱼的 *** 一样,活鲍鱼让卖的人处理好。
2、再刷洗干净摆上碟,姜葱切丝铺在上面,倒点美极鲜酱油。
3、蒸锅把水烧开后放入鲍鱼,大火蒸八九分钟关火,取掉姜葱丝。
4、要漂亮再加点新鲜的葱丝摆在上面,热油锅把烧热的油浇在鲍鱼上,此时可加点酱油 (可调点糖和香油)。不要放蒜蓉,影响蒸鲍鱼的口感。
小鲍鱼烧排骨
【食材】
新鲜小鲍鱼8个,肋排1斤,生姜1块,大葱1段,蒜3瓣,桂皮少许,八角少许,红烧酱 油,老抽(上色用),料酒,糖,香油。
【步骤】
1、排骨冲洗干净。
2、小鲍鱼可以请店家代为去壳或者自己用小刀轻轻将肉取出,用牙刷或干净的钢丝球将旁边的沉污刷洗干净。
3、在小鲍鱼表面像切鱿鱼花一样,横着切几条,竖着切几条,保持鲍鱼肉别被切断。
4、排骨冷水下锅,煮开,沥去浮沫。
5、生姜切丝、大葱切大块。
6、锅中放少量油烧热后加入大葱、生姜和整瓣蒜略炒香,接着加入排骨继续翻炒至表面微焦。
7、加入小鲍鱼,倒入适量料酒,红烧酱油,糖炒一下。
8、倒入没过排骨量的开水,再加入1个八角少许桂皮。
9、移入高压锅,大火烧开转小火20分钟。
10、重新倒回炒锅中,大火快速收干收浓汤汁。
11、此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加适量盐、糖或者老抽上色,临出锅前淋入少许香油即可。
今天的菜式你学会了吗?快来留言区告诉我,记得关注+转发+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