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注意啦!
千万别吃!有毒!
近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
高发地区要预防贝类和鱼籽中毒
↓↓
石斑鱼鱼籽有毒
不能吃也不要喂鸡猫狗
鱼籽中毒在我国
多地时有发生
鱼籽中毒
主要由石斑鱼鱼籽引起
石斑鱼鱼籽有毒
特别是在四、五月份毒性更强
中毒主要症状为
呕吐、腹痛、腹泻、头痛
严重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鱼籽中毒
更好的措施
就是不食用有毒鱼卵
如食用淡水石斑鱼时
一定要将鱼籽、鱼血
内脏清除干净
同时也不要喂食
家中的鸡、猫、狗等动物
食用后出现任何不适
轻触咽喉位置催吐并迅速就医
贝类中毒严重可致死
注意这样预防
贝类中毒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
渤海区域一般在5月
东海区域6月高发
贻贝(又称海虹、淡菜)和蛤蜊等
是近年发生贝类中毒的高风险贝类
主要以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
赤潮发生时
贝类大量摄食有毒藻
藻毒素会在贝类体内累积
当人食用该贝类时
就存在发生中毒的危险
症状主要包括
唇、舌、指尖、腿、颈麻木
运动失调、头痛、呕吐、呼吸困难
重症者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预防贝类毒素中毒
要对捕捞的贝类进行毒素监测
对海水养殖区附近的水质
进行监测、预报
如发生赤潮时
应对养殖的贝类采取
适当的保护措施
在容易发生贝类中毒的地区
开展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更多预防知识
一起学起来
↓↓
综合:央视新闻、健康中国
来源: 福州晚报
这种鱼可爱又美味?不能吃!曾多人中招天气渐暖,春回大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近的河豚新鲜肥美
不少爱吃的广东人跃跃欲试
江湖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不食河豚不知鱼味
食了河豚百鱼无味
当心!千万别吃!有剧毒!
近日,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这种毒素0.5mg即可致死!
河豚有多恐怖?
最快1.5小时可致死
南方沿海、沿江的人
吃河豚中招尤其多
不少广东网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习惯
南方君要提醒大家
河豚身上的毒素
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
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除此之外
河豚身上的毒素有以下几个特点
河豚身上毒素无法通过烹饪进行破坏
这种致命的河豚毒素,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毒素破坏。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121种,中国沿海就有40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毒素。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毒素,但被杀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却可能渗入肌肉。
中毒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迅速麻痹人类的神经系统,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麻痹、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毒素,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更佳时机。
中毒后没有特效药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毒素。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
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到了2016 年,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此次解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禁,并不允许市场上售卖河豚活鱼及整鱼,只能是经过加工的河豚鱼。
养殖河豚鱼可食用部分为皮、肉可带骨。精巢(鱼白)、鱼卵、眼、肝脏等部分仍不可售卖,加工部位的废弃物需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
消费者买到的应该是这样的
(只有皮、肉可带骨的冰鲜或冰冻包装)
▼
图源:深圳卫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踪。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总之大家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吃了河豚的人会怎样
2020年4月
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
紧急送医抢救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半小时后,范先生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忙叫家人驾车直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插管后,直接送到ICU抢救。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软瘫。
好在经抢救后,范先生度过了这次危机。
2016年5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2016年5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昏迷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24日晚9点离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
一次一次再提醒我们
千万别贪这一口
河豚毒素实在是太强了!
这五种鱼更好不吃!
个头太大或太小的鱼
事实上,对于同一品种的鱼来说,如果个头太大,鱼的年龄一般也更老,肉质可能会比较粗糙,而且还可能富集更多环境污染物。
个头太小的鱼,安全性虽然没有什么问题,可由于太小,很多鱼还没有长大成熟,体内的香气物质也比较少,吃起来没有那么香。
大型肉食类的鱼
大型肉食鱼类体内更容易蓄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国际上的权威健康机构也建议不要吃鲨鱼、剑鱼、旗鱼、方头鱼等大型鱼类。
小摊小贩卖的鱼
大家可能都曾在一些不正规的小摊贩买过鱼类,为了方便也为了便宜。
倒不是说小摊上的鱼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规的小摊贩,鱼的来源和品质都没法保证,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重金属超标、寄生虫等。
想放心吃鱼,还是去正规超市和菜场买吧。
被迷恋的野生鱼
不少人喜欢吃点儿野生鱼类解解馋。
事实上,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野生鱼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质。
比如,很多鱼会因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鱼小虾而在体内蓄积毒素,常见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腌制的鱼
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咸鱼。不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把中国式咸鱼列为之一类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咱就完全不能吃咸鱼了。偶尔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
此外
春天来了
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
可选择的食物也越来越多
其实除了河豚之外
这些东西也不能吃!
南方君特别提示
留心食物中毒表征
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
发热等不适症状时
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尽快就近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
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 ***
“12345”、“12315”
快转发告诉更多人
免得中招!
最后再强调一次
综合自深圳大件事、深圳市疾控中心、广东疾控、央视新闻
来源: 南方新闻网
胆结石患者千万不能吃什么?这3类需忌口,切不可不当一回事俗话说,病从口入。这一说法很有道理,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和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这也是患病时讲究忌口的原因。对于患有胆结石的人来说,有些东西是千万不能吃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还是需要考虑摄入量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以下就是胆结石患者需要忌口的东西:
1、油腻的食物。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的参与,胆结石患者吃过于肥腻的食物时会明显的 *** 胆囊收缩,会排出更多的胆汁。当然,这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有胆结石的存在,胆囊过度的收缩会导致胆结石进一步的 *** 到胆囊,引起一些胆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另外,多数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摄入过多的脂肪会使得胆固醇过于饱和,更容易形成胆结石。
2、 *** 性食物。例如辣椒、浓茶、浓咖啡、酒精等,这些具有 *** 性的食物有可能会 *** 胆囊导致胆囊过度收缩,增加胆囊疾病发作的可能。
3、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鸡蛋、松花蛋、墨鱼、鱼子等。一般来说,引起胆结石的主要原因就是胆固醇过高,因此患者不能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了。
值得注意的是,胆汁作为辅助脂肪消化的重要物质,适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胆囊排除胆汁。避免胆汁在胆囊内进行长时间的浓缩,因为过度浓缩的胆汁容易析出固体物质形成胆结石。长期食用素食,会由于缺乏脂肪对胆囊的良性 *** ,引起胆汁分泌不足和营养不良。所以,饮食更好还是不要太单一,灵活多变的饮食才能使得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胆结石患者应该吃什么?胆结石患者的进食应该是以清淡或者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食,同时还应该喝大约在1500~2000ml这个范围内的水,进而达到稀释胆汁的效果。饮食数量应该是少食多餐,以 *** 胆汁的分泌效果。除此之外,饮食应该是定时且定量,不建议太过饱。在蔬菜选择方面,建议多吃些萝卜、青菜、豆类等,还要多吃一些水果或者果汁。
指导专家:刘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专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微创外科治疗,腹腔镜肝脏肿瘤,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鱼肉细嫩鲜美且营养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含有的脂肪酸,能防止血粘稠度升高,能保护眼睛、视网膜、神经组织和大脑以及心脏。另外,鱼肉中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碘、硒以及氟等能维持矿物质平衡,几乎适合每个年龄段的人。儿童经常吃鱼类生长发育快且智力发展好,成年人经常吃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而且能延长寿命。但吃鱼时要警惕,身体上的某些部位是不能吃的,以免导致胃穿孔。
鱼肚子里发现有这东西,马上停筷?
鱼肚中容易有寄生虫,这被称为舌状绦虫,容易感染草鱼鲤鱼,鲫鱼或鲢鱼等。看起来确实很恶心,但对身体没有交叉性危险,只要清理干净,煮熟之后可以吃。但没有煮熟,舌状绦虫会在人体中寄生。另外在淡水鱼和海水鱼中也含有大量寄生虫,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一般好发于黄花鱼、带鱼墨鱼和鳕鱼中。一旦进入体内就会感染异尖线虫病,轻者肠胃不适,重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和恶心呕吐,最严重的是引起胃穿孔和消化道溃疡。异尖线虫,不仅会进入消化道,也有可能会转移到身体其他组织。
鱼身上哪些部位还不能吃?
1、鱼胆
有人认为鱼胆能清火明目,其实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部分鱼胆有毒,如草鱼青鱼,鲢鱼胖头鱼和鲫鱼等。清理内脏时必须把鱼胆扔掉,若不小心弄破,需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不要让胆汁液进入眼睛。鱼胆进入体内,会使得多个重要器官功能发生衰竭,如肝脏、肾脏和心脏,甚至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而危及生命。
2、鱼头
在鱼头中确实有丰富的DHA和EPA能保护心血管,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但根本不能补脑。鱼头中容易蓄积重金属,特别是汞,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买鲫鱼时尽量选择250克以下的,鲫鱼越小,含有的汞含量越低。
3、鱼皮
随着鱼的年龄增大,鱼皮中汞含量就越多。若是喜欢吃鱼皮时,尽量选择小的。
4、鱼黑衣
大部分鱼体腹内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这层膜衣是鱼体内最腥臭且泥土味浓烈的部位。其中含有大量溶菌酶、组胺和类脂质等,误食的话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呕吐腹痛以及胸口闷痛等,特别是溶菌酶会抑制人们食欲。
5、鱼籽
鱼籽中含有大量卵磷脂,能保护神经系统,但吃太多易引起身体肥胖。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少吃,因为其中有大量胆固醇。别看鱼籽个头小,但烧煮时难以被烧熟透,吃了后易引起消化不良。若喜欢吃鱼籽,必须彻底煮熟煮透之后再吃,需控制量,不能吃太多。并不是所有的鱼籽都能吃,如河豚鱼和鲶鱼鱼籽有剧毒,吃了之后可引起腹泻腹痛、呼吸困难和呕吐。
温馨提示
平时在买鱼时一定要警惕,一般被寄生虫所感染的鱼,腹部大,整条鱼看起来没有光泽且颜色发黑。若购买到有寄生虫的鱼,若不舍得扔掉,需清理干净后煮熟煮透再吃。
鱼籽可以滋补身体、壮阳?小心长胖!参考资料:
<1>《鱼肚子里发现有这东西,马上停筷!否则小心胃穿孔、身体长满虫 》.养生每日推送.2019-01-22
<2>《牢记!鱼身上的这个部位,千万不要吃》.丁香医生.2018-09-15
有传言称,鱼籽是成熟的雌鱼卵巢中产生的卵子,不是性器官,但是算是性器官产生的物质,许多人说鱼籽可以壮阳滋阴。但事实是:虽然鱼籽中含丰富的卵磷脂,适当补充可有利于神经系统发育,但是卵磷脂的补充并不能“无 *** ”,卵磷脂本身属于脂肪中的一员,食用过多容易增加肥胖风险。而关于“壮阳、滋阴”,则根本无处找寻。(@健康时报)
高校紧急围捕“鳄雀鳝”,此鱼鱼卵对人有较大毒性,不可食用高校紧急围捕“鳄雀鳝”,此鱼鱼卵对人有较大毒性,不可食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视频】
产的卵有剧毒!近期多地发现的这种鱼别吃来源:贵州日报
一个多月前,河南省汝州市中央公园云禅湖里出现一条“怪鱼”,经相关部门鉴定,确认其为外来物种鳄雀鳝。经过近一个月的抽水捕捞,鳄雀鳝26日晚上终于被抓到,并被无害化处理。
除河南汝州外,近一个月内,北京、湖南、广西、江苏、青海、宁夏、云南、山东等多地先后报告发现鳄雀鳝,它们多分布在城市小区或公园里,目前已有其他鱼类和小孩被咬的报道。鳄雀鳝究竟什么来头?为何非抓不可?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
在中国本土缺少天敌
河南汝州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云禅湖近30万立方的湖水基本抽干,才让两条鳄雀鳝“现身”。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此大动干戈值得吗?这种鱼为何非抓不可?
郑州市自然博物馆馆长、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表示,“鳄雀鳝在中国本土缺乏天敌,它个体非常大,一般的水生动物不是它的对手。它会对本土鱼类进行大量捕食,可能导致食物链断裂。”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成鱼的体长一般能够长到1.5米,生性凶猛又缺乏天敌,繁殖能力强,每年可以产数万枚鱼卵。此外,鳄雀鳝“不挑食”,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它全身坚硬的鱼鳞,能帮它躲过许多凶猛食肉动物的捕食,因此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价格便宜、随地放生
让鳄雀鳝分布“遍地开花”
鳄雀鳝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但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宁夏、山东等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岗位专家顾党恩解释,鳄雀鳝曾作为观赏鱼引进,它特殊的形态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鳄雀鳝生长较快,许多人因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养它,就会将其丢弃。
“鳄雀鳝的野外分布呈点状‘遍地开花’,但在各个地方又都不多,常出现在城市内部的河流、湖泊和公园湖。”
顾党恩表示,鳄雀鳝在广东、广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苏等地均有野外分布记录,全国各地线上、线下较容易买到,且常规售卖和购买鳄雀鳝并不违反法律。鳄雀鳝之所以能够快速出现在全国多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购买门槛低、但放生行为失控。
某 *** 平台售卖鳄雀鳝页面截图
顾党恩介绍,鳄雀鳝作为顶级捕食者,被放生后会产生严重后果。“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存在长期适应的过程,我们本土也有很多捕食者,但在进化过程中,那些被捕食者也有了一定的应对策略。但鳄雀鳝作为外来新物种,被捕食者短期内没有应对策略。在广东,有的渔民到年底把水抽干抓鱼,结果发现鱼没了,就是因为水里有鳄雀鳝。”
顾党恩强调,如果引进后将鳄雀鳝规范养殖在水族缸里,不让其进入到自然水体,它们就不会建立种群,也就不会再形成危害。
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
早在2020年,鳄雀鳝就上榜了我国禁止放生或遗弃的主要外来物种“黑名单”;
今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对10种主要外来水生生物进行全国性普查,其中也包含了鳄雀鳝;
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那么,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表示,“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物种”并不见得都是“入侵物种”,而是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需要长期科学评估。
“不管它是否有入侵特性、只要是外来物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里也有严格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引进回来,消费者或居民已经养殖了,按照法律规定,不允许随意在野外释放,也不可随意丢弃。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也特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明确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顾党恩补充道,“2012年发布和施行《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之一批)》时,还没有证据证明鳄雀鳝能够在野外繁殖,且当时数量也比较少。但现在的数据已经证明鳄雀鳝可以在野外繁殖。海关和农业部门早已开始行动,不让再引进这些物种。”
目前,多地农业农村部门已着手开展针对包括鳄雀鳝在内的外来物种普查工作。专家表示,虽然鳄雀鳝目前并没有被纳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但最新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于不久后公布,鳄雀鳝有望被列入。
鳄雀鳝是否可食用?
专家:卵有剧毒,不能吃!
*** 上有网友戏称,“鳄雀鳝被抓后要起锅烧油做了吃”。对此专家提醒,鳄雀鳝的卵有剧毒,不能在“吃”上开玩笑。专家还表示,不能因图一时新鲜买了鳄雀鳝观赏,过后又以“善良”为借口进行放生。若购买后无法进行养殖,可以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如果在小区、公园等地发现鳄雀鳝,要尽快上报,由当地管理部门捕捞清除,并作无害化处理。
任大鹏说,防范外来入侵物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首先要遵守法律和办法的规定,不能够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如果确实需要引进的,应该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对于公民来讲,不管外来物种是否有危害性,都不得随意引进、释放或者丢弃。”
(内容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天津人不过鬼节,讲究妈妈例儿说明哏都更有人情味烟火气今晚月亮就圆了,并不是对应提前登场的月饼,而是七月十五中元节到了。
在天津好像没有过“七月十五”的传统,以前到了这一天或者第二天的清晨,倒是常常能看到路口一堆一堆的纸灰,这是传统的“烧纸钱”的习俗,这两年也渐渐消失了。
这两年10月底的外国鬼节“万圣节”倒是后来居上,过节那天下班后,街上就能出现不少的“吸血鬼”“僵尸”和要糖的小“鬼怪”。
如果细追究起来,天津人好像很少有成规模的过什么鬼节。
对应的,老天津人讲究“妈妈例儿”,也就是只属于天津地区的民俗。
所谓“妈妈例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赶上岁时节令时的种种禁忌、规矩和琐碎的讲究。
很多的相声作品也都是以此为题材的,比如郝爱民的《妈妈例儿》以及更有名的《红事会》。
如今“妈妈例儿”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以前的封建糟粕,变成了小小的回忆,可以博君一笑了。
谜之妈妈例儿
不可以“比科儿”
不可以“比科儿”就是两手手指相对,中间是空的。好像说“比科儿”叫灾,也有的人说“比科儿”不长个的。
玩火尿炕
这个虽然不一定有道理,但是在规劝孩子别玩火上还是有点说服力的,有利于做好防火安全工作。这个“例儿”还是有点积极意义的。
胡撸胡撸毛,吓不着
天津人当自己的孩子被吓了一跳的时候,会摸着孩子的头说:划拉划拉(音为胡撸胡撸)毛,吓不着。现在也一样。有的时候大人开玩笑的时候自己吓一跳的时候还这样哄自己。
小孩不能吃鱼籽
儿童不能吃鱼仔,否则长大以后不识数。
不许壶嘴对着人
放茶壶的时候,应该壶嘴向外,千万不能对着客人。因为壶嘴对着谁,表明谁是主人不欢迎的人,那意思是赶你走呢!
为了口彩的妈妈例儿
除了上面那些不知道来源,也不知道因果的妈妈例儿,还有一种一听就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饺子破了要说挣了
吃饺子是咱们中国的优良传统当然煮饺子也是有忌讳的,比如煮破的饺子不能说“破”了、“烂”了、“坏”了,而要说“挣”了,“涨”了。这些忌讳带有人们求吉纳祥的寓意。
和亲人两个人不能分一个梨吃
两个人不能分一个梨吃,得三个以上的人吃才行,或者让第三个人咬一口。给别人送礼的时候不能送梨,和“离”谐音,如果要送,必须找人家要钱,要一毛钱就行,也算花钱了。
借尿芥子代表借子
谁家生了娃可是件大喜事,但若要是小孩的尿芥子不够使可是不能随便借的,因为”芥子“有”借子“之意,若要不小心借了芥子,人家可是会不愿意的。
借药锅,人家不要,决不能先还
借药锅的规矩。您家里要是有了病人熬药,家里正好没药锅,您就得跟邻居借,在这儿有句话千万千得记下,那就是用完了就在自个儿家搁着,人家不来要,绝对不能去还。这里边的意思是,人家全家身子骨儿好着哪,不需要熬药。按老天津的规矩药锅是不能还的,您要真还了,就有盼人家急需熬药这不吉利的意思了。
表示敬意的妈妈例儿
很明显,妈妈例儿里最多的是谐音梗,不过也有不少是出自尊敬。
不许用筷子敲碗
在天津吃饭要是敲碗筷,是会被大人敲手的,一是因为敲碗是"要饭人"的专利;二是有骂厨子的含义。
不许筷插碗儿
筷子插碗里有祭拜死人的意思,极为不吉利,所以吃饭敢把筷子一柱擎天地插碗里,保证少不了一顿暴揍!
跟人说话时嘴里不能嚼东西
边嚼东西边跟说话,说话不清楚不说,关键还不尊重他人。
为了安全的妈妈例儿
除了祖先、未来,妈妈最注意的是安全,所以安全类妈妈例儿也有不少。
刀剪不外借
因为它被视为凶器,借刀剪等于借祸,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刀是凶器,谁知道您借去干什么用啊,假如您借来行凶的话,刀的主人也得跟着吃挂落儿。正因为刀和剪在家庭主凶,所以按天津老规矩,不能跟别人借刀和剪,别人也不会借给你。
而对于婚丧嫁娶,天津的妈妈例儿就更复杂了。
比如娘家人中午吃捞面,比如“童子转轿”之外,以及典礼时要注意:
婚庆典礼上会有一个人抱着公鸡,当婚礼办到最热闹的时候,这个人就会打这只公鸡,直到鸡大声地鸣叫,寓意“鸡鸣富贵”。女方来到男方家时,要带着“子孙饽饽”、“长寿面”,“子孙饽饽”其实类似今天的饺子,在煮饺子和煮面的时候,不能煮得太熟,端给两位新人吃,还要问“生吗”?新人必须回答“生”,寓意为“连生贵子”。婚礼当天,新娘的脚不能沾地,寓意“聚福守财”,新娘坐轿到男方家,会把红毡子从轿门一直铺到新房门口,还有歌谣唱道:“铺红毡,捯红毡,一捯捯到大门前”。男方家举办婚礼的厅堂桌子上会供有用红棉纸糊过的木制方斗,内装高粱,中间有一片带孔的横板,上插3支箭,横缚一张弓,弓上用红绸系上一面铜镜,新婚之日“弓箭板斗”,以此比喻公平正直。此外,桌上还要有“福”、“禄”、“寿”、“喜”字样的炉食供果和苹果,称为“喜字果子”。
相声迷们对旧时的婚礼肯定不陌生,因为一段少马爷的《大娶亲》就把传统婚俗的十之八九都包含进去了。
妈妈例儿多,说明天津人重俗世轻鬼神,对于人际关系、家族传承有着特别的重视,所以传统天津人对七月十五基本无感,而是更关注八月十五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团圆节。
鱼身上“最珍贵”的地方鱼籽,堪比燕窝!营养极高,不懂吃太可惜您好,我是小朋!每天为你分享美食菜谱,做菜技巧!
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吃鱼,几乎什么鱼都吃,爱到疯狂的地步。一般人可能吃上几次就会腻了,但是我觉得天天吃都吃不腻。
像清蒸鱼,麻辣鱼,干炸鱼,酸菜鱼,红烧鱼等等,我都喜欢吃,有时候我真怀疑我上辈子就是一条鱼。
我做鱼的烹饪水平也不低,清蒸,红烧,香煎等,都能做的很好吃。吃鱼的时候再喝点小酒,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吃鱼,从头到尾干掉一条鱼,也就十多分钟的事情。因为从小就爱吃,吃到我都能知道鱼的每个部位是怎么分布的。
有了吃鱼和做鱼的经验,鱼的哪个地方最香,我当然是有发言权的。
如果我问你鱼哪里更好吃,想必你一定会说鱼肉。
鱼肉好吃这个是必须的,但是要说起最珍贵,又好吃,高营养的地方,那就不是鱼肉了,而是鱼籽!
鱼籽就是鱼卵,它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而且味道鲜嫩可口。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锌等营养元素。同时也富含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堪比人参和燕窝!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更要经常弄些鱼籽来吃。鱼籽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和骨髓的发育,可以让老人的骨骼更有韧性。
一般我们平常所吃的鱼籽,都是指的鲤鱼,鲤鱼,鲢鱼的子。像鲶鱼,河豚鱼等这些鱼的子是有毒的,所以不能吃,当然市场上也不会卖。
我发现有很多人不懂的吃鱼籽,都把鱼籽当垃圾扔了,太可惜了。以后你要是碰到有籽的鱼,别再扔了,可以和鱼一起做着吃。
鱼籽的做法可以爆炒,红烧,清蒸,炸酱等,我觉得更好吃的还是红烧,这样做出来更入味。
下面我就教你做一道红烧鱼籽!
【红烧鱼籽】
食材:鱼籽,葱,姜,蒜,郫县豆瓣酱,生抽,料酒,食盐,鸡精,白糖,小米辣
*** 过程:
之一步,把鱼籽先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盆中倒入清水,加少许料酒,泡20分钟。葱姜蒜都切成片,小米辣切成丁。
第二步,锅内加入凉水,把鱼籽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焯一下水捞出,沥干水分。
第三步,锅内加入少许底油烧热,放入葱姜蒜爆香,加郫县豆瓣酱慢慢炒出红油。
小技巧:郫县豆瓣酱一定要炒出红油和香味,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第四步,加入鱼籽,小米辣,生抽,料酒,食盐,鸡精,少许清水和白糖。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烧至入味。
加入少许水淀粉勾芡收汁,淋上一些花椒油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小技巧:在烹制过程中,要轻轻的搅拌,以免鱼籽散掉。白糖少放一点就行,不要吃出甜味。
一个多月前,河南省汝州市中央公园云禅湖里出现一条“怪鱼”,经相关部门鉴定,确认其为外来物种鳄雀鳝。经过近一个月的抽水捕捞,鳄雀鳝26日晚上终于被抓到,并被无害化处理。
除河南汝州外,近一个月内,北京、湖南、广西、江苏、青海、宁夏、云南、山东等多地先后报告发现鳄雀鳝,它们多分布在城市小区或公园里,目前已有其他鱼类和小孩被咬的报道。鳄雀鳝究竟什么来头?为何非抓不可?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
在中国本土缺少天敌
河南汝州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云禅湖近30万立方的湖水基本抽干,才让两条鳄雀鳝“现身”。有网友提出疑问,如此大动干戈值得吗?这种鱼为何非抓不可?
郑州市自然博物馆馆长、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表示,“鳄雀鳝在中国本土缺乏天敌,它个体非常大,一般的水生动物不是它的对手。 它会对本土鱼类进行大量捕食,可能导致食物链断裂。”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成鱼的体长一般能够长到1.5米,生性凶猛又缺乏天敌,繁殖能力强,每年可以产数万枚鱼卵。此外,鳄雀鳝“不挑食”,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它全身坚硬的鱼鳞,能帮它躲过许多凶猛食肉动物的捕食,因此处在食物链的顶端。
价格便宜、随地放生
让鳄雀鳝分布“遍地开花”
鳄雀鳝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但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宁夏、山东等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岗位专家顾党恩解释,鳄雀鳝曾作为观赏鱼引进,它特殊的形态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鳄雀鳝生长较快,许多人因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养它,就会将其丢弃。
“鳄雀鳝的野外分布呈点状‘遍地开花’,但在各个地方又都不多,常出现在城市内部的河流、湖泊和公园湖。”
顾党恩表示,鳄雀鳝在广东、广西、福建、河南、四川、江苏等地均有野外分布记录,全国各地线上、线下较容易买到,且常规售卖和购买鳄雀鳝并不违反法律。鳄雀鳝之所以能够快速出现在全国多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购买门槛低、但放生行为失控。
某 *** 平台售卖鳄雀鳝页面截图
顾党恩介绍,鳄雀鳝作为顶级捕食者,被放生后会产生严重后果。“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存在长期适应的过程,我们本土也有很多捕食者,但在进化过程中,那些被捕食者也有了一定的应对策略。但鳄雀鳝作为外来新物种,被捕食者短期内没有应对策略。在广东,有的渔民到年底把水抽干抓鱼,结果发现鱼没了,就是因为水里有鳄雀鳝。”
顾党恩强调,如果引进后将鳄雀鳝规范养殖在水族缸里,不让其进入到自然水体,它们就不会建立种群,也就不会再形成危害。
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
早在2020年,鳄雀鳝就上榜了我国禁止放生或遗弃的主要外来物种“黑名单”;
今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对10种主要外来水生生物进行全国性普查,其中也包含了鳄雀鳝;
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要求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那么,鳄雀鳝算不算“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表示,“外来入侵物种”和“外来物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来物种”并不见得都是“入侵物种”,而是否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需要长期科学评估。
“不管它是否有入侵特性、只要是外来物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里也有严格规定,即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引进回来,消费者或居民已经养殖了,按照法律规定,不允许随意在野外释放,也不可随意丢弃。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也特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明确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顾党恩补充道,“2012年发布和施行《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物种名录(之一批)》时,还没有证据证明鳄雀鳝能够在野外繁殖,且当时数量也比较少。但现在的数据已经证明鳄雀鳝可以在野外繁殖。海关和农业部门早已开始行动,不让再引进这些物种。”
目前,多地农业农村部门已着手开展针对包括鳄雀鳝在内的外来物种普查工作。 专家表示,虽然鳄雀鳝目前并没有被纳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但最新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于不久后公布,鳄雀鳝有望被列入。
鳄雀鳝是否可食用?
专家:卵有剧毒,不能吃!
*** 上有网友戏称,“鳄雀鳝被抓后要起锅烧油做了吃”。对此专家提醒,鳄雀鳝的卵有剧毒,不能在“吃”上开玩笑。 专家还表示,不能因图一时新鲜买了鳄雀鳝观赏,过后又以“善良”为借口进行放生。若购买后无法进行养殖,可以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如果在小区、公园等地发现鳄雀鳝,要尽快上报,由当地管理部门捕捞清除,并作无害化处理。
任大鹏说,防范外来入侵物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关的组织和个人首先要遵守法律和办法的规定,不能够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如果确实需要引进的,应该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对于公民来讲,不管外来物种是否有危害性,都不得随意引进、释放或者丢弃。”
(转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来源: 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