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起士林
天津起士林,是中国历史最久、知名度更高的西餐厅之一。很多人传说起士林的创始人阿尔伯特·起士林是德国士兵,随八国联军来到天津,曾给袁世凯做过西餐。其实不然,天津著名作家航鹰曾到德国采访过阿尔伯特·起士林的后人,讲述了他的故事。
阿尔伯特·起士林出生于1879年,年轻时是远洋轮船上的厨师,跟着轮船环游世界。大约在1904年,他随船到香港,便留了下来,在香港一家德国人开的西餐店当厨师,寻求发展机会。1906年,阿尔伯特来到天津,在一家希腊人开的饭馆当厨师,不久后便在法租界开了一爿小店,最初的店名就叫“起士林”。
起士林
1860年天津开埠后,天津渐渐成了九国租界,来天津的外侨逐渐增多,侨民们吃到正宗的西餐大菜、面包、点心,仿佛回到遥远的故乡,所以起士林一开业,生意就特别好。几年时间,阿尔伯特在天津赚到了之一桶金,想继续扩大店铺。他给在德国的好友弗里特里希·巴德写信,希望他来天津。巴德来了,“起士林”改名为“起士林与巴德”。
巴德是工程师,也是烤西点的高手。他加盟后,起士林的生意越来越好。阿尔伯特的妻子专门负责餐具、陶瓷、玻璃器皿,许多贵重餐具都是从欧洲运到中国的。牛肉、奶酪和做面包蛋糕的原料,也都是从新西兰、香港运来的。
30年代,天津的西餐馆竞争十分激烈,除了起士林以德、俄式大菜出名之外,还有维格多利又称“义顺合”,也就是今天“起士林”的大楼,是当时天津更大的西餐馆,维格多利亦分店在解放北路;第第斯,每晚有三名外籍乐师演奏古典名曲;正昌,备有世界名产咖啡豆,现磨现煮;文利特点是菜价划一,如炸鳜鱼、炸大虾,煎牛扒、咖喱鸡、炸猪排、鸡茸鲍鱼汤、鸡肉沙辣子、十锦冷盘、鸭片什锦炒饭等百余种菜品,一律同等价格,还有鸡肉茶、牛肉茶、炒饭等。
起士林
起士林的成功,也要归功于阿尔伯特。他能说流利的德、中、英、法四国语言,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去烤房,指挥雇员干活,晚上商店关门以后,他是最晚下班的人。阿尔伯特手下有六十多个雇员,营业规模越做越大。在法租界窦总领事路,原天祥市场西侧开了起士林点心铺,售卖俄式、德式面包为主,菜式仅有一两样,标配是配菜、面包、咖啡各一,若想吃大菜就要到总号。起士林在北京、北戴河都开了分店,后来还开到了上海。
抗战胜利后,起士林餐厅被美军接收,后又被国民 *** 列入敌伪产业。50年代以后,起士林一度改为人民食品厂,生产一百六十多种糖果,七十多种西点。比如肉松太妃糖、酒心巧克力、咖啡糖、葡萄干巧克力夹心糖、黑李子巧克力夹心糖、麻酱酥糖等,现在基本都吃不到了。
80年代初,天津的西餐厅只剩下“起士林餐厅”“和平餐厅”两家。但起士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保持了正宗的味道。法国百果鸡、柠檬大虾、黄油焖鸡翅、起士林肉扒、奶汁烤蟹盖、香炸鸡棒等英法名菜,光是菜名,外地人都没听过。
起士林
有一年厨师大赛,起士林的厨师做了几道菜。奶油猪肉丝,粗细均匀的寸段肉丝,被淡淡的奶油包裹着,肉香中泛着阵阵奶香,颜色白而泛黄,肉丝切得干净利落,软硬恰到好处。什锦冷拼,粉白相间的火腿、烟色牛里脊、杏黄色酸鱼、深黄的烤猪排、乳白色玉米笋分别摆在盘子四周,盘中的宝塔型沙拉旁,点缀着鸡蛋托、酸黄瓜、番茄和柿椒,蛋托上端挤满晶莹的红鱼籽。技惊四座。
1988 年,起士林餐厅约有120个座位,每天接待300余位顾客,冷饮部和小卖部也常常客满。当时这里集中了擅长烹制俄、德、意、英、法等世界大菜的九名特级厨师,北京、上海一些西餐厅的厨师,也都曾在天津起士林工作过,起士林被全国各地客人喻为西餐在中国的“正根”。
90年代初,起士林经营每况愈下,肯德基租下起士林一楼楼面,海南新大洲集团与起士林联营,合作经营起士林二至四楼,二楼为泰国火锅城,三四楼是西餐及啤酒屋。基本上只有大楼外面才挂着“起士林”的牌子,这段时间,起士林名存实亡。值得庆幸的是,起士林终于保留下来,给天津人留下了一个念想。(文:何玉新)
起士林
小时候过年还有一个星期爸妈就会给你买一身新衣服,只有过年那天才许穿。
小时候过年你放烟花看春晚到嗨,现在过年你坐在电脑前聊天玩游戏在群友圈里倒计时。
小时候过年爸爸牵着你的手上亲戚朋友家转一圈,兜里就会塞满糖果和压岁钱,而现在这种不大不小的年纪,吃腻了糖果,少了压岁钱。
小孩子喜欢过年,不仅是因为有新衣服和压岁钱,更多还是各种各样糖果的诱惑;再过一个月又到过年了,一起来回想一下,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吃的糖果,追忆一下慢慢褪去的年味。
朝气活力的白兔形象,奶香浓郁的好滋味,成就了大白兔奶糖的经典。在糖果品种稀缺的年代,大白兔奶糖又软又滑又香,是家长心目中的优质糖果,一般都会很放心买给小朋友吃。
大白兔奶糖两层糖纸的包装,令人印象深刻:一层是紧贴奶糖,可以食用的透明米纸;一层是印有大白兔logo,摸上去有蜡的质感的包装纸。这是那个年代高级糖果的包装,保护糖果免于受潮。即使糖果溶化,也有一层米纸的保护,不会直接黏在包装纸上,影响到口感。
这个可是北京特产。原来一直不明白为啥叫大虾酥,以为这糖里有虾的成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形状像虾。。。家里老人特别喜欢酥糖,我父母现在还管所有的酥糖都要大虾酥,可见其影响。酥糖口感偏硬,咬一口,糖立刻在口中碎开,记得有浓浓的麻酱味道,外面包裹的应该是糖皮,外面甜里面酥,吃起来很过瘾!
我记得小时候就管这个叫花生糖,后来有朋友说在他老家,这个叫花生鸟结,不知鸟结啥意思。这个糖有些粘牙,好多老人不爱吃,不过里面的花生很香,奶味也重。我很喜欢。这个糖入口有点硬,我总是喜欢把糖先含着,含软以后再咬着吃。
小时候,最常见的水果糖,硬硬的,含一会儿看看,透明的玻璃一样。记得农村过节老人们都跟小孩子几块糖,很好打发哈哈。包装纸有很多颜色,浅浅的粉,绿,蓝,黄。后来吃过很多种糖,都觉得,不是我要找的那个味道,不是纯粹的糖,添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让一颗糖果有了很复杂的身世,身价倍增却面目全非。因为价格便宜,都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因为没有涨价的理由而彻底消失的水果糖,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只是因为它的纯粹,可以在嘴巴里盘桓很久 ,不粘,不腻,不齁,和小孩子一样的纯真。
现在1分2分钱还能买到东西吗?
恐怕是去超市买东西,
零头的几分钱,人家已经不收了吧。
时光倒退,我们过去那会儿,
即使是一分钱,也还是能吃到真东西的。
咱们先看看70-80年代的物价
▼▼▼
油条:4分一根
火柴:2分一盒
盐:0.15元一斤
白砂糖:0.78元一斤
简装冰砖:1毛9分,中冰砖:4毛,大冰砖:7毛6分
脆麻花:5分一根
水果蛋糕:4分一块
玻璃围棋:2.4元一副
公园门票:5分一张
万金油:5分一盒
扇牌肥皂:3毛6一块
黄啤:3毛3一瓶
黑啤:3毛6一瓶
大前门烟:3毛5一包
露天游泳池:8分一场
无轨电车票:4分
有轨电车票:3分
寄信本埠:4分,外地:8分
公用 *** :4分一次,不限时。
我母亲家的房租:2.54元,约25平方米
凤凰牌18型自行车:168.50元(1982.5)(凭自行车票购买)
蝴蝶牌缝纫机:175.40元(1986.12)(凭缝纫机票购买)
双缸洗衣机:357元(1986.6)
香雪海单门冰箱:685元,125升(1984.10)
台扇:85元
电视机:440元,12寸黑白(1982)
海鸥牌DF相机:453元(198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56元(1986.9)
结婚证书:1元(1982)
哈哈,是不是回想起了过去,
今天小编就带您一起回忆一下:
七八十年代,1分钱可以买到什么小零食呢?
可以买到4颗彩色糖球。
依稀还记得当时买这种糖的情景,
那时候是合作社,相当于现在的超市,
油漆的门脸,柜台里放着各种彩色包装纸的糖,
这种糖是放在柜台上一个玻璃的容器里边,
红黄绿各色的糖球外面沾满了砂糖以免粘在一起,
里边有一个小铲子,谁要买了,就用它铲出几颗,
酸酸甜甜的味道,小孩子买了放到嘴里慢慢的含着。
1分钱还可以买到一根粉笔糖,
外形像粉笔一样,吃在嘴里沙沙的,
想想当年我们兜里有着1分2分钱可以自由支配,
买上心仪的糖果,甜甜自己的嘴巴,心里有多美。
2分钱可以买到什么小零食呢?
那时候,校门口有卖小吃食的,
花上2分钱可以买一纸筒煮熟了田螺,
田螺用纸筒盛了,放上牙签就可以挑着吃了。
2分钱还能买什么?
麻酱根糖、豆面酥糖、橘子瓣糖、仁丹糖、搓板糖,
一边走,一边吃。那已经是极奢侈了的。
还记得那会儿上学的时候,
经常会花三五分钱买一点苹果皮,梨皮,柿子皮,黑枣,
或是小沙果,海棠,山楂之类的解馋。
那时候怎么有那么多水果皮,
大概是做罐头削下来的下脚料吧,便宜,好吃,耐嚼。
咱再说说冰棍儿,
夏天可以用3分钱买一根红果冰棍,
5分钱买一根豆沙冰棍,
1毛钱买上一支雪糕。
西瓜切块买,放在纱罩子里边,
大块的1毛,小块的5分,倍儿甜!
如此看来,七八十年代真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有崔健的摇滚乐,有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
有烫着卷发,穿着嫣红色喇叭裤的女孩,
那时候,大家都拥有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今天咱们来个对比
▼▼▼
大米
七八十年代:0.12元/斤
现在:4.4元/斤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36.66倍
大白菜
七八十年代:0.02元/斤
现在:1.8元/斤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90倍
读大学
七八十年代:从小学到大学学费为140元
现在:从小学到大学≈150000元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虽说教育是革命的本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小编感觉仿佛已经爬不动了
看病
七八十年代:大约0.98元
现在:平均为90元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91.8倍
在北京真是不敢轻易生病
因为即使有钱看病
挂号也不容易
结婚
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
电器三大件、婚车、婚宴、婚房样样都有,
只需要3000!
家里三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虽然电视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双缸的,电冰箱是单门的,
但是并不妨碍从此成为一个邻里羡慕的人,
每到晚上家里就能聚齐一个院的人,
统统都是来看电视的。
酒店吃大餐
什锦火锅、茄汁鲳鱼、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髈……
在更高级的国际饭店,这整桌酒席只需花费大概30元,
再豪气地加一瓶茅台酒8块钱!
做头发
做一个时髦的人。女孩电烫头发每人2元2角。
姑娘们的大辫子渐渐消失了,
短发流行烫“菜花头”,时尚又俏皮。
中长发烫“波浪头”,浪漫又成熟。
看电影
看电影模仿明星追潮流。
两毛钱就能看场电影!
看纯情片中国之一部吻戏《庐山恋》,
看武打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
看张艺谋导的《红高粱》……
一句话总结:
那个时候几十块钱就能过得多姿多彩!
80年代距今也不过短短三十几年,
可是一切仿佛都变了
现在呢?
▼▼▼
结婚?钻戒一枚至少5万,买不起!
吃米其林?吃完两顿下半个月都得啃馒头!
做头发?Tony总监推荐您办张会员卡四位数没了!
房价...就更不要提了...
过去的物价确实很低,
不过那时候人们挣得也少。
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活单调,
所以那时候,只要兜里揣着几毛钱,
也是可以活的丰富多彩的。
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苦,但是苦中带着甜,
这种苦中有甜的滋味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零食,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正餐之外的小食。
一盒薯片、一包辣条、一颗糖果或者是一罐肥宅快乐水,现代人的零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提升幸福感。
几十年前,一块包装简陋的水果糖足以让小孩子高兴半年,冬天里的一串冰糖葫芦,甚至有可能成为他一生难以忘却的记忆。
如今,为了这稍纵即逝的幸福感,中国人一年要花掉2万亿人民币,各种 *** 平台上,有关零食的话题,也总是流量担当。
这一切的变化,就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
01
﹏
﹏
﹏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零食的?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类似于零食的点心。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都是“两餐制”的,上午一顿饭,下午一顿饭,中间隔了大半天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有时候肚子会不答应,于是“零食”就起到了重要的充饥作用。
不过在中国古代,并没有“零食”这一说法,这顿加餐有很多叫法:糕点、点心、茶点……元朝诗人方回著了一本书叫《古今考》,书中提到:“近世东南省斗学粮养士……多止两餐,日午别有点心。”
而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同样是一日两餐制,这也是满清贵族的日常。也正是因为这两餐制,《红楼梦》也留下来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点心:碧粳粥、山药糕、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菱粉糕、鸡油卷儿、奶油炸的小面果子……
驴打滚,北京有很多点心很宫廷扯上关系,其实很多也是有依据的。图/bilibili
不过这些点心主要目的毕竟还是充饥,与现代概念的零食还是不同。
现代概念的零食,特指食用场景和目的并非主要为填饱肚子而是为了解馋的食品。
现代零食的兴起,其实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娱乐休闲活动,根据美国作家安德鲁.F.史密斯撰写的关于食物史的书籍,最初,零食在马戏团和展会上开始兴起,比如爆米花、花生都是经典的现代零食。
中国零食开始兴起,也是清末民初伴随着戏园子、茶馆这类消费文化开始兴起的,传统的零食像是干果蜜饯,创新的零食诸如传统相声《叫卖图》中提到的“药糖”等等。
药糖,实际上就是把砂糖熬到一定火候,再加进各种中药材
不过在那时,中国人的零食也就这几样可选的,也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有吃零食的习惯。那几十年之后,是什么让中国人爱上零食,并创造出一个“零食帝国”?
02
﹏
﹏
﹏
零食前传:一块糖也曾是奢侈品
如今,很多爷爷奶奶辈的人并没有吃零食的习惯,不是不好吃,而是在他们的成长印记中,零食几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毕竟在物质不充裕的时期,吃饱饭才是头等大事,谈零食太奢侈了。那时候,谁家的父母要是能给孩子买块糖,那个孩子绝对能成为街上最靓的仔。
非要说有什么零食的话,基本也就是些农副产品了:应季的蔬菜、廉价的水果,山上的野果、树上的榆钱儿甚至也都能成为零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至今都让很多人难以忘记的零食——古巴糖。
古巴糖。图/《60年代小学生的零食》
1960年11月17日,切·格瓦拉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为了“有力支援古巴的经济建设”,中国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口古巴糖,从此古巴糖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
1960年11月 *** 会见来访的古巴领导人切·格瓦拉
今天看来,古巴糖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它只不过是糖从甘蔗提取出来之后,粗加工而成的硬糖块,而且由于使用食盐作为结晶核,又没有过滤杂质,所以古巴糖的口感并不好,有一股苦咸味。
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这块糖是苦涩生活中不多的一股甜味儿。
在古巴糖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本土的糖果也开始生产了。
红虾酥糖
50年代初,几位老师傅根据大连传统酥糖的特点加以改进,发明了红虾酥糖,选用砂糖、葡萄糖浆和北京特有的二八麻酱,口感酥脆,甜中带咸。
上海奶糖——大白兔奶糖
上海奶糖,上海的奶糖其实是模仿英国的牛奶糖,国产奶糖更加柔韧,也依赖人工 *** 。在大家生活还没有那么丰富的日子里,上海奶糖就是小朋友们更高级的零食,更有吃奶糖等于喝牛奶的说法。
最出名的上海奶糖自然就是大白兔奶糖。1959年上市的大白兔奶糖,最初主要是供应出口,后来才在国内售卖。
即便如此,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是想都不敢想的。1948年出生的美食学者赵珩曾回忆说:“像上海大白兔这样的高级糖,那时就是五块一斤。五块钱在那时是什么概念?在食堂顿顿有肉吃一个月还有富余。”
更多的孩子只能趁过年时家里招待客人,吃上一块硬硬的水果糖。
03
﹏
﹏
﹏
零食萌芽:爆米花机“嘭”出的幸福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的日子一天天充裕起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很多城市孩子的童年,已经不再有饥饿记忆。
那个时候的孩子每年都会有一场零食大赏——春游,牛肉干、午餐肉、果冻、蛋糕、面包、动物饼干……都是很多人至今也难以忘记的甜蜜味道。
除此之外,一批堪称经典的零食也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中,直至今日,仍然惹人爱。
与现在电影院里充满着奶油香气的爆米花相比,七八十年代的爆米花显然是粗粝的。没有什么专用的爆米花机,煤炉、铁桶、编织袋,孩子们在一圈一圈的旋转中等待了爆米花的出炉。
等待的过程既兴奋又害怕,期待最终“嘭”的一声带来味觉、视觉、听觉的多重体验,又害怕声音太大,早早地捂上了耳朵。
如今爆米花的香气越来越浓、口感越来越好,但就是少了“嘭”的那一声带来的满足感。
麦乳精
麦乳精,本质上是一种固体饮料,核心成分就是麦(麦芽)乳(牛奶)精(糊精),当年简直是探亲访友、看望病人必备的营养品,而小孩子自然一下子就爱上这香甜的滋味。
到了八十年代,碳酸饮料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零食谱上。可口可乐在那个年代显得过于贵族,北京的北冰洋、天津的山海关、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西安的冰峰……这些才是孩子们的日常。
糖果作为零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时也开始花样翻新的吸引着小孩子,不管是足球巧克力还是金币巧克力,尽管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代可可脂,吃到嘴里也是一股廉价的味道,但花样翻新的包装,总是能触动柔软的心。
麦丽素
当然,那时的孩子对巧克力最深的印象莫过于麦丽素,柔软酥脆的奶球外边裹着一层代可可脂,不仅美味,也是各种cosplay时重要的道具。
泡泡糖这个发明于1928年的糖果也进入到了中国。起初是小卖部里的窗口旁,总是摆着一个大玻璃罐子,里边装着做成西瓜模样的泡泡糖。小孩子去帮家里打个酱油,遇到找不开零钱的时候,店家就会说:“我找你两个泡泡糖吧。”
后来出现了有包装的大大泡泡糖,还有的泡泡糖会在里边塞贴纸、塞连环画,有时候,泡泡糖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无花果零食
和泡泡糖一样廉价的还有无花果。这个叫无花果的零食其实跟现实中的无花果没有任何瓜葛,一般是用木瓜丝甚至萝卜丝制造的。但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真的会以为无花果就长这样。
04
﹏
﹏
﹏
零食崛起:零食不只是用来吃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于吃得越来越饱的孩子们来说,零食不再只是用来解馋的了,更重要的是 *** 。
首先是味觉上的 *** ,辣条开始兴起了。那时候,还不都是叫辣条,有的叫素牛排,有的叫烤鸭,甚至还有叫唐僧肉的,尽管它们事实上都是豆制品。
图/BBC纪录片《中国新年》
放学之后,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上一包辣条,越吃越辣,完全停不下来。
对于糖果,小朋友们已经不满足它带来的甜味了,生产厂商们也只能在口感和造型上开始下功夫。
拥有 *** 口感的“跳跳糖”,一放嘴里就劈里啪啦跳、跟放炮似的——
跳跳糖
涂在嘴唇上然后再吃掉的“口红糖”——
可以戴在手上吃的“戒指糖”——
可以吹响的“口哨糖”——
膨化食品也在这一时期大举“入侵”:奇多、乖乖、浪味仙、虾条……
不久,膨化食品的生产商们发现,光拼口味是不行的,他们也开始往袋子里塞东西了,相信很多80后和90后小时候都积攒过奇多圈和奇多三国卡。
但要说攒卡片这事儿,没有谁能超过干脆面了。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方便面进入中国后,立刻抓住了孩子们的味觉,孩子们标新立异的把方便面捏碎了吃,而康师傅和统一两大方便面厂商,也分别推出了小虎队和小浣熊两大干脆面品牌。
1997年,小虎队在干脆面里开始塞入旋风卡,随后又借助98世界杯的热潮,塞入球星卡,立刻引发了一波集卡热潮。
而最成功的,是小浣熊干脆面在1999年推出的水浒卡。当时,几乎全校的男生都在一包一包的变着花样的吃干脆面,只为多吃出一张新卡来;一到放学,学校周围也立马形成了一个“黑市”,大家的卡片都在互通有无。
而如今,一套品相良好的普通卡,收藏价格能达到2000元。
随后的日子里,奶茶、薯片、蛋黄派……轮番登场,中国人对于零食的选择也是越来越丰富。
05
﹏
﹏
﹏
今天,零食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专属
兜兜转转几十年,零食在中国似乎一直是小孩子的食物。直到最近几年,从小吃零食的那一代人长大了,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了。
有数据显示,23-28岁年龄段的消费者是零食消费的核心人群,19-28岁的年龄段的消费者对零食消费的偏好度更高。
与小学生钟爱“五毛零食”不同,长大成人的80后、90后们,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加,对零食的选择也是越来越挑剔。
进口零食现在是食界的半壁江山
比如辣条,这个经典的“五毛零食”伴随着消费需求的提高,也开始走“高大上”的路线,五六块钱一包的辣条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对于健康零食和进口零食的选择,也成为一种风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在零食上的花费也越来越多。
2019年5月,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零食行业年总产值已达到22156.4亿元。
06
﹏
﹏
﹏
是什么促使中国人吃掉了那么多的零食?
最重要的当然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在正餐之外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物质充裕时代的孩子们长大了。
那些伴随着他们成长的味觉、嗅觉和饮食习惯,在今天也成为了零食消费动力源之一。
其次,单身群体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以及双职业家庭日益繁忙的生活节奏,使得家庭用餐需求趋于便捷和灵活。
当然,现代零食最根本的不是垫饥解饿,近些年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活动增加,碎片化时间增多,零食出现的场景和频率也在增多。
在物质、生活、精神娱乐多方面的作用下,零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休闲食物,成为时代发展更好的注脚。
来源||enoughseen
图文整合||许可
关于麻酱的回忆
小时候,对于麻酱的最初印象就是麻酱和(huo)白糖,刚出锅的热乎乎的馒头掰开,抹上麻酱撒上白糖,夹起来吃,别提多香了。
单单这馒头和麻酱白糖的搭配就有多种形式:
1.馒头切片(掰开也行),抹上麻酱,撒上白糖,直接吃或者用另一片放上夹着吃,如果觉得麻酱和白糖不够多,就在另一片馒头片上也抹上麻酱,撒上白糖,然后在夹起来吃。
2.馒头片过油炸至金黄,捞出,抹上麻酱和白糖。
3.馒头片蘸上鸡蛋液炸至金黄,抹上麻酱和白糖。
4.馒头片放炉子上烤出一层嘎,拿下来,抹上麻酱和白糖。(现在已经没炉子了,把铁板放在灶台上,馒头片放在铁板上,开火加热,效果是一样的。)
麻酱是什么酱
麻酱,顾名思义就是芝麻酱,北方人吃涮羊肉的蘸料其核心就是麻酱。精选优质白芝麻,经过过筛、水洗、烘炒、磨制等工序而成。
当然,芝麻酱分为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平时吃更多还是食用白芝麻酱,因为白芝麻酱比黑芝麻酱更加香美。
天津人到底有多耐吃麻酱?
- 打小就耐吃麻酱和白糖。
- 嘎巴菜、老豆腐、面茶、卷圈里面都有麻酱。
嘎巴菜,卤汁清香淡雅,依靠酱豆腐汁、麻酱汁、香菜。来提升其咸香的口味和丰富的味道。
老豆腐,最后淋入的麻酱汁和蒜泥汁、辣子油乃点睛之笔。
面茶,最后淋入的麻酱汁,使其味道更香。
卷圈的馅料调配很是讲究,如何配比好酱豆腐和麻酱的比例是关键。
- 天津素馅饺子里面也有麻酱。
天津素馅饺子,有的人耐吃豆芽菜馅的有的人耐吃白菜馅的,但是其味道的关键也是麻酱和酱豆腐的比例。
- 吃麻辣烫要放麻酱。
在天津,对于不少8090后来说,煮好的麻辣烫不加汤,多加麻酱,再加入适量麻椒和辣子油,搅拌好,吃起来棒棒哒。
- 拍黄瓜、拌苦瓜、拌油麦菜等凉菜要放麻酱。
甭管是拌拍黄瓜还是拌油麦菜、苦瓜等,那必须得放麻酱呀,您了知道拥给嘛吗?因为好吃呀,嘻嘻。
- 麻酱捞面和麻酱果子卤捞面都有麻酱。
麻酱捞面就是调好的麻酱汁和炸好的花椒油放入捞面搅拌均匀。其实还有很多人吃果子卤捞面时耐放麻酱汁和炸花椒油,味道棒棒哒。
- 儿时零嘴:麻酱酥糖
麻酱酥糖,香香甜甜,好吃。
- 麻酱烧饼什么也不搭配,我就能吃下一个。
麻酱烧饼,刚出锅的倍儿香。麻酱的香伴随着后口的香甜,好吃呀。
- 素茄子泥、肉馅茄子泥都有麻酱。
夏天,做上一份茄子泥,太香了。
- 涮羊肉要蘸麻酱小料。
我吃涮羊肉,耐这样调麻酱小料,碗中放入两大勺麻酱,然后加入适量韭菜花、酱豆腐汁、蚝油、虾油、辣子油、白芝麻,最后撒上香菜,你呢?
- 水爆肚也离不开麻酱。
水爆肚中加入麻酱,不仅吃着更香,而且能够遮住水爆肚的一些腥味。
- 吃焖子也离不开麻酱。
绿豆焖子煎好一些嘎,盛出,淋上麻酱,加入适量蒜泥、辣子油、醋,吃起来别提多香了。
麻酱的“盟兄弟”:花生酱
花生酱,分为甜和咸两种,甜的花生酱一般搭配甜品 *** (小时候,我记得妈妈给我买过甜的花生酱抹在馒头上吃),咸的花生酱一般多用于和芝麻酱一起调配涮羊肉蘸料用。
铜锅涮羊肉是北京的特色美食,北京人吃涮羊肉,蘸的麻酱小料也倍儿讲究,不用纯芝麻酱,而是用“二八酱”和“三七酱”,其实就是花生酱与芝麻酱按照这个比例调制而成的酱,现在北京还有副食店里有卖老味“二八酱”的。北京涮羊肉作为北派火锅的代表对北方涮羊肉影响很大,现在您去天津、河北等地火锅店吃涮羊肉,店内的麻酱小料中大部分都会加入花生酱,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这样调配好的麻酱香而不腻,醇香适口。
其实,在天津现在有的店做水爆肚和羊汤里面的麻酱中也会加入一定量的花生酱。
大家好,我是介介!一个热爱美食的天津娃娃!在天津,还有哪些美食离不开麻酱?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棒棒哒!胖胖哒!明个儿吃点嘛呢?
瓷器们,想问问你们现在1分2分钱还能买到东西吗?恐怕就是去超市买东西零头的几分钱,人家已经不收了吧?时光倒退,我们过去那会儿即使是一分钱,也还是能吃到真东西的
咱们先看看70-80年代的物价
油条:4分一根
火柴:2分一盒
盐:0.15元一斤
白砂糖:0.78元一斤
简装冰砖:1毛9分,中冰砖:4毛,大冰砖:7毛6分
脆麻花:5分一根
水果蛋糕:4分一块
玻璃围棋:2.4元一副
公园门票:5分一张
万金油:5分一盒
扇牌肥皂:3毛6一块
黄啤:3毛3一瓶
黑啤:3毛6一瓶
大前门烟:3毛5一包
露天游泳池:8分一场
无轨电车票:4分
有轨电车票:3分
寄信本埠:4分,外地:8分
公用 *** :4分一次,不限时。
我母亲家的房租:2.54元,约25平方米
凤凰牌18型自行车:168.50元(1982.5)(凭自行车票购买)
蝴蝶牌缝纫机:175.40元(1986.12)(凭缝纫机票购买)
双缸洗衣机:357元(1986.6)
香雪海单门冰箱:685元,125升(1984.10)
台扇:85元
电视机:440元,12寸黑白(1982)
海鸥牌DF相机:453元(198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56元(1986.9)
结婚证书:1元(1982)
哈哈,是不是回想起了过去,今天就带您一起回忆一下:
七八十年代,1分钱可以买到什么小零食呢?可以买到4颗彩色糖球。依稀还记得当时买这种糖的情景,那时候是合作社或者是小卖部,相当于现在的超市,
油漆的门脸,柜台里的小桶放着各种彩色包装纸的糖,这种糖是放在柜台上一个玻璃的容器里边,红黄绿各色的糖球外面沾满了砂糖以免粘在一起,里边有一个小铲子,谁要买了,就用它铲出几颗,酸酸甜甜的味道,小孩子买了放到嘴里舍不得直接嚼了,只是慢慢的含在嘴里。
1分钱还可以买到一根粉笔糖,外形像粉笔一样,吃在嘴里沙沙的,想想当年我们兜里有着1分2分钱可以自由支配,买上心仪的糖果,甜甜自己的嘴巴,心里有多美。
2分钱可以买到什么小零食呢?那时候,校门口有卖小吃食的,花上2分钱可以买一纸筒煮熟了田螺,田螺用纸筒盛了,放上牙签就可以挑着吃了。2分钱还能买什么?麻酱根糖、豆面酥糖、橘子瓣糖、仁丹糖、搓板糖,一边走,一边吃。那已经是极奢侈了的。
还记得那会儿上学的时候,经常会花三五分钱买一点苹果皮,梨皮,柿子皮,黑枣,或是小沙果,海棠,山楂之类的解馋。那时候怎么有那么多水果皮,大概是做罐头削下来的下脚料吧,便宜,好吃,耐嚼。
咱再说说冰棍儿,夏天可以用3分钱买一根红果冰棍,5分钱买一根豆沙冰棍,1毛钱买上一支奶油雪糕。西瓜切块买,放在纱罩子里边,大块的1毛,小块的5分,倍儿甜!
如此看来,七八十年代真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有崔健的摇滚乐,有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有烫着卷发,穿着嫣红色喇叭裤的女孩,那时候,大家都拥有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今天咱们来个对比
大米
七八十年代:0.12元/斤
现在:几块到几十块不等
现在价格约是30年前的100倍
白菜
七八十年代:0.02元/斤
现在:0.7元/斤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30倍
上大学
七八十年代:从小学到大学学费为140元
现在:从小学到大学≈150000元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1071倍
虽说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小编感觉已经爬不动了
看病
七八十年代:大约0.98元
现在:挂号50起,诊疗+药费另算
现在价格是30年前的100倍以上
在北京真是不敢轻易生病,因为即使有钱看病挂号也不容易
结婚
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
电器三大件
婚车、婚宴、婚房样样都有只需要3000!
家里三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虽然电视是黑白的
洗衣机是双缸的
电冰箱是单门的
但是并不妨碍从此成为一个邻里羡慕的人,每到晚上家里就能聚齐一个院的人,统统都是来看电视的
吃大餐
什锦火锅、茄汁鲳鱼、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髈……
在更高级的国际饭店,这整桌酒席只需花费大概30元,再豪气地加一瓶茅台酒8块钱!
烫头
做一个时髦的人
女孩电烫头发每人2元2角,姑娘们的大辫子渐渐消失了。短发流行烫“菜花头”,时尚又俏皮中长发烫“波浪头”,浪漫又成熟
看电影
看电影模仿明星追潮流
两毛钱就能看场电影!看纯情片中国之一部吻戏《庐山恋》,看武打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看张艺谋导的《红高粱》
一句话总结:
那个时候几十块钱就能过得多姿多彩!80年代距今也不过短短三十几年,可是一切仿佛都变了
现在呢?
结婚?钻戒一枚至少5万,买不起!
吃米其林?吃完两顿下半个月都得啃馒头!
做头发?Tony总监推荐您办张会员卡四位数没了!
房价...就更甭提了...
过去的物价确实很低,不过那时候人们挣得也少。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活单调,所以那时候,只要兜里揣着几毛钱,也是可以活的丰富多彩的。
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苦,但是苦中带着甜,这种苦中有甜的滋味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天气渐冷,大糖堆开始上市啦!北京人喜欢叫TA糖葫芦,咱天津一直叫糖堆儿,听着是不是就倍儿亲切!鲜亮的大红果外面包裹着脆亮的“糖衣炮弹”,现在还有各种豆沙的、糯米的、巧克力的!
话不多说,一起去看看吧!不过吃多了,要记得刷牙哦~
郭记糖堆
地址:泗水道人人乐超市西侧门脸房一楼2号
*** :13043218811
人均:18元
据说是家老店了,从小三轮车起家后来固定了门脸,爱吃这口的粉丝们可是一路追随啊,还有很多蜜饯和糖粘子,有机会试试吧
天津堆姐糖堆刨冰(河东区总店)
地址:崂山道与天山东路交口倚虹西里10号楼底商
*** :13502140519
人均:17元
麻将牌糖堆非常造型呀,很多人来打卡。看着就特别讨喜耐人儿啊,还有其他造型的糖堆,用料挺新鲜的,想买心仪款式的要早去一点哦~
群喜大糖堆
地址:西马路民生银行旁
人均:7元
这个季节吃红果可是太幸福了,他家红果个头都挺大的,这一大串吃起来特别过瘾!
刘记宫廷大糖堆
地址:泗水道30号
是小海地的一家老店了,也是主营糖堆为主,用料新鲜,卫生干净。
王福记糖堆冰糖葫芦
地址:古海道108号(古海道与解放南路交叉口)
*** :13752117595
人均:12元
有各种糖堆,还有各种麻酱糖、酥糖这些小吃,隔着玻璃窗看着就让人眼馋!
怪王糖堆
地址:八经路与九纬路交口三省里底商
*** :13072287668
人均:7元
糖堆、蜜饯和小零食还有爆米花,小碗抹酱、酸磨糕这些充满回忆的好吃的,在这家店你都能找到。
王中王糖堆(多伦道店)
地址:天津多伦道73号
*** :
人均:17元
夏天是刨冰,冬天就卖糖堆!也是十几年的老店了,周围很多人的冬天都是认准他家这口儿。
黄记糖堆
地址:七纬路(十二经路口)
人均:7元
都说这家糖熬的特别好,看着透亮,吃着脆生不粘牙!个大干净,据说豆馅都是老板自己做的,下次得尝尝了!
酸甜可口的大糖堆,
赶紧跟着小编一起,
来一串嘛~
文丨土豆泥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 *** ,如有版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天津美食>出品
其他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给你爱上天津美食的100种理由您要问天津有哪些好玩的
小编可能还得想一想
但是您要问
天津到底有哪些好吃的?
那就可以好好说道说道了
煎饼果子嘎巴菜老豆腐包子
豆根糖酸磨糕糖堆儿江米条糕干
罾蹦鲤鱼八珍豆腐老爆三捞面
…………
实在太!多!了!
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小编特意精心整理了
这份《天津最全吃喝地图》送给您
满满的都是干货
赶紧收藏起来
一篇文章吃遍天津
· 目 录 ·
①30样必吃早点
②25款传统小吃
③20道必吃天津菜
④10家必吃老字号
⑤10处必逛地标
⑥5所必吃大学
30+25+20+10+10+5=100
100张照片,100个爱天津的理由
1
30样天津传统早点
“京油子,卫嘴子”,后半句说的就是咱天津人的“爱吃和会吃”论吃,哏儿都人民从未真正服过谁,怎么体现天津人爱吃会吃呢,天津光早点都能让您一个月吃不重样。
1.锅巴菜
天津人管锅巴菜叫:嘎巴菜,嘎巴和鲜而不腻的卤汁融合的恰到好处,淋上芝麻酱、酱豆腐汁,撒一把香菜,放点辣子。
2.老豆腐
软嫩的豆腐浇上浓稠的卤儿,一碗色泽诱人的老豆腐开启天津人美好的一天。
3.煎饼果子
一套纯绿豆面的煎饼果子才是正宗的天津味,卷上酥脆的果子或者薄脆的果篦儿,天津早点的头牌就此诞生。
4.果子
现炸的果子又香又脆,一口咬下去发出酥脆的嘎吱声。
5.卷圈
绿豆芽馅的素卷圈包裹在豆皮中被炸的金黄酥脆,一角饼俩卷圈儿是标准吃法。
6.面茶
微甜香醇的麻酱配上研磨颗粒恰好的芝麻盐,加上糜子面粥,咸中带甜的口味很是美味。
7.云吞(菱角汤)
鲜肉的云吞,羊肉的菱角汤,配上提前熬好的高汤,飞一个鸡蛋,那鲜美的味道让人一口汤都不舍得浪费。
8.浆子
质地浓稠的现磨豆浆撒发着独特的醇香,吃完早点最后来一碗,清爽又解腻。
9.红小豆粥
精心熬制的小豆粥释放着红小豆自身清甜,甜而不腻。
10.羊汤
早晨来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滚烫雪白的羊汤,健康又滋补。
11.包子
薄皮大馅的包子,一口咬下去汤汁饱满,一本满足。
12.糖皮儿
糖皮儿果子其实就是油条加了一层带糖的面,经过油炸后油香混合着甜味,小时候特别爱吃。
13.鸡蛋果子
炸果子的时候等面皮在油锅中微微膨胀时,从底部开个小口打入两个鸡蛋,鸡蛋的嫩滑加上果子的油香,口感特别丰富。
14.炸糕
炸糕是天津早点明星产品,外皮炸的酥酥脆脆,里面是软糯的糯米,最里面是甜甜的豆沙馅料。
15.烧饼里脊
现烙的烧饼表皮香酥,里脊肉劲道有嚼劲,加上煎鸡蛋和生菜,抹上甜面酱,味道咸鲜可口。
16.鸡蛋灌饼
饼皮酥脆,鸡蛋鲜香。有蛋有面,作为早点营养又方便。
17.牛肉烧饼
烧饼是天津人早点经常吃的,软烂的酱牛肉夹在热乎乎的芝麻烧饼里,一个字,香!
18.大饼夹一切
给天津人一张大饼,能卷下整个世界。鸡排、果子、炸串、鱼豆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夹不了的。
19.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表皮金黄酥脆,內馅韭菜脆嫩,鸡蛋油香。
20.窝头
玉米面的窝头营养又健康,掰一块放在嘴里越嚼越香。
21.糖三角
吃刚出锅糖三角可要小心,别“烫了后背”。
22.枣馒头
蒸好的枣馒头像花儿一样,特别好看,枣香浓郁。
23.饽饽
金黄的饽饽配上一碗老豆腐,简直是完美的早点。
24.发糕
发糕糯而不粘,甜而不腻,细细咀嚼还带有一丝奶香。
25.蒸饼
小时候更爱吃各种口味的蒸饼了,豆馅、红果馅、水果馅,吃完心里都甜丝丝的。
26.烧麦
透过半透明的烧麦皮,就能看到饱满结实的肉馅,轻轻咬开一个口,就会发现一个完整的大虾仁。
27.切糕
切糕的粘度和豆沙的细密度搭配的特别好,吃到嘴里香香甜甜。
28.茄夹
两片茄子加上肉馅,裹面糊炸制金黄,肉馅的油润加上茄子的清香,可以单吃也可以夹在大饼里。
29.藕夹
大饼不光能夹茄夹,藕夹也是常见搭档,不同于茄子的暖嫩,藕片的口感更加脆爽。
30.排叉
炸制的排叉香酥焦脆,放在嘴里越嚼越香。
2
25款天津传统小吃
31.熟梨糕
熟梨糕是独具天津特色的一种民间小吃,一直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零食。不同颜色的酱料是不同的口味,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排一排,就足以激发食欲。
32.大梨糕
“大梨糕大梨糕,小孩吃了不摔跤”。大梨糕是天津的一道经典特色糕点,黄黄脆脆的,体积大而口味独特,小时候认为这种糖不仅好吃,而且买着划算。
33.茶汤
茶汤口感细腻,配料特别丰富。喝茶汤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大龙头的大水壶,大铜壶中的开水靠着水花的力量将面糊沏开,一碗热乎乎的茶汤就做好了。
34.糖堆儿
天津人管冰糖葫芦叫“糖堆儿”,山楂去核儿串成串儿,再沾上一层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的时候咬碎外层硬硬的糖壳儿,就能尝到里面酸甜可口的山楂。
35.糖粘子
糖粘子也叫糖雪球,是天津人冬天离不开的零嘴儿,个大饱满的山楂被掏去了核儿,外表再裹上一层厚厚的雪白的糖衣,红白撞色看着就很有食欲!
36.豆根糖
天津话为豆哏儿糖,是由黄豆面粉制成的,分软硬两种。虽然被称为糖,但事实上并不太甜,平时就当零嘴吃。
37.酸磨糕
酸磨糕是酸枣面压成的,小商贩会把酸磨糕粉调成稀粥加入杏干白糖,盛到江米面做的小卷容器里,也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小碗抹酱,还可以抹“大饼”。
38.青丝玫瑰
在天津小吃中,有不少食物里都有青丝玫瑰,月饼、麻花、萨其马。清爽的桔皮味道溢满口腔,果仁的香味都遮盖不了它,吃起来爽口,嚼起来有韧性。
39.白皮(八件儿)
天津的白皮儿其实也是“八件儿”,是深受老一辈儿钟爱的糕点。入口酥松适口,香味纯正,吃到最后,盒子角落里的酥皮碎渣也要捏着吃完。
40.甘草杏
甘草杏味道非常爽口,有一种酸酸甜甜的味道,闻起来也十分清香,不光好吃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41.江米条
江米条外表香甜,内里酥脆,一根接一根吃得停不下来。
42.桃酥
桃酥以核桃仁为原料,口感松脆,味道又香又酥,曾多次在天津传统相声中被提及,一款老少皆宜的中式甜点。
43.药糖
药糖起源于天津卫,里面加入了茶膏和多样中草药材,以前经常能听到卖药糖的吆喝声,是京津地区的传统食品,
44.麻酱酥糖
麻酱酥糖外皮酥的掉渣,里面却是一点柔软的感觉。麻酱味特别浓郁,吃在嘴里又酥又香。
45.绿豆糕
天津的绿豆糕松软又不油腻,色泽浅黄,带有绿豆的清香,不是特别甜,老人小孩都爱吃。
46.糖炒栗子
一入冬天津大街小巷,随处都飘散着糖炒栗子的香气。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剥,香甜可口。
47.栗子羹
板栗熬制蒸熟的小零食,好多种味道了!还有一种做法叫“栗羊羹”,小时候要是有栗子羹吃,那可是能在小伙伴面前嘚瑟好久的!
48.槽子糕
槽子糕就是鸡蛋糕,以前没有那么多新式糕点的时候,都是自己拿鸡蛋去小摊上做鸡蛋糕,口感松软,鸡蛋香味浓郁。
49.乌豆
就是煮五香蚕豆。现在还记得,三轮车推着,称好之后用报纸卷成一个手卷,边走边吃。
50.果丹皮
果丹皮用山楂制成的卷,酸酸甜甜特别开胃。
51.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又名茯苓糕干,是天津颇具特色的民间小吃之一,松软洁白、绵甜可口,而且易消化,老少皆宜。
52.焖子
绿豆焖子的每一面都煎到都脆脆的,里面还是软糯的口感,外焦里嫩,浇上麻酱蒜汁,回味无穷。
53.红果酪
红果酪色泽红中透亮,酸中带甜,酸甜爽口,消食开胃。
54.传统米棍
玉米爆出来的米棍,吃起来丝毫不甜腻,也没有薯片那类膨化食品的咸和腻口,吃起来满是玉米香!
55.崩豆
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
3
20道必吃天津菜
56.罾蹦鲤鱼
罾蹦鲤鱼鳞骨酥脆,肉质鲜嫩,上桌后趁热浇以滚烫的卤汁时,热气蒸腾,香味四溢,热鱼吸热汁,口感特别鲜嫩,酸中带甜。
57.八珍豆腐
八珍豆腐外焦里嫩,入口即化,配料十分丰盛,满满的海鲜八珍,豆腐吸收了海鲜的汤汁,格外鲜美。
58.老爆三
老爆三色泽红亮,口味咸鲜,酱香蒜香味浓,肉片鲜嫩爽口,滋味醇厚。
59.独面筋
独面筋味道咸鲜,很下饭,手撕的面筋在佐料浸润和芡汁包裹下展现色香味的完美。
60.锅塌里脊
锅塌里脊外边是金黄软嫩的鸡蛋,里面包裹着大块里脊肉,清口鲜嫩,咸香适口。
61.贴饼子熬小鱼
黄灿灿饽饽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
62.八大碗
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
63.清炒虾仁
“吃鱼吃虾,天津为家”,天津人的餐桌上少不了虾的身影,清炒虾仁清淡爽口,更大限度地保留了虾的鲜甜原味。
64.醋溜木须
金黄的鸡蛋配上滑嫩的肉片和爽口的木耳,香气浓郁,酸甜可口,色香味俱全。
65.黑蒜子牛肉粒
满满的牛肉粒很有嚼劲,蒜香味混合着黑胡椒,别有一番风味。
66.全爆
鸡胗、鱿鱼、鸡肉、虾仁、全贝、鱼丁、蟹柳和黄瓜,先进行炸至断生、定形,在热油滑炒,陆地和大海的美味齐聚一盘,鲜味爆炸。
67.烧三丝
微脆又爽快的笋丝,陪伴着同样被切成条丝的木耳与鸡肉丝,鸡肉鲜嫩,木耳营养,加上笋丝的爽脆,被油催生出完全不同的鲜美滋味。
68.肘子酥
肘子酥肉质酥软,肥而不腻,用面皮卷上肉和配菜,抹上酱料一口放进嘴里,特别满足。
69.干煸鱿鱼须
干煸鱿鱼须外酥里嫩,既保留了鱿鱼的嫩感,外皮也依旧酥脆。麻辣鲜香的口味,所以无论是下酒,还是下饭,都是不错的选择。
70.软炸虾仁
新鲜的虾仁裹着面糊炸的薄脆香酥,沾着椒盐芝麻,入口酥脆。
71.八宝菠菜
八宝菠菜色彩丰富、鲜艳,味道鲜美,清淡爽口。
72.熘鱼片
熘鱼片,片薄形美,色泽洁白,食之鲜嫩滑爽,令人回味不尽。
73.炸银鱼
把小银鱼条裹上蛋清液,逐条下入烧至七成热的油锅中炸透。放入盘内依次放好,蘸酱油或花椒盐吃。细细品尝,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
74.四碟捞面
天津人吃“捞面”要打卤,配菜码,炒菜俗称“四大碟拌面菜”——炒面筋丝、炒肉丝香干、炒鸡蛋、炒虾仁。
75.酱爆洋白菜
酱爆洋白菜,别看它只是一道简单的素菜,酱香浓郁,整道菜都是很典型的津味。
4
10家必吃老字号
76.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三绝之首。其创始人是高贵友乳名“狗子”。狗不理的包子皮薄带韧性,选的馅料非常精良,吃起来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而且经过发展创新,逐渐形成六大类,98个品种。
77.桂发祥
桂发祥麻花创建于清朝末年,是地道的老字号。桂发祥的麻花加了桂花,核桃,花生芝麻,青丝,红糖等佐料,不仅可以存放时间久,而且香气四溢,味道香脆可口。
78.耳朵眼
耳朵眼炸糕生产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吗,相传创始人刘万春将店门铺选在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外,因而得名。炸糕用糯米做皮面,红豆白砂糖做馅料,炸的金黄,咬一口,满嘴香甜,非常好吃。
79.大福来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想尝尝煎饼,但是吃的着急噎住了,便向店家要碗汤,店家情急之下便用煎饼撕成碎片,浸入菜汤,加入油盐香菜,乾隆皇帝觉得十分爽口,后来皇帝派侍卫来到张记煎饼铺,说“掌柜的,你的大福来了”,掌柜的才明白那日吃煎饼的正是乾隆皇帝,于是这大福来锅巴菜的名称便有了。
80.石头门坎素包
这家创始于清乾隆末年的素食包子铺,在当年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这家店最初是在宫南大街开业的真素园,后来因为防夏季雨水入店而在门口垒了一道门坎,而得“石头门坎”的别号,后慈禧太后御赐“石头门坎素包”并立此字号。
天津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
小编呕心沥血、没日没夜的整理
终于出炉了这篇超实用攻略
从小吃到老字号,从接地气到高大上
快带上这份攻略吃起来吧!
卷心菜学名结球甘蓝,又名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菜、莲花白等。这个菜一年四季都有卖,但属现在这个季节价格更便宜,味道最纯正。露天的蔬菜有着大棚菜无法可比的鲜香,用我老妈的话来说,这才有个菜的味道。其实,卷心菜的做法很多,我们可以用它炒肉,素炒,凉拌,还可以做做包子饺子馅,味道都很不错。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更爱的卷心菜做法,用手撕一撕就能下锅,不用动刀,快速快锅炒一炒,爽脆又下饭。
收藏本菜谱
手撕包菜
图文 |小董妞@厨房
包菜1颗五花肉适量小葱3根(靠近根部部分就好)生姜一小块大蒜3瓣青椒1个小米辣2个生抽适量老抽适量盐适量糖适量香醋适量油适量
1. 材料如图。
2. 五花肉切薄片,五花肉冷冻以后比较好切,小葱切葱花,生姜切丝,大蒜切薄片,青椒和小米辣切段。
3. 包菜洗净,手撕成片。
4. 炒锅上火,加适量油,油热后下入五花肉煸炒至微微卷起,出肉香味。
5. 下入葱姜蒜和辣椒翻炒几下。
6. 放适量老抽翻炒上色,适量生抽提味。
7. 放入包菜,快速翻炒至断生。
8. 调入适量盐和糖翻炒均匀,滴几滴醋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小窍门:
1、包菜需要手撕口感才好。
2、整个过程大火快速翻炒,包菜炒至断生变软即可。
3、小米辣可以换成干辣椒。
● ● ●
收藏本菜谱
肉丝圆白菜炖粉条
图文 |Meggy跳舞的苹果
瘦肉150克圆白菜半颗青椒1个胡萝卜1根粉条一碗油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淀粉1小勺料酒少许热水适量香葱2棵
1. 圆白菜、青椒、胡萝卜、香葱清洗干净,粉条提前用温水泡软,瘦肉在冰箱里冻一下更好切细丝。
2. 肉丝中放一小勺淀粉、少许盐、料酒,抓捏入味。
3. 腌肉的时候来处理一下菜料:圆白菜去梗切细丝。
4. 青椒去蒂去籽切细丝。
5. 胡萝卜先斜切片,再切丝;为了与粉条保持形状一致,上述这三种材料尽可能切长丝。
6. 炒锅中倒少许油,我用的九阳AIR轻奢派不粘炒锅,防粘效果非常好,只需放一点点油就好;油热后将三种蔬菜丝同入锅中翻炒,撒少许盐刚刚变软就盛出备用。
7. 趁着热锅直接倒少许油,不要等油热,将肉丝入锅中,用铲子尖或者筷子快速将肉丝划散,因为每根肉丝都裹上油了,随着油温的升高,每根肉都是独立分明的;肉丝一变色,倒入适量酱油调色。
8. 倒入适量热水,此时锅是热的,倒入凉水会破坏锅的涂层,即使再好的锅也会受到损伤,所以为了延长锅的使用期,请善待美锅噢;待汤煮开后,将粉条入锅中,粉条带着酱油色更有食欲,所以酱油可以适当多一点;因为肉丝和菜中有盐了,粉条又易吸汤,这汤里就不再放了。
9. 待汤再次煮开后,把先前炒好的菜全部倒入锅中,翻炒几下就可关火出锅。这样炒出来的粉条入味而且不粘不坨,所有的菜熟了,但还保持着脆嫩感和鲜艳的颜色;肉丝也是一条条分明还香嫩。汤略微多一点,粉条在你食用的过程中会不断吸入菜汤而更加柔软入味儿。
小窍门:
1、蔬菜可以随口味和季节来调整,比如青蒜、辣椒、洋葱,都可以用这个 *** 来炒,脆嫩嫩不烂不糊。
2、粉条用温水或者凉水泡软使用,可以节省时间;如果用硬粉条直接入锅中,那么汤就要多放,但是肉的口感就要受影响了,所以还是提前泡软再入锅更好。
● ● ●
收藏本菜谱
卷心菜沙拉
图文 |我是一只幸福猪
卷心菜适量沙拉酱适量冰水1盆
1. 卷心菜切开。
2. 只要外层绿绿的叶子。
3. 洗净后,把叶子码放整齐。
4. 切成细细的丝,尽可能的细。
5. 把切好的菜丝,浸泡到冰箱冷藏好的冰水中,两分钟后捞出。
6. 然后捞出装盘,淋入自己喜欢的酱料就好了。
小窍门:
1、冰水不要用生水来做。
2、菜丝浸泡2到3分钟就可以去掉涩味,变得爽脆。
3、酱汁也可以用麻酱、沙拉酱、盐、糖、醋来调味。
● ● ●
收藏本菜谱
猪肉圆白菜馅馅饼
图文 |一切随缘zzh
饺子粉400克水260克圆白菜半个猪肉馅250克葱花适量花椒粉适量油适量香油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酱油适量姜粉适量料酒适量
1. 将水和饺子粉倒入面包桶内。
2. 放入东菱DL-JD08面包机中,使用和面菜单进行和面。时间为10分钟。
3. 揉面时间进行拌馅:首先将猪肉馅及所有调料放入一个盆中。
4. 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
5. 用刀将圆白菜切碎。
6. 放入混合好的猪肉馅中。
7. 再搅拌均匀,馅饼馅就做好了。
8. 面团和好后放面包机中醒10分钟。
9. 10分钟后取出面团,将面团揉匀后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10. 然后先擀出几张皮。
11. 取一个皮包入适量的馅。
12. 然后包成包子形状。
13. 将包子放在案板上轻轻压平。
14. 翻面再轻轻压几下。
15. 电饼铛加热后刷一层油。
16. 放入做好的馅饼。
17. 表面再刷一层油,然后盖上盖子烙熟。
18. 几分钟后馅饼就好了。
19. 成品图。
20. 展示图。
21. 展示图。
小窍门:
1、调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用量。
2、因为面粉不同,吸水量不同,请根据自己的面粉调整放入的水量。
3、馅饼的面团尽量的软一点,不要太硬。软面做出来的馅饼皮才软,薄。
● ● ●
收藏本菜谱
包菜小丸子
图文 |一日五餐辅食
低筋面粉60克水160克鸡蛋1个菌菇虾糕30克包菜40克番茄酱可不要木鱼花可不要
1. 食材:低筋面粉 60克,水 160克,鸡蛋 1个,菌菇虾糕 30克,包菜 40克表面装饰(可不要):番茄酱,木鱼花烹制 *** :丸子机煎参考月龄:12M+所需时间:10分钟。
2. 低粉、清水、鸡蛋混合均匀。>>低粉可以用面粉替代,清水和鸡蛋都属于液体,鸡蛋过敏的宝宝可以全部用水,用牛奶也可以。
3. 包菜切碎。>>好熟一些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
4. 菌菇虾糕切小。>>点击蓝字看做法,可以用现成的鳕鱼肠,或者自制午餐肉、肉松替代。如果放上切碎的章鱼,做出来的就是章鱼小丸子啦。
5. 小火热锅,小丸子机刷一层油。>>种草的就是这个机子啦,不仅仅做章鱼小丸子,蔬菜丸子,纯肉丸子都能做哦。
6. 面糊倒入7分满。
7. 放上虾糕、撒上包菜。
8. 剩余的面糊全部倒在丸子机上,倒完已经全部覆盖住。给出的配方量刚好是一锅小丸子的量。
9. 看见丸子边缘凝固,用竹签快速的翻面,把边缘的面糊都塞到丸子下面。全部翻完看见了一个个清晰的小丸子。
10. 全部翻完,再不时用筷子转动小丸子,使侧边也均匀受热,煎到表面微黄即可。
11. 表面可以挤些无添加番茄酱,撒些柴鱼花(木鱼花),好看也更有味。也可以什么都不撒,还能撒些什么?海苔碎、沙拉酱、肉松都可以。宝宝还小的,不要插竹签了,吃着危险。大孩子即使插着竹签,也不可以边走边吃,以防摔跤意外。
● ● ●
~~ 你可能还喜欢 ~~
更多圆白菜的做法在这里!
▼
● ● ●
~~ 菜谱推荐 ~~
9大刮油食物,帮你清肠排毒素!
一周不重样的懒人早餐,10分钟就搞定!
排骨 / 玉米/鸡翅/番茄/四季豆/茄子
五花肉 / 饺子/泡菜/酥糖/蒸菜/鲳鱼
摊鸡蛋 / 蓑衣黄瓜/下饭菜/养颜汤/啤酒鸭
我所有的朋友都是吃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加入我们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载美食天下APP
中国地理:四川省(成都篇2)四川省地图
中国地理:四川省(成都篇2)
成都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
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
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主要由平原、
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一般在750米上下。
成都市具有独特的地貌类型:
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热、秋凉、冬暖。
境内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还有都江堰水利工程;
河流纵横,沟渠交错;库、塘、堰、渠星罗棋布。
成都市自然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
蜚声中外的中药材有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
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
成都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主要矿产有铁、钛、钒、铜、煤炭、天然气、钙芒硝等。
成都市地图
成都市的特产和美食主要有:
郫县豆瓣酱(郫都区)、蒲江猕猴桃、
锦江水井坊酒、蒲江米花糖、
金堂黑山羊、蒲江雀舌、
新都柚子、蒲江丑柑、
温江大蒜、都江堰猕猴桃、
蜀绣、邛酒(邛崃市)、
彭州莴笋、大邑县王泗白酒、
蒲江杂柑、川芎(都江堰市)、
汤麻饼(崇州市)、大邑县唐场豆腐,
以及崇阳酒(崇州市)、崇庆枇杷茶(崇州市)、
崇州道明竹编、崇州郁金、
崇州牛尾笋、崇州怀远竹编、
崇州龙门贡茶、崇州布朗李、
崇州龙图四九酒、羊马渣渣面(崇州市)、
崇州怀远豆腐帘子、崇州乌梅、
崇州怀远冻糕、崇州川芎、
崇州市王鸡肉(王绍全创制)、崇州怀远叶耳粑、
崇州九龙豆花、崇州街子老号汤长发麻饼、
成都麻羊、大邑县安仁蓝莓、
大邑金蜜李、大邑县安仁葡萄、
大邑县江青梅酒、大邑榨菜、
大邑西岭佛手瓜、大邑鹤鸣贡茶、
大邑白果、大邑县“夜不收”荤豆花、
大邑桃蘑芋、大邑黄连、
大邑黄醪糟、汤面油糕、
曾排骨、莺宿、大邑县草莓、
大邑县新场周血旺、邛崃文君绿茶、
邛崃黑猪、邛崃黑茶、
邛茶、奶汤面(邛崃市)、
邛崃周鸭子(油烫鸭子)、成都竹丝瓷胎、、
钵钵鸡(邛崃)、邛崃文君酒、
邛崃花楸贡茶、老坎麻饼、
邛崃市张洋姜、烫皮羊肉、
邛陶、邛崃“富贵春”家常豆腐、
发饽饽、青城山道家老泡菜、
都江堰茶叶、都江堰方竹笋、
青城茶、都江堰厚朴、
青城山洞天乳酒、青城山白果炖鸡、
绿壳鸡蛋、青城老腊肉、
都江堰市茅亭茶、青城苦丁茶、
都江堰石器、青城雪芽、
青城丝毯、贡品道茶、
火腿鸡丝卷、郫都区云桥圆根萝卜、
郫都区唐元韭黄、郫都区新民场生菜、
郫筒酒、香辣大虾、
魔方豆花、郫都区太和卤牛肉、
郫都区农科村花卉苗木、郫都区石磨豆花、
郫都区永丰食用菌、郫都区东风牛辣椒、
郫都区星罗冬瓜、郫都区古城柚、
郫都区川芎、施鸭子(卤鸭)、
郫都区豆瓣鱼、唐昌板鸭、
杜鹃花、金堂脐橙、
金堂羊肚菌、金堂姬菇、
金堂明参、金堂紫薯、
金堂铁皮石斛、金堂川芎
金堂县邹家沟石榴、土桥葱子糕、
金堂县蛋烘糕、金堂生姜、
金堂三溪脐橙、邛竹杖、
黄金果、金堂大红柑、
赖汤圆、白菜红豆腐乳、
水煮牛肉、一品豆腐汤、
玻璃烧麦、瓦片鱼、
小笼粉蒸鸡、新都桂花糕、
青羊天府花生、成都虫草鸭、
成都凤尾酥、红汤火锅、彭州大蒜、
彭州九尺板鸭、彭州川芎、
彭州桂花陶瓷、彭州滴油水饺、
彭州蕌头、彭州洋芋、
彭州天彭牡丹、彭州游汤圆、
彭州天彭老窖、彭州柚、
彭州市隆丰蒜苔、彭州市军屯锅盔、
彭州九尺香米、彭州九尺鲜鹅肠火锅、
彭州九尺大棚蔬菜、彭州天彭辣豆酱、
夫妻肺片、成都担担面、
樟茶鸭子、元宝鸡、三大炮(听个响而已)、
金银制品、蜀笺、五胖鸭、
卤漆制品、柠檬牛肉、
酸辣豆花、中华吕艺彩陶、
四川腊肠腊肉、软烧鸭子、
泡椒墨鱼仔、三国蜀汉阙紫砂香炉、
姜糖、新都泡菜、新都棕编、
新都白米酥、新都桂花肉丝、
新都宝光斋饭、新都叶儿粑、
牛肉焦饼、蒜泥白肉、
家常海参、五香金钩豆腐干、
四川海椒、新繁泡菜、
新都寿星柑、韭黄椒丝炒蛏子、
麻酱凤尾、双味排骨、
杜仲腰花、温江酱油、
温江韩包子、金兴大曲、
串串香、温江酥糖、温江花卉、
白油豆腐、程抄手、麻辣肉片、
温江蜂蜜、四川榨菜、
四川五香牛肉干、成都毛风鸡、
双流黄甲麻羊、双流枇杷、
双流云崖兔、双流冬草莓、
煎茶竹丝茄、二荆条辣椒、
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双流乡村风味甲鱼、
双流文星竹编、双流郁金、
双流合江草编、双流九江鸡蛋、
双流牧山麻羊、双流张麻饼、
怪味兔头、简阳晚白桃、
简阳大耳羊、简阳羊肉和羊肉汤、
简阳石桥挂面、简阳九里埂花生、
简阳老君井樱桃、锅巴肉片、
简阳尽春意酒、简阳坛罐黑宝石李、
简阳三星米花糖、简阳蒋卤鹅、
蜀星米花糖、牌坊面、
简阳丹参、玉成桥羊肉汤、
新津韭黄、黄辣丁、新津王粑肉、
新津干辣椒、新津雪梨、
新津脐橙、蔡湾柚、新津徐公茶、
新津牧马山辣椒、新津河鲜、
张牛肉(火边牛肉)、张粽子、
鱼头火锅、龙泉驿枇杷、
龙泉驿水蜜桃、四川回锅肉、
龙泉驿柏合草编、伤心凉粉、
龙泉驿巨峰葡萄、四川凉糍粑、
龙泉早熟梨、龙泉桃片、
仿真大熊猫、砣砣鸡肉、
蒲江米花糖、肥肠火锅、
蒲江白菜豆腐乳、钟水饺、
牛肉庙怪味面、蒲江石砚、
蒲江柑橘、叶肥肠、特色烧鸡、
海会寺白菜豆腐乳、蒲江县蓝莓、
陈麻婆豆腐、麻婆豆腐、
宫保鸡丁、三合泥、清汤佛手、
杨鸡肉、口水鸡、二姐兔丁、
成都酸辣面、成都宋嫂面、
烟熏鸭子、五彩波丝花蓝、
沙黄蛋角酥、成华猪、窝丝糖、
铜井巷素面、张老五凉粉、
莲茸层层酥、银丝工艺品、
孜然脆骨、甜艾团、荔枝巷钟水饺、
成华豆瓣酱、仲景羊肉汤
锅盔、双味珍珠元子、
鸳鸯(水粉)、火爆腰花、
水煮肉片、成都漆器、
灯草糕、糖油果子、干烧鸡翅、
白果炖鸡、毛肚火锅、
洞子口张凉粉、川辣黄瓜、
臊子豆花、翠绿玉米、
七彩山鸡、成都竹编、
龙王贡韭、福红杏、
蜜番茄、成都蛋烘糕、
龙抄手、成都冷锅串串、
鸡米芽菜、老隍城传统锅盔、
鸡片汤、牛鞭汤、牙牙饭、
肠肠儿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