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能好,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脱离危险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4 0
*** 一面包店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91人出现症状

当地时间9月14日,据 *** 媒体报道, *** 中部会安市的一家面包店于13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 的面包致使91人出现高烧、腹痛、呕吐、痢疾等症状并前往医院就医,其中包括34名外国游客。目前,当地相关机构正在对当天的面包样本进行检测,面包店暂时停业。(总台记者 付新日)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毒病死率高达40%!夏季吃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近期发出紧急提醒

凉皮、河粉、肠粉

米粉、濑粉、螺蛳粉等湿米粉

在高温潮湿天气下

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而产生米酵菌酸 ***

食用易引发中毒

甚至造成死亡


01


米酵菌酸是什么?有多毒?


米酵菌酸 *** 引起的中毒发病急30分钟左右出现中毒症状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毒 *** 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关键因素。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长达1-2天。米酵菌酸 *** 作用的靶 *** ,是肝、脑、肾等 *** 重要脏器。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重症病人多呈肝 *** ,中枢神经 *** ,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无发热。

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 *** 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 *** 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此前,广东曾发生过米酵菌酸 *** 中毒事件。2020年7月,揭阳市惠来县发生了一起进食粿条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11位顾客在肠粉店食用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1人医治无效去世。

容易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

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鲜银耳和变质薯类制品,是容易导致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过程中,食品易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二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在家里泡发木耳、银耳时,时间也应控制在2小时内,并在泡发后及时加工食用,一旦出现异味、变质应及时废弃。

02高温天气谨防米酵菌酸 *** 中毒7月15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提醒:高温天气谨防米酵菌酸 *** 中毒。凉皮、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 *** ,食用易引发中毒。选购湿米粉等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选购湿米粉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 *** 状和保质期。在选购凉皮、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湿米粉应低温储存,做好防护措施,且要在其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完。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销售者、 *** 商、餐饮服务单位等食品经营者在购进湿米粉时,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湿米粉应按照标签标示的储存条件进行冷藏或在阴凉处保存,做好“三防”(防鼠、防蝇、防尘)措施避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并在保质期内销售食用完毕。储存销售散装的湿米粉应当在储存容器外或货架、货柜等显著位置上用公示牌或标示牌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 *** 、 *** 等事项。对于过期未销售或未加工食用的湿米粉,要及时销毁处置,做好销毁记录(包括 *** 和文字等),并采取有效措施确 *** 期湿米粉不回流经营。食用前应重点检查湿米粉的保质期虽然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但由于湿米粉生产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 *** 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 *** 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 *** ,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此外,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 *** 。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 *** 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03

专家提醒

家庭或小作坊

一般不要 *** 、 *** 酵米面类食品

如果家庭自制酵米面类食品,确保不用霉变的玉米等谷物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放在通风干燥处短期储存。不要在 *** 中让食品接触潮湿土壤,防止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产毒。

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 *** 鲜银耳

生产经营者要保证培植银耳的菌种质量,采摘的鲜银耳要及时晒干;如遇阴雨天不能及时晾晒,要有适当的烘干设施烘干并通过紫外线充分照射、去毒。鲜银耳不得 *** 。

购买和食用银耳、木耳的注意事项

选购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购买鲜银耳。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 *** 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要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耳片不成形、发粘、无弹 *** 或有异臭味的不能食用,隔天泡制的银耳、木耳及其加工制品不能食用。

要及时处理和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如发生疑似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 *** 的吸收量;及时送医院救治,针对肝、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程度,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夏季预防食源 *** 疾病需要注意

西安医学院之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明鑫提醒,夏季预防食源 *** 疾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自身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厨房内,还要保持案板器皿的干净。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洁。其次,生食和熟食更好分开包装和存放。任何食物的储存都有期限,注意食物在冰箱的储存时间。最后,大部分细菌在100℃高温下1-2分钟就会被 *** ,因此,烹制食物时一定要煮透。对于相对少见的食物,在食用前先拍照,一旦出现问题,医生能够根据食物,针对 *** 进行处理。

天气炎热

食物容易变质

大家务必注意饮食安全!

一家四口赴昆明旅游用餐后疑似食物中毒,弟弟一度住进ICU,市监局已介入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

*** 剪辑 李贤诚

*** 加载中...

从四川成都到云南,夏先生一家原以为这会是一次愉快舒心的旅程。可让夏先生没想到的是,7月12日晚,在昆明一家餐厅吃完晚饭后不久,他们一家四口相继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他的小儿子甚至进了重症监护室。7月17日,涉事餐厅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爆料邮箱:jimu1701@163 *** )记者,此事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他们也在等待调查结果。目前,经有关部门同意,门店已恢复营业。

当事人网上发声(图源: *** )

一家四口赴滇旅游用餐后疑似食物中毒

7月7日,夏先生一家四口前往云南旅游,他们在玉溪澄江、普者黑等景点游玩了几天后,于7月12日傍晚抵达昆明。在下榻的酒店休息片刻后,当晚8时许,夏先生一家来到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一家餐厅用餐。

夏先生介绍,当晚,他们点了番茄甜脆豆、烤五花肉、饵块小炒鸡、烤罗非鱼几样菜品,等到烤罗非鱼这道菜上桌时,大家品尝后感觉有酸臭味,于是向服务员反映后退了菜,并加了一道干捞粉条。用餐结束后,晚上9时10分,全家人返回酒店洗漱休息。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全家人相继出现呕吐、腹痛、头晕的症状,之后便拨打了120急救 *** ,他们一家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我 *** 是更先出现症状的,12号晚上11点多,她就开始呕吐,一共吐了三次。我当天晚饭吃的比较少,只是感觉胃肠道灼烧感较强,想吐却吐不出来。两个儿子因为在餐厅吃的东西比较多,症状比较严重,当时连路都走不了。13号凌晨,被担架抬着上的救护车。”夏先生说,他的小儿子病情较重,还一度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极目新闻记者从夏先生提供的他们一家四口的急诊病历上看到,夏先生初步诊断为腹痛,其妻子和两个儿子病情分级为急症,存在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夏先生小儿子的出院诊断结果显示,系诺如 *** *** 急 *** 胃肠病,疑似食物中毒,窦 *** 心律不齐。

夏先生小儿子的出院诊断结果(图源:受访者)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夏先生称,事发当晚,他们在餐厅用完餐后,并没有吃其他食物。医院诊断的结果也显示为急症,因此,他们认为大概率和晚上用餐的餐厅有关。于是便向警方报了警,并拨打了12345 *** 反映此事。

夏先生向警方报案(图源:受访者)

夏先生介绍,他们一家四口在症状减轻以后,已于16日返回四川成都。目前,全家人病情逐渐平稳,后续他们还需要到医院 *** 细致的复查。但他们几人疑似食物中毒一事,目前还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7月17日,涉事餐厅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夏先生一家四口出现不适后,他们店停业了两天,全程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以及警方调查。目前,经过有关部门同意,餐厅已经恢复正常营业。至于夏先生一家疑似食物中毒是否跟在他们店用餐有关,当前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他们也在等调查结果。

昆明市西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他们已经介入处理此事,至于夏先生一家出现的不适症状是否和餐厅有关,还要等待最终的鉴定结果。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 *** 。

中毒,一家三口凌晨进医院!安全吃西瓜很重要!

来源:大连晚报

天气炎热

回到家吃一块西瓜

实在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可以说

从冰箱里拿出来还冒着“仙气”的冰西瓜

是每个人的夏日续命神器

但是也有例外

西瓜如果保存不当

也可能变成“夺命神器”

7月24日,吉林松原,男子发 *** 吐槽,自己花10块钱买半个西瓜,剩下四分之一放冰箱两天后接着吃,结果半夜全家人都开始吐苦水。

当事人张先生表示,一家人凌晨3点挂了急诊,检查结果显示轻微食物中毒引起的肠胃炎,没想到这西瓜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吃瓜进医院的,每年都有……

2022年,湖北武汉的一位刘先生因天气炎热吃冰西瓜解暑,谁知吃完后就一直拉肚子,甚至三天没有 *** ,这才到院就医。经查,刘先生被确诊为严重腹泻引发急 *** 尿毒症。

吃个冰西瓜,为何有这么大风险?

冰箱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安全箱”,细菌有嗜冷菌、嗜热菌等多种,冰箱的温度有很多细菌可以在这个温度生存。

西瓜放入冰箱后它的表面依旧会滋生细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种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原料,而这些致病菌往往会导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泻等。

所以若将切开的西瓜直接放入冰箱,对细菌滋长十分有利,经过一段时间过后,西瓜就转变为了滋生有大量细菌的“毒”西瓜。

吃剩的西瓜还能放冰箱吗?

切开后的西瓜由于接触空气、器具等容易染菌,放在室温下不能太长时间,应该放在低温下保存,以便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延长西瓜的保存期。

一般而言,只要时间不是太长,冰箱中冷藏的食物还是相对安全的。家用冰箱的冷藏层温度一般为2-4℃,通过低温环境来延缓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从而起到延长食物保质期的作用。根据食物不同保质期也不同,一般食材冷藏都在1-5天。

西瓜冷藏时间一般不能太长,更好不要超过12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此外,在切西瓜时一定要事先把西瓜、 *** 和案板清洗干净,更好现切现吃。

吃西瓜还讲究时间?

西瓜应饭后两小时再吃。饭后不适宜立即吃水果,否则会影响正餐的消化,容易导致胃胀和胃痛。更好餐后两小时再吃,这样可保证摄入的营养素得以充分吸收。

而晚上睡觉前更好别吃西瓜,因为西瓜有利尿功能,吃多了不仅对 *** 造成负担,而且晚上频繁上厕所也影响休息。

如何保存切开的水果?

削皮或者切开的水果,用保鲜膜紧紧包好,或者装到保鲜袋中,尽快放入冰箱冷藏。

冰箱应该分不同的区域,水果与肉、禽、鱼、海产等生食品,应该隔 *** 置。

应时常检查冰箱冷藏温度,保持温度在4℃以下。

对于冷藏层中的食品,其存放的时间不能太长;若需长时间储存,则应该保存在冷冻层中。

应该经常清理冰箱,清除变质的和储存太久的食物,并用清洗剂擦洗这些变质食物接触过的地方。

除了隔夜西瓜要注意

“一口炫瓜”也要小心

做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

来源:辽沈晚报综合沸点 *** 、山海 *** 、澎湃新闻

疾控提醒!进入食物中毒高发季,食用这 3 类食物千万小心!

6月天气渐热

又逢端午佳节临近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

日前提醒

6月是食物中毒、致病高发季节

市民朋友要小心了

01

远离野生蘑菇

每年 5~10 月都是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尤其 6~7 月正是很多鹅膏类等肝损害型 *** 蘑菇的生长季节。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部分有毒和无 *** 种的外形相似,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仅靠外形特征分辨。

预防毒蘑菇中毒更好的方式是不采、不食、不买卖野生蘑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赌运气。对于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的地区,建议要加强宣传,及时发布毒蘑菇中毒预警提示。

如进食野生蘑菇后出现身体不适,请立即就医并保留样品。尤其要警惕进食后接近 6 小时或 6 小时及以上出现不适的情况,以免未能及时发现 *** 损伤而耽误治疗导致死亡。

02

凉菜、卤菜进食前先回锅

6 月天气逐渐炎热,咸鸭蛋、皮蛋及各类卤菜、凉菜开始出现在餐桌,为大家带来一丝凉意。但这些食品也容易被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污染。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 *** 致病菌,可在冰箱中生存数月,20℃ 以上即可大量繁殖。沙门氏菌不耐高温,在 70℃ 加热 15 分钟即可杀灭。

因此,建议日常做到如下 5 点:

1. 用冰箱保存食品时用保鲜袋、保鲜膜、密封盒等包好分别存放;

2. 熟食、果蔬与生肉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3. 凉菜、卤菜等进食前先回锅,保证煮熟煮透;

4.生吃的水果蔬菜用流水充分清洗干净;

5. 蛋类食品即做即吃,破壳的蛋类不宜存放以免细菌大量繁殖。

03

早上不要空腹吃粽子

端午节即将来临,不同口味的粽子已经陆续出现在市场。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具有能量高、不易消化的特点。因此,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吃得健康。建议:

1. 适量进食,每天吃粽子的数量控制在 3 个以内,尤其是老人、儿童等脾胃较弱的人群需注意控制进食量。

2. 尽量选择粗粮馅粽子,这类粽子纤维素含量较丰富,可以弥补糯米的不足,减少肠胃的负担。

3. 早上不可空腹吃粽子,以免 *** 胃酸分泌过多,出现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

4.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胃肠疾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粽子,以免加重病情。

5. 调整三餐。粽子具有高糖、高油脂的特点,因此,食用粽子时,要适当减少三餐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以免一天的总能量和油脂摄入过高。同时,可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促进消化平衡血糖。

转自:长江日报

来源: 小强 *** 浙江教科

*** 一面包店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91人出现症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9月14日,据 *** 媒体报道, *** 中部会安市的一家面包店于13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 的面包致使91人出现高烧、腹痛、呕吐、痢疾等症状并前往医院就医,其中包括34名外国游客。目前,当地相关机构正在对当天的面包样本进行检测,面包店暂时停业。(总台记者 付新日)

7点吃完9点淋巴结就肿了!这样吃西瓜后,全家中毒住院

据起点新闻 *** 报道,7月24日,吉林松原张先生花10元买回一块西瓜,吃了一半后放冰箱冷藏。没想到冷藏2天后再吃,全家集体住院花了5400元。

张先生说,当天买了二分之一的西瓜,切了一半吃了,剩下的放冰箱里冷藏。

两天之后拿出来吃,7点多钟吃完的,9点多钟淋巴结就肿起来了。

于是,张先生在小区诊所打了消炎针,但没想到10点多的时候,自己的爱人和小孩开始相继呕吐。“爱人吐了一两个小时,凌晨2点多全家人都在吐。”

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能好,食物中毒一般多久脱离危险-第1张图片-

凌晨3点半,张先生和家人来到了医院,医生诊断为轻微食物中毒引起的急 *** 肠胃炎,“在医院共花了5400多元,当时买西瓜才花了10块钱。”

医生提醒,切开的西瓜放冰箱更好不要超12小时,以免滋生细菌。

此前,“隔夜冰西瓜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的消息也曾引起网友关注。

据央视《健康之路》中的一个实验显示,实验人员分别用普通切肉的菜刀和专用刀,封上保鲜膜隔夜保存后检测西瓜面,得到了差异巨大的数据。

用专门的砧板和菜刀切取的西瓜,每25g西瓜中检测出45个细菌。而切肉菜刀处理过的西瓜,每25g西瓜中竟检测出8400个细菌。

医生解释称,西瓜本身含糖,有利于细菌的滋生。

研究表明,如果使用干净的 *** 、砧板切瓜,且及时用干净的保鲜膜包裹并放入冰箱,就不容易有致病菌,即使隔夜也能吃。

还有网友表示,可以将隔夜冰西瓜表面切去一层再吃,这样就不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了。

对此,医生表示,这种 *** 也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如果没有被致病菌污染,即使不切掉表层,也完全是可以放心吃的。但如果已经被致病菌污染了,即使你切掉西瓜表层,还是可能使人生病。

最后,医生提醒:“千万不要把冰箱当成保险箱,还是要及时清理冰箱。”

综合:广东新闻广播、起点新闻、央视网

来源: 大河报

一家三口中毒!近期高发,这种习惯很多人都有

炎炎夏日

正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

食物容易腐烂变质

日常饮食稍不注意

就会引发食物中毒症状

近日,椒江的一家三口

因为吃了隔夜菜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食物中毒症状

到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就诊

“当时,我们结合了三位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考虑为急 *** 肠炎,并立即给予补液等对症措施,所幸治疗以后,三位患者的症状都有所好转。”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赵长海说,夏季到来,食物中毒的门诊案例最近也多了不少,主要都是以隔夜菜为诱因。

隔夜蔬菜多亚硝酸盐超标,且有细菌大量繁殖,使用后容易导致 *** 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特别对于幼年和老年患者。“大量呕吐、腹泻会造成患者大量脱水,一旦合并消化道感染就容易造成休克,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赵长海说。

夏季误食这些食物也易中毒!

除了隔夜菜易导致食物中毒以外,赵长海也碰到过一些误食织纹螺、四季豆以及泡发木耳导致中毒的患者。

“夏季,是织纹螺毒 *** 最强的时候,误食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 *** *** 贝类 *** ,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赵长海说。

而四季豆中毒,主要是指未煮熟的四季豆,其所含的皂苷和血细胞凝集素等物质,可能对 *** 消化道产生强烈的 *** 作用, *** 红细胞,引起中毒。据了解,四季豆中毒的发病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5小时。“一旦误食未煮熟的四季豆导致中毒,主要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还可能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 *** 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四肢麻木、胃烧灼感、心慌和背痛等症状。”赵长海说。

至于泡发木耳中毒,则是指木耳在浸泡过程中, *** 作不当很容易促使 *** 的产生,比如米酵菌酸 *** 。误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死亡。

“建议大家,在浸泡木耳时一定要放在干净的环境内,且泡发时间不宜超过三四个小时,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更好放在冰箱内泡发。”赵长海说。

当然,夏季暴饮暴食,或食用多种油腻、辛辣 *** 以及生冷海鲜食物,也容易出现腹痛腹泻及胃肠道症状,大家要格外当心。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赵长海说,夏季气温炎热,大家在做饭时应尽量吃多少做多少,不剩饭菜,避免使用隔夜菜。未吃完的剩饭菜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更好用保鲜膜包好。当然,食物一定要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

记者:王怡

来源: 台州晚报

#食物中毒

上海荣新馆3号店食物中毒事件备受关注。据报道,市民张 *** 和她的朋友以及一个孩子在27日前往该店用餐后,四个成年人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其中一人甚至被送往抢救室。此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涉事店铺已经停业整顿。张 *** 也在某点评网站上创建了一个出现相同症状的群组,目前已有27人加入,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这起事件让人深感震惊和担忧。作为一家知名餐厅,荣新馆3号店应该具备起码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然而这次事件让顾客在用餐过程中遭受了如此严重的食物中毒,实在让人不敢想象。据张 *** 反映,她和朋友们在用餐过程中并未食用特别不同的食物,也没有发现其他人有类似的症状。因此,可以初步排除是个人原因导致的食物中毒。涉事店铺的停业整顿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影响了张 *** 和她的朋友们,也影响了众多网友和消费者的信心。点评网站上出现的相同症状的群组也表明了这并非个案。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此,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注意观察餐厅的环境卫生、食材质量等方面。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每一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日本多地餐厅频现集体食物中毒 超150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

近期,日本多地餐厅频繁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导致超过150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1人死亡。

日本山阴 *** 9月3日报道,岛根县 *** 当天证实,8月31日,当地一家餐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导致13人出现腹泻和呕吐的症状。日本《琉球新报》2日报道,冲绳县表示,冲绳市一家售卖便当的餐厅8月底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名购入便当的顾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日本《北国新闻》同一天报道,石川县一家餐厅在8月11日至12日有多达93人食物中毒,食客们出现了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标签: 食物中毒 多久 一般 脱离 危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