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响,常州海鲜价格有所上扬
目前,日本福岛核污染水之一阶段排海结束,常州海鲜市场有所波动,批零价格有所上扬。据监测数据显示:海鲜批发市场销量下滑,价格普遍上涨;大型商超销量稳优惠多,价格变化不大;农贸市场销量稳定,价格有所上涨;后期气候、双节、排海等多重因素影响,海鲜价格将有所波动。
海鲜批发市场销量下滑,批发价普遍上涨
截止9月13日,凌家塘水产市场的梭子蟹批发均价从上周的30元/斤涨到了如今的42.5元/斤,周涨幅41.67%;珍宝蟹的价格也涨到了100元/斤,周涨幅约15%;鱼类价格本周也有小幅上涨,其中多宝鱼、东星斑、老虎斑、百花鱼价格平均每斤上涨了10%左右。
海鲜售价上涨,商贩们却笑不起来,凌家塘内的一位海鲜摊主表示,伴随着价格的上涨,摊位上的海鲜销量下降了约30%,生意很难做。“之前受疫情影响,海鲜市场就已经出现了供应紧张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如今又遇上了日本核污水排海和台风、洪涝、赤潮等自然灾害,生意相当难做,担心明年也不会好转。”
大型商超销量稳优惠多,价格变化不大
“鲜活梭子蟹12.8元一只。”“鲜活鲍鱼13.9元一组(5只)”“鲜活冷水生蚝25.6元一组(2只)”在关河路上的大润发内,各色的海鲜正以优惠的价格做着活动。
“我们的海鲜由公司统一采购,落实到前端的售价基本稳定,相较之前没有太大起伏。”店内的一位销售经理介绍道,“至于销量方面,我们的客源也比较稳定,没有太多变化。”
农贸市场海鲜销量稳定,价格有所上涨
“你来正好,今天梭子蟹特价,尝尝?”在朝阳综合市场的水产区,摊主正在热情售卖海鲜。“最近价格起起伏伏,不太稳定。”据该摊主介绍,今日每斤皮皮虾60元、多宝鱼65元、小青龙230元,本周平均上涨了10%左右。据清潭农贸市场管理员介绍,目前正是新鲜海产品上市的季节,存货也差不多清空了,新上市的海鲜价格有所上涨,今日带鱼每斤22元,周环比涨10%。
据摊主分析,造成海鲜价格波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每年9到10月,海鲜大量上市,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另一方面,最近台风频繁加上排海,导致价格上涨,两向碰撞之下,价格出现波动。“总的来说,目前销量还好,大家吃海鲜的热情还比较高,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而会转向购买冷冻海鲜,冷冻海鲜的价格也因此上涨了5%左右,如冰鲜老虎斑每斤90元,涨了5元。”
后期气候、双节、排海等多重因素影响,海鲜价格将有所波动
据凌家塘市场水产经营户介绍,台风过后,海鲜价格会有小幅向下的空间,但随着双节到来及排海的持续,海鲜价格将有所波动。市场部分经营户明年考虑转向经营淡水产品。
(发改轩 石成章)
一只鲍鱼不到3元!爱吃小海鲜的武汉市民可实现“海量尝鲜”了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
摄影记者 李辉
秋天里的淡水河鲜吃得不过瘾,换一换口味来吃小海鲜的市民有口福了。20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国内沿海地区的海鲜产区在9月底开海,由此产生的货源增长效应在10月里扩展到中部,影响着武汉海鲜市场的变化,带来了更多性价比更高的海鲜产品。
同时,随着天气变冷,养殖类的海鲜也开始需要批量出水来变现。这就使得武汉各级市场上的家常海鲜变得更加亲民,江城市民在这个秋天可以实现“海量尝鲜”。
一只鲍鱼不到三元随意吃
国庆黄金周后,吃了好几天大鱼大肉的汉口市民邹女士来到古田的海鲜市场,希望能换个口味。“准备买点小海鲜回去蒸着吃,比较爽口,吃起来也不负担。”邹女士说,她在平时就喜欢隔三差五到生鲜市场买一些小鲍鱼、扇贝、圣子等小海鲜来烹饪,家里人也很喜欢偶尔换换口味。
“现在一些小海鲜价钱也不贵,国庆节的时候买大鲍鱼,也才十多块钱一只。”邹女士这次在市场里主要挑了一些“十五个头”到“十二个头”的中小型鲍鱼,每只从2.5元到5元不等,基本上不到3元就能吃一只比较饱满的鲍鱼:“节前价格还挺高,现在便宜多了。”

在这家二级海鲜批发市场里,在售的鲍鱼从“十二个头”到“六个头”的规格不等,更便宜的2.5元一只,最贵的也只要19.9元一只,算下来每斤不超过40元。有商家称,在国庆节前的八九月时,同样是12个头的小鲍鱼,一般要卖到60元一斤左右,算下来每一只5元左右,现在相当于打了对折。
多产区开海效应产生影响
10月18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又在后湖大道沿线探访了三家有海鲜在售的生鲜市场。其中,在汉口城市广场附近的一家市场里,一位买了两斤鲍鱼和一斤扇贝的市民罗先生称,两样海鲜一共花了不到150元,而上半年时至少要多花100元。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又来到白沙洲的海鲜批发市场,不同个头的鲍鱼从40元一斤到60元一斤不等,普通市民家庭买得更大的12头鲍鱼到18头鲍鱼销量依然较高。批发商于师傅称,现在沿海地区的新鲜海鲜每天 *** 较多,养殖海鲜基本上都是“友情价”在售,目的就是尽快吐货,这样算下来基本上一只小鲍鱼很难超过3元。还有大圣子12元到13元一斤,大扇贝3元一个,各种贝类家常海鲜也都还算便宜。
“9月时沿海地区的禁渔期到了时限,渔民可以出海捕鱼,岸上的养殖户也蠢蠢欲动要卖货变现,现在就是小海鲜确定市场行情走向的关键时候。”业内人士介绍,从9月开始,国内的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的海洋禁渔解除,势必会使得上岸的海鲜产品更多;另一方面,自然产区已经开海,国内沿海地区更多的海鲜养殖产区也已筹划批量起水入市:“尽管终端影响效应会有所延迟,但两种产区带来的市场供应数量是明显增长的。”
无节令拉动可“海量尝鲜”
“其实现在家常海鲜的市场情况已经比较稳定了,尤其是下半年没有更多节令消费旺季的拉动,平价小海鲜应该会成为主流。”餐饮专家万杰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随着近年来的城市餐饮消费升级,餐饮业内的海鲜板块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的常态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对此,来自浙江的海鲜经销商徐老板也介绍,家常海鲜在沿海养殖产区的出货量不断增长,尤其是春秋两季的出货量很大。由于夏季是养殖类海鲜的“主战场”,所以秋季海鲜批量入市后,消费者会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价格更加亲民了。观察人士认为,目前国内生鲜销售平台的类型和渠道都在扩展,从线上电商到线下不同业态的商超、卖场,市民可采购的小海鲜的方式变多,变相增加了各方的竞争压力,在丰产期里取得的实惠就更多了。
按照规律,沿海地区在秋季的海鲜供应比较稳定,因为接下来没有明显的集中节令消费旺季的拉动,而且还将遇上双十一、双十二的电商大促,市民吃家常小海鲜的时间还会比较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日本鲍鱼降价30%,金枪鱼暴跌24%,我怀疑这是美国收割日本的计划
2023年8月26日消息,福岛核污染水排放一天后,日本渔业受到明显负面影响。东京都丰洲市场新鲜金枪鱼均价较一日前暴跌24%。此前鲍鱼已跌至每公斤1万到2万日元,部分产地较去年同期已低了三成左右,扇贝价格也出现走弱趋势。
要知道,外务省通稿本是过分渲染日本水产不安全,回旋镖会打到中国水产头上,可现在其实真正回旋镖是打在日本汽车行业和制药美妆行业。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日本渔业价格暴跌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美国撒出一把更大的“渔网”!
一、现象:其实福岛核污染会对我们国家鲍鱼产生影响是真的!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进口鲍鱼约1300吨,但是其中66%是来自澳大利亚的野生鲍鱼。
当然,中国进口鲍鱼的主要合作伙伴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菲律宾,三者加起来占总进口量的88%。
- 另外,其实日本的野生鲍鱼产量并不大,都不够他们自己吃。日本每年也需要进口大量鲍鱼,贸易逆差都是在1倍以上。
可见,从这个数据来说,咱们中国对日本的海鲜进口禁令是导致日本鲍鱼价格暴跌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必须要保留看法的。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更大的鲍鱼养殖国家,我们2022年的进口量是1300吨。而我们2022年的鲍鱼出口量则是3800吨。
- 也就是说,福岛核污染会对我们国家鲍鱼产生影响才是真的,毕竟日本鲍鱼就那点量算个啥,我们出口量是3千8百吨,但我们国内2022年的消费量是22万吨,其中福建产量就占比达到78%。
如果按照洋流时间计算,240天后福建沿海就会受到影响。要知道,鲍鱼这玩意金贵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变成规模养殖,价格突然跳水,5头鲍的零售价大概是90元/公斤,可想而知了。
- 所以,我现在都不敢想象明年中国的水产业会是一种什么行情。那么,我们我们需要在意日本鲍鱼降价30%吗?
二、分析:日本鲍鱼和金枪鱼价格暴跌的原因到底是啥呢?
毫无疑问,福岛核污染水排放是日本 *** 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它对日本渔业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鲍鱼和金枪鱼是日本海产品出口的重要品种,价格暴跌是日本渔业遭受重创的直接反映。
在我看来,鲍鱼和金枪鱼价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对日本海产品的进口禁令。中国毕竟是日本海产品出口的更大市场,占日本海产品出口总额约一半。我们宣布对日本海产品实施进口禁令,这意味着日本的鲍鱼和金枪鱼等海产品将无法进入中国市场,销量将大幅下降。
2、消费者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的担忧。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日本海产品安全表示担忧。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对日本海产品的消费信心下降,进而影响了价格。
3、日本海产品出口的竞争加剧。日本海产品出口面临着来自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在日本海产品出口受到重创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海产品将有机会抢占市场份额,这也将导致日本海产品价格的下降。
- 当然,鲍鱼和金枪鱼价格暴跌将肯定会对日本渔业造成重大打击。何况日本渔业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日本渔业无法恢复,将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三、本质:我怀疑这正是美丽国收割日本的计划
说实话,这场风波,日本的水产品都只是一个开始。其实这事,只要日本不是把核污水用船偷偷拉到公海排放,而是真的只在自家的门口排放,私底下完全可以“祝福”它们,但日本这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俄乌战争,欧洲被卖了一次,物价大涨,企业外移,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能源粮食赚的盆满钵满,制造业回流,推迟了衰退。
- 核污水这么简单的事情,日本高层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还对美国言听计从,随着污染的扩大,会成为全世界的公敌。日本一个小小岛国,不要说经济,连生存都难。
日本本土淡水主要来源就是湖泊和天然降水。水污染会扩散到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并且无法被人类消费的被污染水产品,可能会被加工成饲料和肥料。
- 换句话说,如有必要,以后我国的禁令可以从水产品扩展到所有农牧产品甚至工业产品上。
日本已经在国内进行洗脑了:核污染水很干净,是中国人的知识存在隔阂,禁止我们的水产品。
日本 *** 其实已经很努力在沟通了,奈何我们“太坏”了。日驻华使馆说,在华日本人要低调,别大声说日语——潜台词:中国人很坏,小心被袭击。但是,“非常吃惊,完全没料到,我们本以为(中方)措施会限制在福岛等部分地区。”这就是日本普通人的心态,他们很会掩耳盗铃。
当然,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日本是有可能收回这个措施的,因为造成的联动效应,日本是伤不起的。日本现在这样做其实也是一个用实际行动,看其他国家的态度而已。当然,如果其他国家强硬,日本损失不大,那日本自然就会继续,但日本只要自身伤害够大,相关海产就业人口损失太大,然后逐渐陷入美国设计好的“收割计划”中。
我们可以试想下这样的场景:日本核武水排海,然后中国以及非西方国家民众自发 *** 日本产品,日本公司股价下跌,核武水随洋流到达美国西海岸,美国人民 *** ,政客为选票随之 *** 日货,西方民众开始 *** 日货,日本公司股价再次暴跌,美国资本控制日本企业。
- 因此,那句话说的好,在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日本核污产品,就得从你我开始做起。
最后的话:日本这次是算错账了,躬匠们以后鞠多少躬都无法挽救了!
总之,水产食品只是开始,化妆品药物也只是其次,真正的问题是日本人还值得信任吗?也就是说,岂止是海产、水产,真正受重创的日本的国家形象,这种明目张胆的排放核污水和美国偷偷摸摸排放还是有区别的,国家形象的下跌对日本全产业都是毁灭性的。
- 我只能说,海产品值几个钱?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日本制造的一次口碑的集体 *** 。真正的损失不是打破日本产品高端优质健康之类的标签吗?化妆品和汽车本来就极其看重口碑,这一次这个国家再一次把自己国家口碑用几天时间败光,然后拱手把产业送给美国人了。
#财经新势力#
价格暴跌!不少人已入不敷出……
8月24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
日官员:原以为只限福岛等地产品
<
日本金枪鱼价一夜跌24%,福岛海鲜半价无人买 日企心态崩了:自己人也这样?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之一核电站
启动核污染水排海相关负面反应逐渐显现
日本金枪鱼价一夜暴跌24%
鲍鱼已降价30%
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25日丰洲市场新鲜青森金枪鱼的均价较一日前暴跌24%,每公斤价格目前为9383日元,约467人民币。
福岛县东南部磐城市的一处主要渔港,距离福岛之一核电站大约50公里。福岛当地将从9月1日解禁拖网捕鱼,原本渔民正在为出海做准备,但日本 *** 强行启动排海,也让渔民们对捕鱼季的期待全部转为了愤怒和担忧。当地一位渔民表示,许多渔民从未同意排海。但日本 *** 却做出这样的决定,令他们非常愤怒。近期,已经有不少渔民因为入不敷出而纷纷转行。
实际上,随着日本 *** 强推排海,日本水产流通行业已经受到了影响。据福岛电视台报道,已有采购商表示,不再购买福岛的部分水产品。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北海道一家水产加工商,正在为冷库内原本用于出口的几十吨冷冻扇贝发愁。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有生产干海参和干鲍鱼的日本企业,因为担心库存积压造成损失,已把产量同比下调了四成。
随着日本水产品形象受损,价格也应声下跌。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8月下旬,鲍鱼价格为每公斤1万日元至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元到1000元),部分产地比去年同期低了三成左右。此外,扇贝的价格也出现了走弱的趋势。
据统计,包括水产在内,日本去年农产品五成以上出口到东亚地区。随着核污染水排海,主要市场相继限制日本水产品进口。日本曾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出口要达到2万亿日元、2030年达到5万亿日元的目标,但日本 *** 不顾海洋环境和全球民众生命健康强推排海,也必然使其国际形象和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
实探日本超市现状:
福岛产品半价无人买
近日,一名网友在探访日本超市时,发现福岛的产品半价出售却无人问津。
日本超市也停买
日企心态崩了:怎么自己人也这样?
在日本执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工作后,中方先后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严禁使用日本水产品加工食品或进行销售等措施,确保中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综合日本读卖新闻、时事通讯社等多家日媒26日报道,日本帝国数据银行最新数据显示,至少将有700多家直接或间接对中国出口的日本企业会受新措施影响,预计二级和三级贸易商也将被波及。近来更有不少日本渔业和水产加工行业者透露,国内消费者也出现了停止购买水产品的情况。
在宫城县经营水产品加工公司的远藤仁志称,一直与其有合作的静冈县多家超市暂停采购有关地区的水产品,这让刚刚才被中国香港客户退货50箱扇贝的他心态彻底崩了,“怎么连日本国民都这样呢?”
△截图自日本“TBC东北放送”
日本水产品出口近来一直呈强劲增加趋势,2022年创下3873亿日元的更高额,其中出口额更高的是中国大陆(871亿日元,22%),其次是中国香港(755亿日元,19%),两者约占整体出口四成。
据时事通讯社26日报道,根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的统计,中国管制措施的对象从原来的日本10个都县扩大到全国,预计至少波及从事渔业、农业、食品加工等业务的食品相关企业700多家。日本 *** 原计划在2030年将日本农林水产品和食品的年出口额扩大到5万亿日元的战略很可能会“脱轨”。
其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在过去四年里,出口到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日本企业增加了8成以上,达到了9270家。其中,直接或间接出口食品的企业达727家,仅出口水产品的企业有164家。
尤其是在近年日本“饮食热”的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日本食品出口企业的“更大客户”,平均每家日企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55.9%,高于所有出口公司的平均水平(42.8%)。
帝国数据银行对此担忧道,包括二级和三级贸易商在内的许多公司也可能将受到巨大影响,应该加紧确保国内市场和替代出口。
据日本“TBC东北放送”25日报道,在宫城县石卷市经营一家水产品加工公司的远藤仁志最近感受到了“两面夹击”的痛苦,其公司的裙带菜和扇贝产品不仅无法运往中国,就连日本国内销路也断了。
“中国宣布全面禁令,所以(我们)已经出局了。”报道称,远藤从每年8月左右开始向中国香港出口扇贝,22日他刚收到一份50箱扇贝的订单,第二天就接到要求停止装运的 *** 。
与此同时,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一些静冈县超市也决定暂停从东北地区采购裙带菜等水产品,这让远藤有些崩溃了,“如果是国外这样还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连日本国民也变得如此严厉呢?”
他担心,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生产商将无法生存,销售渠道也将失去,县内的水产行业必将走向衰落。
英国《卫报》也提到,24日核污水排海首日,福岛新町一名渔民就抱怨道,“这才刚刚开始,今天早上鱼市价格就已经下跌了。”
这位有着三个孩子的母亲直言,她已经听到很多人在讨论不会购买海鲜吃了,“他们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可如果人们不再买鱼,我就失业了。”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称
原以为中方只限福岛等地产品
针对日本 *** 日前不顾多方反对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中国海关总署24日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25日记者会上,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就中方措施宣称“非常吃惊,完全没有预料到”。
据《每日新闻》报道,2022年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额达871亿日元,占总量的22%,为更大出口国。关于中国的进口管制措施,野村承认,这让日本 *** 此前设定的出口目标变得难以实现,出口总量的减少肯定无法避免。他说,“本以为(中方)措施会限定在福岛等部分地区”。
此外,据观察者网综合日本广播协会(NHK)、时事通讯社等24日报道,诸多日本水产和加工企业在中方管制措施发布后“陷入恐慌”。日媒报道称,福冈一水产公司社长坦言听到消息后“大脑一片空白”,北海道一水产加工公司看着冰库里十几吨还没装运的冷冻扇贝发愁,当地渔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更无奈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一时之间日本国内水产行业相关人员“哀鸿遍野”,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全渔联)会长亦火速打 *** 向日本内阁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控诉:“全国渔民都对此非常惊讶。”
食用碘盐能防核辐射?
北京和江苏疾控回应
在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
有不少市民开始抢购食用盐
网上甚至还传出了
“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
保护甲状腺功能”的说法
是真的吗?
8月25日
北京和江苏分别发布了
“食用含碘盐防核辐射,不可取!”
“食用碘盐不能防核辐射!”
相关文章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想通过食用碘盐防核辐射
不可取!
早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时,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大规模的食盐抢购。当时权威部门就已经辟谣解答,“不推荐通过食用碘盐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状腺部位预防放射性损伤是不科学的”。
人体甲状腺是对放射性碘照射较为敏感的器官,放射性碘的照射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碘元素防止辐射的机制是通过摄入“稳定碘”来增加人体甲状腺内碘元素的饱和度,避免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从而避免放射性碘对甲状腺带来的危害。
2023年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建议药物储备清单”,清单指出,“稳定碘”,用于防止和减少甲状腺暴露于放射性碘。”世界卫生组织在“碘甲状腺阻滞-规划和应对放射性和核突发事件指南”中推荐成人(>12岁)“稳定碘”单次剂量为100mg。
然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指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过量的食盐摄入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荷,造成高血压等疾病发生,严重者可能造成脱水,甚至死亡。
而正常成人需要一次性摄入碘盐3-5kg,才能达到WHO推荐的“稳定碘”单次摄入剂量100mg,这远远超出我国每日食盐推荐摄入量(每人每天以克计算,而不是公斤)。
所以
想通过食用碘盐防核辐射
不可取!
每日食用碘盐应适量
建议碘盐随买随用
无需大量囤积碘盐(东方网)
日本水产品价格暴跌 鲍鱼已降价30%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昨天(25日)下午发布的数据,24日排海首日共排放了183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也让日本的水产品形象受到重创。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8月下旬,鲍鱼价格为每公斤1万到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到1000元,部分产地比去年同期低了三成左右;此外,扇贝的价格也出现了走弱趋势。据统计,包括水产在内,日本去年农产品五成以上出口到东亚地区,而随着核污染水排海,主要市场相继限制日本水产进口。
来源: 央视财经
日本水产品价格暴跌 鲍鱼已降价30%
央视财经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25日下午发布的数据,24日排海首日共排放了183吨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也让日本的水产品形象受到重创。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8月下旬,鲍鱼价格为每公斤1万到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到1000元,部分产地比去年同期低了三成左右;此外,扇贝的价格也出现了走弱趋势。
据统计,包括水产在内,日本去年农产品五成以上出口到东亚地区,而随着核污染水排海,主要市场相继限制日本水产进口。
价格“腰斩”!这些海鲜,一斤便宜近百元
近来,海鲜的价格急剧下降,让众多人为之惊叹。各种美味的海鲜品类,一斤竟然不到百元,对于热爱海鲜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这一价格下降现象可以归因于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海洋渔业进入了盛产季节,海鲜资源变得极为充足。其次,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导致海鲜消费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商家们被迫采取降价策略以 *** 需求。这两个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目前海鲜价格的急剧下跌。
在这个价格下跌的浪潮中,几乎所有种类的海鲜都享受到了价格大幅下调的好处。从各类鱼类到虾蟹贝壳类,都参与了这场价格的降低。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鲍鱼,现在每斤的价格甚至不到100元,而高档的海鲜如鱼翅和海参的售价也下降到了更加平民化的水平。
这种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以前只能望而却步的豪华海鲜如今已经变得轻松可及。不再因为高昂的价格而错过品尝各类美味海鲜的机会。
然而,海鲜价格的急剧下降也给从事海鲜销售的商家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他们不得不通过提高销售量来保持盈利。因此,一些商家采用了多种促销手段,如打折和捆绑销售,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这种竞争势必会推动整个市场更加活跃,促进行业的发展和更合理地利用海鲜资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海鲜价格的急剧下降并非长久之计。必须认识到,这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暂时现象。当海洋渔业盛产季节结束,市场逐渐恢复正常时,价格也将逐渐回升。因此,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应该珍惜消费的机会,合理选择海鲜品种,享受这段美味的时光。
总之,最近海鲜价格的急剧下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品尝海鲜的机会,各类美味海产品的价格也更加亲民。与此同时,这也给商家们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现象,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和珍惜。
价格暴跌!不少人已入不敷出……
来源:【看余杭】
8月24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渔业已受到明显负面影响。
目前日本水产品价格暴跌,已有订单被取消,不少渔民被迫转行。
福岛县东南部磐城市的一处主要渔港,距离福岛之一核电站大约50公里。福岛当地将从9月1日解禁拖网捕鱼,原本渔民正在为出海做准备,但日本 *** 强行启动排海,也让渔民们对捕鱼季的期待全部转为了愤怒和担忧。
当地一位渔民表示,许多渔民从未同意排海。但日本 *** 却做出这样的决定,令他们非常愤怒。近期,已经有不少渔民因为入不敷出而纷纷转行。
实际上,随着日本 *** 强推排海,日本水产流通行业已经受到了影响。据福岛电视台报道,已有采购商表示,不再购买福岛的部分水产品。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北海道一家水产加工商,正在为冷库内原本用于出口的几十吨冷冻扇贝发愁。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有生产干海参和干鲍鱼的日本企业,因为担心库存积压造成损失,已把产量同比下调了四成。
随着日本水产品形象受损,价格也应声下跌。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8月下旬,鲍鱼价格为每公斤1万日元至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元到1000元),部分产地比去年同期低了三成左右。此外,扇贝的价格也出现了走弱的趋势。
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25日丰洲市场新鲜青森金枪鱼的均价较一日前暴跌24%,每公斤价格目前为9383日元,约467人民币。
据统计,包括水产在内,日本去年农产品五成以上出口到东亚地区。但日本 *** 不顾海洋环境和全球民众生命健康强推排海,主要市场相继限制日本水产品进口,其国际形象和农产品出口必受到影响。
日官员:原以为只限福岛等地产品
据环球网援引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25日记者会上,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就中方措施宣称“非常吃惊,完全没有预料到”。
关于中国的进口管制措施,野村承认,这让日本 *** 此前设定的出口目标变得难以实现,出口总量的减少肯定无法避免。他说,“本以为(中方)措施会限定在福岛等部分地区”。
旅企:日本游已开始退团
近期文旅部发布通知,公布了第三批恢复出境跟团游的名单,日本曾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从日本核污染水开始排海后发生了变化,之一财经记者从不少旅游企业人士处了解到,已经有一些客人开始退团。
“我们这几天已经陆续接到了部分客人的日本游退团,还有一部分客人原本是打算在国庆期间赴日本旅游的,现在也开始观望了,并未及时下单。”一家大型旅行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之一财经记者。多家旅行社都对记者反馈了相类似的情况。
“我原本是打算国庆假期去日本旅游,已经在准备签证材料了,但这几天看到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我和朋友们开始重新考虑假期出游的目的地了。”消费者李 *** 说。
本文来自【看余杭】,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海洋“软黄金”之殇,从吃不起到1元一个,鲍鱼为何烂市?
大闸蟹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在过去多年里一直深受喜欢,其价格也达到了上百元一只,一斤可能要300多元,即便价格比较高,总有很多人买单,品尝着独特的蟹黄和蟹膏。只是从2019年开始,大闸蟹的价格就大跌,一只跌到了20-30元,这让养殖户头疼不已。大闸蟹的产量这么低,一亩也只是收获200多公斤,如果价格卖得便宜,大家就要亏损。不过相比大闸蟹,“鲍鱼之殇”更值得关注。
一、海洋“软黄金”
鲍鱼并不是鱼,它是贝类的一种,吃起来很是鲜美,有海洋“软黄金”之称,其中的蛋白质占比为24%,脂肪才0.44%,糖元33.7%,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材,因谷氨酸的成分比较高,因此味道颇为鲜美可口。
鲍鱼一般生长在水温低的海里,在多个海域中都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日本、墨西哥等地。鲍鱼的外部被石灰质的贝壳包裹,如同螺形,质地比较坚硬,表面为绿褐色。不过鲍鱼的养殖难度比较大,一旦养殖方式错误,很有可能全军覆没。鲍鱼中的EPA、DHA、牛磺酸等成分比较高,可以很好的提升抵抗力,增加记忆。
冬天产的鲍鱼,胶原蛋白成分占比达到30-50%,有降血压、抗氧化的更效果,对老年人、孩子、妇女来说多吃一些滋补价值高。
鲍鱼在明清时就有“海产8珍”之首的称呼,那时只有王公贵族、皇帝才能品尝,很多官员面见圣上时,总会将鲍鱼当成贡品,官职越高,进贡的鲍鱼个头越大。古代市场上的鲍鱼都是野生的,其捕捉量不是太多,本身的交通不便捷,因此鲍鱼价格高,普通人家根本就享用不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人工育苗的技术成熟,我国的鲍鱼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到了2000年时,北方的杂交鲍引入福建,因其肉质比较鲜美,且很少会感染疾病,很快就在南方地区大量养殖,这之后我国的鲍鱼产量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的产量就高达1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至于它为何有“软黄金”的称呼,不仅是营养高,还有一个说法,干鲍可卖出几万元,在香港有“干鲍比黄金更有投资价值”的观念。干鲍的 *** 工艺复杂繁琐,其硬度如同石头,口感很是甘甜美味,有着鲜鲍不能尝到的风味,吃起来颇有韧性,甘甜香浓。
二、从高贵跌到1元一个
作为一种公认的山珍海味,鲍鱼往年的价格一直比较高,是公认的吃不起的系列。2019年12头鲍的出水价为60元/斤,养殖户可谓是大赚一笔,不过到了今年鲍鱼行情就持续低迷,年初时因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鲍鱼堆积卖不动,其价格也在大幅度的缩水,更便宜时一个鲍鱼才不过1元,这让人想不通,这可是低成了白菜价。
尽管到了6月份,餐饮行业迎来了恢复,不过鲍鱼的价格依旧不是太乐观,8头鲍的价格才不过20多元一斤。有的养殖户直接甩卖,一元一只出售。即便价格低了,但购买的需求依旧不高,市场的消耗量减少50%以上。福建东山的老潘表示,他的手里目前还有6万斤库存没有卖出去,在双节期间依旧没有太好的销量。主要是价格太低,他也不情愿低价售卖,养殖成本达到了33-35元,如果20多元卖出去,那就亏大了。
双节期间,10头鲍价格卖出了44元,相比去年依旧少了10多元,不过市场中的鲍鱼卖价可不低,比如说山东地区,6头鲍目前依旧在90元左右,10头鲍在75元左右,13头鲍为60元左右,相比春节前的价格,可谓是便宜很多。不过价格便宜,销量依旧少了40%以上。
有养殖户表示,鲍鱼成本,一般饲料占比为40%,育苗为40%,人工管理20%,不过今年的饲料价格便宜不少,因此成本降低不少,再加上今年的鲍鱼个头大,养殖户亏损比较少。林阿姨在东山开了个餐馆,在5月份前根本就没什么生意,直到7月份时销量才有所上涨,十一期间,生意再次火爆起来。
三、鲍鱼为何大跌?
老杨是莆田的一个养殖户兼采购商,今年的采购价明显低了不少,10头鲍去年50多元,今年也不过才44元。因鲍鱼的价格低,老杨早早就将成品鲍鱼卖出去,并及时购买幼苗。去年一笼鲍鱼可赚200元左右,今年12头鲍40元就甩卖,一只鲍鱼也不过才三元,直接卖成白菜价。
老林是水产企业的负责人,他表示10头鲍的成本为700元/笼,如今也不过卖出500元,如此来看一笼就亏了200元。对鲍鱼行情的大减,老林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希望今后的行情能更好一些。
至于鲍鱼的价格为何下滑,专家表示,一方面是南方地区的养殖规模比较多,其生产周期相比更短一些,2年就能上市,且产量比较大,因此也让市场的价格为此下跌。其次,因受今年的特殊事件影响,国人在消费上比较节省,不愿进行高消费,因此鲍鱼这种“软黄金”的价格就大幅度下滑,在市场供应加大的基础上,鲍鱼价格持续低迷运转。
当然,目前鲍鱼也在转型期,它本是一种高端水产品,尽管如今的身价持续下滑,不过在很多人心里它依旧是高端产品,因此大家在就餐时很少会点鲍鱼这道菜,以至于它的消费量比较低,价格只能下滑。
就拿周大哥来说,他在前年和去年依靠鲍鱼的养殖,赚上了几十万元,因此如今他也将规模扩大了4000笼,希望能再卖出更好的行情,谁知却亏损惨重,前两年赚的钱基本都赔进去了。
养殖规模的加大,并没有与之匹配的销量支撑,因此鲍鱼价格只能下滑,而从2017年鲍鱼苗就有可观的销量,结果到了如今产能过剩,同时因天气问题,部分地区的鲍鱼个头不大,品相不好,因此价格下跌也不难理解。对鲍鱼的未来行情,大家有何看法呢?
标签: 鲍鱼
多少
价格
钱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