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今日更佳食品——鲱鱼罐头,大家觉得吃这个罐头的样子是怎么样呢?
像这样
这样
或是这样
大家之一次品尝都难免难以接受,因为将处理过的鲱鱼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
当初渔民们也是为了省钱才想出自然发酵腌制鲱鱼的 *** ,发酵鲱鱼的更大特点是其无所不在、难以消散的恶臭。
在温暖而短暂的夏夜里,瑞典人在花园里摆好桌椅,然后把一道道鲱鱼端上桌,大饱口福,饮酒歌唱。
人们往往就着土豆、洋葱、酸奶油或是淡而无味的饼子吃鲱鱼,
将土豆用刀叉压成泥,加上洋葱丁,番茄丁和鱼肉搅拌均匀,在把搅拌均匀的含鱼肉的泥放在薄饼上,
可以事先在薄饼涂抹黄油细细咀嚼或大块吞咽。
当然,口感浓烈的美酒也是人们开鲱鱼派对必不可少的“润喉剂”。
不知道打什么时候开始起,为了博取眼球获得更好的播放量,各路网红、或在通往网红路上的自媒体人都开始青睐一款食品——来自瑞典的鲱鱼罐头。
吃鲱鱼其实并不是瑞典一国的特色,许多北欧沿海国家都食用鲱鱼的习惯,荷兰甚至都有专门的“鲱鱼节”。瑞典人为了长时间保存鲱鱼,将鲱鱼去头去内脏腌制发酵而成为一种罐头食品。
鲱鱼罐头用大量的盐腌渍,鱼肉在罐体内一直发酵着,气温超过15摄氏度时,鱼肉直接被发酵成水,这时候的罐头里只剩下一堆鱼刺和一罐臭水,发酵的鲱鱼产生出大量的气体,大量的气体又将罐体挤压顶鼓起变了形,在刚把罐头凿个孔的一瞬间,“噗”的一声发酵产生的气体喷涌而出,夹杂着一点汤汁。定力差的,这时候已经让罐头熏出霍比特人离开家乡时的忧伤;能力大者,强忍着吃一口,腐鱼的腥臭,黏滑的口感,直接就钝化了嗅觉、遗失了味觉、让触觉达到峰值;最厉害的当属众多有职业操守的网红,一边含着泪,一边大声说:“不臭,鲱鱼罐头一点也不臭,剩下的3条我还能吃完!”
瑞典鲱鱼罐头
完整的鲱鱼罐头
发酵的鲱鱼罐头
据说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是鲱鱼罐头,你知道吗?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坚持吃完,真的没有人哦!
百度一下是这样解释的:鲱鱼罐头(Surstromming)是瑞典传统食物,将处理过的鲱鱼装入罐头中任其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
据报道,瑞典 *** 规定,鲱鱼罐头不准在居民区打开。国际航班不允许携带这种罐头,因为气压变化可能导致罐头爆裂,后果严重。
那么,为什么鲱鱼罐头在如此难以下咽的情况下还要会生产呢?在14世纪的荷兰,不足100万人就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相当于解决了五分之一的就业问题;那时候冷藏设备;没有办法为了解决渔民们捕捞的数百吨的保存问题,
荷兰人将刚刚打捞上来的鲱鱼在文火上用盐水煮沸,然后装罐自然发酵。发酵减少了盐的消耗并节约了成本,这个 *** 已经流传了将近300年了,
到8月中旬,鱼罐头中的鲱鱼变得粘稠多汁,而鲱鱼罐头中的气体通过发酵而膨胀,使鲱鱼罐头膨胀。这意味着鲱鱼就做好了,可以上市出售了。
当时,在历史条件下,人们物资匮乏,只能用鲱鱼来充饥,久而久之,也形成了特定的饮食习惯。
臭名昭著的罐装鲱鱼也吸引了一些饮食探险家的好奇心,他们想体验一下, *** 自己的味蕾。张一山也挑战过!世界上最臭的鲱鱼罐头,你敢吃吗?
以上观点仅代表本人,我们尊重原创,图片来源于 *** ,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世界杯期间,多少还是要提及一下。恭喜瑞典国家队干掉卖表的,晋级8强。
那么提到瑞典,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欧洲国家没有太多印象,可是随着近几年,瑞典的一款食品红遍全球。这个国家便被贴上了——鲱鱼罐头国度的标签!
瑞典盐腌鲱鱼是一种将鲱鱼混合盐巴,放于罐中腌渍发酵的瑞典食品,盛行于瑞典北部,以带有强烈异味为其特征,其名称中“sur”意为“酸味的”,“str?mming”意为“波罗的海鲱鱼”。 其来源最有可能的考据是早期瑞典人使用适量的盐搭配发酵的方式来防止食物腐化,以用来节省珍贵的盐巴费用。
说起鲱鱼罐头,全世界的人都会大喊一声:臭!!
鲱鱼罐头的正确打开方式
具体臭到什么境界,或是入口之后会发生什么光怪陆离的事件,想必很多人已经看到无数的作死视频。
那么鲱鱼罐头碰上各类食材,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瑞典人日常搭配,感受下馕与土豆,洋葱,黄油,裸奔向鲱鱼的画面。。。平淡如水啊!
很多人会告诉你,崂山白花蛇草水和鲱鱼罐头是绝配!mmp!请先把凉席从瓶口里面抽出来!
成都人告诉你,辣椒油欢迎小鱼鱼下水试温!
兰州拉面,肉面分离的年代已经过去。鲱鱼完美替代
不知道林俊杰在唱《豆浆油条》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想到了它?
似乎,整碗红豆沙倒进罐头里。。。
所以说,吃东西,中国人才是行家。
想怎么吃,就看你家卫生间排队吗?
从来没被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么震撼过…
它,
小破站惊品《奇食记》。
#没收钱
同样作为一档B站自制美食纪录片,
相比《人生一串》来讲,
其实它的热度并不算高。
几千人的评分vs几万人的评分,
对比之下,
甚至可以说是冷门。
橘会注意到这部纪录片,
原因无他:
不同于同类型纪录片,
《奇食记》的风格之“诡异”,
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程度。
打开评论区,
就能看出差别了。
别的美食纪录片▼
#有被馋到
《奇食记》▼
#野啊宝贝
这国内首部“反美食”的纪录片的title,
《奇食记》确实当之无愧。
#雷击预警
#请友友们放下手里的零食碗筷,做好心理准备
之一集,“煮屎”▼
#别走友友!
准确来讲,
其实是牛的消化物。
牛吃下青草,进行体内消化。
在融入胆汁变成屎的最后一步将其截胡,
就获得了 *** 这道撒撇的重要食材——苦肠+苦肠液。
主厨黄剑说,
挑苦肠也有说法,
讲究个望闻问切。
橘不是内行,
确实不懂这个。
不过看他拿起苦肠这一抹一嘬…
嘶~
别的不论,
就这shi临于前而色不变的劲儿,
这句佩服橘先说了。
食材怪,
做法更怪。
买回苦肠,
倒出肠内液体煮至收汁,
再往锅里放入一块滚烫的老碳。
炒干之后用手冲咖啡般的手法,
过滤出一碗顶级苦水。
加上牛苦肠,
再混合着生牛肉和凉拌菜,
最终制成这一碗硬核的撒撇。
本地人称其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味。
不过对于橘这样的外乡人来讲,
看完整个 *** 流程,
想要没压力的尝试,确实有点难度了。
见识过了离屎只有一步的牛苦肠,
第二集高能继续,“炖尿”开始▼
没错,
就是大家想的那个——童子尿蛋。
之前只听过传闻,
没想到在《奇食记》见识到了整个 *** 流程。
一口散发着陈年老味的“尿锅”,
一锅新鲜的鸭蛋,
还有这道大菜的头号主角,
一桶静置了两天的童子尿。
气味之冲,
*** 的老师傅也要牢牢屏气。
把童子尿倒入大锅,
大火煮沸。
#好家伙,隔着屏幕味儿都冲到脑门儿了
尿蛋出锅,
会享受这一美味的人,
都会专挑有缝儿的蛋。
不懂享受的橘只想…
六集看完发现,
什么活珠子、见手青都是小卡司。
在《奇食记》里,
它们简直再普通不过。
黎族的鱼茶大家有听说过吗?
海南本地淡水鱼切成小块,
加入生姜、辣椒等调味食材,
和米饭一起存罐发酵。
从颗粒分明,腌至到水 *** 融。
可蘸酱,
也可加入蔬菜炖煮。
味道嘛,
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鲱鱼罐头近亲”。
#是 *** 到邻居想报警的程度
牛瘪火锅▼
撒撇截胡了牛苦肠,
想做一道要牛瘪火锅,
下手就要比撒撇还早。
让牛把青草简单消化,
刚化成草汁进入瘤胃就要早早截胡。
剖出牛瘪,
加水反复过滤,
化牛瘪为“抹茶”。
最后倒入正在翻炒的牛杂锅,
一份清心利胆的牛瘪火锅,完成。
#如果不知道这里面加了什么,看起来就更香了
如果说有什么食材用料能比牛瘪更生猛,
那大概就是牛粪了。
勐养的牛粪酒▼
别误会,
没猛到用来泡酒,
封坛而已。
#还有点被安慰到是怎么回事?
提到奇食,
自然离不开酸、臭、虫三样。
贵州的独山三酸▼
盐酸。
虾酸。
和用凤仙花发酵的臭酸。
什么?
问味道怎么样?
承受能力不强的孩子表示↓
大概是全国各地的食谱,
都有自己对“臭”的一份执着。
贵州雷山,
有一种由剩菜剩饭发酵成的的庵汤▼
口味和臭豆腐同理,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提神醒脑,解酒良方。
然而对于清醒的人来说…
宁绍也有自己的头牌臭菜▼
一为霉千张。
二为蒸双臭。
苋菜发酵的一坛臭卤,
只加菜不换坛,
务必做到要越陈越臭,越臭越香。
#简单的卤臭,极致的享受
杀伤力有多大呢?
饭店老板:↓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如果奇食也有顶流,
那这些虫子绝对要在橘心里封神。
禾虫▼
及其考验视觉承受能力的一种食材。
身似蜈蚣,又身骄肉贵。
只要含盐量略高一点,
就会瞬间爆体而亡。
最不辜负它的做法,
那自然是炖、炒,
加刺身?
#没见识的橘由衷感叹:是个狼灭
云南虫子宴▼
有你不知道的,
没有他们炸不了的。
蟋蟀↓
蜂蛹↓
蚂蚱↓
柴虫↓
#油炸至金黄,隔壁家的小孩都馋哭了,屏幕前的橘都看惊了
土笋冻▼
福建汤冻小吃的一种。
#完成品长这样↓
能出现在这儿,
自然它也和笋没什么关系。
它的本体,
其实是一种长在滩涂的长虫↓
和土笋冻一样,
这道虫食也有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名字——豆丹▼
听起来很像一种豆类吧?
but,
它的真身其实是这种以豆叶为食的肥虫。
吃法,
也把暴力美学的阈值直接拉满。
一擀而过,
让蛋白质脱皮而出。
痛苦的不是虫子,
是被冲击了一脸的橘本人。
问是什么支撑着橘追完了全集吗?
那自然是…
其实想一想,
这些食物虽然奇葩、可怕,
但无形之中,
就像北京的豆汁儿、重庆的兔头,
早已成为一座城的独特符号。
最后一句
看了这么多奇食,
大家有哪样想试试看吗?
鲱鱼罐头臭比茅坑?那是你根本不会正确的吃法也许你还根本不知道鲱鱼罐头是什么。通常人口中的鲱鱼罐头专指瑞典鲱鱼罐头 Surstromming。只有正宗瑞典产的罐头才能称得上世界级终极黑暗料理,它被称为全世界最臭的食物。
据说,瑞士 *** 禁令在住宅区开罐头食用,就连国际航班也禁止带罐头上飞机,害怕因为气压问题导致罐体破裂,造成意外安全事故。所以哦,一个罐头一百多块,除了进口费,还有航空运输的保护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鲱鱼罐头的臭味源于它的 *** 方式,生鱼打捞后经简单清洗不去内脏,直接在浓盐水中以文火烹煮,而后装入罐头,任其在罐头内自由发酵。这种方式保留了鲱鱼的原始特征,起初只是瑞士人民用来节省腌鱼的盐的做法,没想到意外成为特色食物。(没错,就是这冒气泡颜色诡异的“汤水”)
那么,问题来了。鲱鱼罐头真得和传说中的一样臭吗?晒几张图让大家感受下,全是戏精吖!
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该相信谁?视频直播吃鲱鱼罐头的也不少,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太夸张。
以下这位小哥的说法简直超神。哈哈,看笑了。
还有人提问鲱鱼罐头和屁哪个更臭。老实说,鲱鱼罐头的臭味和屁、屎粪的臭味,在化学元素上都属于同一种物质。
但是,对于吃得下臭豆腐的国人而言,这点味道算什么?鲱鱼罐头的臭味据说是臭豆腐的20倍,那是不是说吃一口罐头等于吃20块臭豆腐???
但是,这样的吃法对于喜爱鲱鱼罐头的人来说,简直是侮辱美味。正确的吃法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要准备食材:淡而无味的薄煎饼、黄奶油、洋葱丝、番茄片、土豆等。
更好再配一瓶朗姆或者伏特加,烈酒配盐鲱鱼饼,超级过瘾哦。
提到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食物,大多人一定想到的就是臭豆腐,甚至说到这里,一些人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到了长沙,不吃长沙臭豆腐,等于白来”的广告语以及隔着两道街都能闻到的臭味。
但是在鲱鱼罐头面前,提起臭豆腐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甚至闻过鲱鱼罐头之后,再闻臭豆腐都是香的,有这么夸张吗?哎,还真有!
鲱鱼罐头
日本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测试,臭豆腐的异味指数在420单位,而鲱鱼罐头的异味指数却达到了惊人的8070单位,比臭豆腐足足臭了20倍,试问,谁受得了?一般人还真受不了,但瑞典人就受得了,而且这种受还是享受。
瑞典人对鲱鱼罐头简直情有独钟,每年的八月份第三个星期四,瑞典人会举办盛大的派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瑞典人在庆祝什么呢?正是臭到“辣眼睛”的鲱鱼罐头。
这一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摆上各式自己 *** 好的罐头,喝着啤酒唱着歌,再品尝着鲱鱼罐头,人人洋溢在臭味弥漫的空气中,可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
为什么瑞典人会对鲱鱼罐头情有独钟?鲱鱼罐头和瑞典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鲱鱼罐头究竟有多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一名房客吃鲱鱼罐头的时候不小心将汤汁洒在了楼道,顿时臭味弥漫了整个楼层,房东勒令房客三天之内打扫干净。
三天过后,尽管房客已经打扫,但是臭味还是弥漫,房东受不了了把房客告上了法庭,要求房客立刻搬离出去,因为房东实在受不了那种屎、臭鸡蛋、下水道的混合在一起对他造成的伤害。
法官觉得房东有点小题大做了,只是一些汤汁洒在地上,并且已经打扫过了,还用这样吗?结果房东的律师拿来一罐鲱鱼罐头,法官打开一闻,几乎臭到昏厥,立马判了房东胜诉。
小小的鲱鱼罐头到底有什么威力?它又是怎么来的?
通常地,鲱鱼罐头的包装盒上会写上这么一句话“请不要在通风口打开包装”,由此可见,鲱鱼罐头的臭应是名不虚传。
鲱鱼罐头
为什么好好的鱼会这么臭呢?
鲱鱼罐头在 *** 的时候,会将鲱鱼的头和内脏去除,然后放在盐水中浸泡,就是在浸泡的过程中,产生了厌氧菌,这种细菌在无氧或者少氧的环境下可以很好的生存。正是有了厌氧菌的助力,鲱鱼得以在腌制过程中更好地发酵。
在发酵的过程中,厌氧菌会不断生长,进而释放出二氧化碳、乙酸、丙酸、硫化氢等多种气体。这些气体不可小视,每一种气体都有它独特的臭味。
丙酸就是狐臭味的主要成分,硫化氢就是臭鸡蛋味的主要成分,至于乙酸就更上头了,是厨房垃圾产生的臭味的主要成分,当鲱鱼罐头发酵完成,这些气体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再加上鲱鱼的味道,举世闻名的“逢吃必吐”的鲱鱼罐头也就出世了。
正是有了这么多种臭味成分的混合,鲱鱼罐头才有这么大的威力,就连瑞典 *** 都出台一项规定,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打开鲱鱼罐头。
那么,奇臭无比的鲱鱼罐头又是为何会出现的呢?
鲱鱼罐头的前世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饱受饥荒的折磨,但是富人整天喝着小酒唱着歌,吃着鸡鸭鱼牛肉保持着绅士的姿态,穷人可就没这样幸运了,在富人的剥削下,穷人们的生活却一天不如一天。
当时的荷兰貌似情况更为严重,荷兰地处北欧,国境内大部分的低丘和浅谷中是大量的砂质土壤,非常贫瘠,并不适合农业的发展,仅仅依靠粮食,荷兰只能养活百分之一的人口。
不少穷人眼看就要饿死,于是他们选择了背井离乡,寻找自己可以活下去的地方,到了14世纪,不少穷人也找到了生存之法————捕鱼。
捕鱼
荷兰的捕鱼者们天天漂流在海上,忍受着日晒雨淋,但是他们也终于可以填饱肚子,当时的鲱鱼便是荷兰人的捕捞对象之一。
鲱鱼作为一种聚集性种群,数量非常庞大,游动起来像是一股风,每年的产量也十分惊人,荷兰人非常乐意去捕捉这种鱼,经常一网下去便收获满满。
久而久之,这些捕鱼者们已经吃不完自己捕捞上来的鱼了,他们便把捕捞上来的各种各样的鱼运到那些穷人们需要的地方去,但是这些捕鱼者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鲱鱼捕捞出来的数量庞大,但是也特别容易变质,相比其他鱼种,鲱鱼在一些人眼里开始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
但是总会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渔民威廉姆已经从事捕捞多年了,他之前对鲱鱼同样失望透顶,但是看着那么多的鲱鱼因为容易变质就白白浪费,他实在于心不忍,于是便多次想办法来提高鲱鱼的保存期限,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之后,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1358年,威廉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长期储存鲱鱼的 *** ,他将鱼的头部和内脏去除,然后用鱼的胰腺作为防腐剂来保证鲱鱼不变质,这一切处理好之后,再将鱼进行腌制。
就是威廉姆发明的这个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防腐 *** ,却成功地将鲱鱼的保质期延长了整整一年。再加上鲱鱼的产量十分惊人,立刻在欧洲掀起了一阵鲱鱼热,同时,这种腌制的鲱鱼传到了瑞典。
鱼群
鲱鱼罐头的今生
彼时的瑞典在欧洲中世纪饥荒中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国内物资奇缺,肉类食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穷人看着这类肉制品只能饱饱眼福,想要吃到嘴里简直就是妄想,但是又不能没有肉类食用,这时候腌制鲱鱼从荷兰传来了。
一块传来的不仅有腌制鲱鱼,还有 *** 腌制鲱鱼的技术,这可真是解了瑞典人的燃眉之急。腌制鲱鱼在瑞典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慢慢地由荷兰人发明的腌制鲱鱼却在瑞典扎了根。
腌制
时间一久,瑞典人对于荷兰人这种用盐巴进行渍出来的鱼产生了喜爱,越来越多的瑞典人甚至离不开这种鲱鱼了。
到了17世纪左右,瑞典爆发了一场食盐短缺危机,市面上的食盐供不应求,瑞典人无可奈何,尽管生活中已经明显减少用盐的量,但是居民家里的食盐还是不够吃的,太多的民众在市场上经常搜寻几天才可以买到一点的食盐,但是瑞典人的饮食习惯又常常需要更多的盐来维持。
来自荷兰的这种盐渍鲱鱼就这样进入更多人的视线,瑞典人此时发现,在食盐短缺的时候这种渍出来的鲱鱼好像是不错的选择。
荷兰人的这种 *** ,在用料上只需要少量的盐,融化后把鱼渍起来,接下来经过发酵就可以了,于是这种成本较低的盐渍鲱鱼迅速在瑞典火了起来。
瑞典人经过荷兰人的传授,渐渐掌握了这项技术,甚至学会了荷兰人熟练地吃鱼的 *** :一手拎起来鲱鱼的尾巴,一手拿着洋葱片,一口吞下一整条鱼,再来一口洋葱。这种吃法无论是在荷兰还是瑞典,都是备受欢迎的。
鲱鱼吃法
但是瑞典人也是喜欢琢磨的主,他们不满足于荷兰人盐渍鲱鱼的做法,又对腌渍鲱鱼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虽然盐渍鲱鱼也有一些异味,但是瑞典人好像并不太满意这种味道带来的 *** ,他们想要更加有味道的鲱鱼。
于是,瑞典人在腌制的时候干脆就不把鲱鱼的头和内脏去除,直接把鲱鱼在盐水里边浸泡之后,就把鲱鱼放在木桶里边进行密闭保存,等待时间一到,自然发酵。
没想到这样的 *** 果然使鲱鱼的那种独特的味道瞬间提升了不少,这种 *** 也就慢慢地在瑞典普及开来。
但是令瑞典人头疼的是,木桶虽好,但是要进行密闭保存却有一些麻烦,稍不注意,木桶一进空气,这桶鲱鱼的味道便会大打折扣。
直到罐头的发明,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扰瑞典人多年的问题,从此,瑞典人就舍弃了木桶腌制,直接使用方便又具有更好密闭性的罐头进行贮存,鲱鱼罐头就此诞生。
鲱鱼罐头
鲱鱼罐头的改版
不过此时的鲱鱼罐头也只是初级般的,味道并没有达到“生化武器”级别,不过随着食盐短缺危机的消除,瑞典人的奇思妙想又来了。
时间一久,瑞典人似乎又觉得这味道还是不太满足,食盐充足的情况下,瑞典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鲱鱼罐头的 ***
他们先将新鲜的鲱鱼清洗干净,把内脏去除掉,然后把这些鱼放在浓盐水里边慢慢熬制,火候一到再将鲱鱼放进罐头慢慢发酵。
随着时间的流逝,鲱鱼和盐水慢慢地进行着 化学反应,期间不断散发出硫化氢、乙酸、丙酸等富含 *** 性气味的气体,鲱鱼和盐水时间一久慢慢开始变得粘稠,直到最后盐水成为糊状,包裹在鲱鱼上边,鲱鱼罐头就这样迎来了改版。
改进后的鲱鱼罐头终于满足了瑞典人对味道的满足,也成为了瑞典人难以忘记的味道,那独特又浓厚的臭味伴随着齁咸的汁液,如果不是对鲱鱼有着真爱,真可能呛到眼泪流下来。
后来的欧洲复苏之后便不再有饥荒,普通民众吃上鸡鸭鱼牛肉也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在饥荒年带诞生的产品————鲱鱼罐头,并没有随着饥荒的小时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
鲱鱼罐头
如今的瑞典人虽然食物丰富,但是对鲱鱼罐头更是有着一种执着的情感,在瑞典,卖得最火的食物里面,鲱鱼罐头绝对榜上有名,鲱鱼罐头平均一年要消费几百万吨,而更高的一年,竟然消费了900万吨。
鲱鱼罐头再升级
进入现代,鲱鱼罐头仍然是比较受欢迎的食品之一,伴随着 *** 的兴起,一些好奇心比较强的主播们便纷纷向鲱鱼罐头发起了挑战,结果可想而知,鲱鱼罐头每次都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告诉他们什么叫做臭味界的天花板。
据一位资深厨师介绍,当下的鲱鱼罐头可谓是再升级之后的罐头,在 *** 时,除去传统去除内脏经盐水熬制后,还会在里边加入各种调料,使味道更加难以描述,再经过发酵后,这样的鲱鱼罐头的臭味足足有老式鲱鱼罐头的5倍之多。
如此罐头,就算是资深瑞典人,吃起来怕是也要皱皱眉头,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瑞典人对鲱鱼罐头还是敬而远之的,瑞典南部的民众对鲱鱼罐头就无法接受,但是北部的人对鲱鱼罐头却钟爱有加。
鲱鱼罐头的威力
不少北方人因为拿着鲱鱼罐头到南方吃,就遭到了南方人强烈的 *** ,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减少这种杀伤力巨大的鲱鱼罐头带来的影响,瑞典 *** 还做出规定: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打开鲱鱼罐头。
有一部分瑞典人觉得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臭豆腐、螺蛳粉、皮蛋、老北京豆汁等极具臭味的食物,就想着臭味相投的鲱鱼罐头应该可以打开中国市场。
但是要购买一份正宗的瑞典鲱鱼罐头却价格不菲,所以在我国销量并不大,而且,臭豆腐的臭相比鲱鱼罐头的臭,那可是相差了几十倍,也难怪销量这么惨淡了,恐怕也没有多少国人能接受如此臭味吧。
其实瑞典为了推广鲱鱼罐头没少花费心思,不仅在广告方面大做文章,而且还宣布,每年的八月份第三个星期四才是进行鲱鱼罐头 *** 的更好时间,虽然瑞典的鲱鱼罐头并没有因此打开销路,但是这一天却对瑞典人来说成为了特殊的一天。
在此之后,每年的这一天,瑞典人便会在臭味弥漫的鲱鱼罐头的味道下庆祝,感谢上帝赐予他们如此美味的食物。
因纽特人的美食“腌海雀”,腐烂后用嘴吮吸,臭味秒杀鲱鱼罐头提到有味道的食物你会想到什么?是很多朋友也许会想到,各种美食博主的“宠儿”——鲱鱼罐头。鲱鱼罐头号称是“世界上最臭”的食物,有人曾这样形容它的臭味:腐烂的臭鸡蛋混合在粪水里。
日本电视台NHK做过一档特色纪录片,用仪器测量瑞典的特色美食鲱鱼罐头,得出的臭味值是8100阿拉巴斯特。这么高的臭味值,接受能力差的人,光是闻一下味道就会恶心反胃。而咱们中国的臭豆腐,臭味值只有420阿拉巴斯特,可想而知鲱鱼罐头到底有多臭。
但是,瑞典再往北的北极圈内,当地生活的因纽特人有一道传统的特色美食,叫做腌海雀。它的臭味值预估为9500阿拉巴斯特,足以秒杀鲱鱼罐头,堪比生化武器。
腌海雀只是我们对这道“特色美食”的俗称,它的正式名字叫做基维亚克,是因纽特人生活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大约4000年前,一支人类迁徙大军,从亚洲东部出发一路北上并穿过白令海峡,准备向美洲腹地前进。结果半路遭到美洲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残忍杀戮,它们且战且退,一路退到北极圈内,并且奇迹般地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存活了下来,成为今天的因纽特人。
他们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慢慢养成吃生肉的习惯,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特色美食,腌海雀就是其中之一。
*** 腌海雀需要用到两种原材料,侏儒海燕以及海豹皮。因纽特人有吃海豹肉的习惯,他们吃海豹的时候,会从腹部剖开,然后小心翼翼地肉切下来,确保海豹皮完好无损。而完整的海豹皮,是 *** 腌海雀必备的材料之一。
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海雀会在北极圈附近筑巢繁殖,因纽特人带着特制的网兜爬到山坡上捕捉海燕,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抓到上百只。这样, *** 腌海雀的两样材料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 *** 了。
因纽特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海豹皮,然后将捕获的海雀一个个塞进去。没错,不去毛不去内脏,就这样把一只完整的海雀塞进海豹皮里。
一般情况下,一张海豹皮里可以塞下一两百只海雀,如果是更大体型的雄性海豹,最多可以塞下500只海雀,足够食用一段时间。塞完海雀之后,因纽特人还会用力地踩一踩,确保空气完全排出,再用针线把海豹的肚子缝好,并且涂抹上油脂密封。
最后,就是把装有海雀的海豹皮整个埋在冻土层里,用石头掩盖好,做上醒目的标记,接下来就只需要耐心地等待。通常来说, *** 腌海雀需要让它自然发酵2到3年,然后才能取出来食用。
等时间差不多了,因纽特人将腌海雀挖出来,全家人一起享用。他们吃腌海雀的 *** 有两种,一种比较狂野,把海雀 *** 附近的毛和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用嘴从 *** 处吮吸。由于长时间的发酵,海雀的内脏已经腐化成一滩浓汁。食用者用力吮吸,浓汁就会一股脑地冲进口腔,滋味难以言表。
另一种稍微文明一点的吃法,就是把海雀的毛全部去掉,再用手撕肉吃;或者把内脏浓汁作为调味料,涂抹在烤肉上食用。
据说,腌海雀的味道十分复杂,闻起来带有肉块腐烂的臭味、腥味、还带有一点粪便的味道。同时,尝起来又有类似奶酪的甜口。不管它味道如何,普通人看到这个 *** 过程,就已经毫无食欲了。要是吃上一口,估计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那为什么因纽特人要这么吃呢?其实他们也是被迫的,北极圈内冰天雪地,无法种植蔬菜水果,极度缺乏维生素。我们都知道,长期不摄入维生素会得坏血病。
生肉虽然也包含维生素,但高温烹煮会将其破坏。因纽特人为了生存,只能通过吃生肉摄入维生素。而腌海雀的内脏发酵腐烂之后的浓汁,不仅富含维生素C,还有很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帮助因纽特人避免坏血病的折磨。
再加上当地环境恶劣,食物稀缺,海雀是为数不多每年可以固定获取的食物,因纽特人便将其捕捉腌制,当成储备食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因纽特人和外界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获得肉类和水果蔬菜,但腌海雀作为他们的传统美食,依然保留至今。
食神老爸更爱臭味美食而远近闻名,如果我给您鲱鱼罐头敢挑战吗?记得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个人气喘吁吁的跑来找爸爸,说水库的鱼翻塘了,水面上漂了好多很大的鱼都臭了,听说爸爸爱吃臭鱼,特地来告诉这个“好消息”,爸爸对他表示感谢之后,对他说自己是对臭鱼很热爱,不过这种鱼属于坏了的鱼,不能食用,喜欢吃臭鱼需要腌制好的才能放心的吃。
爸爸虽然没有上几天学,但是说的话听起来感觉很有道理,他对所有带臭味的食物都超级喜欢,臭鸭蛋、臭鸡蛋、毛蛋、臭豆腐、臭千张、臭鱼等等,他都会精心腌制烹饪,让我们一大家人从讨厌变成喜欢,到后来离不开了。
以前没有冰箱,气温稍微高一点,鱼和肉类似的食物几天就要变质了,村里爱捕鱼的大叔抓到一条扁担长的大鱼,有大几十斤呢,太大了卖不出去,后来送给爸爸了。爸爸得了宝贝一样欣喜若狂,回家就开始打理,我这个跟屁虫也兴奋地围着打转,看着内脏鱼鳞被清理的干干净净,水分晾干了开始分块,喊妈妈抱来两坛早就腌制好的臭豆腐,那个盖子打开,绝对比现在的豆腐乳臭,爸爸把每块鱼都厚厚的抹上臭豆腐,这条大鱼把两坛臭豆腐都快用光了。抹好臭豆腐的鱼块装坛密封,坛口加水。等半个月后开坛,就像闻到生化武器,简直奇臭无比,必须要给捕鱼大叔分享,很意外他们家人也喜欢,这么多年过去了,爸爸离开我们已经快二十年了,那么爱臭味食物的人没有机会能够品尝一下鲱鱼罐头。
听说鲱鱼罐头比纳豆还臭几百倍,爸爸如果您还在,可以点评一下鲱鱼罐头和您的腐乳鱼到底哪个好吃,哪个更臭?
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写不下去了55555555555555555
古今中外有很多美食都是带着强烈臭味的,比如我们中国的臭豆腐、螺蛳粉、豆汁儿;日本的鲋鱼寿司、臭鱼干;韩国的洪鱼脍;冰岛的臭鲨鱼肉;瑞典的盐腌鲱鱼罐头。
大部分带有臭味的美食都是通过发酵来 *** 的,其中公认威力更大的臭味食物就是鲱鱼罐头了,品尝鲱鱼罐头甚至成为了许多主播用来吸引粉丝的手段,很多人纷纷效仿,出于一种猎奇的心理去购买鲱鱼罐头试吃。
品尝过鲱鱼罐头的人们对于这种臭出天际的神物褒贬不一,有人一开罐就被臭到昏厥,有人却能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鲱鱼罐头名不虚传,屋里开罐的话浓郁的臭味能绕梁三日,心脏不好的人提鼻子一闻就能眼前发黑,开始出现走马灯,恢复过来后就是一顿感慨:生命如此脆弱,珍爱自己,远离鲱鱼罐头。
那么鲱鱼罐头这么臭,到底是鲱鱼本身难闻呢,还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臭味呢?
先来介绍一下鲱鱼罐头的主角: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大西洋鲱有许多亚种,其中被用来做盐腌鲱鱼罐头的主要是大西洋鲱波罗的海亚种(C.h.membras)。大西洋鲱本身没有异味,而且它在海洋中的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数量最多、资源最丰富的海水鱼之一,在生态链中承上启下,主要进食桡足类、甲壳类和很多浮游生物,而且是大部分中大型食肉鱼类、海洋爬行类和海洋哺乳类动物的主食。
大家在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和BBC拍摄的一些海洋纪录片时,经常能看到海里有一大群鱼挤在一起共同行动,一会儿绕圈一会儿冲刺,数量很多很多,在躲避天敌时能统一行动,进退有度,非常壮观。
大西洋鲱就是会这样集群生活的鱼类,人们在进行海洋捕捞时一网下去也能捞到很多。大西洋鲱是欧洲很多地区的重要经济生物,不但自己能吃,还能加工成各种鲱鱼制品,输送到全世界各地。
鲱鱼罐头其实有很多种,有正常烹制的,有除刺切片装罐的,也有整条装罐的。(本文由温晨原创)我们平时说的、也就是最著名的鲱鱼罐头只是其中一种,叫做盐腌鲱鱼罐头,在当地也被称为腌鲱鱼、酸鲱鱼。
因为盐腌鲱鱼罐头的瑞典语是Surstr?mming,其中Sur-这个前缀的意思就是“酸的”,后面的str?mming指的就是波罗的海鲱。
那么鲱鱼罐头到底是怎么 *** 的?在哪一环节出现了臭味呢?鲱鱼罐头起源于瑞典地区,早期是为了能够让鲱鱼能够保存得更久一点,也为了节省食盐,才用淡盐水将鲱鱼密封起来保存,让它自然发酵。当初瑞典和周边的渔民比较喜欢这种食物,一是因为便宜(现在可不便宜了),二是易于存放。
至于臭味,则来源于发酵过程中的厌氧细菌,会制造出丙酸、丁酸、硫化氢、乙酸等异味。丙酸的味道很 *** 辣眼,丁酸是腋臭味,硫化氢是臭鸡蛋味,乙酸是刺鼻酸臭味。所以成品的鲱鱼罐头是这些味道糅合在一起的 *** ,也难怪如此威力巨大了。
其实鲱鱼罐头不是全年生产的,所以网上许多鲱鱼罐头其实是假的,仿制品。真品大约二百块一罐,新鲜的罐头只在八九月份有。
根据当地传统,生产者会在每年的春夏季捕捞产卵期的鲱鱼,先用浓盐水浸泡鲱鱼一段时间去除血液,再把鲱鱼的头切掉,有些生产者会去除鲱鱼的内脏,有些则保留了鲱鱼的内脏,然后将鲱鱼浸泡在淡盐水中装罐密封,在适宜的温度控制下让它们自然发酵两个月左右,再于八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开始统一上市销售,这一天是瑞典的“盐腌鲱鱼日”,隐隐有成为非遗节日的趋势。
为什么鲱鱼罐头这么臭,瑞典人还爱吃呢?因为鲱鱼罐头其实并不是开罐即食的,因为它又臭又咸,没办法直接吃,瑞典人也不是抖M。网上很多人为了满足猎奇心理,挑战开罐即食,然后怀疑人生,实在不是正确吃法。
根据瑞典的传统,鲱鱼罐头要在户外的水里开罐,并且反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鲱鱼,然后除刺切片,放在脆面包片或薄饼上,再夹着煮熟的土豆片、洋葱粒、番茄片、莳萝,上面涂抹黄油或酸奶油以后再吃(见下图),这样吃才是当地人吃鲱鱼罐头的 *** ,开罐直接吃的话一是跟自己过不去,二是暴殄天物,三是浪费了钱。